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联盟

更新时间:2023-11-04 06: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资源基础视角下的WBT战略联盟

摘 要

战略联盟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间合作形态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广泛应用。2014年8月,WBT——万达、百度、腾讯,三个各自领域内绝对的领导者,宣布开展战略合作,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全力发展O2O电商商务模式。在现阶段互联网企业不断高速发展并向传统行业扩张的背景下,这三个行业巨头之间的战略联盟无疑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相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本文运用战略联盟的相关理论对该战略联盟的可行性以及稳定性等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字:战略联盟;资源基础观;O2O商业模式;WBT

目录

一、引言 ........................................................ 1 二、理论基础 .................................................... 1 三、案例分析 .................................................... 2 1、联盟的合理性 ................................................ 2 2、联盟的稳定性 ................................................ 3 四、总结 ........................................................ 4 参考文献 ........................................................ 5

一、引言

2014年8月29日上午11点,万达集团、腾讯、百度在深圳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宣布共同出资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全力发展O2O电商商务模式。三方将联手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账号及会员体系,探索创新性互联网金融产品;建立国内最大的通用积分联盟及平台;此外,建立大数据联盟,实现优势资源大数据融合,共同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用户体验。近些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最炙手可热的时期,伴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成为市值仅次于GOOGLE的互联网行业在国内的领军企业,以及“余额宝”、“滴滴打车”、团购、外卖以及微信支付等互联网产品向传统的金融、出租车还有餐饮行业的扩张,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而这次“WTB”三巨头的战略合作无疑对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O2O商业模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理论基础

自从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Ho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杰尔(R·Nigel)提出战略联盟的概念以来,战略联盟就成为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对战略联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战略联盟的稳定性以及战略联盟的绩效等方面。

战略联盟产生动因的研究可以分为交易成本观、资源基础观这两大类,也有研究从组织学习和风险等方面对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进行分析。交易费用理论认为,组织间关系是相对于市场或层级组织的另一种选择,联盟有助于避免市场或科层组织存在的问题。Jarillo(1988)认为,企业间的战略网络比市场或科层组织能更有效地最小化参与企业的交易费用。与交易费用的逻辑出发点不同,资源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企业通过资源的积累和使用,而不是通过其他资源的结合使自身的价值最大化。Hagedoorn提出了基于资源的战略联盟理论, Hagedoorn认为战略联盟形成的原因在于高科技企业之间基于资源的相互依赖性。DAST和TENG认为, 一个企业资源的不可流动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程度越高,其他企业与之结成战略联盟的可能性越大。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自身素质的提高与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许多研究证明, 学习其他企业的技术诀窍和某些能力也一直是

1

促使企业加入战略联盟的最主要的动因之一,这就是组织学习观,这种观点可以看做是资源基础观的一种延伸。

Yan( 1998) 从组织的不稳定性和组织惰性两方面探究了联盟的稳定性。Das 和 Teng( 2000) 的研究结合战略联盟的合作特性,从内部张力的角度提出了3 对影响战略联盟稳定性的不平衡的相互冲突的力量:合作和竞争、组织刚性和柔性、长期定位和短期定位。并提出了考虑关系性风险和功能性风险的战略联盟稳定性分析框架,设计了以信任和控制的方式来维持联盟的稳定性。Gill和Buter(2003)从文化的角度做了相关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信任、冲突和依赖性是影响联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因文化距离而异。联盟的不稳定性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领域。实际上,不稳定性并不是联盟的缺点,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会加强联盟的可退出性,使联盟变得更加灵活。Inkpen 和 Beamish(1997)将联盟不稳定性定义为:合作一方或双方未预想到的联盟现状的重大改变,包括联盟非计划内的终止和重新构建。刘林舟和武博(2012)认为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发展取决于战略联盟发展的稳定性合作程度,而这种稳定性合作程度又取决于对系统共生环境、共生模型及共生界面的选择,并进而认为要促进联盟稳定发展,主导联盟企业要做好三个工作: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和建立公平的资源投入程序。宋波和黄静(2013)基于非对称合作的视角,对联盟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在联盟成员冲突的单位成本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双方实力的非对称性越强(实力悬殊越大),联盟合作的概率越大,联盟越稳定。

三、案例分析

1、联盟的合理性

万达集团、腾讯、百度共同出资建立合资公司构建战略联盟旨在全力发展O2O电商商务模式。从资源基础观的理论出发,通过资源整合互补使得自身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是建立战略联盟的主要动因。就本次联盟的三家企业而言,W万达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文化旅游企业、全球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目前拥有107座已开业的万达广场、60家五星级酒店和超五星级酒店、6200块电影屏幕、99家百货店、89家量贩K T V,这些线下的实体店和商户,在中国商业零售领域绝无仅有。2013年,万达广场客流量超过了12亿人次,预计2014年到万达广场、酒店、度假区的消费者将超过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ow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