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报相关文章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9 00: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许达哲在第三届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技术发展战略高层论

坛上提出

创新测试技术 打造核心能力

本报讯 (记者 武铠)从陆地拓展到远洋,由地基跨向天基,从近地空间迈向深空,近十年来,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快速发展,我国武器装备测控网也同时实现了新跃升。而着眼未来,我国军工试验与测试技术必须以战略眼光加强创新、突破瓶颈,这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提升军工核心能力的当务之急。10月12日,在第三届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技术发展战略高层论坛上,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众多试验与测试技术领域专家、学者表达了共同的希望。

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胡亚枫、科技委主任栾恩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技术协会理事长许达哲出席论坛并讲话。来自航天两大集团公司的院士张履谦、陈定昌、叶培建参加论坛并作专题报告。国防科工局和各军工集团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来自各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的学者、专家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多年来,在国防科工局的指导下,由中国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技术协会、国防基础科研计划试验与测试技术专家组主办,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测控公司协办的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技术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已成为业界享有盛誉的重要活动。

胡亚枫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前两届论坛取得的成绩,对本届论坛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必须大力发展试验与测试技术。试验与测试技术是武器装备研制性能和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军工产品研制、使用与保障不可或缺的工具,形成高效的试验验证能力是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二是要坚持自主创新,提升军工核心能力。为适应国防科技由跟踪研仿向创新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必须提升高效的试验验证能力,积极探索新的技术思路、开辟新的技术途径、创造新的技术手段。三是要围绕国防关键技术,实施好“十二五”科技规划。国防科工局已把试验与测试技术纳入国防关键技术专题进行规划发展,未来试验与测试技术要坚持技术研究与设施建设协调发展,面向应用形成能力。

许达哲在讲话中就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技术的未来发展和中国计算机自动测量与

控制技术协会的作用发挥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要重视战略研究,把握国内外试验与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在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把握试验与测试技术发展变化规律,提出新的发展战略研究方向和课题,研究重大技术思路,为关键技术创新突破提供条件,要以先进的试验与测试技术解决发展瓶颈,要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为数字地球、平安城市、物联网等项目服务,将军工试验与测试技术引入民用领域。二要坚持自主创新,提高装备的综合试验测试能力。要重视基础研究,针对原始创新不足、基础研究薄弱的关键点,下大工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弥补差距;要进一步加强专业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校和专业协会的各自作用;要进一步加强综合试验与测试系统设备、特种传感器和高端仪器的研发力度,增强自主性,减小依赖性,提高自动测试设备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要大力加强试验与测试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大师级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夯实人才基础。三要履行好协会职责,推动试验与测试技术发展。要在上级部门领导下,加强并改进学术交流的效果,促进先进测试技术在国内推广应用,为军民融合式发展和广大会员做好服务。他表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协会发展,大力推动计算机测控行业的产业化。

本次论坛以“聚焦能力,规划发展,激励创新”为宗旨,主题是“以网络化试验与测试为主线,突破信息传感技术,推动军工先进测试技术发展”。16位专家在论坛上作了报告,100多篇论文参加了论坛交流。论坛上还对中国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技术协会评出的17名测控领域突出贡献专家进行了表彰。

论坛上,代表们重点围绕“十二五”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技术领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深入交流国外技术发展动向,对综合试验验证与综合测试技术发展、试验与测试技术对型号研制试验的支撑与保障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

航天信息召开首次党代会选举产生党委 许达哲发来贺信提出

希望

把航天信息建成信息化产业领军企业

本报讯 (记者 孙丁玲)10月12日,中共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许达哲为大会发来贺信,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方向明出席会议并讲话。总部有关部门领导与航天信息公司近百名党员代表出席会议。

许达哲在贺信中强调,航天信息作为集团公司三大主业之一信息技术的“排头兵”,地位十分重要。他希望航天信息一定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念,肩起责任、勇挑重担,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挑战,进一步巩固防伪税控领域主导地位,大力拓展非税控业务,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大资源重组和改革调整力度;要强化规范管理、规范运作,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不断激发人才强企的内在活力;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实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大力弘扬“求实、创新、协同、奉献”的航天科工精神,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最优秀的信息化产品和方案提供商”及国家信息化产业领军企业。他还希望航天信息党委以此次党员代表

大会的召开为契机,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努力探索加强和改进上市公司党的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惩防体系建设。

方向明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航天信息临时党委成立九年来的工作,分析了公司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承担的新任务,对公司发展和党建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对于如何开展今后工作,方向明谈了四点意见:一是认清形势,科学统筹,提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二是加快实施集团公司四大战略,进一步增强航天信息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形成“科技强军我争先,航天报国我奉献”的良好氛围,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四是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和员工职业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此次大会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选举产生了中共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认真回顾总结了航天信息公司临时党委成立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了公司今后五年的党建工作任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发布军民融合战略报告

编者按:作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和中国航天事业的骨干力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多年来自身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实践,在充分论证、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日前向社会正式发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军民融合战略报告》。 近年来,航天科工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创新驱动、人才强企、质量制胜”四大战略,突出发展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三大主业板块,着力统筹军民两用产业发展,加速推进建设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今年以来,航天科工已陆续发布了质量制胜战略报告、创新驱动战略报告、人才强企战略报告。此次军民融合战略报告的颁布实施,标志着航天科工实施四大战略的理论体系更加成熟、发展思路更加清晰、行动纲领更具有实践特色和指导意义。

发展实践的简要回顾

在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进程中,航天科工始终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全面履行“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企业使命,为我国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航天科工围绕以航天防务为核心的军用产业发展,建立了完整的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体系,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和技术成果,出色地完成了国防武器装备建设的各项任务。与此同时,航天科工充分发挥军用产业的资源优势,积极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部分军品任务不足的单位更是依靠军民结合技术,大力发展民用产业,拓展了业务领域,保持了队伍的稳定。实践证明,坚定不移地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理念是航天科工履行企业使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推动军民协调发展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航天科工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坚持市场牵引,技术推动,不断完善适应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了军民结合、资源共享的产品研发格局。通过不断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的投入,大力推进自主开发、技术引进和产学研联合,促使企业产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和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显著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十多年来,航天科工科技创新工作硕果累累,先后荣获包括特等奖在内的多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发明奖、科技创新特别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充分展示了航天科工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适应军民协调发展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随着国家和企业自身投入的不断加大,航天科工科研生产基础条件跃上了新的台阶,建立了多个以军民两用技术、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发展为背景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和产业化发展基地,一大批有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前景的军用技术成果已经成功转化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急需的产品。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航天科工的军用、民用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武器装备研制捷报频传,民用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三大业务板块逐渐壮大,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从2007年起,民用产业的营业收入超过了军用产业,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军民两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 支撑军民协调发展的人才队伍逐渐壮大

航天科工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注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支队伍的统筹协调发展,在稳步推进军用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开发满足民用产业快速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通过自主培养、引进外部高层次人才等方式,民用产业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一批复合型人才已经担负起了推动航天科工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历史重任。

保障军民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日益健全

“十五”以来,航天科工在全面完成改革脱困任务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不断完善促进军民结合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经营管理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科学的集约型转变,在建立健全制度、推动能力共享、加快成果转化、加速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软实力”。遵循“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原则,航天科工积极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造,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经营管理,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并日趋完善。 军民融合战略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武器装备跨越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以建立健全军民兼容的体制机制、构建军民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适应军民协调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完善军民结合产业化发展平台为着力点,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增强军用、民用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扩大航天科工的国内、国际影响力,走出一条具有航天科工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将航天科工初步建设成为体制机制基本健全、内部运转规范高效、核心能力优势突出、主业资源优化集中、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经济效益稳步提升、风险防范基础稳

固、战略地位不断加强、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需要、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航天防务公司。 到2020年,全面建成军民一体、互动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产业发展体系、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和国际化经营管理体系,实现军民资源融合共享,军民两业协调发展,实现建设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战略目标。

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意义

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是航天科工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初步成效,后金融危机时代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矛盾和问题。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建设经济、有效的国防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任务。航天科工根据党中央作出的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战略部署,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积极谋划未来发展蓝图,大力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益实践,同时也是航天科工从自身实际出发,审时度势,适应形势变化要求,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是提升航天科工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武器装备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武器装备采购制度改革,提高武器装备建设质量和采购效益、进一步增强国防实力,成为国防建设的迫切要求。

航天科工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就是要履行“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企业使命,积极适应武器装备采购制度改革的要求,适应军品市场不断开放、竞争不断加剧的新形势,在满足用户多种使命任务需求的同时,通过推进自主创新提高武器装备的性能和质量,通过军民融合产业化发展和加强成本控制,促进装备性价比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于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是航天科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树立“大防务、大安全、大融合、大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在大力服务国防建设的同时,积极融入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经济发展服务是航天科工的重要任务。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就是要在巩固和发展航天防务、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三大业务板块的进程中,进一步发挥航天科工整体优势,适应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加速推进航天科工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推进自主创新,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服务。

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是增强航天科工核心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重要方略

十年磨一剑,航天科工在过去的征程中,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面对新形势,立足新起点,航天科工正在朝着崭新的发展目标迈进,要求我们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清醒认识和不断缩短与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差距,努力解决制约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充分发挥航天高科技优势,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化发展,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步伐。

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主要任务

建立健全军民兼容的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满足航天科工军用、民用产业快速发展需要的组织体系,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新途径、新模式,以航天科工为主导、院等二级单位为主体、厂所等三级单位为支撑,推进军用、民用产业领域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融合,走出一条具有航天科工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航天科工大力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运行机制,建立促进航天科工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监督管理与评价机制。全面提高科学决策与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增强防范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构建军民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按照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统筹军民两用科技资源,以现有研发体系为基础,以满足军用、民用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遵循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加快军民科技发展的有机融合,着力提高航天科工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大力推进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的技术开发中心、企业军民结合产业研发中心以及其他研发能力、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加快推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搭建军民共用的科技创新平台。

着力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科技专项的实施,在牵引和带动基础与关键技术发展的同时,同步论证开发技术同源的民用产品。推动军用、民用产业相关技术的双向转移,建立技术发展相互借鉴、科技成果相互转化、军民两业互动发展的运行机制。 打造适应军民协调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着力打造满足航天科工军民产业融合式发展需要的结构合理、梯次有序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注重军民复合型人才队伍培养,加强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建立制度完善,科学合理,机会均等,公平公正的军用、民用产业人才培养与选拔机制,加速培养与造就满足军民协调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人才,为军民两用产业融合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完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军用、民用产业各自发展特点要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人才资源满足军用、民两业发展的需要,实现人才资源对航天科工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有力支撑。 完善军民结合产业化发展平台

围绕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三大业务板块,以加速推进军用、民用产业的融合式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航天科工内部资源的专业化整合。努力把军品的通用生产制造能力寓于民用产业发展当中,提高民品制造水平,提高军品生产效率,实现信息化条件下通用生产制造能力的军民一体化,形成军民两业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加快推进一批具有航天高科技特色、符合区域经济布局和适应聚集发展需要的军民结合产业化基地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军民结合的产业化发展平台。以军用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民用产业的技术升级,以民用产业的发展促进武器装备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主要举措

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进一步提高对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认识,加强对军民融合式发展有关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适应军民融合快速发展的要求,以建立和完善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需要的科学、合理、高效、协调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目标,稳步实施航天科工改革与调整总体方案,完善有利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

通过内部整合和收并购,吸纳外部资源,统筹军民能力配置,推动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按照国家有关政策,逐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大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力度;强化全员业绩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健全规章制度体系,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管理能力。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能力建设

结合国家关于指导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方针政策,从航天科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系统策划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发展思路,明确政策指引,完善发展规划,合理设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做好分工布局,落实政策措施。坚持科学统筹军民用科研、生产、试验能力条件建设,加速推进科研生产的信息化。

在推进军用、民用产业能力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军用科研设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民用科研设施服务于国防建设的作用,加快推进能力的兼容和兼顾;提高通用制造能力的柔性化水平,既满足民用产业的发展,又保障军品通用制造的需要,努力建设军民共用且适应军民两业发展的科研生产能力。实现信息化条件下能力资源的共享、共用,进一步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自主创新

重点培养在经营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才队伍;努力打造一支能将先进技术转化为市场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造就一大批重点工种、重点工艺、重点专业的技能领军人才。

逐步建立和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完善职位晋升、荣誉激励、培训激励等多层次的激励机制。推进全员终身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全面落实创新型企业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军民两业尤其是民用产业、军民结合产业投入与回报再投入机制,深入推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的相互转化与应用。

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将知识产权工作入项目、入管理、入品牌、入标准,提升航天科工的技术实力。 加强市场营销深化战略合作

根据军用、民用产业市场的不同特点,整合相关营销资源,逐步构建航天科工一体化的市场营销体系,提高军民一体化服务保障能力。

应对军用产业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要求,在充分挖掘航天科工内部配套潜力的同时,加强供应商管理体系建设,完善资源共享与利益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外部协作配套能力,整体

推进市场开拓进程,提高航天科工市场开拓能力。

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航天科工与地方政府、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科研和金融机构、大学院校的良好关系,加强市场化运作,充分利用各项政策,积极开展强强联合,深化战略合作,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推动产业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发展之中,推动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拓展。

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品牌价值

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治企,以制理事,规范经营。进一步加强与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沟通和协调,争取优惠政策支持,为航天科工军民融合式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充分发挥央企的“顶梁柱”作用,以发展成果回馈社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航天科工品牌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品牌使用,全方位加强品牌保护,多平台开展品牌宣传,塑造航天科工品牌形象,提升航天科工品牌价值,不断提高航天科工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航天科工将通过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更好地履行铸造国家安全基石的首责,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为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 推动航天事业快速发展

集团公司型号标准化检查总结大会现场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标准体系表结构图

集团公司进行标准化宣传贯彻培训

编者按: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标准化工作,营造标准化工作的创新氛围,开拓标准化工作的新思路,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满足未来5年~10年科研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的标准化需求,集团公司在2010年世界标准日来临之际,在总结标准化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新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标准体系表》。新版《体系表》既契合了集团公司“三大主业”的划分,又体现了“四大战略”的理念和思想,对于提升集团公司的标准化工作水平、推动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从事着关系国家尊严与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在10月14日———第41届世界标准日到来之际,新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标准体系表》(以下简称《体系表》)的发布,必将为集团公司在即将到来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更好更快地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新版《体系表》的发布,满足了集团公司迅猛发展的各项事业对标准化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为了全面总结集团公司成立以来标准化工作的水平和成果,规划集团公司标准制修订和实施工作,集团公司对原《体系表》进行了修订。新版《体系表》的发布,满足了集团公

司迅猛发展的各项事业对标准化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一直以集团公司标准体系为指导,积极开展本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并实施动态管理,这使得几年来集团公司的标准化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上级标准和企业标准制修订数量显著上升。“十一五”以来,集团公司共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0多项、集团公司级标准近200项、院(基地)级标准2000余项、厂(所)级标准10000余项。 在这期间,集团公司始终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企业使命,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航天防务技术,型号武器系统研制生产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目前,集团公司所研制的产品涉及陆、海、空、天、电磁等各个领域,建立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全面完成了众多关键研制任务,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大飞机等多个重点工程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一批代表着先进水平的导弹武器装备在国庆60周年阅兵盛典上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集团公司的努力,极大地提升了国防实力,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 近年来,集团公司着眼于“大防务、大安全、大融合、大发展”的理念,积极拓展非传统安全领域发展空间,在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军民结合的高技术产品,在抗击南方特大冰雪灾害、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以及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过程中,集团公司在应急救援、安保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先进技术装备都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集团公司迅猛发展的各项事业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几年来,国家有关标准化管理部门已累计发布国家军用标准数百项,航天行业标准千余项。集团公司在修订《体系表》的过程中,充分吸收了以上成果。

新版《体系表》契合了集团公司的“三大主业”,体现了“四大战略”

集团公司多年来致力于走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之路,统筹军民两业发展,突出“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三大业务板块,实施“军民融合、创新驱动、人才强企、质量制胜”的四大战略。此次《体系表》的修订,遵循管理模式和产品相结合、通用与专用相补充的原则,既契合了集团公司“三大主业”的划分,又体现了“四大战略”的理念和思想,具有完整性、层次性、协调性、先进性和动态性相统一的特点。

以集团公司“三大主业”的划分重构技术标准体系,合理构建集团公司标准体系。 原《体系表》是以集团公司当时的管理体制与产品特色为基础编制的,只包括技术标准体系,分为通用技术基础、宇航产品、信息技术和导弹武器系统标准。经过此次修订后,将原标准体系按照集团公司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三大主业重新划分,作为体系表中的技术标准体系,在航天防务标准体系中建立起了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在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和装备制造标准体系中按集团公司相关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的布局构建体系,理清了集团公司“三大主业”的结构。

促进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

集团公司始终把军民融合作为重要发展方略,此次修订着眼于集团公司“大防务、大安全、大融合、大发展”的理念,构建了以信息采集标准、信息传输标准、信息交换标准、信息处理标准、信息应用标准及信息安全标准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和以特种车辆装备标准、救援装备标准、石油装备标准、电力装备标准、医疗装备标准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标准体系,为集团公司充分利用航天自身优势,构建骨干院、基地与上市公司互动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航天科工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起到战略支撑

作用。

促进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不断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集团公司是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获得过多项国家科技创新领域的奖励和荣誉称号,近年来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是国家恢复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以来获得该奖项最多的单位之一。此次修订本着“以标准引领技术发展,以技术总结提升标准水平”的精神,适当收录了能够代表我国航天导弹技术发展方向、提升航天事业管理水平的各级标准规划项目4282项,指导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全面深化创新型企业建设,形成融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集成创新能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带动重要产业跨越式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升集团公司核心竞争能力。 促进质量制胜战略实施,不断提升航天科工品牌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 质量是生命,质量是责任,质量是财富,质量更是企业的尊严。为了支撑并推动集团公司更好更快发展,便于集团公司整体把握所属各单位标准制修订情况,本次修订还将院(基地)级标准、厂(所)级标准(含“三大规范”)和以企业标准形式发布的体系文件(含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等全部纳入到新版《体系表》中,使所属各单位能够有效对比和交流,推动标准化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通过完善企业标准体系,促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保证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航天科工品牌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

新版《体系表》凝结了全集团公司上下所有领导、科研生产人员与标准化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

2008年底,集团公司正式启动了《体系表》修订工作,成立了以型号总师、技术专家和各院标准化骨干为主体的编制组。此次修订工作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多次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并作出了重要指示。同时,修订工作也得到了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

在修订工作的初期收集资料阶段,各单位踊跃上报各自专业领域的上级标准、企业标准和规划的标准项目;在编制阶段,各院型号总师、专家和技术人员等参加了修订工作的讨论,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在最后审查阶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承文担任《体系表》修订审查委员会主任,集团公司总质量师、总工艺师沈维伟也参加了《体系表》的修订审查工作。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编制组做了大量工作,查找了24550项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航天行业标准,并进行了筛选,汇总了13000余项集团公司、院(基地)和厂(所)级标准与规划项目。

从对修订工作的整体策划、确定编制原则,到对原《体系表》的清理、整合;从对五年来发布的上级标准的更新、汇总,到对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的创建、调整;从多次召开研讨会对《体系表》标准的逐项讨论、删改,到每次会后加班对《体系表》的修正,都无不凝结着全集团公司上下所有领导、科研生产人员、标准化工作者与编制组的智慧与汗水。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新版《体系表》一次性通过审查,该《体系表》分为三册,共收录各级标准21322项,首次将集团公司的标准化工作全貌、系统地展现出来。 新版《体系表》将提升集团公司的标准化工作水平,推动航天事业快速发展 集团公司作为中央企业,是肩负顶梁之责的“共和国长子”;作为军工企业,是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作为高科技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集团公司存在的价值就是

为国家安全提供先进的航天防务装备,为社会打造优质的高科技产品,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贡献先进的文化。

修订过后的新版《体系表》,充分体现了航天科工特色,在顶层设计时结合集团公司在技术与管理上的特点,确立了以集团公司“四大战略”为指导,以“三大业务”为技术标准体系结构的编制原则。在航天防务标准体系中,基本依照集团公司航天防务产业的结构分类,把体系划分成电子信息、防御技术、飞航技术和宇航运载四大类。

此外,为了鼓励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型,此次修订首次纳入了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从而使新版《体系表》成为了一个贯穿国家标准到企业标准,覆盖技术、管理与工作标准的全面的标准体系。

新版《体系表》能满足未来5年~10年集团公司科研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的标准化需求,将加速提升集团公司标准化工作水平,推动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为促进集团公司成为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贡献应有的力量。

相关链接

世界标准日

1946年10月14日至26日,中、英、美、法、前苏联共25个国家的64名代表齐聚伦敦,正式表决建立国际标准化组织。1947年2月23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宣告成立。1970年10月14日,该组织举行了首届世界范围的庆祝世界标准日的活动。设立这个节日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对国际标准化在世界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认识,以促进国际标准化工作适应商业、工业、政府和消费者的需要。 世界三大标准化机构

国际标准化组织: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国际标准化专门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的标准化工作,组织各成员国和技术委员会进行情报交流,以及与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共同研究有关标准化问题。该组织的成员分为团体成员和通信成员。团体成员是指最有代表性的全国标准化机构,且每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机构参加;通讯成员是指尚未建立全国标准化机构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目前,该组织现有成员143个。

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电工委员会成立于1906年,负责有关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化工作。该委员会的成员国目前有61个,这些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0%,消耗的电能占全球消耗量的95%。

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信联盟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成立于1865年5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中标准化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完成国际电信联盟有关电信标准化的目标,使全世界的电信标准化。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表(航天部分)

为满足我国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促进主导产业技术发展的需要,经过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各相关行业的共同努力,在以往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管理模式和特点,编制了2001年版的国防科技工业标准体系表。国防科技工业标准体系表(航天部分)是国防科技工业标准体系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天型号研制技术水平和科研管理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是航天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指导和编制标准化规划的主要依据,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

体系表的编制充分遵循了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紧密结合航天科研生产的实际,满足武器装备和主导产业研制、生产对标准的需求,充分反映了我国航天工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为加速武器装备现代化发展,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实施行业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该体系表以航天产品标准为主体,以综合通用基础标准为基础,兼顾各专业标准,结构合理、层次清楚,内容全面。

深化管理归零工作 提升质量改进水平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开展2010年质量问题管理归零分析工作

特点集纳(质轩)

为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强化质量问题管理归零工作,杜绝低层次、重复性和人为责任质量问题的发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近期组织所属各院、基地、直属单位、公司对2010年开展的质量问题管理归零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一部分质量管理归零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印发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10年质量问题管理归零分析报告》。 今年以来,集团公司重视并加大了对质量问题管理归零工作和管理改进的力度,深入挖掘技术问题背后的管理因素。集团公司所属各院、基地、公司、厂、所认真贯彻执行航天质量问题归零技术和管理“双五条”标准,制定完善了相关质量问题归零管理规章,规范指导质量问题的“双归零”,积极结合项目质量综合分析例会、调度会、质量专业工作会等平台,对管理类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点评和通报,组织举一反三工作;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更好地发挥了质量问题管理归零对提高科研生产和质量管理水平的促进作用,并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特点一:从质量问题管理归零系统剖析管理深层原因

集团公司开展质量分析工作以来,首次将质量问题管理归零进行系统分析,从与设计过程、与工艺操作过程、与外协外购过程相关的三个方面的管理类质量问题入手,分析了由于管理方面的因素所产生的质量问题;继而对导致问题发生的规章制度执行、规章制度的完善性、质量意识和责任心、质量管理基础、质量监管能力、外协外购产品质量管理等深层管理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特点二:对照管理归零“五条”标准分析工作实效

集团公司不但对质量问题的管理原因进行了分析,对管理归零工作是否符合“五条”标准要求,即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五个方面也进行了分析,各单位主动强化管理改进的意识,提高对深化质量文化建设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同时,对质量问题的管理方面的原因进行深度分析,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严肃处理问题。 特点三:改进管理归零工作有措施

集团公司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管理归零工作的措施:加强管理归零力度,严格管理归零执行情况监督考核;深入分析、举一反三,确保管理归零实效性;加强质量教育培训,提高质量意识;强化质量基础工作,完善体系文件及各类质量管理规章;加强对型号研制生产全过程的有效质量管控。

特点四:勇于曝光典型管理归零案例

通过管理归零分析,将2010年以来典型的管理归零案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按照管理

归零“五条”标准,对每一个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并在全集团公司范围发布,使各级领导、各类员工引以为戒,正确理解和实施航天质量问题管理归零工作,使之不断深化和发展,适应新时期国防建设的需要。

科学统筹 综合调度 合理调配资源

九院发出决战科研生产任务动员令

本报讯 为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科研生产任务,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全面总结了前三季度科研生产工作,并就做好第四季度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该院要求各级领导要对完成全年型号任务保持清醒的认识,科学统筹、综合调度,合理调配好人力、物资等资源,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层层落实责任,充分调动起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切实做到上报问题不过时(小时),协调问题不耽误,处理结果不过夜,确保型号任务全面完成。

同时,该院还要求各单位领导高度关注型号科研生产,对重点型号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对发生的重大问题要亲自组织、开展专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并确保有效落实;切实重视型号信息、质量信息的上报工作,认真梳理单位内部信息传递流程,加强信息渠道建设,坚决杜绝信息漏报、迟报、上报不及时的情况;高度重视型号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全力推进型号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

下一步,该院各单位将深入分析第四季度型号任务形势,结合本单位产品任务特点和质量分析找出科研生产的薄弱环节并加以解决,提前做好新产品的投产工作,做好风险分析,对关键物资提前做好预警,全面梳理关键测试设备、关键工序,加强科研生产管理的综合统筹。

严格把关,有效提高型号产品质量也是该院下一步要重点主抓的工作之一。该院要求各单位加强型号元器件的复验、筛选、检测、失效分析工作的执行力度,加快检测设备的升级改造,结合产品实际使用情况,增强测试覆盖性,严格选用控制和筛选复验;加大设计把关和工艺攻关力度,集中优势力量攻克关键技术瓶颈,从源头控制设计和工艺问题引起的质量问题,积极与用户沟通,及时改进设计,有效提高质量。

此外,该院还要求各单位认真做好配套产品进场前的复查与检查工作,重点关注“九新”、质量问题举一反三和“归零”措施落实情况,认真复查试验场“三单”执行情况,杜绝技术及管理漏洞;认真组织试验场试验工作,严格按照测试流程,充分预想,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操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坚决杜绝低层次质量问题,确保参加试验任务的配套产品工作可靠、性能稳定。

二部应用试验数据管理系统

本报讯 近期,二部明确了试验数据上传原则和试验数据代号的编制规范,标志着二部试验数据管理系统从建设阶段转入了正式的应用阶段。该系统是提供试验数据的管理平台,能将型号相关的试验文档、数据、资源、进度等试验相关的要素相互关联,实现对试验数据的全面管理。该系统的投入使用能使设计师工作方式更方便快捷,大大缩短型号研制周期。(黄芳)

国外弹道导弹防御技术初探

□启智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组成示意图

10月14日,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宣称,将联合俄罗斯打造一个覆盖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全新导弹防御系统”。此言一出激起千层浪,导弹防御系统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变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可认为是导弹防御系统早期发展阶段,实际上为技术探索阶段。当时,欧美国家还是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方式,制导精度不高,对六七百公里以外的导弹拦截误差比较大,只能采用核杀伤技术,如美国的“卫兵”系统和俄罗斯的“哨兵”系统。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是导弹防御系统中期发展阶段。从美国里根总统的“战略防御倡议”(SDI)开始,到老布什总统的“对付有限攻击的全球防御”(GPALS)计划期间,美国开始发展寻的制导方式,大大提高了精度,从而转向研究直接碰撞动能杀伤反导技术。 在近期发展阶段,由于动能杀伤技术的存储,从“国家导弹防御”(NMD)和“战区导弹防御”(TMD),到现在提出弹道导弹防御要形成一体化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层次、多手段的导弹防御系统,尽量减少漏防概率,提高拦截概率。 从导弹拦截的阶段来说,导弹防御系统大体上可分为助推段防御、中段防御和末段防御。

中段防御阶段是一些国家关注的重点,即战略防御部分。例如,美国在此阶段研制了宙斯盾、标准3导弹,还有地基中段防御系统。

随着科技的进步,末段防御系统也得到了发展。末段防御为大气层内段的末段高空防御,在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当中,每段都在进行研制和部署。这些系统分布在世界各个

地方,用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连接在一起。

欧美国家采取了以现有条件为基础,循序渐进地开发和装备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思路。在21世纪,他们主张三大战略———空间应用加空间控制,形成空间的优势;信息优势加上认知优势,形成决策优势;战略进攻加上战略防御,形成武器装备体系的绝对优势。因此,在战略防御上,导弹防御系统已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预警系统极为重要

弹道导弹速度很快,留给导弹防御系统预警的时间很短。当今,美国的预警探测系统比较齐全,相对来讲,俄罗斯的尚有不足之处。

完备的预警探测系统主要有天基红外预警系统、地基预警雷达、海基精密跟踪与识别雷达、空基预警系统等。目前,这些预警卫星、预警雷达等传感器已经联网。

美国的DSB预警卫星从第一颗卫星1973年开始运行,至今一共发射了23颗,目前仍有5颗在工作。该卫星对来袭导弹具有一定的预警能力,但总体上看,对战术弹道导弹的预警能力尚显不足,而且,不能跟踪中段低温弹道导弹,实时传输性能也比较差。 因而,新的天基红外预警系统得到发展,以代替DSP预警卫星。该系统由4颗同步轨道卫星、2颗大椭圆轨道预警卫星、24颗低轨道预警卫星组成。

经过多年来对末段防御的探索,新的天基红外预警系统可以增大数据率,提早发现弹道导弹的发射。例如,该系统能可靠地发现在数千米高度飞行的导弹目标,导弹发射30秒以后就能被它识别出,经过15秒后确定飞行弹道,该系统就可以发射拦截导弹,整体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空间跟踪与搜索系统,是当今世界重点发展的另一个系统。在同步轨道和大椭圆轨道的卫星发现目标后立即实施进行跟踪,采用成对工作方式,可以形成三维图像,精确地测到导弹的关键点,这意味着可以精确地预测外围弹道。

为了配合预警系统,联合战斗地面站已被研制出来。该地面站的三频带天线可直接接收天基DSP以及中继星的信息,提供战术、战略导弹的发射时间、发射点、落点时间、落点信息、状态向量等,可以实时提供战场空情数据。 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全球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即C2BMC系统)有五大分系统组成:全球综合火力控制系统、全球态势感知系统、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系统、全球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网络、计算机作战指挥与控制系统。

目前,欧美国家建立了庞大的导弹防御系统全球网络,搭建了快速响应的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构成了完整的、统一的指挥机构,这个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响应快速。 过去,预警雷达处理完目标信息后,经过预警中心融合,然后再将数据送给作战指挥部,这样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近程导弹所有动作小于3分钟,中程导弹小于5分钟,中远程弹道导弹小于15分钟,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拦截效果将大幅度降低。

C2BMC系统能使作战指挥部具备指挥控制、作战管理、通信和支援能力,在作战指挥部里,该系统还把态势感知直接报告给上级,以辅助他们通过指挥控制、作战管理与通信系统作出决策,研制弹道导弹防御计划。

当前,欧美各类导弹防御系统拦截试验直接碰撞杀伤的成功概率大幅度提高。例如,2006年,美国实施8次反导拦截试验,有7次成功实现了直接碰撞拦截。自2001年以来,在32次拦截试验中,有24次成功实现直接碰撞拦截。在2007年和2008年的反导试验中,

直接碰撞成功率更高。该技术已走向成熟。 未来弹道导弹防御发展前瞻

弹道导弹防御体系发展已经历了50多年的过程,它的总体概念、组成结构均在不断变化,系统设备亦在不断更新,技术上是在不断进步,但耗费极大。

国外共用的传感器探测系统近年取得很大进展,已建成各类天基预警和跟踪卫星,地基、海基雷达网络开始运作,在作用距离、空域上能及时发现对手弹道导弹的发射和定位,但目标识别技术难度很大,单靠传感器探测系统不能完全解决。

全球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技术在欧美基础比较强大,弹道导弹防御的C2BMC系统在美国已联网,不会成为体系发展的障碍。

不同的弹道导弹段防御技术发展成熟度不平衡,地基中段防御系统难度大,进展较慢。海基系统是纳入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的中段防御一部分,目前虽作战空域和对付目标等能力有限,但技术较为先进,机动能力强,研制进展较快,很可能成为欧美中段防御系统发展的重点。

高端电子测量仪器技术及发展建议

□方葛丰 樊晓腾

电子测量仪器作为基础类电子产品,在武器装备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试验验证、计量校准和维护保障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深入开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的确立,高端电子测量仪器作为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共性基础和保障,需求越来越强烈。 国外高端电子测量仪器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常将电子测量仪器分为微波毫米波测量仪器、光电测量仪器、通信测量仪器、基础测量仪器以及自动测试设备(ATE)等五大类。

按照仪器的性能,每类产品都有高、中、低端之分,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分界线也在不断变化。高端电子测量仪器属于耐用性电子设备,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以上,生产批量小,一般在1000台左右。高端电子测量仪器属于高投入、高回报产业,如微波毫米波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信号发生器、高采样率数字存储示波器等每台价格都在四五万美元。这些公司中,泰克、安捷伦和力科三公司瓜分了全球的高端示波器市场,安捷伦、罗德与施瓦茨、安立三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的高端微波仪器市场。

电子测量仪器属于IT行业,它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宽带化。表现为信号频率范围的拓展和调制与分析带宽的提高,其中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上限频率拓展到亚毫米波段,调制与分析带宽在吉赫兹以上。 高性能。仪器精度和灵敏度越来越高,动态范围越来越大。

数字化、集成化、芯片化。数字技术、混合集成技术等大量采用,测试技术与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加速融合,促进了电子测量仪器朝着数字化、集成化、芯片化方向发展。 软件化。同“软件无线电(SDR)”一样,现代测量仪器只是提供了一个硬件平台,大量的功能依靠软件来实现,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的电子测量仪器已开始出现。

综合化。由于数字技术的快速应用与发展,仪器功能的软件化,多种新技术的高速融

合,测量正在从给出更快、更准确的物理参数的要求向给出更准确、更符合实际的系统化分析结果转化。

可重构。美国自动测试系统计划NxTest提出采用合成仪器(SI)技术来构建新一代的自动测试系统。

采用高速串行总线。在电子测量仪器开放式总线方面,外部总线将过渡到LXI和USB总线,内部总线将由并行总线向高速串行总线发展。 国内高端电子测量仪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国内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在总体技术水平上有效缩短了与国外先进电子测量仪器的差距,高端测量仪器的核心技术已初步掌握,仪器产业化取得一定进展,初步具有规模化生产和批量生产能力,高端电子测量仪器逐步走向自主保障,行业良性发展的潜力逐步显现。

在2010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全国政协委员朱星向其他委员宣读了一组数字:中国每年上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中,60%用于进口设备,其中关键部分属于高新、高价值仪器。一些领域的高端仪器100%依赖进口。每年进口仪器总额几十亿美元,并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加。

可以看出,我国高端仪器总体落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在高端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市场绝大部分被国外各大仪器公司产品占领,国内产品占有率不足10%,国防科技工业研制建设和装备技术保障所需高端电子测量仪器仍然大量进口,国产电子测量仪器产品门类和品种尚不齐全,质量和可靠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自主研发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上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都成为制约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因素。 国内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产品门类不齐全、关键性能指标及质量有差距;基础工业薄弱,先进基础器件、材料和工艺受到西方国家禁运;高端人才缺乏,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原始创新能力差距大。

“十二五”发展策略及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贯彻实施的关键时期,随着重大装备背景型号项目以及“核高基”、“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专项的深入开展,拥有高端电子测量仪器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实现自主保障是国防科技工业可持续发展和装备研制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

因此,我们要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主体,加大电子测量技术的基础研究力度;要面向国防科技工业测试急需,大力支持高端电子测量仪器产品的研发;要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以点带面加速发展;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展。(作者来自电子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41所)

测试技术和方法要适应信息时代要求

张宝珍(中国航天工业发展研究中心):过去几十年中,随着人类文明从工业社会开始步入信息社会,顺应信息时代要求而出现的信息革命、新军事变革、军事转型、防务采办改革等,给世界尤其是美英等军事强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借用美国一位将军的话是:“美国作战部队的整体效率在短短的十多年内就有了数光年的增长。”伴随而来的是军工产品和

武器系统也变得空前复杂、以网络为中心和信息密集化。军工测试、测试与评价领域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试验与评价的方法、技术和程序必须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

尽快研制特种传感器

李科杰(北京理工大学):特种测试传感器使用环境恶劣,能用于非常规参数测试,技术指标和质量水平要求高,研制难度大,已经成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新技术,是信息获取的关键,成为我国装备发展和装备试验的“瓶颈”,突破其关键技术对于提高装备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正是由于特种传感器对装备研制的意义,我们通过对国内外特种传感器技术调研,感到必须尽快在仿生快速视觉传感器技术、分布式测试微型无线传感器网络、飞机健康监测光纤传感器等领域重点开展研究。

装备保障问题要与装备体系匹配

王石记、潘安君(北京航天测控技术开发公司):现代战争是集陆、海、空、天、电磁五维于一体的联合作战。联合作战的实质是装备体系对装备体系的对抗,这些不同的装备作战单元组成一个更大的装备体系。这样无缝组合的、高度合成性质的“大作战体系”,例如,导弹防御体系、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等,既具备整体性,又具备规律性,还具备克制性,更具备发展性,简称为“装备体系”。在联合作战条件下,装备体系的保障问题更加复杂和突出,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保障体系才能发挥装备体系的作战效能。

研发高速铁路防灾监测系统很迫切

刘丽霞(武警工程学院):随着我国铁路的第七次大面积提速和京津城际铁路、合宁、武广、石太等客运专线的顺利开通,列车运行速度已经达到每小时350公里,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多,所以对列车运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速铁路防灾监控系统主要考虑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对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结合列车运行信息化的处理,实现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在线监测预警,并通过综合调度中心下达行车、排查、救援等管理命令。

在高速铁路较为发达的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均在高速铁路建设的先期就开始规划并建设针对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危害。其中,日本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新干线从建设初期就对灾害防范十分重视,运营40余年来,从未发生过因灾害事故导致旅客死亡,并保持着极低的安全事故率,这要归功于其日益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

美国等13国

网络演习开战

□惠晓霜

一场多国、跨部门网络演习近日在美国展开,演习目的在于检验美国重要部门遭大规模网络攻击时的协同应对能力。

多国“参战”

此次演习代号为“网络风暴3”,由美国国土安全部负责,为期三天,包括美国商务部、国防部、能源部、司法部、交通部、财政部及有关情报部门等参加了演习。 参加演习的还有美国11个州和60家私营企业,这些企业来自金融、化学、通信、水坝、防务、信息技术、核能、交通和水资源行业。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日本、荷兰、新西兰、瑞典、瑞士、英国作为国际伙伴参加演习。

美国国土安全部长纳波利塔诺在声明中说:“为保证美国网络安全,联邦、州、国际和私营部门需要紧密协同。‘网络风暴3’这样的演习能使我们利用已取得的重大进展,应对不断演变的网络威胁。” “纯属模拟”

演习开始前,国土安全部网络演习计划主任兰博介绍说,这次演习可谓是“利用互联网攻击自身”。

法新社援引兰博的话报道,演习内容包括针对互联网身份认证系统和域名系统的攻防战。演习主管官员拒绝披露细节,但是据报道,有数以千计的参演人员在演习中将应对1500起以上的模拟网络攻击事件。

演习设想的网络攻击后果包括生命损失及通信或电力系统等重要公私部门运作受重创。国土安全部在一份声明中说:“演习的核心目的是检验承受力,检验现代生活的基本方面遭受损失后美国的应对能力。”

兰博强调,演习“纯属模拟”,“我们不会攻击任何真实网络,不会摧毁一个网络,不会输入任何恶意软件”。 提早防范

美国新成立的网络司令部司令亚历山大上将在谈及网络攻击时说:“美国未来将遭受一次摧毁性攻击,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我们应该做好准备。”

在国土安全部今年2月向国会递交的首份年度国土安全报告中,就将网络安全列为国土安全五项首要任务之一。

“网络风暴3”演习按照美国新近制定的“国家网络事件应对计划”执行。这份计划由国土安全部牵头,联合政府和私营部门共同制定,旨在当“重大网络事件”发生时,为政府机构、私营企业和国际伙伴提供一个框架,使他们具有“有效的事件反应能力”,实施“有效的协调”。

这次演习是美国全国通信与网络安全控制联合协调中心成立以来经历的首次重要检验。该中心去年10月成立,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是美国国家网络安全协调的中枢机构。 在协调中心监控室的墙上,有五块巨大的显示屏,实时显示具有威胁的数据和其他信息,室内还有数十个电脑工作站。美国计算机应急响应小组负责人威克斯对此介绍说:“所有东西都已被整合进一间屋子。”

数字化不只会大大加快长征五号火箭研制的进程,而且将很快转

化为火箭制造业的一场革命———

“数字火箭”催生变革

□本报记者 陈全育 通讯员 许燕

用惯了数码相机、看惯了数字电视、听惯了mp3??不知不觉中,“数字化”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主要特征,它改变了并在继续改变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什么是“数字火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个全新的概念。但正是这个概念,强化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高科技成分,令航天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有了新的、更快的途径。 “大火箭”的开创之功

俗称“大火箭”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中国运载火箭史上首次采用全数字化设计的火箭。记者了解到,已走过多个关键研制阶段的“大火箭”,目前已经进入初样研制阶段,2014年的“首飞”壮举指日可待。

“在研制过程中,‘数字化’是技术人员的基本思路和理念。从已经历过的研制阶段看,数字化设计大大节约了火箭研制成本,缩短了研制周期,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将中国火箭研制水平提升了一大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一部数字化副总设计师张立洲简练地总结道。

2007年,中央正式批准长征五号火箭立项,并确定新一代运载火箭(即长征五号火箭、“大火箭”)产业化基地落户天津滨海新区,与之配套的海南航天发射场也开始规划和筹建。 “在立项前的火箭预研及论证阶段,集团公司已经确立了采用数字化设计‘大火箭’的基本思路。”一部11室是“大火箭”的总体设计室,室主任张旭辉介绍,“集团公司希望以全新的设计理念,采用全新的设计方法,来推动航天产品数字化的进程。” 数字化带来的“大火箭”的研制方法和以往火箭的研制方法有着天壤之别,主要体现在三维设计手段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上。

在过去的研制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在做出真正的产品样机以后,才能发现不同部件设计的偏差或不协调,然后按照试验结果进行修正。这样的反复,拉长了研制周期,消耗了大量物资和试验设备。

然而,利用数字化的产品模型,可以通过仿真软件进行原来必须靠实物进行的模拟和试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去年,“大火箭”研制已正式进入初样阶段。今年3月,一院702所已经全面启动“大火箭”的数字化试验工作。据相关技术人员介绍,702所专门抽调专业技术骨干,成立了“大火箭”数字化试验课题组。该课题组将承担火箭基本型箭体结构芯级所有多个部段的数字化试验工作,预计年底前能完成3~4个部段的数字化试验。

“在之后的‘大火箭’各个研制阶段,包括加工制造阶段,我们都将从根本上推动数字化的应用。”张旭辉介绍,“大火箭”的数字化是基于设计、试验、制造、管理的全过程,对产品研制周期来说,是一种从普通公路到高速公路式的跨越。 一场革命悄然兴起

9月12日,位于天津渤海之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在认真听取了“大火箭”研制进展情况的介绍后,温家宝强调,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不仅要完成国家科技创新和国防重大科研项目,还要带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推动包括制造、工艺、材料、焊接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及工艺的进步。

很明显,温家宝希望该产业化基地积极发挥技术辐射作用,提升我国高科技水平的整体能力。

“作为第一个数字化设计的火箭型号,‘大火箭’的辐射作用已经开始发挥,并将在后续运载火箭型号研制中不断推广。我们相信,这种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会给我国大型装备类高科技产品带来宝贵的经验。”张立洲自信地谈到。

在经历“大火箭”全数字化设计的成功之后,一院的多个型号已经引进这种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实施全数字化设计。同时,一院已经制定了时间表,要求所有新研制的型号都采用或借鉴数字化设计的方法,推进火箭的数字化进程。

航天产品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是个国际性难题,即使在这些领域历史更长的欧美发达国家,产品全数字化设计制造也刚刚开始。

而数字化在航空领域创造的超高效益,加快了欧美国家在航天产品方面的数字化步伐。数据显示,美国波音公司在波音777~787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F35研制过程中,采用数字制造方法,与传统方式相比,研制周期缩短至原来的1/3,研制成本降低了50%,开创了航空数字化制造的先河。

去年,波音公司成功发射了新一代“战神”火箭,这枚火箭将数字化制造推向制造现场的更深层次,缩短装配工期57%。

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顾颂芬院士等专家曾指出:“数字化为制造业开创了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他们认为:“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数字化的生产方式正在从根本上动摇着传统制造业的基础,催生着一场制造业的技术革命”。

很显然,由“大火箭”数字化带来的“数字火箭”概念,不只会大大加快长征五号火箭研制的进程,而且将很快转化为火箭制造业的一场革命。

外事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

本报讯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外事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了预验收评审并上线运行。该系统软件运行依托内部广域网基础平台,具备“一级部署、两级审批、三级应用、多功能查询”等特点,实现了年度因公出国(境)计划管理、出国(境)团组报批管理、邀请外宾来华审批、护签管理、团组境外管理、外事信息管理、行前教育、出访总结管理等多项功能。 近年来,外事管理和外事服务工作日益成为集团公司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工作的重要环节。建设一套适应外经外贸产业快速发展需要,有利于提高外事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外事管理信息系统已提上集团公司议事日程,并得到集团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从2009年起,集团公司提出了建立外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按照集团公司航天信息化工程“十一五”规划要求,由集团公司办公厅牵头组织,三院304所具体承担外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经过半年多的建设,2010年7月15日,外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在集团公司总部、二院、三院和外贸公司开始小范围试运行。8月10日,开始了集团公司全系统试运行。

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为保证该系统经济、方便、快捷地运行,集团公司采取了一级部署的管理方式,即在总部设立总服务器,各院、基地、厂所通过将外事管理信息系统与各单位OA协作办公平台集成的方法,实现系统的实施应用。

外事管理信息系统是集团公司第一个具有网上审批功能的应用系统,实现了总部和各院、基地的两级审批。该系统还实现了年度因公出国(境)计划申报、出国(境)团组报批、邀请外国人来华三个基本外事审批流程在总部、院、厂所的三级应用,为各级领导统筹管理外事工作提供了有效手段。同时,该系统也是外事相关业务的数据库,提供了外事信息综合查询服务功能。(柯公)

第三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在京举行

研讨火星探测技术

本报讯 (记者 宿东)在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成功绕月之际,以火星探测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10月21日在北京召开。该论坛是中国空间技术领域常设性高层论坛。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以及国内空间技术领域的相关科研单位的领导、两院院士以及众多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共同探讨重大方向性、前沿性问题,展望中国空间技术的未来发展。

在论坛上,有关专家就我国火星探测任务中科学目标的实现、重型运载火箭、中俄联合探测火星工程总体方案设计、测控通信系统、火星探测中的新技术应用等相关课题做了精彩的报告。与会代表就火星探测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月球和火星探测是当代深空探测的重点领域。在我国顺利实施绕月探测,并按规划启动后续“落月、采样返回”任务的同时,逐步开展以火星为主要目标的探索活动,是提升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实力、缩短差距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未来航天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使命。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目前,五院以嫦娥一号卫星平台为基础,综合应用月球探测一、二期工程技术,已经研究并提出了我国自主火星环绕探测的技术方案。与国外近年来的典型火星探测器如“火星全球勘测者”、“奥德赛”、“火星快车”等进行比较,该方案在载荷承载能力、探测精度、科学目标等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会议提出

加快资源整合 增强发展活力

本报讯 (记者 孙丁玲)10月2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推进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投资项目管理改革、资源整合会议。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芮晓武,总法律顾问巴日斯,总工程师吴劲风、周为民出席了会议。集团公司总部有关部门领导、各单位有关领导,重大产业化项目公司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此次会议是集团公司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及航天服务业投资项目市场化、科学化的投资决策机制,推动两大主业的投资改革和资源整合,满足提升两大主业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能力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宣布了第一批投资项目管理改革公司名单,对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投资项目管理改革、实体公司建设、公司清理整合的下一步工作安排进行了部署。

芮晓武指出,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各单位要各负其责,团结合作,努力完成全年的各项重点任务。“十二五”期间,各单位要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

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重要机遇,加快资源优化配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完善两大主业市场化的投资决策机制和选人用人机制,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进程中,努力提升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国电集团

交流技术转化项目及产业化经验

本报讯 (记者 陈全育)10月20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芮晓武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高嵩一行,双方围绕技术转化项目及产业化经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周为民等一同会见。

会见中,集团公司总部有关部门重点围绕卫星应用和煤气化、长输管线输油泵、液压支架及电液控制系统、动力锂离子电池、烟气治理产业化等重大产业化项目,介绍了集团公司“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主要经验。

高嵩希望依托航天积淀的雄厚高新技术资源,双方能够在多领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芮晓武表示,集团公司愿与国电集团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以开放、合作、创新的发展思路,深入交流、共享资源、密切合作。

双方还就煤矿井下救生舱、光热发电、海上风机等领域的项目合作与联合研发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打造规划、创新、人才“三驾马车”

———六院科学规划、着力创新、着眼人才发展战略纪实(范丽苏 张

美书)

2010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对我国液体动力事业发展寄予了“一定要抓好长远规划,一定要抓好自主创新,一定要抓好人才培养”的谆谆嘱托。2010年7月,温家宝总理视察六院,对该院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总书记和总理的殷殷嘱托,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无限关心。“十一五”期间,六院干部职工将科学规划、着力创新、着眼人才发展战略作为前行的动力,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牢记使命 蓝图在胸

作为“十一五”的收官年和“十二五”蓝图规划年,2010年承载了六院广大干部职工太多的期望。

“十一五”期间,结合航天液体动力重组一院三地布局区域特点和各单位专业技术能力特长,对标国际一流,六院加速提升航天液体动力科研生产核心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走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全面保障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和国防重点武器装备型号任务的完成,促进军民结合产业化发展,为建设国际一流宇航动力公司奠定了坚实的能力基础。 以全数字化的先进流程为纽带,六院建立起适应“十二五”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和液体

动力专业技术发展需求的设计开发能力、仿真测试能力、试验验证能力,强化基础研究与创新能力、系统快速集成能力,优化核心加工制造能力,提升装备维修服务保障能力,航天运输系统、空间飞行器、导弹武器系统等液体动力核心产品与技术的研发、生产、集成、试验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具备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能力,形成“核心创新能力增强、专业保障能力突出、能力结构布局优化、产业发展能力完善”的航天液体动力能力体系。 与此同时,该院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以上市公司为核心,以三地产业园区为依托,军民互动、协调发展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格局,做强做大航天技术应用产业。

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六院以解决好战略引领和规划牵引作用、解决好计划指导和项目支撑作用、解决好规划管理和有效实施指导实践为重点,以点穿线,以线带面,对六院未来五年甚至到2030年液体动力专业技术发展方向重点路线图进行规划设计。 创新拼搏 硕果盈枝

收购控股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的战略举措,将六院的技术优势、专业核心设备优势、装备制造能力优势,与高校相关产业的学术优势、资质优势、人才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集成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迈出了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的坚实步伐。

以产学研一体化为契机,加强开放式创新平台建设,成为六院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起“‘产’高效益、‘学’创特色、‘研’出成果”的良性互动运营机制,形成“依托教育科研———促进产业孵化———教育科研”的良性循环,从而形成核心优势。 从创新体系建设,到核心技术突破,再到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品牌建设等诸多方面,六院创新亮点纷呈,创新活力迸发。

目前,六院已初步建成技术研发和型号研制并重、专业研发中心和重点领域专职队伍互补、统筹管理和分级负责互动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为推动液体动力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六院不断推动研制管理工作的创新,努力探索和完善将自身的研发思路、构想纳入国家规划的有效途径。

结合航天液体动力制造发展需求,推动重点领域关键工艺和管理模式创新,进一步加强了预先研究产品研制进度和研制质量,提高了快速研制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宇航与导弹武器系统方面,六院以技术创新引领了一批核心和关键技术的突破。自主研制的多个国家重点型号发动机突破了一系列关键和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推进舱推进子系统、神舟七号伴星及航天员生保系统,在飞行任务中保证了航天员出舱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方面,六院坚持军民结合、军民融合和军民共用的发展方针,在流体机械、热能工程和光机电一体化三大板块中,坚持自主创新。在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南征北战中,六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突破和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系统集成能力不断增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创新,直接服务于其他工业体系,为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突破了发展瓶颈,解决了发展难题。 筑巢引凤 薪火相传

围绕主业发展目标,六院人才规划工作确定了各个产业、专业人才队伍的结构和建设思路,在认真落实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关于做好国际化工程、科技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领军人才工程等人才管理重点工作的同时,着力于以人为本、人才优先,为单位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六院牢牢抓住机遇,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实现人才总量、结构、素质的全面提升。六院及各基层单位根据实践需要,从学习水平、素质能力等各方面严格把关,强调对航天价值观的认同,注重人员结构和层次分配,选人用人过程努力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仅2010年,六院引进主体为研究生学历的高校应届毕业生257人。

航天液体动力的重组,为六院内部人才培养交流、相互学习促进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平台,也为各单位相互学习借鉴人才管理方法提供了有效途径。六院选择四个科研团队,参加集团公司航天人才科学作风培养工程研究,探索如何在团队协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人,特别是培养年轻人的途径,并将其固化成为有益模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六院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即将结题,下一步将在院内扩大试点,进行推广。结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六院进一步修订了专家管理办法和学术技术带头人管理办法,为学术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国家特种泵阀中心

成立“智囊团”

本报讯 (记者 黄琦)10月16日,依托于北京11所的国家特种泵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专家技术委员会,并召开了第一届专业技术国际交流会。

根据国家科技部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职责和定位要求,专家技术委员会将对泵阀中心提高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能力、工程化和产业化技术研发能力、开放性服务和培训能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国际合作能力提供指导和帮助。

泵阀中心自1992年成立以来,通过参与工程项目、技术研究、开放性服务,与国内外泵阀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聘请国内外专家开展技术交流、共同研发等活动,攻克了泵阀研发中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泵阀中心决定成立由高校、研究机构、泵阀企业、用户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技术委员会,以更好地服务泵阀行业和泵阀产品应用行业,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专家技术委员会吸纳了境内外的泵阀专家,境外专家来自日本、德国、英国、瑞士、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国的企业院校或研究中心,境内专家来自泵阀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石化工程建筑公司、中国石油寰球工程公司、沈阳鼓风机股份公司、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等研究机构、高校或企业。

据泵阀中心领导介绍,成立专家技术委员会,是该中心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国际化交流平台、提高创新能力和开放服务水平的需要。此次会议还讨论通过了专家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和工作要点。

国家科技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石化、中石油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部和六院的领导、代表出席专家技术委员会成立仪式。

在6000多个航天器从地球进入太空后,空间碎片已成为国际性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实施“空间碎片行动”,经十年不懈

努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三大体系建设应对“太空垃圾”

□特约记者 孙宏金

编者按:在空间环境日益恶化,并已影响到空间活动安全的今天,如何有效应对空间碎片,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国际性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防科工局的组织下,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努力,我国已逐渐形成监测预警、航天器防护和空间环境保护三大工程体系,多项标志性研究成果已在工程上得到应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称赞。最近,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的一间会议室里,来自该院和国内有关单位的专家集聚一堂,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就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我国“十二五”期间空间碎片研究和建设规划,进行了新一轮研讨,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空间碎片行动计划的行动目标。

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令人触目惊心

各式各样的太空垃圾

航天器相撞后产生的太空垃圾效果图

目前,人类已将6000多个航天器送入太空。然而,有的航天器在“寿终正寝”后变成了空间碎片(太空垃圾),对在轨运行的其他航天器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十多年来,如何清除太空垃圾,降低太空垃圾带来的威胁,一直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十五”以来,中国政府在发展航天技术的同时,高度重视“太空环保”问题,许多中国航天工作者一直都在为对付太空垃圾而孜孜不倦地工作,中国在空间碎片科学研究和减缓太空碎片影响上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果,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广泛肯定。 茫茫太空非“净土”

空间碎片是指人类在航天活动中遗弃在太空的废弃物,也称太空垃圾。这些废弃物主要是指完成使命的运载火箭的上面级、废弃的卫星;航天器表面材料的脱落物,如航天器表面涂层老化掉下来的油漆斑块;材料的逸出,如火箭燃料剩余的液滴、核动力源的冷却液;载人航天活动中航天员的废弃物等。此外还有火箭和航天器爆炸、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碎片,如被抛弃的火箭上面级剩余推进剂发生爆炸后产生的碎片等。这些太空垃圾长期留在太空中,日夜不停地围绕着地球飞行着,只能依靠轨道自然衰减,最后坠入大气层,在与大气的摩擦中自己解体。有的特别大的碎块,在与大气的摩擦中也无法燃烧干净,就会落到地球上。 随着一颗又一颗航天器的升空,本来十分纯净的太空,也变得越来越不干净了,太空垃圾正在威胁着航天器的安全。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在人类已向太空发射的6000多个各类航天器中,仍然在轨道上工作的约有1000多个,有2000多个已丧失功能,变成了太空垃圾在轨道上遨游,还有2000多个已经解体不知道去向,数千吨太空垃圾在日夜不停地绕地球飞行着。 随着人类航天活动的增加,太空垃圾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2001年3月23日,人类在轨道上最大的航天器———和平号空间站在烈火中永生。人们在为之忧伤的同时,又不得不担心它陨落时形成的太空垃圾会不会对太空中的航天器造成损害,特别是会不会对地面物体和人员构成威胁?为此,如何使和平号空间站安全降解,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俄罗斯科学家为此很是费了一些脑筋。其实,在广袤的太空中,像和平号空间站降解过程中所造成的大约30吨~40吨太空垃圾,只是人类50多年来进行航天活动所产生的空间碎片中很少的一部分。据地面观测和模型估计,目前,毫米级以上的太空垃圾数以亿计,总质量达到几千吨;大于5厘米~10厘米、地面望远镜和雷达能观测到的太空垃圾在轨总数已超过一万多个。据专家估计,到2010年底,太空垃圾至少会达到1万吨。太空垃圾已威胁到人类的航天事业。很多科学家警告,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太空垃圾的大量扩散,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人类将不得不停下探索太空的脚步。 太空垃圾成威胁

由于太空垃圾以每秒几千米的速度在太空中飞行,所以尽管它们体积小,但如果与在轨运行的航天器相撞,也会对航天器构成损坏。

据计算,一块以每秒10公里速度在太空中飞行的碎片,和在空气中以每小时360公里速度穿行的物体具有同样的破坏效果。因此,科学家认为,哪怕一个硬币大小的碎片,都可以把一颗卫星击毁,数毫米大小的碎片则能穿透载人航天器和卫星的结构,造成航天员死亡或航天器内部设备失效。如果大型碎片掉到地球上来,还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果是携带核燃料的航天器陨落到地球上来,将造成核污染,从而给地球带来灾难性后果。

在太空中,航天器遇到太空垃圾的事情曾经多次发生过,而太空垃圾击毁航天器的事件也曾经有过报道。

1996年11月24日,正在太空中执行任务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曾经遭到太空垃圾的袭击。只是由于这块垃圾很小,才只给航天飞机的窗口留下几处痕迹。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发现号航天飞机都曾分别在1983年和1985年遭到太空垃圾的袭击,幸运的是,太空垃圾体积微小,才没给航天飞机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在前些年,俄罗斯的宇宙1275卫星就是与太空垃圾相撞后发生爆炸的。法国的一颗名字叫“樱桃”的军事卫星曾经被一块太空垃圾击中,而这块垃圾却是10年前法国阿里安火箭爆炸后的碎片。这块碎片并没有直接击中卫星,而是击中了卫星的重力梯度杆,樱桃卫星

被碎片击中后,因姿态失去控制而失效。

1997年2月,美国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在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时,一块大的太空垃圾飞快地向它飞来,由于地面雷达及时发现,航天飞机立刻采取规避措施,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2009年2月9日,美国铱星通信卫星系统星座的第33号卫星和俄罗斯已报废卫星的———宇宙2251在太空中相撞,两颗卫星顿时化作碎片云,继续在轨道上游荡,产生了大量的太空垃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这些碎片会在今后几十年、几百年的时间里像扫帚一样逐渐下落,直至在大气层里消失。由于距地球800公里左右的太阳同步轨道是一条太空的交通要道,在这个轨道高度上运行的气象卫星、遥感卫星、移动通信卫星,在整个应用卫星里数量最多。因此,这些太空垃圾威胁巨大,国外有的专家估计,其影响和威胁可能持续几百年。

据报道,就在这次美国铱星和俄罗斯宇宙2251卫星在太空发生“追尾”后的两个月内,美国的一颗卫星为规避其中一个碎片,实施了一次在轨规避。当时,正在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欧洲货运飞船也经历了一次险情,由于地面准确监视和预报,及时指挥迅速避让,从而避免了灾难性事故的发生。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一次发生的卫星在轨道上的“撞车”事件。灾难的发生,给在外层空间运行的卫星的轨道管理、控制和太空碎片的清理工作等,都提出了新的课题。

虽然太空垃圾会给航天器造成极大的危害,然而,在当今世界,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航天事业,一刻也没有停止向太空“倾倒”垃圾。近年来,随着小卫星的兴起,国外已有国家提出了十几个小卫星星座方案。如果这些方案都能实现,在未来的几年内,就将有几百颗小卫星升空,在距地球较近的空间里发射这么多的卫星,其拥挤情况就可想而知,与太空垃圾相撞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而如果这些卫星互相之间相撞后发生爆炸,爆炸的碎片还可能击中其他卫星,从而造成连锁反应。

由于目前还没有既经济又可行的办法把太空垃圾回收到地球,也没有办法使它们在太空中马上消失,所以,太空垃圾给人类的航天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环保”问题引关注

太空垃圾对人类航天的影响,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科学家的忧虑,对付太空垃圾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目前,许多国家都在采取措施,以减少太空垃圾的威胁。尽管几十年来国际宇航界有一大批科学家在为如何清除这些太空垃圾而忙碌着,提出了许多设想,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办法来清除这些太空垃圾。

我国航天专家认为,减缓太空垃圾的影响,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地面可观测并编目的大块垃圾需实施在轨机动规避操作;对于毫米级的垃圾需要在航天器上采取一定的被动防护措施;此外,还必须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太空垃圾的产生。

1993年成立的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是目前唯一专门从事空间碎片研究和协调的国际组织,目前共有11个成员国或区域组织,我国于1995年正式成为其成员。 2005年,联合国外太空委员会科技小组委员会以IADC技术文件为基础,起草了《空间碎片减缓指南》,该指南于2007年获得了联合国大会通过。

十几年来,一些国家相继采取积极的措施,在建立太空垃圾跟踪站,日夜不停地进行监测,对太空垃圾提前预警的同时,其他旨在减少太空垃圾的相关工作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比如,过去运载火箭把航天器送入太空后,运载火箭的末级将随燃料箱一起进入空间轨道,由于运载火箭的末级还有剩余燃料,将会发生爆炸,从而产生大量的碎片。现在,根据有关

规定,一些国家在进行航天发射后,采取措施将剩余燃料释放掉或燃烧完毕,以减少爆炸的威胁。

近年来,国际上减缓和应对太空垃圾的国际会议逐渐增多,我国自1995年加入IADC组织以来,已连续10年多次参加了这种会议。

2009年3月24日~4月1日,第27届IADC会议和第五届欧洲空间碎片会议在德国达姆斯达特市的欧空局空间运行控制中心举行,

会上,我国空间碎片行动计划首席科学家李明等专家介绍了我国相关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在大会闭幕式上,李明提出了“空间可持续发展”的主张和呼吁,得到了与会各国代表的积极响应,展示了中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跨越的信心和中国是负责任的航天大国的形象。通过参加此次会议,中国充分了解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空间碎片各个领域的进展情况,宣传、交流了中国在空间碎片各个领域取得的成绩和准备开展的工作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代表团带到会议上的80本由国家航天局主办,国际空间碎片研究领域的唯一学术专刊———《空间碎片研究》2009年英文专版,在开幕式前短短半小时内就被一抢而光,很多国外同行之后还向我国代表团成员索要该材料。

此次会议加深了我国学者和国外学者的联系,中国在应对太空垃圾上所采取的态度和取得的成果,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十年耕耘结硕果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航天国家,在积极参与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的各项活动的同时,坚持“需求牵引、有限目标;工程为本、务求实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资源共享,通力合作”的指导思想,全方位开展空间碎片的研究工作。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原国防科工委于2000年启动了“空间碎片行动计划”,旨在加强空间碎片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空间碎片专项研究工作。2001年2月22日,我国“空间碎片研究行动计划”通过了来自原国防科工委咨询委员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航天技术专家闵桂荣、张履谦、余梦伦、曾庆来、刘振兴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至此,这项首次由政府组织的、有计划的空间碎片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在我国“空间碎片研究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在未来的发展中,提高我国观测、规避空间碎片能力,控制空间碎片增加的目标:在初步具备空间碎片观测能力的基础上,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为开展国际交流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加强提高航天器防护能力的研究,提高我国航天器防御空间碎片的能力,建立空间碎片动态数据库,完成风险评估、预警和机动规避研究;获得一批基础研究成果和具有前瞻性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理论,尽快缩短我国在空间碎片的研究上与其他国家的距离。同时,该计划还详细规定了在观测、环境和数据库、防护、减缓等具体领域的具体目标。即在观测领域,突破天基探测关键技术,建立空间碎片地基观测系统,具有观测不同轨道空间碎片目标的能力;在环境和数据库领域,建成大空间碎片动态数据库和小空间碎片数据库,自主开发具有国际水平的风险评估和机动规避专家系统并投入使用;在防护研究领域,通过模拟实验和计算机仿真开展空间碎片防护材料、结构和机理的研究,获得一批实验数据,供航天工程防护设计使用;力争解决运载火箭末级剩余推进剂排放和卫星的钝化问题,提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低地球轨道卫星工作终结后的离轨要求。

“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空间碎片的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力度,制定了规划,确定了目标,将空间碎片工作列入专项,在经费上予以支持,共投资研究和建设经

费数亿元,支持了上百项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有:加强和建设监测预警工程、航天器防护工程和空间环境保护等工程,继续为我国航天器发射、在轨运行及陨落提供常规业务性预警服务,突破减少空间碎片产生的各项关键技术,提高航天器的防护能力,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减缓设计标准,建立评估体系,进一步构建空间碎片专家系统等等。 在原国防科工委的综合协调、组织和管理下,经过近两个五年计划的研究和建设,我国空间碎片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逐渐形成监测预警、航天器防护和空间环境保护三大工程体系,多项标志性研究成果已在工程上得到应用。目前,我国已完成了部分空间碎片监测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了空间碎片的监测能力;建成了可跟踪空间碎片的动态数据库;自主研发了空间碎片撞击风险评估软件包,使我国航天器在轨运行期间防护空间碎片的评估能力实现了很大的突破;攻克了危险碎片快速筛选等多项关键技术,自主完成了碰撞预警软件的开发,制定了预警规范和流程。

与此同时,我国不仅解决了多个运载火箭系列的剩余推进剂排放问题,而且通过监测预警建设和防护工程建设,在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以及多个航天器型号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保证了航天器的成功发射和在轨安全运行。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航天国家,中国在应对“太空垃圾”上所取得的成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维护了我国作为航天大国的良好形象。

减缓空间碎片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访国防科技工业局“空间碎片行动计划”首席科学家、五院副院

长李明

近年来,空间环境的日益恶化已影响到空间活动的安全。如何减缓和应对空间碎片,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国际性问题。日前。记者就我国空间碎片研究和建设工作进展、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等问题采访了国防科技工业局“空间碎片行动计划”首席科学家、五院副院长李明。

记者: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空间碎片的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您能不能谈一谈我国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李明:“十五”以来,在国防科工局(原国防科工委)的组织下,我国空间碎片和相关基础实施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突破了空间碎片碰撞预警技术,成功开发了空间碎片碰撞预警软件系统,依据我国自主观测数据,初步具备了对航天器发射和在轨运行进行碰撞预警的能力;掌握了航天器在轨风险评估技术,成功自主开发了空间碎片防护设计系统,基本具备对我国载人航天器和大型应用卫星进行撞击风险评估和防护结构优化设计的能力;解决了运载火箭及卫星剩余推进剂排放及钝化技术,并进行了多次成功的工程实践,为在宇航部门推广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条件建设方面,我国完成了空间碎片监测预警工程的初步建设和其他建设;在国家天文台和紫金山天文台新增及改造了一批观测望远镜,并配置计算设备和通讯设备等仪器设备,初步建成预警中心;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五院以及其他相关单位逐步建立了空间碎片研究专用的超高速撞击实验室,配置的主要设备有超高速发射设备、测试诊断设备、效应分析设备和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设备,为实施空间碎片防护工程提供了必备的研究平台。

在工程应用方面,我国对载人航天任务、“嫦娥一号”及多个应用卫星的发射和在轨预警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期间,协同国内监测设备,对可能进入神舟七号飞船飞行领域的碎片进行了观测,提供了发射和在轨碰撞预警服务,为飞船的发射时间选择提供了决策依据,保障了载人飞行的安全;空间碎片防护设计系统成功用于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的风险评估及防护结构设计,并将为载人航天后续任务的防护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有力支撑,将运载火箭任务后“排放”钝化操作纳入任务流程管理,并逐步实施离轨操作,对鑫诺二号卫星和寿命末期的风云二号B和风云二号A卫星进行了离轨处置,开创了我国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任务后离轨处置操作的先河。上述举措得到了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各成员国的高度评价。

在国际交流方面,中国国家航天局组团参加了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组织的历届会议及联合国外空委的会议。在分组会议上,观测组多次参与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相关国际联测和危险空间碎片陨落预报工作,预报精度在10余个参加组织中居于前列;防护组在防护结构设计优化和在轨撞击感知声发射技术方面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在队伍建设方面,我国成立了国防科工局空间碎片专家组,形成了一支由工业部门、军地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组成的研究和应用队伍,参与空间碎片专项的单位30余家,从业研究人员已达200多人。

记者:在空间碎片研究和基础建设上,我国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李明:在国防科工局的组织下,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努力,目前,我国在空间碎片的预警预报、防护设计、减缓措施和基础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应该看到,我国空间碎片研究的基础还较为薄弱,自主观测空间碎片的能力与航天强国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反映在地面监测设备种类、能力和数量不足,难以满足空间碎片预警的需求;我国在先进防护材料研制及地面试验设备建设方面还较为薄弱。因此,我国在空间碎片观测数据的自主获取、履行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组织关于减缓空间碎片的要求、实现今后对国际社会的承诺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空间碎片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尚需开展诸多工作。 记者: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在空间碎片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李明:我国政府在加快航天技术发展的同时,始终把加强减缓空间碎片研究,落实相关措施,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大空间碎片的观测工作,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空间碎片对航天活动的影响,对确保我国空间活动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这同时也是一个负责任的航天大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9年12月1日,国防科工局正式发布了《空间碎片减缓与防护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对空间碎片减缓与防护管理开始纳入政府正规渠道,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作为负责任的航天大国对国际社会作出了庄重的承诺。

当前,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十二五”计划,已把空间碎片工作纳入到该计划中统一考虑,拟加大投入,拿出专门经费支持该项研究工作。同时,我国还将组织整合资源,加大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力争在短期内尽快缩小差距、满足空间活动安全的需要,更好地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空间碎片减缓与防护后续的主要任务将围绕监测预警工程建设、碎片环境控制与管理措施落实、技术基础研究等内容开展。可以预见,这些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在空间碎片研究方面的能力,使我国对空间碎片的研究和基础建设与航天

大国的地位相匹配,为人类的航天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

战略管理委员会会议

以科学规划引领“十二五”发展

本报讯 (记者 索阿娣 见习记者 刘斐)“十二五”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全面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二期、月球探测工程二期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并推动火星探测等新的重大专项工程立项。到2015年,实现总收入2500亿元,进入世界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前5名。10月23日~24日,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之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2010年度战略管理委员会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研讨“十二五”综合规划草案。

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副总经理吴卓、芮晓武、雷凡培,纪检组组长李金生,总会计师吴艳华,副总经理袁家军、吴燕生、袁洁,高级技术顾问王礼恒,科技委主任包为民,总经理助理赵晓晨,总法律顾问巴日斯,总工程师杨海成、孙为钢、金其明、李锋、吴劲风、周为民、庄国京,总经济师齐国生,以及总部、各院、公司、直属单位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马兴瑞主持。

会上,集团公司总部有关部门分别就“十二五”规划草案和产学研合作模式作了专题报告。报告认为,集团公司要按照企业的定位和市场的要求,做好规划制定与实施工作。规划内容要突出企业战略的作用,面向市场,可操作、可监控、可考核,并且要滚动编制、动态调整。为了建成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集团公司必须完成实施管控模式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三大任务。通过推进战略管控、发挥绩效导向、提高总体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技术储备等12条战略途径,助推集团公司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会议同时提出,集团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推进产学研合作力度。

马兴瑞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

键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对集团公司制定“十二五”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兴瑞认为,集团公司“十二五”规划草案在第四次工作会理论基础上有发展、有创新,反映了集团公司的当前特征和“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思路,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同。会上,大家集思广益,对报告内容和修改意见讲得非常深刻。综合规划草案将予以吸收,作进一步完善。对于各单位密切关注的集团公司管控模式问题,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探索出适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模式。同时,各单位要加强战略思维,增强领导力,突出执行力,真正把“十二五”规划谋划好、落实好。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集团公司承担了繁重的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和确保经济增长的巨大压力。面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集团公司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为己任,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这段时间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最快、成就最多、影响最大的五年。

“十二五”期间,集团公司发展将面临巨大的任务压力、严峻的挑战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集团公司将遵循六个基本发展理念,实现六大战略转型,加快实施以企业为定位、面向市场的管控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适应并力求改善外部环境,从而全力肩负起富国强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积极迎接太空经济时代的到来,努力开创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新局面。

会上,代表们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对综合规划草案展开了讨论。他们认为,此次会议信息量大,规划目标明确,发展重点突出,实施途径清晰,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比较高。同时,很多新思想、新概念、新模式的出现,极大地启发了思路,让大家倍感振奋。尽管面临的压力较大,但大家对早日实现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八院申航公司

完善贸易平台 融入民品产业链

本报讯 申航公司作为八院航天服务业的领头羊,占航天服务业收入比重总量近80%,对服务业板块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今年前8个月该公司共完成收入10.32亿元,计划完成率近70%,同比增长35%;公司已实现进出口总额3.2亿美元。

目前已完成经营场地的扩充,以满足申航未来五年的发展需求。在日常运行中申航公司不断完善ERP平台建设,突出主营项目,在此基础上创新服务内容。

在“十二五”期间,该公司将通过代理业务,进一步确立并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确立主营产品,建立战略联盟,实现申航公司从原有的商品和服务业出售者向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

航天育种研究工作的历史和未来

刘纪原

要点提示:航天育种是航天技术为农业服务的重要项目,如果在这项工作中有新突破,

那将是航天技术对国家的重要贡献。航天育种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培育成功了200多个新品种,为我国的航天育种产业化打下了很好的技术基础。要推广航天育种产业化一是要创新优良品种推广的机制与争取国家、地方的政策支持;二是要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筹划,注重产后的农产品加工和农民的致富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初,原航空航天部进行机构改革,成立了航天工业总公司和航空工业总公司。当时的军品、民品任务压力都很大,但总公司的领导班子还是挤出时间研究航天技术怎样为国民经济服务这个有意义的课题,确定了航天育种、卫星减灾和利用航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航天效益工程的三项主要工作。 航天育种是航天技术大贡献

航天育种是航天技术为农业服务的重要项目。农业是国家的基础行业,各届政府都当做首要问题来抓,如果在这项工作中有新突破,那将是航天技术对国家的重要贡献。 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航天生物科学试验是从1987年第9颗返回式卫星开始的。当时是为了载人航天进行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准备,搭载了植物种子和其它繁殖材料。此后,连续几年利用卫星的裁荷余量进行实验,卫星搭裁的农作物繁殖材料在地面培育时出现了较大的变异。这个试验结果令人兴奋,大家开始考虑能否利用航天搭裁的方法培育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后来这种方法被叫做航天诱变育种。

为了保持科研工作的严肃性,总公司决定由710所和五院组成一个调查组,赴全国各地对参与航天育种试验的育种单位进行实地调查,聘请农科院、中科院和航天工业总公司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审查。在对育种单位的工作逐一审核和准备工作完成后,1996年1月16日,在航天工业总公司礼堂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的航天育种技术交流研讨会。大会报告36篇,参会人员100多人。会议形成了两个报告,一个报告由王洤昌院士、著名经济学家马宾、庄巧生院士,梁思礼院士、王希季院士、庄逢甘院士、卢良恕院士、方智远院士联名向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建议,希望把航天育种工程列入国家“九五”计划;另一个报告是以大会名议向国家提出“关于创建航天育种工程的建议”。

两个报告都建议国家发射一颗农业卫星,把航天育种推向工程化的阶段。这两个报告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当时的李鹏总理和朱镕基副总理很快做了批示。江泽民总书记也明确指示要把机理搞清楚。20年过去了,航天育种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距他们的希望还相差甚远。

发射农业育种卫星的建议和论证是1996年进行的,直到2008年,我国第一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返回式卫星发射才得以实施,用了12年时间。 航天育种要作为工程来发展

航天育种作为工程发展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要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二是要在理论研究上有突破性进展;三是要做好产业化工作,尽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0多年来,通过各单位的努力,在新品种培育方面成绩不小,一批粮食作物,蔬菜、花卉、菌类、藻类优良品种相继培育成功,有些品种完成了审查工作,理论研究虽有较大的进展但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是资金支持不够,没有组织起国家级的攻关队伍,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产业化的问题差距就更大了,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在小农经济的模式中自然发展,有可能出现自生自灭的情况,还有一些优良品种虽然培育成功,但没经费支持向生产力转化,胎死腹中。

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很多,主要是行业部门认识问题与机制问题。国家对农业发展管得太死,这么大的农业国家还没有出现民营的农业大企业,加上对国外的转基因作物的迷信,认为,这是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良方,科研经费向转基因倾斜,航天育种工程的发展受到了抑制。

其实,航天育种品种同样是一种优良体系,更可贵的是,航天育种具有完全的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完全不受制于人。航天育种推广要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由投资者、技术持有者、土地持有者组成股份制的农业公司,自力更生向前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产生航天育种的龙头企业。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考虑航天育种的技术方向有没有问题。2002年5月,浙江大学陈子元院士有一个报告,从辐射育种的发展来展望航天育种的前景。他是核农业的权威专家,道理说得很清楚。他认为,航天育种是理论诱变育种的新发展,是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作为诱变因,对生物的繁殖材料进行复合处理,追求更高的变异率,提高诱变育种的效率,前景辉煌。地面用核辐射的诱变育种的产品人们已经应用了50多年,没有产生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方面的问题。从其他专家的一些报告,也可以了解到,航天育种新品种和原来的技术性能比较只有正向,航天育种的技术方向是正确的,应该坚定信心,克服困难,使它更好地发展起来,这是我们大家的一个共同心愿。

自1987年以来,航天育种共进行了23次试验,其中22次是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的载荷余量进行的,一次是实践八号育种卫星。零星搭裁的农作物品种有2000多种,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裁的农作物也有2000多种,航天育种的试验次数和品种数量已经不少。根据2007年底的初步统计,已有4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级和省级的品种审定,200多个品种培育成功。在培育成功的品种中都具有产量高、质量好、抗逆性强的特点。水稻单产平均高30%以上,水稻新品种的指标大部分达到国际一流的标准,小麦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筋”、“弱筋”小麦新品种,大豆的蛋白含量和脂肪含量达到和超过了国外的指标,蔬菜的VC含量、可溶固体的含量均有较大的提高。作物的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寒能力均有增强,生育期普遍缩短。 做好航天育种产业化推广

这些新品种的培育成功为我国的航天育种产业化打下了很好的技术基础。但是,航天育种产业化推广工作还很艰难,今后要组织好力量去做好产业化推广工作。

要推广产业化,一是要创新优良品种推广的机制与国家、地方的政策支持;二是要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筹划,产后的农产品加工还要使农民致富。

关于优良品种推广工作,建议在全国按地区、按品种办好若干个航天育种示范基地,使推广工作规范化。示范基地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示范农户组织规模生产,为农民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为解决农民的卖菜难、卖粮难的问题,示范基地应该设立销售机构,按定单农业的方式组织规模生产。在有条件的地方如果利用种植业保险,保护农民的利益,那将会促进航天育种产业化的进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重视此项工作,有实力也有成熟的经验,建议由他们挑起航天育种推广产业化的大梁,组成自愿参加的联合体,动员大家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分工合作形成实力,各有所得,为国家的粮食增产1000亿公斤作出贡献,为农民致富办实事。 航天育种产业化工作不能只注意品种推广,要把加工环节做起来,组成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做好产业化工作。建议产后的加工阶段重点做好航天食品的创意、设计和加工。航天员

的食品是在人们长期饮食中提炼出来的,营养均衡、效率更高,是健康饮食。航天育种培育出来的农作物做成的重量轻、营养好的航天食品,可以成为野外工作的地质人员、野战部队指战员的便携食品,也可以为上班族提供方便午餐。另外,为了提高青少年对航天技术的兴趣,可以按着航天员食品的包装方式,做成青少年喜爱的休闲食品。中国的快餐业受到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冲击很大,本地快餐形不成品牌,如果按航天快餐的创意,设计出营养好、适于中国人口味的快餐,那将会有巨大的市场。对于航天育种的初级农产品,也要按照特种产品、不混杂的原则进行初加工,产品包装明显标上“太空米”、“太空菜”、“太空麦”,说明营养成分,不是转基因食品。如果航天育种的农产品做到特货特价,那将对产业化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返回式卫星的空间科学应用与展望

张正峰 等

要点提示:中国返回式卫星在空间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航天育种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已经成为我国开展空间科学试验的主要途径。利用返回式卫星开展我国的相关科学研究,能够有效地配合国家农业、能源等科技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技术的发展和基础研究工作的开展。 返回式卫星的空间科学应用

中国返回式卫星的研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返回式卫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承载和供电能力、环境保障能力、姿轨控能力持续增强,在轨寿命逐渐增长。返回式卫星大部分在完成主任务的同时,利用剩余资源搭载了上千个空间科学试验项目,这些试验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经济、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以前发射的返回式卫星上的空间科学试验一般是利用卫星的剩余能力搭载进行的。实践八号卫星是第一颗专门为航天育种等科学试验所发射的卫星。 返回式卫星搭载的空间科学试验

截至2005年,返回式卫星先后完成了十余次空间搭载试验任务,项目种类繁多,共有上千个试验样品,分为无源搭载试验和有源搭载试验两类,涉及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微重力科学、航天新技术四个方面。这些搭载试验项目的成功实施对于推动中国的空间科学技术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空间生命科学试验方面,航天育种是返回式卫星开展的重要搭载任务之一。根据初步统计,我国搭载了各类植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共计900多件。1987年搭载的青椒种子在经过多年的选种和培养后获得了丰产、优质、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现已进行了较大面积的栽培;搭载的其它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和油菜种子,通过地面的培育选种,都得到了优质增产的品种。卫星搭载的微生物菌种试验表明,有些菌种在轨飞行时生长比地面快,样品返回后用于生产抗菌素、生物酶等医药产品,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轨开展的空间蛋白晶体生长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10种样品中有6种长出了可供分析实验用的蛋白晶体,出晶率达到了国外同类实验的最好水平。此外,返回式卫星还搭载了100多件空间辐射剂量测量装置,为开展生物辐射影响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数据。

在空间材料科学试验方面,主要开展的加工试验是两种半导体材料的空间晶体生长,一种是砷化镓半导体材料,共进行过7次实验;一次为碲镉汞半导体材料,几次在轨试验设备均工作正常,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在空间微重力科学试验方面,主要开展了空间池沸腾传热试验、气泡热毛细迁移试验。空间池沸腾传热试验主要研究热线加热情况下池沸腾传热特性,获得微重力条件下沸腾的气泡行为图像资料以及对应的试验数据,试验用CCD相机记录了沸腾过程的气泡行为特征,为分析沸腾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在航天新技术试验方面,主要开展了微重力环境测量试验、GPS自主定位试验、光盘信息存放试验。五院兰州物理所和法国马特拉公司都在卫星上开展过微重力测量试验,获得了卫星实际的微重力测量数据。GPS自主定位试验是在卫星在轨飞行时进行数据注入和捕获试验,卫星测控中心组织有关台站进行了轨道的三站联测,通过对联测数据和GPS数据进行比对表明,GPS的定位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试验获得成功。这些新技术试验所取得的成果,为我国航天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八号卫星的空间科学试验

2008年发射的实践八号卫星是一颗专为航天育种和微重力科学试验而研制和发射的,飞行试验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实践八号卫星所开展的航天育种工作主要是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重点,兼顾了饲料牧草作物以及微生物菌种与已知序列的分子生物学材料。考虑各种作物的不同生态区域及基因突变频率,每一品种按3000粒计,共选择了9类180组200多公斤2000份作物和菌种等进行航天育种试验,主要品种包括水稻、麦类、玉米、棉麻、油料、菜瓜类、菌种等。此外,为配合开展航天育种机理研究工作,星上装载了7项用于空间环境探测的试验设备,主要包括微重力测量仪、辐射剂量仪、热释光剂量片、核径迹探测器和磁强计等设备。卫星回收舱回收后交付的种子样品完整无缺,按要求完成了空间背景参数的测量。

为了更好地发挥卫星的效益和能力,在实践八号卫星上还装载了9项微重力科学试验项目、3项航天新技术试验项目。微重力试验包括物质传质过程试验、热毛细对流试验、材料焖烧试验、导线着火特性试验、微重力池沸腾试验、高等植物生长试验、干细胞培养试验等。航天新技术试验主要包括铷钟试验、贮箱推进剂余量测量试验等。此外,卫星上还进行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一项空间暗物质探测试验。根据后期的调研,各类试验项目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

返回式卫星的应用需求分析 我国空间科学试验需求

根据国家科学发展规划,空间科学研究领域中存在大量符合国家重大需求、重大高技术探索和重要基础研究的试验项目需要及时开展空间飞行试验,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空间生命科学和微重力科学等方面。利用返回式卫星开展我国的相关科学研究,能够有效地配合国家农业、能源等科技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技术的发展和基础研究工作的开展。

我国航天新技术试验需求

航天技术中的新技术、新原理、新仪器和新材料在投入实际应用前往往需要进行空间飞行试验。新技术搭载试验作为一种新技术飞行试验验证方式,具有成本低、试验验证环境真实等优点。

以往的实践证明,利用返回式卫星易于实施、成本较低、试验样品可回收等优点,有利于开展航天新技术在轨试验项目应用研究。 国际空间科学试验需求

目前,国际上开展空间科学试验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利用有人操作的载人飞船、空间站,二是利用无人的返回式卫星,两者相辅相成,各有侧重。利用返回式卫星开展空间科学试验具有风险小、微重力环境好、易于发射实施等优点。美、欧、日等空间大国在安排国际空间站任务的同时,都在争取返回式卫星的空间试验机会,我国返回式卫星一直受到国外用户的高度关注。近些年来,日本方面就曾两次来五院就微重力试验合作事宜进行交流。 返回式卫星的空间应用展望

国内外空间科学试验需求的快速增长,对返回式卫星的可返回载荷重量、微重力水平、支持服务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对返回式卫星的发展也十分重视,在民用航天“十二五”发展规划与指南中,将新型返回式卫星平台列为我国重点发展的卫星平台之一。新型返回式卫星届时将为空间科学试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更大的可返回载荷承载能力

新型返回式卫星平台将通过回收舱的相似放大、结构轻量化设计、卫星构型布局优化等措施,在保持现有星箭对接接口约束不变的前提下,将可回收的承载能力由280千克提升到600千克,达到国外同类返回式卫星的先进水平。 更好的空间环境保障条件

新型返回式卫星平台将通过在热控单相流体回路设计为试验载荷提供更好的环境温度;通过降落伞系统改进设计降低回收舱的着陆速度,从而有效改善着陆力学环境;通过在回收舱设置空间暴露试验平台,可以将科学装置直接暴露于真实的空间环境中。此外,卫星还可以设置空间环境测量装置,为在轨试验提供相关空间环境数据。 更高的空间微重力水平

微重力水平是空间科学试验的一项基本环境参数。新型返回式卫星平台将通过改进轨道设计、改进控制模式,并结合其它微重力影响控制措施,提高卫星的微重力水平,从而为空间科学试验提供更好的微重力环境。 更完善的支持服务能力

新型返回式卫星平台通过构建全新的综合电子系统,规范平台与有效载荷的接口关系,大幅提高对多载荷的控制管理、状态监测、数传存储等操作支持能力。通过采用先进高效能源技术,提高对载荷的供电能力。此外,卫星还可以根据载荷的需求提供特殊的支持服务。 中国返回式卫星在空间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航天育种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已经成为我国开展空间科学试验的主要途径。即将发展的新型返回式卫星平台,在平台能力和服务水平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达到国外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空间科学应用的需求,促进空间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而带动航天育种、生物制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强化统筹 努力构建信息化二院

———关于全面推进信息化试点二期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付威)

图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熟度模型。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分为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层次。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应该逐级推进,梯度展开。

以上图表摘自赛迪网

要点提示:当前,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给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何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加快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发展进程,提高竞争力,在航天防务等领域实现国际一流的战略目标?对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在全面推进信息化二期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前不久,二院信息化试点二期项目(全称为二院“十一五”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了国防科工局批复,项目实施已经全面展开。

二院信息化试点二期项目是在信息化试点一期等项目的基础上,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和二院“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纲要为指导,按照全院统筹建设的思路,在二院设计、试验验证、生产、管理、基础环境、信息安全六大方面进行的整体信息化建设,通过二期项目的建设,将加快实现“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建立型号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一体化柔性制造平台、虚拟化试验验证平台、数字化综合保障平台、集成化管理与决策支持平台,构造新型数字化型号研制体系”的建设目标,在整体上提高二院型号设计、生产、试验验证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二院提升科研生产能力、经营管控水平,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保证。 一、深刻认识战略意义,建设信息化研究院 二期建设是实现“信息化二院”战略目标的重要契机

二院当前正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面对世界科技新趋势和新军事变革的机遇与挑战,必须采取信息化这一先进手段来加速空天防御事业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目标,国资委也提出建立信息化企业的要求,国防科技工业正在贯彻转型升级战略,推进向数字军工转变。二院在今年的院信息化工作会上明确提出建设“信息化二院”的目标,这是适应国际发展趋势、适应国家政策方向、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确保二院建设国际一流空天防御技术研究院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志和内在要求,而二期建设也正是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的重大契机。 二期建设是进一步提升二院现有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经过多年的建设,二院信息化建设虽然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距离信息化二院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和不足。建设信息化二院,还要在设计领域大力推进数字化设计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在试验领域要推进由物理试验向虚拟化试验转变;在制造领域加强生产过程的柔性化、敏捷化和物流的信息化管理;在管理领域加强人、财、物综合管理和型号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促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信息化基础领域加强信息的集成和共享,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稳定可靠;实现对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达到提高二院研制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一步增强二院核心能力的目标。 二期建设是夯实二院信息化建设基础的重要保障

二院信息化试点二期项目建设内容覆盖二院设计、试验、生产、管理、基础平台和网络安全六大方面,建设范围涵盖二院京区和京外共15家单位,新增设备总台套数达到700余台套。试点二期项目的落实是二院信息化建设难得的机遇,为信息化二院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保障,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满足“信息化二院”建设的需求。

二、准确把握原则要求,做好四个结合

要将二期建设与“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制定和实施紧密结合

集团公司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一个信息化体系,提升四种企业核心能力,打造一批信息化企业,保持一个领先地位”的目标。二院作为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之一,按照集团公司规划要求,将信息化试点二期建设与集团公司“十二五”规划目标保持高度一致,落实到二院“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中,以“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指引信息化试点二期建设,以信息化试点二期建设促进“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目标的实现。

要将二期建设与信息化架构的实施紧密结合

二院信息化试点二期各个项目建设必须符合集团公司和二院信息化架构要求,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所有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和验收等关键环节要由院信息化总师系统进行评审把关。只有遵循统一的规划和架构,才能确保实现二院信息化的整体架构,才能确保实现整个集团公司信息化的整体架构,才能确保实现全院、全集团之间的信息集成和共享。 要将二期建设与科研生产和统筹建设紧密结合

二院信息化试点二期建设要坚持“需求牵引、效益驱动”的原则,紧密围绕院科研生产工作重点,紧密结合二院统筹建设,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科研生产的关键和难点问题,促进型号研制生产工作。同时,着力打通型号设计、试验、生产整个研制线,在各单位多学科协同设计、异地协同制造、虚拟化试验、数据挖掘分析、系统应用集成、信息资源中心建设等重点项目上形成突出亮点,在国防军工行业内树立典型,作出榜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wq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