撰写单位年鉴稿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

更新时间:2023-10-13 19: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年鉴稿撰写注意事项

2013年《景东年鉴》(创刊号)已经正式出版,今后将一年一卷,逐年出版。纵观今年各单位、各部门提交的年鉴稿,撰稿人基本能按照要求认真撰写稿件,我们在编辑过程从一些单位的稿件中学到了不少好经验,同时,也发现一些稿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年鉴”认知不足,还没有搞清楚“年鉴”是怎么回事。部分单位领导重视不够,安排的撰稿人员文字功底不高,审核也不仔细,未能及时发现错、漏,就盖章交稿;二是部分撰稿人对本部门情况不熟悉、文字组织能力较弱,且对年鉴的文体文风不了解,随意性较大,稿子质量低。初学撰写单位年鉴稿,开好头,起好步尤为重要,而要形成漂亮开局就要在提高认识、突出特点、撰写规范上下功夫。

一、关于年鉴的定义

“年鉴”是现代意义上的一种工具书。对年鉴,比较一致的定义是:年鉴是系统汇集上一年度重要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年鉴所刊载的是资料,是各种重要信息,年鉴有特殊的资政、存史、研究价值。每部年鉴刊载的是上一年度的全年性的资料。

二、编辑出版年鉴的重要意义

1

对编辑出版年鉴的意义,一般概括为资政、存史和研究宣传作用。一是为领导决策服务。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案头有一部年鉴这样的系统、权威的资料性工具书,一部刊载区域、部门全面情况的百科全书,遇到不熟悉、不清楚的问题时,可以及时查阅,指导工作。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每到一地视察指导工作,都十分重视了解当地的历史和现状,都要调阅那里的地方志书。现在有了年鉴,很多领导新到一地工作,首先调阅的也是地方综合年鉴和地方志书。二是为区域发展服务。年鉴是全面、系统、权威的信息资料书。很多地方领导人,都把本地区的年鉴作为珍贵礼品馈赠内外宾客,作为自我宣传的一种手段。我们编辑出版年鉴,有利于招商引资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宣传区域优势,扩大区域影响。三是为研究现实和历史提供借鉴。年鉴是现实性很强的信息载体,记述了各个方面和领域的功过是非、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可以为人们总结经验、分析现状、深化认识、提炼理论提供资料借鉴。年鉴作为一种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的权威资料,还是编史修志的基础材料。

三、撰写单位年鉴稿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年鉴撰写应坚持五字方针:一是“全”。在本部门、行业内,记载内容要全面系统。基本情况和基本的举措、成果、经验、大事、要事,都要收录,不可或缺。记载内容要完整,时间、地点、主体、过程、结果、主要数据等要素齐全,不

2

可丢三落四、残缺不全。要大事、要事不漏,凡是重要工作、重要成果、重要举措、重要事件,一定要予以记载。二是“新”。内容要新鲜,与时俱进。全面反映各个方面年度发展情况的同时,着力反映年度发生的新事物、新问题、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果、新经验,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对一些重要事件、重点工程、重要成果、重大改革措施,要单独列条目,给予及时地、充分地反映。三是“特”。着力突出本部门、行业的特色,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中比较独特的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方面,有明显优势的方面,有较大影响的方面,要重点记载,比较详细具体的记载。四是“实”。所有记载内容都必须实事求是,是对客观存在事物的忠实记载,不得有任何的虚假或虚构。这是年鉴的灵魂、生命和价值所在。事实记载要完整准确,必须是已经发生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列入规划、计划或写进报告的,但没有变成现实的事物,不应记载。所有数据要准确无误,或来自统计部门,或经统计部门核对,或来自主管部门。定性要准确科学,经得起推敲,不自我吹嘘、自戴高帽,也不自我贬低、埋没成就。五是“精”。内容要精,在浩如烟海的材料中,选取综合性强、代表性强的材料,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述要精,用尽量简练准确的语言来表述,去掉一切可有可无的字词、语句以至段落。工作要精,精益求精,撰写、校对认真负责,确保不出现政治性、原则性、常识性错误。

3

年鉴撰写采用的两种基本文体。一种是记事、记物、记人的记述文体;一种是对事实和有关情况作介绍和解释的说明文体。按照这两种文体的要求,在年鉴的撰写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开门见山,直叙其事。开篇就直接叙述时间、主体(单位或个人)、地点、事件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结果等具体内容。不要像写总结那样,“穿鞋戴帽”、铺垫文字。比如,“在??领导下”,“在??指导下”等。不要像新闻报道那样,加“导语”、加“评说”,宣传色彩浓厚。不要像起草讲话稿那样,讲意义、谈作用、提要求。不要像广告那样,渲染溢美。如,使用“最高”、“最多”、“最佳”,“率先”、“首创”,“国际一流”、“世界一流”等词语时,要慎重,坚持实事求是,恰当评价,不要言过其实。二是平铺直叙,用事实说话。寓理于事实之中,客观、准确地把事实叙述清楚。就事叙事,用事实体现主题,让读者从事实中领悟观点,自己下结论。事实要真实可靠,叙述要朴实无华。不要空泛议论,也不要夹叙夹议,更不要粉饰夸张。比如,对领导人要谨慎使用“亲自”、“指示”、“深入”、“重要批示”、“重要讲话”等强调性词语。三是文字简练,条理清楚。按照事物发展逻辑和正常叙述规律来记述事物事件,不要搞倒叙、插叙。在不影响内容完整准确表述的前提下,文字要尽量简洁、简练。要惜墨如金,尽量压缩文字,去掉一切可有可无的字、词、句以至段落,努力做到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没有一个多

4

余的词,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以朴实、简练、准确、严谨的语言提供高度浓缩的信息。只要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年鉴条目中的很多“的”、“了”、“已”、“共”等字,都是多余的字、没有意义的字,应该不用、少用。四是文字规范,修辞正确。行文要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不要用文言、方言、土语。语句要完整,语法要正确,词语搭配要适当,努力避免病句。比如,“通过??,使??”,“由于??,使??”,“最好水平”,“最好之一”等等,都是病句,表述不科学,应该避免。同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标点符号。

四、稿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文字表述不直言,有修饰、浮夸、溢美成分。年鉴的文风体例要求直言、实话实说,例如叙述生产发展只要客观地说明生产发展情况就行,不要轻易地说什么“极大发展”、“跨跃式发展”;取得的某项成果,在没有经过权威机关论证认可之前,不能随便定性为“国内首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前提,必须有明确的依据,即权威机关认可并颁发的证书等);叙述产品质量好,直接说明其质量特点就行,不要自卖自夸什么“质量上乘”、“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等。类似提法,在广告或企业宣传材料中出现不足为怪,但在年鉴材料中,一定要避免。

(二)文字措词有夸张成分。年鉴的文字措词要尽量用平正词语,其他文章体例如文学作品提倡有起有伏,而年鉴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01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