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以及剪辑的一些问题

更新时间:2023-03-17 18: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拍摄以及剪辑的一些问题

前期设置

1、相机应处于全手动模式,手动设定光圈、快门、ISO 2、光圈的作用在于控制进光量和景深 光圈值越大,进光量越小

F/1.4可以获得浅景深,F8可以让更多的物体处于焦点内 拍摄新闻和纪录片时推荐使用F4—F8的光圈范围 想获得更好地浅景深推荐使用F1.2-F4的光圈范围 3、ISO 控制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ISO数值越大,感光能力越高,相机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照片质量,但是提高ISO会有很多噪点(彩色噪点和数字噪波),一般来说ISO不宜高于1600 4、快门速度总是帧速度的两倍

在视频模式下快门速度要具体设定,若使用24fps或者25fps拍摄时,使用1/50的快门速度,50fps帧速度,快门要1/100,

格式:

每台相机的参数都不一样,会导致拍摄出来的视频在格式上不一样,不同格式的视频在剪辑时会出现声音、画质、画面上的差异,

我们经常见到1080p、1080i,1080p指的是1920×1080像素的分辨率下逐行扫描;1080i的分辨率也是1920×1080像素,但却是隔行扫描。隔行扫描占用的内存小但画面质量不高,1080p的视频质量要好于1080i。一样的道理,720p和720i的差别也是一样。

补充:50 帧/ 秒:欧洲和其他一些PAL视频制式的国家采用50 帧/ 秒作为720P 高清视频的标准帧速率。PAL 制式是欧洲和其他一些国家的视频标准。

30 帧/ 秒(29.97 帧/ 秒) : 美国和其他几个NTSC 制式的国家在广播电视中使用的标准帧速率。25 帧/ 秒:欧洲和其他几个PAL 制式的国家在广播电视中使用的标准。

24 帧/ 秒(23.98 帧/ 秒) :这是一种非常接近电影的帧速率。如果你的片子想要模拟电影的视觉效果,建议你用24(23.98) 帧/ 秒。

如果你的片子要在使用NTSC 制式的电视台播出,最好用30(29.97) 帧/ 秒隔行扫描拍摄1920×1080 的素材。

如果你的片子将在PAL 制式的平台上播出,就选择25 帧/秒。

如果要拍1280×720 的视频素材:NTSC 制式的话,选择60(59.94)帧/ 秒;PAL 制式的话,选择50 帧/ 秒。

对焦:自动对焦没有任何意义

几乎在每一期都出现了这个问题,特别是在第一期,因为对焦点的位置,导致被拍摄主体人物不清晰,主体后方的人物却清晰可见,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相机使用的是自动对焦。

1、关于拍摄视频时使用自动对焦问题,它的优点在于可以时刻保持被主体的清晰,但同样这也是它的局限,在光线弱,被摄主体不是十分明确的情况下,相机并不能有效区分被摄体和周围环境。比如我们第二期的策划会,在晚上时光线弱,相机处在自动对焦时画面会出现忽明忽暗;策划会时由于画面中人物多,对焦点在人物之间不停切换导致画面不清晰。

2、在推拉镜头时焦点也容易模糊,所以一般情况不进行推拉镜头的变换,手动对焦时推拉镜头调焦快一点还是可以接受的

角度:一个角度是枯燥的

一直使用同一个角度拍摄,展现的东西是缺乏想象力的,会枯燥。对我们的策划会来说,本质上是一个简单的对话场景,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如果一个镜头

的话会十分枯燥,在镜头上的要求并不高,但相对的转换几个镜头可以让画面有动感一点。

1、这里有一个“180度定则”

设定和保持演员或行为动作在场景中的方向,设定一条轴线,轴线是主体和他对戏的人或物体之间一条假象的线,或是沿着主体运动路径一条假想的线,越过轴线放置机位会让画面看上去怪异。180度定则还有很多应用,熟练这一定则不会让你拍出来的东西很怪,在这里就不细说(主要是自己也不是很理解)

2、增加插入镜头

以我们的策划会为例,画面没有什么内容,但是可以加入一些短镜头,类似于静距离特写,某人说话时给的特写,或者拿稿子时的一个特写,或者是加入大全景。

3、机位之间的配合

(1)这是

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机位1控制B区域,机位3控制A区域,机位2控制整体。三个机位都是固定机位,在开始拍摄之后便不能再移动了,在后期编辑时也可以更方便的切换镜头。

(2)对于同一主体,同机位同景别的镜头不能直接相接,比如说机位一的一个镜头,在画面中有需要剪切掉的内容,不能直接剪切后前后拼接在一起,会有画面跳跃感。

(3)在我们的实际情况中,因为只有两台机子,假设是机位1和3,。单反的推拉画面并不是很好,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进行推拉,但在我们的策划会中需要特写时,切换景别可以利用机子的空闲。意思就是在机位1需要切换景别时,可以在画面内容是机位3控制时进行。

(4)关于摇镜头,在第六期和第七期中有比较多的这种镜头,在我们的策划会中摇镜头可以用,但是要把握好。首先是摇镜头时的流畅,不能出现卡顿情况;其次有一点很重要,因为在摇镜头时,我们是为了将镜头放在正在说话的人身上,但我们并不能预测下一个说话的人是谁,摇镜头时会出现过了目标主体时又要回来的情况,在感觉上很不好。

光线

我们的拍摄是在教室中,主要的光线来源是测光(窗外的自然光)以及顶光(教室日光灯)。在我们的拍摄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天气晴朗时,光源主要集中在C区域(没有窗帘很坑),这种情况下机位3是顺光,拍摄出来的画面正常清晰,而机位1或2会出现逆光的情况,在拍摄时要尽量将机子放在机位2所在的地方,不能很好的兼顾B区域人物,但能够避免逆光的情况。

第二种是阴天,室外光线不强,主要依靠日光灯带来的光线,这样可以较为自由的放置机位,但要适当的把感光度提高,避免画面昏暗。

镜头要接一个摇镜头,则摇镜头开始要有起幅;相反一个摇镜头接一个固定镜头,那么摇镜头要有“落幅”,否则画面就会给人一种跳动的视觉感。为了特殊效果,也有静接动或动接静的镜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18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