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高度规划我国中长期外语教育(陈琳)

更新时间:2023-03-08 05:21:5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初中英语·

从战略高度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我国

外语教育

陈琳

(此文刊发于2009年1月21日《光明日报》,但经删节)

今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要决定,开始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兴旺、人民福利和国家未来的重大决策。这一工作由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主持,由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亲自担任组长。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党中央对当前和今后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高度重视。

在8月29日举行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规划纲要应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要针对优先发展教育、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国民素质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综合考虑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以及各类各层次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等重大问题,作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总体规划。

这一战略方针,当然也适用于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的外语教育的发展。

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武器

在国民教育或全民教育这一整体中,外语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民的总体外语水平,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和经济建设以及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的发展,它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防与安全。马克思曾经说过,“外语是人生斗争的武器”。他所说的人生斗争,包括小至个人为生存的斗争,大至一个阶级或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福利的斗争、一个民族求发展的斗争、一个国家在全球环境中立足的斗争、以及人类与大自然求得和谐共存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外国语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武器。当年,马克思和他的战友恩格斯在为争取无产阶级的生存而进行的斗争中就充分发挥了外国语这一有力武器。

在我党建党历史上,以及新中国建立前后的一段时期中,外语和外语学习都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1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初中英语·

在不同时期和场合受到重视并发挥重要作用。在建党之前,由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先辈发起建立的“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0年8月正式成立的次月,即9月,就创建了“外国语学社”。一方面,以公开办学的方式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同时也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开展革命工作培养外语人才。先后在学社上学并从事秘密革命工作的有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柯庆施以及革命作家丁玲、曹靖华等。

1921年我党成立后,为了培养革命人才、建立了上海大学。它是我党建立的最早的干部学校。此校设有英国文学系,茅盾同志曾在此校讲授英语课。

在延安抗日根据地时期,我党曾建立外国语学校,开设俄、英文课程(此校即今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这一时期,我们党曾接待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白修德等西方进步人士,以及美国军事观察组的访问。同时,抗战期间我党重庆办事处、《新华日报》社等机构以及我党驻香港人员,也通过外语进行了大量的对敌斗争和对外宣传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发生了一件使外语(主要是英语)有了重大用武之地的事件——抗美援朝战争。不论是在战斗进行期间,还是停战谈判、教育战俘以及揭露敌人细菌战罪行的工作中,英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就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而言,在50年代前苏联派遣大批各方面专家来华工作,这对我国的俄语教学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60年代初,当时担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同志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外语教育改革的九字方针:多语种、高质量、一条龙。他以“一条龙”这一通俗的语言比喻自小学到高中直至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应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这一教导指出了我国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给我国外语教育极大地推动。但好景不长,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整个国民教育处于停滞状态,外语教育自未能免。

1976年,“文化大革命”随着“四人帮”的倒台而结束。两年之后,小平同志发出了“改革开放”的号召。我国外语教育不仅得到全面恢复,而且因国内外形势的需要而获得新的生机。伴随着我国外交地位的不断提升、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关系的改善、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世贸组织成员国地位的确立、尤其是我国取得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之后,举国上下,首先是首都北京,在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2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初中英语·

提高人民大众的英语水平方面更是取得了极大发展。

历史证明,外语教育无时无地不在关系着我国的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三个面向”与外语教育

1983年国庆节,当时以突出英语教学为特色的北京景山学校迎来了一个难忘的日子,邓小平同志到校视察,并为师生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题词不仅指明了我国教育建设的发展方向,也向全体国民,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肯定了学习外语的重要性。要实现现代化,一方面,要自力更生,发展自身的潜力,同时,也必须面向世界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引进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洋为中用,提高自身国力。要实现这一长远目标,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水平,其中当然包括外语水平。小平同志关于“三个面向”的指示,从长远战略的高度指出了外语教育的重要性,给了全国外语教育工作者以极大的鼓励,推动了各级各类学校对外语教育的重视。时至今日,这也是规划我国外语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

“三个代表”与外语教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邓小平理论之后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又一重要发展。它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也是上层建筑发展的理论基础。而要落实“三个代表”的理念,外语和外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小平同志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在当今世界上,85%的科技信息和资料是用英语储存在电脑中的;80%的科技工作者要利用英语进行科研;90%的国际通讯是用英语进行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已经成为一个实际上的国际语言。我们要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来发展生产力,不掌握外语、尤其是英语,只能是事倍功半;

第二、代表先进文化,不可缺少两个方面:对外宣传优秀的中华文化和吸取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来丰富我自身的文化。这两者没有外语是办不到的;

第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这一最根本利益,首先就是要解决温饱问题。而在吃饱了肚子之后,就是受教育的利益。而良好的国民教育中,不能缺少外语教育。良好的外语教育,应是全民教育的重要部分。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3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初中英语·

总之,要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少不了外语教育。

“和谐社会”与外语教育

党中央所提出的“和谐社会”的构想,不是只限于一个国家的范围,而是一个全球的概念:“和谐社会”的最高形式就是“和谐世界”。这也是共产主义的最高境界。而我们中国长期来以“和为贵”、“和平共处”的理念,尤其是执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的30年,致力于建立和谐社会的努力,在今夏成功举办的奥运会和残奥会上绽放出最鲜丽的花朵。我们所提出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响亮口号,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联接在一起,为“和谐世界”的实现做出了巨大努力。而可以清楚地看到,没有外国语这个各国人民交流思想、沟通信息、建立友谊、相互学习、与共同发展的工具,要建立“和谐社会”进而实现“和谐世界”是不可能的。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我们要“增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要做到这一点,有必要大力发展全民外语教育、提高我国人民对外国语的掌握。

从国家战略高度看外语教育

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首先必须提高全体国民的道德、人文、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一句话,就是要把全民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而外语教育是全民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如要落实“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必须使我们的广大国民普遍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通过外语这一工具,从事科学研究,吸取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来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使我们能够从一个人口大国发展成为一个人口资源强国。在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中,外语教育将起重要作用。这一点,不仅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发达国家也是同样有战略重要性的。

试看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1957年,前苏联抢在美国之前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震惊了美国统治阶级。他们立即组织人力检讨美国的教育。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外语教育。次年,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安全教育法》,把国民教育提高到战略地位上来规划,其中第6条就是对开展外语教育的专门规定,主要是对俄语人才的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4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初中英语·

培养。其后,1959年所通过的《国家安全局法》、1984年的《经济安全教育法》、1993年的《国家安全教育法》等法规都要求对政府各类工作人员、尤其是国家安全人员加强外语培训。

1998年,发生了9.11事件。这件事震撼了整个美国。之后对此事所展开的调查证明,美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在9.11之前就曾经获得涉及这一攻击的准备工作的某些材料,但这些材料大部分是阿拉伯文或某些远东区域语言的,没有足够的人力把它们及时翻译成英语。否则,可能会在9.11事件发生之前得到一定的线索。

2002年1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语言与国家安全”的通报会。会议一致认为,美国为了国家安全的战略目的,必须大力加强国民的外语教育。2005年,美国国防部发表名为“国家外语能力行动号召”的白皮书,提出了对“国家外语和文化能力战略的迫切需求。”2006年1月,美国联邦政府正式颁布“国家安全语言行动计划”,提出对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外语教学的资助、大力开展对外语教师的发展,开展高级外语人才的培养,包括阿拉伯语、汉语、俄语、朝鲜语、波斯语、印地语和中美洲语言。到2007年,加强学习的关键语言又增加了乌尔都语、塔吉克语、旁遮普语等。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美国近年来大力开展的汉语教学。美国教育部选择了四所著名大学来启动被称为“汉语教学旗舰”的项目,并与如南京大学等中国大学合作,大力开展汉语教学活动。这一活动派遣美国学生到中国大学学习汉语、参加汉语水平测试,安排学生到中国人家庭居住并在中国公司和机构中实习。美国“国家外语中心”在美国国防部和国家情报中心支持下,仅在2007年,就派遣了1300多名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

从以上所述情况可以看出,50年来,美国政府从国家战略的政策高度出发,大力开展外语教育。这一点,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

关于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我国外语教育的8条意见

综上所述,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在我国正在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之时,有必要从国际战略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来规划作为教育总体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的外语教育。总体来说,要解决下述8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建立一个国家外语教育的统筹协调机构。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n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