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

更新时间:2024-04-26 00: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说明书

第一部分 总论

第一章 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编制背景

一、平泉县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内容要点……………………………2 二、对平泉县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的评价及修编原因………………2

第二章 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一、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依据……………………………………3 二、指导思想……………………………………………………………3 三、规划原则……………………………………………………………3 第三章 规划期限

第二部分 城镇体系规划

第四章 经济及社会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条件分析…………………………………………………4 二、经济发展战略及目标………………………………………………5 第五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县域产业发展布局…………………………………………………6 二、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7 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7 四、县域基础设施规划…………………………………………………9 五、县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1 六、县域防灾规划………………………………………………………12

第三部分 城区总体规划

第六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

一、城市性质……………………………………………………………13 二、城市规模……………………………………………………………13 第七章 城区总体布局规划

一、规划区范围…………………………………………………………15 二、城区功能分区………………………………………………………15 三、城区用地布局及调整………………………………………………16 四、城区道路交通规划…………………………………………………19 五、城区管线工程规划…………………………………………………21

六、城区绿地系统规划…………………………………………………24 七、城区风貌及景观规划………………………………………………26 八、城区防灾规划………………………………………………………27 九、城区环保及环卫规划………………………………………………28 十、近期建设规划………………………………………………………29 十一、规划强制性内容…………………………………………………30

第四部分 规划实施保障和措施

一、法律保障……………………………………………………………31 二、规划体系……………………………………………………………31 三、协调机制……………………………………………………………31 四、政策引导……………………………………………………………31 五、动态管理……………………………………………………………31

- 1 -

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说明书

第一部分 总论

第一章 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编制背景

一、平泉县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内容要点

平泉县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于1983年完成,规划期限为1983年——2000年;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于1990年,规划期限为1990年——2000年;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于1999年,规划期限近期为2000年——2005年,远期为2000年——2020年。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如下:

1、城镇化水平:近期规划全县总人口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1万人,城镇化水平21%。远期规划全县总人口5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5.3%。

2、城市性质: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冀蒙辽三省交界处的重要城镇及物资集散地。

3、城市规模:近期规划城区人口7.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7.2---8平方公里;远期规划城区人口13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1.7---13平方公里。

4、县域城镇布局:规划期末,形成以101国道、平青乐省道为城镇及产业主要发展轴,呈十字状的城镇点轴开发主格局。形成“一城、十镇、十乡”的城乡发展空间格局。

5、城区总体布局:城区总体布局为“一主、一副、五点、四区”的片区整体式结构。

“一主”:指喧哗街和胜利路片区,其范围东到瀑河,西到市场路,北至政法街。是集行政、文化娱乐、商业一体的城市综合中心。

“一副”:指西河城市副中心,主要布置为商业设施及大型文体科技设施。 “五点”:指五处小区级服务中心。分别布置在服务路及兴林街节点、胜利路北段、老杖子街、东方路北段和东方路南段。

“四区”:指瀑河西生活居住区、西河西侧综合区、瀑河综合区和红山咀工业小区。

二、对平泉县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的评价及修编原因 1、关于平泉县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的评价

平泉县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较为客观、系统,并在以下三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一,指导了各乡镇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的编制;第二,指导了平泉县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第三,指导了平泉县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建设活动。但是,近年来由于平泉经济有了跨越式发展,加之承德市一些大型建设项目的选址与平泉有密切关系,平泉县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也有一些不适应内容:⑴、城市化水平偏低,不利于土地集约,影响城乡协调发展;⑵、城区规划结构属于单中心发展格局,对城区长远发展有一定约缚;⑶、城市功能集中,既对交通组织不利,同时又加大了对旧城改造的压力;⑷、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不适应城市发展需求。

2、修编原因

(1)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建设部185号文件精神,做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需要对现行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 2 -

(2)根据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平泉县需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3)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域重点项目建设、平泉县城镇化进程、城区自身建设,需要重新编制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章 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一、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河北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办法补充规定》;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其它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

《承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与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相关的文件、基础资料和发展设想等。 二、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求真务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遵循市场

经济规律,依托县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搞好城市规划和建设,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心城市、小城镇建设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以重点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事业和环境建设的发展。努力将平泉县建设成为河北省北部生态环境优良、区域特色显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山水园林生态地区;将平泉城区建设成为一个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功能健全、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民族文化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

三、规划原则 1、坚持区域性原则。

平泉县作为河北省北部的县城之一,素有“燕赵门楣,通衢辽蒙”之称。在编制规划中,必须坚持区域性的原则。从省际区域角度出发,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应考虑冀辽蒙交界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省域角度出发,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应按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要求,加快自身城镇化进程,实现建设县级市的目标;从市域角度出发,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应遵循中共承德市委和承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大避暑山庄”的决定》的要求,准确把握好平泉县在承德市中的定位,促进县域城乡建设健康发展。

2、坚持超前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城市规划是对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预测和安排,具有预见性和综合性特点。在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上,既要考虑长远的合理性和超前性,又要考虑近期建设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控制和引导作用。

- 3 -

3、坚持继承历史,保持和发展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原则。

平泉县是契丹族发祥地,境内有汉、满、蒙、朝鲜、回等十几个民族,而且商贾云集,有“拉不完的哈达,填不满的八沟”的美誉,境内的辽河源是河北省目前最大自然保护区。悠久的历史文化、秀美的山川胜景、诗意的古城风韵都应在规划修编中予以充分把握和尊重,寓保护于发展之中,在发展中求得保护。

4、坚持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的原则。

正确认识和把握城市化和土地利用、耕地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搞好两个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在保障城市发展前提下,尽可能少占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集约型、紧凑型城市。

5、坚持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正确落实《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的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的原则。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用地紧凑型城市,着力建设魅力平泉、和谐平泉、宜居宜业新平泉。

第三章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分为近期、中期、远期和远景。

近期:2008——2010年;中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

第二部分 城镇体系规划

第四章 经济及社会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1、优势及潜力条件

⑴平泉县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京冀门楣,通衢辽蒙”之称,是河北、内蒙、辽宁三省交界处的商贾云集之地。县城距首都北京293公里,承德市区93公里,天津330公里,唐山220公里,石家庄489公里,秦皇岛271公里。

⑵平泉县交通四通八达。锦承铁路和101国道横跨东西,省道平青乐贯穿南北。另外,一批将改善平泉县交通环境的基础设施项目正在谋划和建设,如承朝高速公路、遵小(遵化至小寺沟)铁路、黑山口机场军转民改造工程等。

⑶平泉县人口密度大。平泉县人口密度为143.5人/平方公里,是承德市域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县(注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除外)。高于全市(92.9人/平方公里)平均密度,有利于人口聚集。

⑷平泉县资源丰富。境内资源种类多,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旅游资源遍布全县。如: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25种,其中煤储量9000多万吨,萤石储量1000多万吨,石灰石和沸石储量10亿多吨;境内有名山奇石、奇花异草、温泉瀑布多处;平泉县已成为全国四大食用菌主产区之一,平泉还是首批国家“园艺出口基地示范县”,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北食用菌特产之乡”。

⑸平泉县是河北省农业大县,农业发展潜力雄厚。在八县三区中耕地面积占总

土地面积的比重最大。拥有耕地71万亩,建有5个国家级农产品基地,即商品粮生产基地、两杂制种基地、商品牛基地、创汇果品基地和林木种子基地。

- 4 -

⑹平泉县教育事业成绩显著。在承德市八县三区中,平泉县的中高考成绩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市榜首,平泉师范(承德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分校)是承德市各县中唯一具有专科层次的全日制高等教育学校。

⑺平泉县具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平泉是契丹族发祥地,契丹族在我国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不仅对我省,而且对我国、中亚均产生过重要影响(今俄文与拉丁文仍把中国称为契丹),是有待于我们深入挖掘的历史文化资源。

2、发展制约因素

(1)城镇化水平低。2006年,承德市城镇化水平为34.4%,河北省城镇化水平为37%,与承德毗邻的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化水平为47.5%,辽宁省城镇化水平为58%,而平泉县城镇化水平只有26.9%。

(2)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资源优势虽已初步形成经济优势,但仍属起步阶段。如:2006年,全县三产比例为27:45:28,与小康社会产业比10:45:45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3)基础设施薄弱。如:城区给水、排水体系不健全;城区现还未实现集中供热;城区防洪设施不完善;电力能源吃紧;大部分乡镇没有排水系统等。

二、经济发展战略及目标 1、经济发展战略

⑴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

⑵重点发展支柱工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工业结构向高端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⑶依托本地资源,重点培育构筑食品、矿冶、化工、制造、旅游休闲五大产业

平台,加速第三产业发展。

⑷以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切入点,以“大避暑山庄”理念规划城市,建设城市,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发展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建成河北省北部生态环境优良、区域特色显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山水园林生态地区。

(2)经济发展目标 2006年——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7%,到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亿元。2011年——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到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0亿元。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7年的27 : 45 : 28调整到2010年的20:55:25,再调整到2020年的10:45:4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万元以上。

(3)生态建设目标 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平泉县大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瀑河、西河、老哈河等水系水质达到国家标准Ⅱ类以上。

(4)社会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0.4%。人口自然增长率2008年——2010年控制在6‰以内,2011年——2020年控制在5‰以内。各时段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5%以上。加强文教、体育、卫生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均削减3%以上。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100%。普及高中教育,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 5 -

b、新建城关、城郊、杨树岭、七沟、党坝、卧龙、小寺沟七个供电所。 c、建设城网、农网自动化系统,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的各种参数,远方控制线路断路器,实现配网自动化。

3、电信规划

2007年,平泉县域现有电信局所20处。电话交换站点72个,电话交换机容量7.2万门。电话总用户5.9万户,电话普及率42.2部/百户,移动电话用户6万户,小灵通1万多户,互联网用户2100户(网通)。移动基站96个,信号覆盖率达60%。

规划到2010年,县域电话普及率达60部/百户,固定电话装机容量达8.5万门;数据及多媒体用户(含宽带)5万户;乡镇光缆覆盖率100%。到2020年,固定电话普及率90部/百户以上,固定电话15万门,交换机容量按电话机的1.2倍计,则县域电话装机总用量为18万门。适应信息社会需要,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发展通讯新业务,进行城市建设时,为电信工程预留相关设施用地。

4、邮政规划

平泉县域共有县邮政局1处,支局7 处,邮政所2个,邮路总长3470公里,县城有邮政专用车辆6辆。规划完善平泉邮政中心局建设,健全各镇邮政支局和邮政所,一般建制镇均应设邮政所。规划进一步优化邮政网络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全网运行效率,建成快速高效的邮政运输网和具有自动化处理能力的中心局,形成技术先进、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邮运快捷、服务优良、满足需求的实物运输和信息处理的现代化邮政通信网络。加速“户箱工程”和报刊邮亭建设。

五、县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以将平泉县建设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地区为目标,坚持统筹规划,以治理水土

流失和提高森林覆盖率为重点,全面改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做到生态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采取生物、工程、农耕农艺措施,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坚持政府调控、公众参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和依法治理相结合,切实抓好生态建设、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

1、县域绿化规划 (1)规划目标

目前,全县有森林面积259万亩,森林覆盖率52.2%。本次规划结合园林城市及生态村的建设,使城市、城镇、村庄的绿化率达到国家绿化条例标准。

到2020年,基本完成荒山、荒坡、荒滩、村庄四旁、田埂坝界的绿化,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实现山川秀美、绿色平泉的目标。使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成比较完整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2)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规划将县域绿色通道建设和道路、堤坝等防护工程设施以及沿线城镇、乡村的绿化美化工程结合起来,优先搞好101国道沿线,承朝高速公路(规划)沿线,瀑河、西河沿岸以及大庆水库周围地区的绿化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要求,城市规划区内的公路、铁道旁的防护林带每侧按不低于20米宽进行规划建设。县、乡道路沿线绿化带每侧按3~5米宽建设,有条件地方加宽到5米以上。绿色通道建设时,应以防风固土,改善环境为主要功能。新建、改建、扩建道路时,沿线绿化带宽度原则上每侧按5——10米进行同步建设。河流、堤坝、水库沿线、绿化以保持水土、护坡护岸和涵养水源为主要功能。绿色

- 11 -

通道建设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并与各类工程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3)城市(镇)园林绿化工程

规划加大平泉县各级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力度,扩大城市(镇)绿化面积,提高城市(镇)绿化水平。到规划期末,县域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其中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以上。

2、环境建设与保护

一是按照河北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重点控制和治理“三废”污染,提高“三废”的处理率和综合利用率,改善城乡环境质量。重点加强污染源特别是工业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将治污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强化配套治污工程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为保证城区水源水质,瀑河及西河城区段以上流域,不得新建对水体有较重污染的企业和建设项目。

二是全面推进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城区近期规划污水处理厂一座。

三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重点城镇、风景名胜区、工业污染排放大户的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力求境内瀑河等五大支流达到Ⅱ类水域标准,城市饮用水源达到Ⅱ类以上,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保持Ⅰ至Ⅱ级标准,主要工业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

六、县域防灾规划

1、抗震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平泉县地处华北地台的燕山台褶带与内蒙地轴的接壤部位。根据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平泉县境内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规划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在用地选择及布局、城镇规划建设、资源开采、道路建设中,应加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严禁在断裂带和滑坡、泥石流常发等不良地质地带,进行任何建设活动。山地建设时,要因地制宜,适应地形,禁止大开大挖,坚决杜绝人为诱发地质灾害活动情况的发生。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和剧毒产品的工厂和仓库必须远离居民稠密区;要结合园林绿化建设,开辟必要的安全疏散场地,并确保震时道路通畅。

2、防洪规划

平泉县域主要受瀑河、老哈河、大凌河、青龙河、老牛河水系洪水威胁。各城镇内防洪设施不够完善,有的地方存在着占河道建设、河床淤堵等问题。

规划结合各河流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切实加强退耕还林还草,搞好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各级城镇要遵循“堤防与疏浚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整治河流与综合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加大防洪力度。平泉县城区瀑河按50年一遇洪水频率设防,流经各镇区的河流段按20年一遇洪水频率设防;与滨河绿化同步建设防洪生态堤岸,整治河道,清除违章建(构)筑物;各城镇特别要避开洪水危害地段进行建设,沿山修建的村庄及城镇要建必要的截洪沟,将山洪及泥石流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3、消防规划

目前,平泉县仅在城区设有消防支队,缺乏乡、镇消防站。另外,有的地方消

- 12 -

防通道不畅、消防给水设施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规划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坚持消防基础设施与城市规划建设同步进行,其中消防设施及装备的还帐问题将力争在近期内解决。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城镇消防给水、消防通道、消防通讯及消防供电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平泉县实际,要多设立微型消防站(点),以保证各镇区接警后5分钟内到达责任区边缘。远离城镇的大型企业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同时,各乡镇应建立群众自防自救组织。规划布局中,将易燃易爆、影响消防安全的工业、仓库和其它设施布置在城镇的安全地带。对旧城棚户区和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要采取改造治理措施,开辟消防通道,消除火灾隐患。新建建筑应达到一、二级耐火等级要求。

成为冀辽蒙交界处的中心城市。从交通区位看,平泉具有承德规模最大的军用机场,按承德建设“大避暑山庄”的战略部署,将成为承德市空中枢纽,进而形成空港产业等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上述分析,平泉县城市性质在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调整为:

冀辽蒙交界处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城市规模

根据平泉县经济发展需求、人口发展规律和环境容量,对城市人口规模进行如下预测。

1、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① 从城市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平泉县1997年城区总人口为7.30万人,到2007年,总人口已增加到10.83

第三部分 城区总体规划

第六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

一、城市性质

平泉县城市性质的确定,着重考虑了以下几方面因素。从历史地位看,平泉是契丹族和奚族的发祥地,历史文化悠久,是承德境内建城历史较久的城市之一。几百年来,一直是厅、州、县管理机构所在地。从产业发展趋势看,平泉县域资源丰富,并有着轻工、机械矿冶等工业基础,新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也有良好发展势头和地域环境支撑。从环境特点看,平泉山清水秀、人文荟萃、生态环境良好,是承德市域内重要的黄金旅游地之一。从区位角度看,平泉地处冀辽蒙三省交界处,目前在该区域共有四座城市:平泉、凌源、宁城、建平(叶柏寿),四座城市在城市发展方面各有优势,平泉潜在优势较多,如抓住机遇,有望在沟通三省(区)过程中,

万人,年均增长5%。2007年以来,伴随经济增长,人口有加快向城区聚集趋势。考虑人口发展趋势,近期人口年增长率有逐渐加快趋势,中、远期人口年增长率将逐渐下降。规划近、中、远期城区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5%和4%,由此计算出城区人口规模分别为:2010年为12.9万人,2015年15.7万人,2020年19.1万人。

② 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预测城市人口规模:2007年城区总人口10.83万人,占县域总人口的23%。考虑以下因素:a、按河北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平泉应考虑建设为县级市,城市中心区人口将获得政策性支持和环境吸引而出现稳定增长;b、平泉经济在规划期内,将获得快速可持续增长;c、河北省一线二厢及承德市“大避暑山庄”战略的实施,将有相当数量重要项目在平泉建设;d、平泉尚有一定潜在发展因素,应在本轮规划中予以考虑。综合以上情况,随着平泉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 13 -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中心城市带动能力的增强,城区人口占县域总人口的比重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规划预测平泉县城区聚居人口占县域总聚居人口的比例在2007年23%的基础上,近期、中期、远期分别达到27%、33%和39%,城区人口在近期、中期、远期分别为13.1万人,16.5万人和20.8万人。

③ 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预测城市人口规模:根据平泉县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影响平泉城区人口规模的因素有以下4个方面。

a由于城区辐射能力的增强,使周边地区人口逐渐变为城市人口。

本次规划扩大了城市规划区范围,通过改造主城区周边村庄,城市人口将增加约2万人。规划期内,城区将逐渐向卧龙镇、小寺沟及南五十家子扩展,使周边地区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其中卧龙镇将有1万人变为城市人口,小寺沟、南五十家子将有2万人变为城市人口。受该因素影响,城区将增加城市人口5万人。

b、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集聚能力增强,使城市人口增加。

平泉工业基础好,目前正处于较快的发展时期,通过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壮大现有的食品、化工和机械制造等工业,发展新的生态型、高科技型产业,将使平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但其前提是要增加相应劳动人口,预计12年吸引劳动力2万人。按新增劳动力与新增总人口比例1:1.5计,到2020年将增加城市人口3万人。

c、由于大型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交通设施、物流设施的兴建,会吸引相关人流,使城市人口增加。

平泉县有锦承铁路线穿境而过,公路有101国道。正在建设的承朝高速公路,

即将兴建的遵小铁路及大量的物流设施,将进一步确立平泉县冀辽蒙交界处物流中心的地位,为平泉县发展劳动力密集的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提供了极大机遇。2007年平泉县有半年以上暂住人口9000人,近年来暂住人口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规划年增长率按5%计算,受此因素影响,平泉县将增加城市人口0.9万人。

d、城市环境的改变,将吸引县域或周边地区农民进城购房,增加城市人口。经测算到规划期末,可吸引进城人口1万人。

受上述各因素影响,平泉将在现状10.32万人基础上,增加城市人口9.9万人,到规划期末,规划城区人口规模为20.22万人。

综上所述,确定平泉县城区人口规模近期为13万人,远期为20万人(其中主城区为16.5万人,北城区为1.5万人,南城区为2万人)。考虑城区尤其是南城区发展的不确定性,在上述人口测算基础上,本规划在用地和基础设施安排上,为城市发展留出适当弹性空间,城区总人口按24万人预留发展容量。

2、城市用地规模 ①、城区用地的选择

平泉县城区位于瀑河谷地,适宜城市建设用地除现状城区外,尚有河西、城北、八家及近山少量缓坡地。今后,为适应城市发展,应按功能集中、布局分散的方法,建设多中心组团式城市。本着这一理念,本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平泉城区用地选择时,在现状城区基础上,将南五十家子、小寺沟作为城区南城区、将八家桥以北作为北城区,形成有机联系、相对分隔、功能互补的“三分区”式城区结构。本轮规划与以前规划最大不同,是将南五十家子、小寺沟作为城区组成部分。这一突破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首先是在地理上与现城区紧临。南五十家子、小寺沟位于平泉县

- 14 -

主城区南部,相距仅12公里。其次,小寺沟现有我市最大的军用机场,近期将建成军民合用机场;加之遵小铁路建设,小寺沟将成为锦承、遵小铁路交汇处,从而成为我市东部铁路运输重镇。第三,小寺沟有较好的机械工业基础,又地处城区水源下游,可以作为平泉发展二、三类工业较理想的地区。第四,平泉县城区南部地质地貌及人文资源丰富,与主城区南大街历史街区应统一考虑保护和利用。第五,南五十家子、小寺沟现状有1.4平方公里村镇建设用地,将其转为城镇建设用地,(其中有0.4平方公里村镇建设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符合国发?2004?28号文件(《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精神,即“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第六,南五十家子、小寺沟周围有较充足的城市建设备用地;可为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预留一定空间余量。第七,有利于建设环保型、生态型、绿色型城市。南五十家子、小寺沟地处河流下游,虽位于平泉县主城区及北城区的上风向,但有海拔很高的大山自然分隔,发展二、三类工业,不会对主城区和北城区产生影响。

②、城区用地规模

到2010年,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1.8平方公里。到2020年,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6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及北城区为15.6平方公里,南城区为0.4平方公里。

规划区范围在第三版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根据平泉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保障规划期内对各类城市建设实行统一、有效的规划控制,界定以下范围为平泉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南至小寺沟,西到下坝,东接立华水泥厂,北至卧龙镇(此范围包括现平泉镇大部分行政区划范围,小寺沟镇、南五十家子乡及卧龙镇等乡镇的部分行政区划范围)。面积158平方公里。(详见“规划区范围界定图”)。

二、城区功能分区

规划将平泉县中心城区划分为三个分区:主城区、北城区和南城区。三个分区之间由规划的红山地质公园以及生态农田分隔。其中主城区由四个功能组团组成,即旧城组团、城北组团、河西组团、河东组团;北城区由一个组团组成,即八家组团;南城区由五个组团组成,即小寺沟组团、骆驼店组团、南五十家子组团、会州城组团、尹杖子组团。 1、主城区

①旧城组团

旧城组团指历史形成的老商业中心区,它是平泉县的城市核心地区。 其职能以商贸、文教和生活居住为主,规划调整部分用地功能,降低建筑密度和疏解人口密度,保护城市的历史风貌和历史遗存,塑造具有传统特色的景观环境。

②城北组团

第七章城区总体布局规划

一、规划区范围

城北组团指旧城组团以北的县级行政中心一带。

其职能以行政、市场、商贸流通、居住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该组团将把平泉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结合起来,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

③河西组团

- 15 -

⑵城市公共加油站设置应全面考虑方便、安全要求,公共加油站服务半径宜为1公里。

⑶人行地道和人行天桥是分隔车流与人流的重要交通设施。规划在城市主要交叉口、城市主干道人流集中的地段设置人行地道或人行天桥,满足市民的出行要求。

(2)给水工程规划:

①水源:平泉县城区水资源较丰富,穿城而过的河流有瀑河和西河;其中瀑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02m3/s。目前平泉县城区水源主要取自瀑河地面水,目前瀑河水质较差,为确保城市居民饮用水源水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关要求,加强境内瀑河上游污水的治理,使城市水质达到Ⅱ类地表水水质标准。

②用水量标准:人均综合用水量按300升/人〃日计,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按180升/人〃日计,用水普及率为100%。

③总需水量:2020年规划人口为20万人,其中主城区及北城区18万人,需水量为5.4万吨/日。

④水厂规划:目前主城区及北城区供水能力为1万吨/日,按远期城区用水需求尚缺4.4万吨/日。规划在八家桥新建水源地一处,供水能力3万吨/日,在西河上游建水源地一处,供水能力1.4万吨/日。另外,在瀑河城区段,建设五道橡胶坝,作为城市备用水源。

考虑远景需要,平泉城区要考虑中水系统,作为城市另一水源。规划期内若具备条件,应在局部地段考虑中水回用。

⑤管网规划:在改造现有管网同时,在新的城市道路建设前,先行敷设给水管网,避免二次建设带来浪费。通过干管建设,将现状水厂和规划水厂连通,确保供水安全可靠。整个城网原则上应建成环网,城网最小管径应不低于DN150。

⑥调节水池:原则采用城市高地建调节水池,解决供水压力问题。规划在北山新建调节水池一座。

⑦城市消防用水:城市消防用水按城区同时发生2处火灾,持续时间2小时计

五、城区管线工程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1)城区给水现状:

平泉县供水系统由市政自来水公司、水务局供水所、铁路水务段和企业自备井等多个部门组成。

①自来水公司供水现状

平泉县自来水公司设计总供水能力7000吨/日,现供水量为3000吨/日,承担着平泉县瀑河以西主城区的居民生活用水。自来水公司现有水厂一座,位于县城北部,1985年建厂,占地27亩。公司现有水源井3眼,单井最大涌水量为100吨/小时。现有高位水池一座,容量为1000立方米。

自来水管网供水压力为0.4MPa,供水总户数为9864户。管道总敷设长度为26343米。

②水务局供水所

平泉县水务局供水所现有水厂两座。1992年建高压水厂,有水源井1眼,设计供水量120吨/日,供水压力0.34MPa;1996年建低压水厂,有水源井1眼,设计供水量220吨/日,供水压力0.21MPa。供水人口4000多人。水务局供水所承担着平泉县瀑河以东居民生活用水。

- 21 -

算预留消防用水量。城市管网应设室外消火栓,当消火栓位于城区道路上时,其间距不大于120m。 2、排水工程规划

(1)城区排水现状:

平泉县城区现状排水体制大部分为雨污合流制,部分片区为分流制,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瀑河及西河。

现状污水系统为管沟,断面为矩形,设于道路两旁,由于年久失修,淤塞严重,暴雨季节雨水排除问题较为突出。

(2)排水工程规划:

①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②污水量标准:主城区及北城区城市人均综合污水量按240升/人〃日计,居民生活污水量标准按160升/人〃日计,生活污水量远期为2.7万吨/日,再考虑工业废水排放,合计远期污水总量为4.7万吨/日。

③污水管网规划:沿瀑河、西河两岸建污水截流干管,分别收集各组团内的污水。

规划排水系统主要沿城市干道敷设,污水管主干管管径不小于800mm,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④污水处理厂:在红山咀建设日处理能力为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另外,本次规划共设2个提升泵站,远景应考虑中水回用。

⑤雨水管网规划

根据平泉气候特点和地形条件,按雨水汇流方向将城区划分为若干排水区域,

各区域内形成独立的雨水排水系统,就近排入水体或自然排水沟渠。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沿城市主次干道敷设,雨水管径不小于600mm。沿山地段应结合环山道路建设截洪沟。

3、电力工程规划

(1)城区电力工程现状:

平泉县电力主要依靠华北电网供电,城区内现有35KV及以上主变电站2个:即红山咀110KV变电站、城西35KV变电站。

目前,城区电力工程配电网络基本满足城市用电要求。但也存在以下矛盾: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和居民用电负荷大幅度增加,原有线路和配电变压器容量和线径不匹配,超负荷运行问题日益突出。

(2)电力工程规划

①用电负荷预测(主城区及北城区)

a、生活用电:近期1.5KW/人,远期2.0KW/人,需要系数取0.45。 近期生活用电负荷为:1.5 KW/人×12万×0.45= 8.1万KW 远期生活用电负荷为:2.0 KW/人×18万×0.45=16.2万KW

b、工业生产用电:根据现状工业用电负荷占总用电负荷的比例并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得出近期工业用电负荷为生活用电负荷的1.73倍,远期为1.2倍。

近期工业用电负荷:1.73×8.1=14.0万KW 远期工业用电负荷:1.2×16.2=19.44万KW

c、其他用电负荷,其他用电负荷近期占生活和工业用电之和的15%,远期占8%。 近期其它用电负荷:0.15×(8.1+14.0)=3.31万KW

- 22 -

远期其它用电负荷:0.08×(16.2+19.44)=2.85万KW d、平泉县中心城区及北城区总用电负荷(P∑): 同期系数取0.66,则:

2010年最大用电负荷:P∑=0.66×(8.1+14+3.31)=16.8万KW 2020年最大用电负荷: P∑=0.66×(16.2+19.44+2.85)=25.40万KW ②变电站规划:

完善房身沟220KV变电站建设。

规划增容或新建以下变电站,提高供电能力。 a、红山咀电站增设一台3.15万KVA主变压器 b、城西电站增设5000KVA主变压器

c、新建一座35KV变电站,近期容量为3.15万KVA。 ③电网规划:

a、从西山远离城区建设用地范围,敷设220 KV电力线。

b、拆除现110KV、35KV高压线下的建筑,分别留出30M和24M宽高压走廊。在西河东岸新建一条35KV高压线路。在红山咀后山及西山新建110KV高压线,该线路尽量做到少穿越城区建设用地。

c、改造旧城区10KV以下输配电电网,其中沿主要景观大道电力线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并加快实施户表工程进度。

d、10KV以下输配电线路,一般沿城市主、次道路与电信线路分设道路两侧,原则上电力线路布置在道路东、北侧,明杆架设时应与低压、路灯照明同杆架设。 4、电信工程规划

(1)现状

平泉县城区现有装机总容量5万门,其中城区中心区建有电信局1处,机房7处,移动公司交换机房2处及4个基站,移动电话4——5万部。电话普及率为60部/百户。存在问题主要是通讯能力有限、电话普及率不高、电信局所分布密度不足,城市架空通讯线路较乱,埋地光缆各自为政,缺乏统筹管理。

(2)电信工程规划

规划平泉电信近期按照“传输交换数字化、业务种类多元化、网络管理智能化、电话业务普及化”的要求,保留现有长话局,优化机型扩大容量,并根据城市发展,分期在城北、八家桥、河西新设电信支局。近期城区电话装机容量达到6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80部/百户;远期装机容量达9万部,电话普及率达100部/百户。

规划将沿重要景观道路、商业街架空电信网络改造为光纤网络埋地敷设,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应将市话、长话、非话数据通信、有线电视和其它通讯业务所需线路,与主次干道同时设计施工,一次埋地建成,避免重复建设。电信电缆管道一般与电力线路分设道路两侧,原则上电信线路布置在道路西、南侧。同时,大力发展以电信网、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为主的业务网,尽快建成高速、宽带、安全的多媒体数据网络。

5、邮政工程规划

(1)城区邮政工程现状

平泉县城区现有邮政局1处。目前仍存在邮政局所数量不足、场地偏小,不能适应现代通信发展的要求等问题。

(2)邮政工程规划

- 23 -

根据平泉城区布局状况和发展要求,规划在原邮政局基础上,适当增加邮政局所网点,新设城北、八家、河东等邮政支局,扩大小寺沟邮政支局。建成综合利用各种运输工具、运行快速、调度灵敏、管理有效、信息畅通的邮政干线网。配合城市发展,加快“户箱工程”建设和报刊亭建设。

6、供热工程规划 (1)现状概况

现状城区供热热源部分为集中供热,部分采用燃煤火炉和连片小锅炉。 (2)供热工程规划 ①供热范围及供热方式

供热范围:以主城区及北城区为主。

供热方式:采用集中供热方式,供热干管通过小区换热站交换为90/70℃热水进行供热。

②采暖热指标及热负荷预测

规划区供热包括取暖和生产用热两部分,所需热量参照有关供热指标采用指标法计算。

工业建筑用热指标:80瓦/平方米 居住建筑用热指标:60瓦/平方米 公共建筑用热指标:65瓦/平方米

③热电厂规模

近期城区供热由瀑河南侧供热厂供给;远期在八家组团南侧、瀑河北侧规划建

热电厂一座,同时原供热厂改为调峰站,采用2台30万KW供热机组,满足中心城区及北城区生产、生活用热需要。 ④供热管网规划

规划供热管道采用直埋敷设,平面布置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方式。供热管线管径在DN300—DN800之间。

六、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1、现状及存在问题

主城区及北城区现有绿地面积4.8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60%,人均绿地面积0.52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面积仅0.7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足1平方米。

2、规划原则与目标

规划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目标,充分利用平泉城市自然山水条件和历史文脉,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强调城市对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注重城市开敞空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意识地建立生态廊道,构建以城区周边群山森林为背景,以城市街区庭院绿化为基调,以瀑河、西河滨河绿地为主轴,以城市干道道路绿化为纽带,以泽州园为“绿心”,以大面积的城市公园为主体,以大量的街头绿地为补充的具有自然生态效应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期末,主城区及北城区绿地率达到4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9平方米以上。

3、规划布局 (1)生态廊道构架

- 24 -

以城区周边众多群山—北山、西山、馒首山等森林绿地为背景,以城区周围低山为依托,重点构建瀑河、西河两岸生态轴,形成整体连贯、自然开敞的生态廊道和城市绿地系统主体构架。

(2)公共绿地 ①公园

a、城北公园:以休闲、观景为主的城市公园,在现有苗圃基础上、向北发展,增加公园面积。重点加强与行政中心、体育中心连接的景观段和游道、小品建设。

b、泽州公园:加强绿化和管理,建设成集观光性与展览性为一体的市民公园。 c、儿童公园:以科普教育、游艺娱乐、园林观赏为主的公园。 d、观景公园:以特色绿化为主的休闲、观景公园。

e、滨河公园:结合城市文化娱乐中心建设,开辟为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公园。 f、文化公园:以清真寺为依托,以辽文化展示为主的城市文化、景观公园。另外,会州城应结合文物保护,建设成历史文化遗址公园。

g、新城公园:城市新区以文化娱乐为主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②街头绿地

a、规划重点建设城市滨河绿地,尽可能按台阶形生态堤岸的方式,结合防洪堤修建供人们游览、休憩、观景和开展文体活动的滨河绿色长廊,形成开敞的城市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纽带。

b、规划在各桥头、各组团中心、重要道路交叉口建设以绿化为主、铺地为辅的各类小游园和广场绿地,广植乔木、辅以灌木和草坪,方便市民就近游憩使用。

③生产防护绿地

a、园林生产绿地

结合城郊型观光农业的发展,在城北一带安排相对集中的苗木生产基地和园艺场,为城市提供各类苗木、草皮和花卉。

b、防护绿地

规划沿高速公路、国道101线、省道平青乐等公路,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要求,每侧保证建设不低于20米的防护林带;在城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殡葬场、危险品仓库、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按不同区位和防护要求,设置15——30米宽卫生防护隔离林带。

④科普地质基地

红山咀位于主城区和南城区之间,具有丰富的地质景观。从某一角度讲,保护地球历史的重要性不亚于保护人类历史的重要性,我们要用超前的眼光,保护地球的历史纪录。规划将红山咀建设为以地质景观为主的地质公园,满足市民、学生、科研人员科教、研究、健身、休闲等多种需求,并创造条件,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

⑤生态环境林地

平泉城区周边山体,既是城市的绿色背景和屏障,同时又是平泉县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野生动植物群落的栖息地。规划搞好城区周围山地的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营造葱郁的生态环境林地,使之成为城市的绿色屏风和天然氧吧。

4、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议

(1)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分层次合理布置公共

- 2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56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