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10-04 14: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代码: 107013831 2. 课程中文名称: 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

3. 课程英文名称: History and Selected Reading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4. 课程总学时数: 26 5. 课程学分数: 1.5

6. 授课对象: 英语专业本科学生 7.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为面向英语专业高年级(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学科体系中居重要地位。要求学生以先修英语阅读、综合英语、英美文化和英美概况等课程为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美国文学有一个概观了解,同时初步培养学生对美国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该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充实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美国文学史及文学作品包含着历史的记忆和哲学的睿智,是英语语言艺术的结晶。本课程旨在介绍美国文学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化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使学生对美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并能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要求学生在阅读和分析美国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了解美国的历史、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情况及传统,促进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洞察批判能力,从而丰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2.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了解美国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历史事件,文学思潮,

1

文学流派;熟悉具体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和所属流派;能读懂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并能分析评介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篇章结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文体风格;能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重要的文学术语有相当的了解并能在文学批评中加以运用。

重点放在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文体风格、语言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其中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文体风格及语言特点为难点。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常耀信著的《美国文学简史》(第三版)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陶洁主编的《美国文学选读》(第二版),两本教材互为补充。由于教材内容较多,以《美国文学简史》为纲要,结合《美国文学选读》,选取美国文学史上不同时期很有代表性的作家为重点教学内容,编为7个部分,教材其余内容为学生课外自学。 3. 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以启发式方法为主,讲授、问答,讨论相结合,重点讲授美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主要流派,文学思潮及作家的创造思想,讨论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语言特色等,鼓励学生自主问答,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领受能力及批判能力。同时辅以口头报告,课后作业,及课后原版电影欣赏。口头报告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查寻与所选作家相关的资料文献及阅读所选作品的篇章,并整理成文在课堂上陈述,课后作业要求分析讨论所给问题及赏析评论指定书目,赏析评论以小论文形式完成,逐步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分析、思辨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字体:宋体小四加粗) 章节 (序号) 学时数 内 容 理论 The Literature of Colonial Part I America and of Reason and Revolution 2 2 实践、实验 总学时 2

Part II American Romanticism and New England Literature The Age of Realism and Naturalism The Age of Modernism American Drama Postwar Poetry Multiethnic Literature 合 计 8 8 Part III Part IV Part V Part VI Part VII 4 6 2 2 2 26 4 6 2 2 2 26

四、大纲内容 (一)教学大纲内容

Part I The Literature of Colonial America and of Reason and Revolution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 帮助学生了解清教主义思想的渊源及其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2. 帮助学生了解殖民时期美国文学的主要形式、内容、主题及代表作家; 3. 帮助学生了解独立战争时期的美国历史及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4. 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乔纳森·爱德华兹 (Jonathan Edwards) 和本杰明·富兰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5. 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本杰明·富兰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的Autobiography及其对后世美国人的巨大影响。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American Puritanism; Jonathan Edwards; Benjamin Franklin; Autobiography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1.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olonial America and of Reason and Revolution 2. Puritan Thought 3. Colonial Literature 4. Jonathan Edwards 5. Benjamin Franklin

3

【本章节阅读书目】:

常耀信. 《美国文学简史》(第三版).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陶洁. 《美国文学选读》(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常耀信.《漫话英美文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张冲. 《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一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杨岂深,龙文佩.《美国文学选读》.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钱青等.《美国文学名著精选》,(上,下).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本章节作业、练习、思考题】:

1. How did Franklin and his writings help the formation of the American Dream? 2. What figures of speech are used in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3.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theme, rhyme scheme and some difficult dictions in “The Wild Honey Suckle”.

4.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Puritanism in American literature, with emphasis on the elements of Puritan thought in the works of the colonial writers. 5. Compare Jonathan Edwards and Benjamin Franklin.

Part II American Romanticism and New England Literature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 帮助学生了解美国浪漫主义;

2. 帮助学生了解美国早期浪漫主义代表欧文(Washington Irving)与库柏 (James Fenimore Cooper);

3. 帮助学生了解新英格兰超验主义及其代表爱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与梭罗 (Henry David Thoreau);

4. 帮助学生了解霍桑 (Nathaniel Hawthorn) 的The Scarlet Letter (《红字》)与清教主义,麦尔维尔 (Herman Melville) 的Moby Dick (《白鲸》)与象征主义;

5. 帮助学生了解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 (Walt Whitman),狄金森 (Emily Dickinson) 与爱伦坡 (Edgar Allan Poe)。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Rip Van Winkle”; “Self-Reliance”; The Scarlet Letter; “The Song of Myself”; “To Helen”

4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1. American Romanticism

2. Washington Irving: “Rip Van Winkle”

3. James Fennimore Cooper: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4. Ralph Waldo Emerson: Self Reliance 5. Henry David Thoreau: Walden

6. Nathaniel Hawthorne: The Scarlet Letter 7. Herman Melville: Moby Dick 8. Walt Whitman: “The Song of Myself” 9. Edgar Allan Poe: “To Helen” 【本章节阅读书目】:

常耀信. 《美国文学简史》(第三版).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陶洁. 《美国文学选读》(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隋刚.《美国文学旧作新读》. 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 常耀信.《漫话英美文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张冲. 《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一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杨岂深,龙文佩.《美国文学选读》.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钱青等.《美国文学名著精选》,(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隋刚. 《英美诗歌意境漫游》. 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 姜涛. 《美国诗歌赏析》.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蒋洪新. 《英美诗歌选读》.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刘守兰. 《英美名诗解读》.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本章节作业、练习、思考题】:

1. American Romanticism grew as a result of a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at work then. Discuss.

2. According to Ralph Waldo Emerson’s, how does nature delight, purify and ennoble man and compensate for his solitude? 3. Compare Emerson and Wordsworth. 4. Comment on Walden.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fa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