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卷一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02 05: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样卷)

说明:1、样卷共6页 考核方式:闭卷 答题时间:120分钟

2、此样卷为小学语文教师考试通卷。实际考试时将1—2年级为一段,3—4年级为一段,5—6年级为一段。

3、45岁(含45岁)以下教师参考,成绩学校掌握,不对外公布。

一、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1、阅读教学是 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 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2、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_____________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 3、 与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4、“大雁北飞天将暖, 。”这句叫 ; “外甥打灯笼—— ”这句叫 ;

列宁说:“聪明在于学习, 。”这句叫 。

5、古往今来,以热爱祖国为荣,无数人为了祖国牺牲,文天祥这样说:“ 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 ”王昌龄发出了“ ”的满脸豪情,而岳飞则怒发冲冠“ ”

6、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是 。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 ) 2、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重点。( )

3、王昌龄《出塞》一诗中的“飞将”指的是唐代英勇善战,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的名将李广。

4、语文新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5、“再接再励、如愿已偿、迫不急待”这三个词中没有错别字。 ( )

6、“率、载、度、缴、塞”这五个字全是多音字。( )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二年级对于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 )。

A多认少写 B多认多写 C少认多写 D少认少写 2.、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高度重视考察学生的 ( ) A.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B.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C.策划、组织能力 D.协调、实施能力 3、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4、《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A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C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D儿童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

5、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 )和自信心。

(1)写作能力 (2)写作兴趣 (3)写作技巧 四、简答题(8分)

1.备课前要进行教材分析,它包含哪些内容?(3分)

了解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学目标,理解教学重点,分析教学难点。

2、列举几种常见的写作顺序。(2分)

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游览(参观)顺序、空间顺序

3、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样转变?(3分)

教师从教学的权威,课堂的主宰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指导者,组织者。 1、更新观念 2、设计学案 3、融洽师生关系

五、分析理解题:(共15分)

1、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含义,了解景物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掌握运用对比手法显示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总-分-总”的表达方法。

(2)通过对小兴安岭的美的感受,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

(3)着重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对优美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

试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 简单提示如下:

这是一份交融式目标,体现了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且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目标清晰明确,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明确表述教学目标,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 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

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

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请你综合评述这个教学过程。 简单提示如下:

古诗的学习,诵读应该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让学生充分诵读,有所感悟,就让学生去选择各种方式表现古诗的意境,我认为是极不恰当的。此外,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课外拓展,在一节课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我也认为是不科学的。课外拓展要适时,要适度。

3、请阅读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成长经历片断,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回答问题。 40年前,我是一名师范生,走出师范的校门,便走进了小学,这一进去就是40年。40年来,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断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我热爱和学生、青年教师在一起的生机勃勃的生活…虽然青

春早已逝去,但是,我觉得我的心永远是年轻的。

这样的精神世界驱动着我,鞭策着我,不敢怠惰,不肯荒废,于是,我会为寻找孩子观察的野花,在郊外的河岸、田埂专心致地认别、挑选;我会为了孩子第一次感知教材获得鲜明的印象,在家人熟睡的时候,一个人在厨房里练习“范读课文”;夜深人静之时,我进入教材所描绘的境界会为文章中的人物深深感动,从而一个个巧妙的构思如涌之泉流泻而出;课堂中,我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使学生心领神会;一场大雪后,我又会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去找腊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然后和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当孩子们把雪球扔中了我,我笑得比孩子们还要开心,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

我在读师范时,认真学好各门功课,还认真学画画、练美术字、参加诗朗诵会、创作舞蹈,我也很喜欢音乐,学指挥、练习弹琴,夏天在小小的琴房里练弹琴,尽管蚊子叮,浑身是汗,却乐趣无穷,整个身心都沉醉在琴声中了。这些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当教师之后,我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尔等中外的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我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就有厚厚的几本。近20年来,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还阅读了许多中外教育家的论述及国外教学实验的资料,做了不少卡片。学习对一个教师来说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我常常用屈原的话来鼓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知识结构? ..2、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结构? ..简单提示如下: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知识结构:第一、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视野,丰富自己的才学,增强教学的适应性。第二、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使所教学科知识的深度达到当今知识发展的前沿,增强教学的深刻性。第三、要有最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广泛吸取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和教育实践的新经验,增强教育教学的先进性、时代性。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构:一、教育教学的能力;二、教学组织能力;三、教育科研能力;四、沟通协调能力等等

六、阅读理解题(13分)

(一)穿井得人①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②,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③,告人曰:“吾

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字词注释】

① 选自《吕氏春秋》。②溉汲:取水。③穿井:挖井。 1、根据“之”的不同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2分) “之”作连词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②,常一人居外。 “之”作代词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释句(1分)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原来没有井的时候,要一个人外出担水。现在有井,就多出一个人在家干活了,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3、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1分)

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察的话,切忌道听途说。

(二)藏羚羊的跪拜

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有一个猎人,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

一天清晨,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就转(zhuǎn zhuàn)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 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用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悲悯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保持 坚持)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 出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感到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zt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