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swot分析

更新时间:2023-08-16 16:23: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产业介绍

SWOT分析:

一、S分析

1.业务排名:美国市场调查公司Dell'Oro最新数据显示,华为2009年上半年在全球移动网络设备市场上排名第三,排名前两位的仍然是电信设备的老牌巨头爱立信和诺基亚西门子。

2.技术实力:华为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目前,华为在FMC、IMS、WiMAX、IPTV等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都已经成功推出了解决方案,华为在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设立了多个研究所,华为持之以恒对标准和专利进行投入,掌握未来技术的制高点,在3GPP 基础专利中,华为占7%,居全球第五。华为还是“世界少数几家能提供下一代交换系统的厂家”。

3.成本优势:定制化能力强,首先就是要大量聘用研发人员,研发人员的成本也成为竞争的关键,研发费用的80%以上是人力资源成本,所以,华为投入1块钱研发,相当于欧洲公司投入10块钱,也就是华为的研发成本是欧洲公司的十分之一。

4.优质服务:对于国内,华为立足中国用户,做本土化的服务。对于国际业务,华为在全球建立了100多个分支机构,营销及服务网络遍及全球,能够为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服务。此外华为还在海外设立了28个区域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

5.领导优秀:华为的总裁是任正非,这是一条为了观念而战斗的硬汉。任正非励精图治十多年,把华为建成了中国IT界的标杆企业,与国际著名企业一样成为众多名牌大学学子择业的首选企业之一。由于任正非是军转干部出身,华为秉承了他的众多思想,如“毛泽东思想”、“狼性文化”、“军事化管理”等一系列新式的企业管理文化,这些思想也已经融入到华为的企业文化之中。

二、W分析

1.领导个人色彩浓烈:这是民营企业,在一权独大的情况下,决策失误很容易出现。

2.财力相对较弱:相对于国际电信设备业巨头,华为的财力还是要薄弱很多。由于不是上市公司,华为不能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也不需要公示社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华为的不透明,对于华为进军国际市场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3.历史影响:.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怀疑,使得华为生产出来的产品更容易遭到质疑。同时,华为的低价策略,也容易使人怀疑产品的可靠性。

产业介绍

4.低调的公关风格和不足的宣传力度不利于提高企业形象。

三、O分析

1、通信业的快速发展,给华为带来了机遇,我国3G市场商机无限,实际上,终端匮乏已经是国内3G发展一个最大绊脚石。所以在时间上对华为大力发展3G终端非常有利。依据国外的经验来看,在以数据增值应用服务为主的3G市场,3G手机终端作为运营商语音与数据服务的载体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将会越来越多地走向定制,这将提高手机终端产业的门槛,拥有研发技术优势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通信设备厂商将抢占先机。

四、T分析

1.同跨国公司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与爱立信,思科等企业相比,华为在人力资源,以及设计、部署网络这些方面处于劣势。 随着电信运营商更加考虑网络功能和性能,华为的“价格撒手锏”有可能失去吸引力。

2. 移动业务资费降低:要使移动业务普及,降低资费已成为电信运营商必须采取的吸引顾客的手段。资费的降低必然导致电信设备提供商降低设备的售价,从而不可避免的降低利润。如果没有可靠的降低成本的技术手段,只能导致企业走向恶性循环。

3.贸易歧视、技术标准等软性壁垒的风险:

金融危机过后,各国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必将采取各种严格的保护措施。

4.国内电信市场的开放:国内电信市场的日趋开放和进口关说的下调,使得华为将面临国际上实力雄厚的企业的全面挑战,华为的价格也许不再成为优势。

华为PEST

一、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治环境(Political) 1、国际环境

从全球政治大环境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纵观公司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这些有利于公司集中精力加快发展经济,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国内环境

产业介绍

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和就业的压力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突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比较多。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有待进一步形成。

3、在法律方面,我国已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大量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相继出台,不断完善中国的法律环境。 (二)、经济环境(Economic):

1、国际经济环境

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频繁的经济活动,在异地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需求,需要有强大的通信网络和服务来支撑,这些促进了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通信产业的飞速发展,促使了经济模式的改变,通信成本的下降为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通信的大量需求促进了通信全球化趋势。

2、十二五规划下的国内经济环境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对我国维持30年的高增长提出挑战,经济潜在增长速度将出现下降。

3、全球以及我国通信业未来几年发展趋势预测

总体来说,我国进入“十二五”规划阶段后,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拉动了通信行业的强力复苏;通信运营商的重组和移动3G牌照的发放也进一步推动了通信设备的投资需求,主要是对移动设备的投资;另外,尽管金融风暴对全球通信业有显著的冲击,但非洲、南美、南亚和东欧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涌动,且市场空间巨大,已经成为今后全球通信设备企业主要开拓的市场。

产业介绍

区域经济全球化,仍然是不可逆转的浪潮。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是全球通信设备投资的重要驱动因素。全球产业分工将继续深化,其衍生品国际贸易的发展,仍将是提高全球各国家福祉的根本途径。

(三)、技术(Technological)

1、国外技术发展概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使信息传递更快、更便捷,促进了全球经济协调机制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0%,而现在已经达到了80%。

光纤通信、 数据通信 、 移动通信 、智能网(IN)技术 的发展等使各类通信方式形成了相互渗透,相对竞争的态势,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数据化、宽带化、光纤化和无线化已经成为通信网络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

2、我国通信技术发展概况

我国早已全部实现数字化、光缆化。业务数据化、技术宽带网络光纤化、接入无线化等在不断发展。

(四)、社会(Social):

1、我国通信业将重划经济区域版图,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行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3、我国3G牌照发放和运营,产业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

产业介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yb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