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

更新时间:2024-03-06 23: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 1 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 ....................................................................................................... 2 第三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 3

第一节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 3 第二节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 6 第三节 县域脆弱资源保护规划 ................................................................................ 6 第四节 县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 7 第五节 县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 8 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 ................................................................................................... 9 第五章 城市总体规划 ..................................................................................................... 10

第一节 用地发展方向与布局结构 .......................................................................... 10 第二节 居住用地规划 .............................................................................................. 10 第三节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 11 第四节 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 12 第五节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 13 第六节 道路交通规划 .............................................................................................. 13 第七节 城区绿化水系规划 ...................................................................................... 15 第六章 城市景观规划 ..................................................................................................... 16 第七章 环境保护规划 ..................................................................................................... 17 第八章 环境卫生规划 ..................................................................................................... 19 第九章 城市防灾工程规划 ............................................................................................. 19

第一节 人防工程规划 .............................................................................................. 19 第二节 城市消防规划 .............................................................................................. 20 第三节 城市抗震规划 .............................................................................................. 21 第十章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 21 第十一章 城市远景规划 ................................................................................................. 22 第十二章 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 23

第一节 给水工程规划 .............................................................................................. 23 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 .............................................................................................. 23 第三节 防洪排涝规划 .............................................................................................. 24 第四节 电力工程规划 .............................................................................................. 24

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目录· 第五节 电信工程规划 .............................................................................................. 25

野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目录·

第六节 热力工程规划 .............................................................................................. 25 第七节 燃气工程规划 .............................................................................................. 25 第八节 管线工程综合 .............................................................................................. 26 第十三章 规划建设管理 ................................................................................................. 28

第一节 城市用地管理规定 ...................................................................................... 28 第二节 城市建设工程管理规定 .............................................................................. 29 第三节 空间分区管制 .............................................................................................. 30 第四节 规划实施建议 .............................................................................................. 31 第十四章 附 则 ............................................................................................................... 31

附表1: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 31 附表2:城市道路规划一览表 ........................................................................................................... 32 附表3:建设用地适建一览表 ........................................................................................................... 35 附表4:巨野县城区近期建设项目库 ............................................................................................... 36 附录A:本规划文本用词说明 ............................................................................................................... 44 附录B:规划图纸目录 ........................................................................................................................... 45 附录C:本规划主要参加人员名单 ....................................................................................................... 47

2

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为适应巨野县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指导和调控城乡各项建设,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编制本规划。

第2条 本规划是巨野县城市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巨野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依据本规划执行。

第3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4、《山东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暂行技术规定》 5、《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

6、《巨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纲要》 7、《山东省巨野矿区总体开发规划》 8、《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第4条 规划原则

1、“服务发展”原则:增强城市对于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承载能力,保证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经济和城市的发展留足空间。

2、“节约用地”原则:重视资源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和合理利用。

3、“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原则:从大区域范围分析巨野县的地位和作用,统筹区域发展,明确巨野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协调机制,充分考虑城市与农村发展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4、“以人为本”原则:满足群众需要,维护公众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强调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并重,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环境。

5、“突出特色”原则:保护“城、绿、水”三位一体的城市格局,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现代化城市特色。

6、“可持续发展”原则: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研究和制定城市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时,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融入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去,合理、高效地配置各类资源,保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第5条 规划期限

1

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近期:2004年–2010年 远期:2004年–2020年 远景:2004年–2050年左右 第6条 城市规划区范围

北至日东高速公路,西到田桥镇西侧镇界,东及西北至巨野县界,南至巨龙河和洙赵新河。总面积245平方公里。包括巨野镇和田桥镇全部用地以及田庄镇和麒麟镇的大部分用地。

第7条 强制性内容

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指文本中下划线部分。强制性内容主要包括:县域内和城区内必须严格控制开发的地区;城市结构及其控制性要素、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城市产业布局、城市公益性服务设施布局、城市园林绿地布局、城市各类大型基础设施布局、文物古迹保护、风景名胜区保护、城市防灾工程和近期建设重点与规模等。

城市用地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当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

第8条 总目标

居民生活创造一个舒适、宜人、方便和谐的人居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安全、便捷、高效、完善的投资环境,为区域发展构筑一个有机有序、相互促进的整体框架。把巨野县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特色突出的二十一世纪新兴生态能源城市。

第9条 分目标

1、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 2、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

3、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舒适安全的社会生活空间 4、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和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 5、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和高效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 6、健全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

7、丰富动人的历史文化城市景观和个性突出的城市中心 8、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 第10条 城市发展主要指标 1、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2

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1)总人口

104万人 200亿元 14亿元

(2)国内生产总值 (3)地方财政收入 (4)三产比例

(5)城镇化水平 2、城市建设主要指标 (1)城市人口

12.5:60:27.5 50%

30万人 115.0m/人

2

(2)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3)人均居住面积 ≥20m2/人 (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0m2/人 (5)人均道路面积 >15m2/人 (6)人均生活用水量 120升/人·日 (7)人均生活用电量 1800千瓦时/年 (8)煤气普及率 90% (9)集中供热率 ≥90% (10)电话普及率 ≥50% (11)大气环境质量

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 <0.06mg/M3 悬浮物日平均浓度 <0.09mg/M3 (12)水环境质量

污水处理率为 90% (13)固体无害化处理

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 >90% 生活垃圾处理率 >98% (14)噪声环境质量

环境噪声平均值 <50dB(A)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 <65dB(A)

第三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3

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第11条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以脆弱资源保护为前提,走资源节约型的集约化经济发展道路,着力实施城市化、科教兴县、工业强县、项目带动战略;以抓好载体建设为基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煤化工、棉纺等支柱产业,努力培育企业集群;继续发展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12条 县域城镇化进程预测 1、总人口预测

预计巨野县总人口2010年98万人,2020年104万人 2、城市人口预测

预计巨野县城市人口2010年可达到35万人,202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52万人。 3、城市化水平预测

预计巨野县城市化水平2010年可达35%,2020年可达50%。 第13条 经济区划分 巨野县域划分为四个小经济区:

1、以县城为中心,发展二、三产业为主的综合经济区; 2、以龙固、万丰为中心的煤炭资源开发区; 3、以大义、大谢集为中心的工业、农业综合发展区; 4、以核桃园为中心的建材开采加工区。 第14条 城镇职能等级规划 巨野县城镇职能等级划分为三级:

一级中心:巨野县城。巨野县城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综合中心。其主要职能包括面向全县的管理职能、生产职能、服务职能、集散职能和创新职能。

二级中心:龙固、大义、大谢集、万丰四个中心镇。分别是县域内小区域综合发展中心。

三级中心:一般建制镇:这类城镇是城乡联系的纽带,是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场所。规划远期这类城镇有10个,分别是章逢镇、独山镇、麒麟镇、柳林镇、田庄镇、核桃园镇、陶庙镇、营里镇、董官屯镇、太平镇。

第15条 职能类型规划

巨野县城镇职能分为7种:县域综合中心、农业产业化基地、工业带动型、工矿服务型、交通枢纽型、商贸流通型、旅游开发基地

县域各城镇的职能宜参照表1确定。

4

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表1 巨野县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表 城镇名称 城区 大义 龙固 章逢 大谢集 独山 核桃园 麒麟 柳林 田庄 太平 万丰 陶庙 营里 董官屯 工业职能构成 煤炭化工、轻纺、机械 农副产品加工、纺织 农副产品加工、煤炭化工 农副产品加工 农副产品加工 建材、旅游 建材、旅游 农副产品加工、旅游 农副产品加工 农副产品加工 农副产品加工 农副产品加工 农副产品加工 农副产品加工 农副产品加工 综合中心 工业带动型、交通枢纽、商贸流通 工矿服务型、交通枢纽 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基地 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基地 工矿服务型 工矿服务型、旅游开发基地 农业产业化基地、旅游开发基地 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基地 农业产业化基地 农业产业化基地、工业带动型 农业产业化基地、工矿服务型、商贸流通 农业产业化基地 农业产业化基地 农业产业化基地 职能类型

第16条 规模结构规划

县域城镇形成4个等级的规模结构(表2)。 表2 巨野县城镇规模结构规划(2020年) 级别 一 二 三 四 规模(万人) 30 3--5 1--2 <1 个数 1 3 6 5 名 称 中心城区(巨野镇、田桥镇) 龙固、大义、万丰 章逢、大谢集、独山、麒麟、柳林、田庄 核桃园、陶庙、营里、董官屯、太平

第17条 空间布局结构规划

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概括为“一个中心,二条轴线,三级城镇,四个片区”。 一个中心:巨野县城区。

二条轴线:为城镇空间发展轴。沿327国道和日菏铁路是菏泽市城镇体系的空间

5

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重点发展轴线,形成以煤化工业为主的产业聚集带;沿德商路形成南北向发展轴线。巨野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可采用点轴开发模式,以县城为中心呈“十”字型开发轴线,主要乡镇形成“据点”式开发模式。

三级城镇:城区是县域综合中心,为第一层次,成为鲁西南二级中心城市。第二层次即龙固、大义、万丰、大谢集4个中心镇。第三层次即一般建制镇,为所在区域提供日常生活生产服务。

四个片区:全县分为四个小的经济区域,城区综合经济区、煤炭开采加工区、建材工业区和农业产业化区。

第二节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第18条 公路网规划

提高公路等级,增加道路网密度,县域内形成三级交通网络。327国道、254、339省道为县域一纵二横交通骨架,规划作为一级道路。南北方向的田(庄)陶(庙)公路、大(义)田(集)公路、太(平)柳(林)公路,东西方向的青龙路、章(逢)陶(庙)公路、柳(林)昌(邑)公路作为县域二级道路。其余县乡路为三级道路。

第19条 铁路规划

规划为日菏铁路及站场今后的发展留足空间。为便于煤炭的运输,建议在龙固镇设货运站场,建设万福煤矿、赵楼煤矿的铁路专用线。

第20条 河运规划

为加强煤炭运输,建设洙水河航道,与京杭大运河相连,为五级航道标准。近期在洙水河与郓巨河交界处建设河运码头,年货物吞量达到300万吨;远期建设龙固码头。

第三节 县域脆弱资源保护规划

第21条 煤炭、地下水、石材资源是县域内主要脆弱资源,经允许开发后必须作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第22条 生态防护林带

加强公路、铁路及河流两侧的防护绿地建设。铁路两侧规划建成各50-100米宽绿化隔离带;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规划建成各30-50米的绿化隔离带;其他公路两侧绿化带宽度以单侧宽不小于20米为宜。沿河两侧林带宽度各不低于 50米。

第23条 土地资源保护

6

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控制建设用地总量,节约用地,全面规划,严格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全县基本农田保护区至2020年面积应不少于70000公顷,主要分布于县域南部和西部,应实施特殊保护,严格按照已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严格管理基本农田保护区,限制农业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第24条 文物古迹保护

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其中省级1处,县级14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巨野教案遗址。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7处,西侯楼遗址、张楼遗址、冯固堆遗址、麒麟台遗址、咸丘蒙古遗址、齐鲁会盟台遗址。

古墓葬3处,古墓金山洞、毕显墓、侯庄汉墓。 古石碑2处,屏盗碑、济州路碑 古建筑2处,永丰塔、文庙(大成殿)

应按照山东省及巨野县有关文化遗迹保护要求划定保护范围,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

第四节 县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第25条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全县医疗卫生设施现已基本成网,规划在现状的基础上形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县城为县域卫生资源的配置核心。在全面调整提高现有卫生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巨野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等综合医院,使之成为全县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教育、科研、信息的综合指导中心。规划的城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按“县级医院—社区医疗”二级配置。

第二个层次:以重点镇、矿区医院为基础的卫生医疗体系。规划龙固镇医院、大义镇医院、万丰镇医院、大谢集镇医院为全县医疗卫生分院。

第三个层次:以一般镇卫生院组成的分布于全县的医疗卫生网络。一般乡镇的卫生院在现有基础上改建、扩建,更新设备,并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第26条 教育设施规划

1、高等教育

在城区结合产业发展需要,鼓励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校联合,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建设成人教育基地。形成终生教育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7

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19 20 县博物馆 占地2公顷 2005-2010 投资3000万元

附表4 巨野县城区近期建设项目库(四) 绿化及市政公用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项目名称 齐鲁会盟台公园 金山旅游开发 工业开发区公园 古城街绿地 老洙水河公园 麟州公园 苗圃 麒州热电厂 垃圾处理厂 自来水厂 巨野至嘉祥航道 大野水库 项目内容及规模 占地18公顷 占地2平方公里 占地1公顷 占地2公顷 占地143.5公顷 占地14.4公顷 占27公顷 2×15MW 日处理垃圾200吨 5万m3/日 实施年限(年) 2004-2006 2004-2010 2004-2005 2004-2006 2005-2010 2004-2006 2004-2010 2004-2006 2005-2010 2006-2010 备注 投资12600亿元 投资2361万元 投资2000万元 投资2.7亿元 投资5亿元 投资3000亿元 投资4000万元 投资2000万元 投资6027万元 投资1600万元 一、二期工程库容2004-2006 2020.7万m3 2005-2010 2005-2007 2005-2006 2004-2006 2005-2010 43

220KV变电站扩建 110KV变电站建设 龙固田桥、城北 城区10KV电网改造 12公里 道路村村通工程 给水管网改造 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18 19 20 21

排水管网改造 天然气管网铺设 热力管网铺设 天燃气门站建设 2005-2010 2005-2010 2005-2010 2005-2010 投资2450万元 投资3600万元 投资5370万元 投资2400万元 附录A:本规划文本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例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说明如下:

①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下面词采用“必须”;

②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③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时“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44

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附录B:规划图纸目录

1、区位分析图

2、县域城镇及经济基础现状图 3、县域脆弱资源规划图

4、县域城镇规模与职能结构规划图 5、县域城镇等级与空间结构规划图 6、县域基础设施规划图 7、用地现状图 8、用地条件评价图 9、规划结构图 10、规划总图 11、道路系统规划图 12、公共设施规划图 13、绿化水系规划图 14、景观系统规划图 15、环保环卫规划图 16、抗震消防规划图 17、人防工程规划图 18、给水污水规划图 19、雨水防洪规划图 20、电力电信规划图

45

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21、热力燃气规划图 22、建设控制规划图 23、近期建设规划图 24、近期建设项目规划图 25、远景规划图 26、城市规划区范围

46

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附录C:本规划主要参加人员名单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参加人员:

审 定: 蒋 琛 副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审 核: 蒋 琛 副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工程负责人 李剑波 主任工程师 朱方位 所 长 规 划 初晓云 张红岩 盖 建 曲秀云 市 政 何 克

巨野县参加人员:

王长松 菏泽市委常委、县委书记 郭保存 县委副书记、 县 长 李同林 县委副书记、 副县长 王有杰 县委副书记 王希亮 县委副书记

崔学民 县委副书记、 县纪委书记 乔忠义 县委副书记

程大志 县委副书记、 副县长

47

高级规划师 高级规划师

高级规划师 助理规划师 助理规划师 助理规划师

工 程 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dr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