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过关总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3-10 13: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新课标一) 一、 填空题。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 )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

6、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7、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8、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9、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10、(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11、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2、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13、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14、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6、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 )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 7、(A )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8、阅读是学生的(A )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9、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

三、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1、 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判断。(20分,每小题4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 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3、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五、 简答。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新课标二) 一、填空。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3、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8、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二、判断。

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1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三、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①) (1)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 2、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①)

(1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3、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1)因材施教;(2)实践与思考;(3)民主化;(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4、(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②)

(1)建构主义理论;(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3) 多元智能理论; 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③)

(1)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2)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3)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 (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2)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3)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

(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2)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3)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9、(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②) (1)理解、记忆、协作、交流; (2)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3)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四、简述题。1、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答: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五心”教育部分)

1、 忠心(就是忠诚的心)。中心献给祖国,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弘扬优良传统,培

育民族精神,振兴中华、奉献祖国、为国争光。

2、 世界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的四大发明(造

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中国有56个民族,34个省级行政区,还有13亿多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大陆国土面积和海洋国土面积共1260多平方千米。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上的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奏美观。

4、 祖国像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的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

土,是这把火炬的腾腾火焰。约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从渤海、黄海经东海域至南海 沙群岛曾母暗沙,再至海南至北部湾,是这支巨大火炬的托盘和手柄。

5、 威宁县总面积6296.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是贵州省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

高的县。被贵州气象学界名为“阳光城”。被誉为“百鸟之都”还是著名的“马铃薯之乡”“中药材之乡”“畜牧之乡”和“南方落叶水果基地”。还被誉为“黑顶鹤之乡”。

6、 威宁县的英雄人物有(郭建臣、陆宗棠) 新中国于(1949年10月1日)毛泽

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7、 1887年,伯格理牧师来到中国上海,1888年到云南昭通,在云南、贵州、四川的边

远地区传教,1905年,来到石门坎。伯格理在石门坎建立了(第一所苗民小学、第一所初级中学、培养出苗族历史上第一位博士、创建乌蒙山区第一个西医医院、乌蒙山区第一个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创办中国最早的麻风医院、建立中国第一所苗民医院)。

8、 李彬单骑走天下,只为(环保行)。文明上网用网,做净化网络的(小天使)。

9、 诚心,就是诚恳的心意。把诚心献给他人,就是要求我们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以诚实

守信为核心,弘扬诚实做人、信誉待人的高尚情操。诚实就是说实话,办实事,不作假,不欺瞒别人。守信,就是讲信用,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诚实守信是每一个人都应有的品质。

10、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是过去,是现在,还是未来,诚信对于建

设人类社会文明都很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讲诚信,才能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讲诚

信的人处处受到人们欢迎,不讲诚信的人处处被人们轻视。 11、 现代诚信既是对传统诚信的继承,又是对传统诚信的发展和超越。诚信一旦缺失,小

到动摇个人立身之本,大到影响一个企业、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12、 我们可以这样去做:尊重别人、帮助别人、完成答应别人的事,信守承诺。

13、 孝心就是孝顺的心意。把孝心献给父母,就是子女行动敬老尊亲,用孝敬父母的心尊

师敬老,爱护幼小。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14、 老师像火把,照亮我前进的道路;老师像甘霖,滋润我干涸的心田。老师教我们知识,

教我们做人,就像父母一样,老师和长辈关心爱护我们,培育我们成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不用说老师和长辈了。

15、 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把信心留给自己,就是以自

信强为核心,不断自大自强。我们是未来的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要把信心留给自己,志存高远,作出应有的贡献。

16、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一粒种子。它在我们的

心田。孕育着美好的希望,让我们不畏惧艰险,书写生命的华章。 17、 我们在生活中自信地讲了话,(自信)地做了事,我们的自信就能真正建立起来。面

对困难和挫折,我们(自信的表情、自信的手势、自信的语言都能让我们更加自信)。

18、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们会遭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要充满(信心),百折不饶,

去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

19、 (自信)是通往成功的路径,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要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拥有自

信,我们人生的小船就能张开强劲的风帆,去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去智慧的山谷里探险,排除一个个艰难险阻,向着心中的理想前进,我们最终会成功。

20、 (自信)是一种力量,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微笑地,平静地面对人生,

有了自信,生活便有了希望。

21、 安徒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充满自信、坚持努力、你就会成功)。莎士比亚说过一句话: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既是人失败的原因。”(自信)让人勇敢、勇敢让人成功。生活之中处处需要勇气、需要自信。

22、 “八荣八耻”是中共中央书记胡锦涛在(2006年3月4日)提出的,具体内容是: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一年级上册易读错的字

z:做 在 子 座 早 坐 最 作 嘴 走 足 自 再 仔 怎 造 zh:纸 真 中 着 捉 住 找 正 知 直 竹 众 c:草 藏 从 彩 参

ch:出 车 吃 春 唱 窗 穿 床 船 长 晨常 场 尺 城 成 s:送 色 伞 松 森 诉 三 四

sh: 师 十 沙 视 上 身 声 是 树 闪 鼠 少 商 手 升 数 深 什 生 睡 舍 束 烧

一年级下册易读错的字

Z:澡、栽、醉、紫、字、尊、砸、祖、赞

Zh:争、枝、植、站、装、眨、主、专、准、展、蜘、蛛、珠、睁 阵、重、柱、止、战、助 祝、照、整、煮、转、治、啄、摘、砖、追、 C:村、错、聪、总、才、擦、餐、粗、

Ch:处、朝、炒、蝉、池、翅、潮、虫、抄、纯、尝、称、秤、沉、丑、冲、吹、厂、诚、初、程、查、创、闯、

S:苏、岁、散、扫、赛、所、司、艘、丝、采、速

Sh:梳、梢、耍、诗、首、晒、收、霜、双、舌、、时、伸、湿、蛇、拾、摔、熟、石、使、瘦、士、哨、熟、顺、杀、市、实、施、狮、盛、世、申、摘、程、砖、查、世、创、追、闯、 二年级易读错的字:

高楼大厦(shà) 冲毁(huǐ) 蘸(zhàn)水 一幢(zhuànɡ) 惭(cán)愧(kuì) 跺(du?)脚 一瘸(qu?)一拐 拴(shuān) 棱(l?nɡ) 晃(huànɡ) 积攒(zǎn) 联(lián)系 蹭(canɡ) 对襟(jīn) 拎(līn)起 购(ɡ?u)买 三年级上册:

摇晃(huànɡ) 使劲(jìn) 似(sì)乎 胸脯(pú) 欢蹦(banɡ)乱跳 打量(lianɡ) 胶卷(juàn)秦(qín)岭 研究(jiū) 拼(pīn)命 垂头丧气 磨(m?)坊 (fánɡ) 凉爽 几乎(jī) 沿(yán)途 拜访 风尘仆仆(pú) 血(xua)液 横跨(kuà) 给(jǐ)予 三年级下册:

聚拢(lǒnɡ) 衣裳(shɑnɡ) 苇秆(ɡǎn) 饲(sì)养 骤(zh?u)降 裸露(lù) 羊圈(juàn) 窟窿 盘缠 羡慕 情不自禁(jīn) 输血(xua) 唾(tu?)沫 (mo) 扑腾 四年级容易读错的字:

茎(jīng)部 搜(sōu)索 洋溢(yì) 凝(níng)视 侍(shì)候 供(gōng)养 开辟(pì) 屯(tún)兵 气魄(p?) 堤(dī)岸 涨(zhǎng)

潮 彼(bǐ)岸 空旷(kuàng) 暂(zàn)时 崭(zhǎn)新 谙(ān)熟 浙(zha)江 馈(kuì)赠 小径(jìng) 磕(kē)磕绊(bàn)绊 骚(sāo)扰(rǎo) 拴(shuān)在 一剂(jì) 饶(ráo)恕 膝(xī)盖 四年级容易写错的字: 人声鼎沸 应接不暇 静谧 慢条斯理 金碧辉煌 嘉峪关 享誉世界 身材魁梧 所向披靡 山洪暴发 号啕大哭 崛起 年逾古稀 无瑕 屏障 蜿蜒 危峰兀立 白皑皑 梦寐以求 鱼贯而出 糟蹋 响彻云霄 莫名其妙 集腋成裘 无坚不摧 一曝十寒 五年级易读错、写错字词:

饥肠辘辘(lù)(漉) 过瘾(yǐn) 囫囵(hú lún)吞枣 腮(sāi)边 玷(diàn)污 凉飕飕(sōu) 眷(juà)恋 誊(t?ng)写 荣誉(yù) 干涸(h?) 螃蟹(páng xia) 矫(jiǎo )健 (娇小、华侨、骄傲) 舵(du?)手 (鸵鸟) 翕( xī )动 告诫(jia) 眼睑(jiǎn) 瞅一瞅(chǒu) 眸(m?u)子 驰骋(chěng) (松弛)( 洛杉(shān)矶 浩瀚(hàn) 腼腆(miǎn tiǎn) 引入歧(qí)途 拖沓(tà) 日寇(k?u) 磅礴(páng b?) 碾(niǎn)米 一刹(chà)那 擎(qíng)着 踌躇(ch?u chú) 舀(yǎo)汤 沏(qī)茶 (彻底) 笤帚(tiáo zhǒu) 悬崖(xuán yá)峭壁 天涯(yá)海角 妖娆(yāo rāo) 狰狞(zhēng níng) 逞(chěng)强 卸(xia)下

(防御) 剥削(bō xuē) 困窘(jiǒng) 倭(wō)瓜 咀嚼(yǔ ju?) 敝(bì)人 (作弊) 撵(niǎn)走 挎(kuà)着 (胯下) 镌(juān)绣 偷窃(qia) 窍(qiào)门 莞(wǎn)尔一笑

姹(chà)紫嫣(yān)红 色彩斑斓(lán)(波澜壮阔) 尴尬(gàn gà) 收敛(liǎn)同仇敌忾(kài) 披荆斩棘(jí) 中流砥(dǐ)柱 励(lì)精图治 六年级:

1、 邀 俯 瀑 峭 躯 津 蕴 侠

2、 谧 巷 俏 逗 庞 烘 烤 韵 勤 勉 吻 3、 施 挠 庸 艰 毅 铲 劣 惹 讥 浆 岔 4、 挚 寝 频 朦 胧 凄 斑 篇

5、搁 填 怨 掀 唉 裹 魁 梧 淋 撕 霉 虑 6、悠 仪 歉 溜 嘿 割

7、晶 莹 蔼 资 矿 赐 竭 滥 胁 睹 8、嗡 鹿 骏 鹰 潺 脂 婴 眷 9、扭 胯 厨 套 猬 畜 窜

10、挽 囫 囵 枣 搞 恍 霜 详 逝 章 咳 嗽 11、塑 寇 蕉 筒 躁 革 遭 泣 浴 搏 碑 12、茵 蜡 陌 盲 键 粼 霎 录 2、挪 nu? 、 蒸zhēng

3、秧yāng、萎wěi、番fān、锻duàn、雅yǎ、勃b?

6、荀xún、熬áo、蒜suàn、醋cù、饺jiǎo、翡fěi、拌bàn、榛zhēn、栗lì、筝zhēng 、鞭biān、麦mài、寺sì、逛guàng

10、籍jí、屉tì、怖bù、瞅chǒu 、魔m?、胖pàng、刑xíng、哼hēng 、峻jùn、残cán、匪fěi、窝wō、啃kěn、舅jiù

12、鸿h?ng、鼎dǐng、旺wàng、炊chuī

14、乖guāi、裙qún、兜dōu、币bì、哎āi、橱chú

15、锈xiù 、摩mā、揉r?u 、玛mǎ 、蘸zhàn 、毒dú、撇piě 、噎yē、搓cuō、匣xiá、喳chā、吭kēng 、娜nà、伊yī 、搅jiǎo 18、埃āi、伦lún、藤t?ng、析xī、碱jiǎn、顽wán、卓zhu?、效xiào、蚀shí、乏fá、誉yù、衔xián、粪fan、捐juān 20、澡zǎo、械xia、逆nì、玫m?i、域yù

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句子、诗词部分) 一、句子部分 【复习要点】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扩句和缩句练习。 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知识平台】 (一)句子及其类型 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 学习知识。

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二)改变句式 【备考点】

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应考点】

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链接考题】

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被字句、把字句)

(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臵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臵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答案)

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 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 二、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链接考题】 他是一个好人。

(分析)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为问号。该题是肯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加上一个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变为感叹句直接加上感叹词。 (答案)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 他真是一个好人啊!

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 【链接考题】

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变双重否定句)

(分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非……不可”等。 (答案)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 四、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链接考题】

王亮说:“我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分析)该题是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那么直接将第一人称“我”变成第三人称“他”。 (答案)

王亮说,他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专项突破】 一、依照样子写句子。 例: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这个书包怎能不是王强的呢? 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1、那辆自行车是小丽的。 2、这件漂亮的风衣是李萌的。 二、仿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我不要皮鞋穿了。” 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她不要皮鞋穿了。

1、鲁迅给颜黎明的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2、老师告诉小明:“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 3、中队长对张铭说:“我去开会,你自己去参加比赛。”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5、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6、蔺相如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例 2:下课了,老师叫我到办公室去。 下课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去。 下课了,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 7、困难没有吓倒他。

8、凡卡将信放在邮筒里。 9、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撕破了网。 10、狼牙山五壮士引敌人上了绝路。 11、汹涌的洪水冲毁了古老的大堤。 三、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种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

3、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上的浪花。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5、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6、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7、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8、我的心哪,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9、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不能不帮助他。 【三】修改病句 【备考点】

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常见的病句有:

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罗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含糊不清等。 【应考点】

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 【链接考题】

(1)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成份残缺,整个句子缺少了主动者,谁学习这一课?谁受到了教育? (答案)

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 使 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当。根据常识知道,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 (答案)

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南京长江大桥和秦始皇兵马俑等名胜古迹。

(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语序不合理。“秋天”和“北京”两个词没有按要求表达的意思排列,使意思表达不清楚。 (答案)

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4)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前后自相矛盾,“全班同学”中包括王娟同学。既然都到了,怎么王娟同学没有到呢?

(答案)

全班同学除了王娟没到之外,其余的都到齐了。

(5)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重复罗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而“赞叹不已”是不停地称赞。 (答案)

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6)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分析)这个句子存在不合事理的现象,怎么能闻到声音呢? (答案)

一进花园, 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听到悦耳的鸟叫声。 附:常用病句修改符号 1、删除符号: 、 。 如:提高产品产量、质量。 2、增补符号: 或 、 加

如:一定要中强安全教育。 3、保留符号: 、

如: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4、对调符号: 。 如:认真总经验结。 5、改换符号: 。

漂亮

如:我有一件美丽的衣服。 【专项突破】

修改下列病句,在括号里注明病因。(在原句上修改) 1、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 2、爷爷经常想起许多过去的往事。( )

3、《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改善。( 5、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扁豆、茄子等各种蔬菜。( 6、参加会议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 7、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 8、从这件普通的小事中,却说明了深刻的道理。( ) 9、春天的街心花园飘着醉人的桂花香。( ) 10、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 11、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 12、我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

13、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 14、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 15、李老师的关怀,我一辈子终生难忘。( ) 16、我勇敢地冲下山坡,心里不免有些害怕。( ) 17、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 18、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 )

19、望着邓奶奶的遗像,同学们不禁忍不住放声痛哭。( 20、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 (四)扩句和缩句 【备考点】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 句子扩充为个具体、形象的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应考点】

扩句就是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链接考题】

1、 妈妈买来了桔子。(扩句)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谁的妈妈?在哪儿买桔子?买来什么样的桔子?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参考答案)小林的妈妈从水果店买来了一袋黄澄澄的桔子。 2、 歌声打破了沉寂。(扩写句子)

(分析)什么样的歌声?什么地方的沉寂?根据自己的提问填下适当的修饰、限制词语。 (参考答案) 悦耳的歌声顿时打破了原野的沉寂。

3、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缩句)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参考答案) 我思念启蒙老师们。

4、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提问“谁干什么”,自己回答便是缩句。 (参考答案) 老科学家思考着问题。 【专项突破】

一、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 例:他是一名少先队员。 他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1、周总理听汇报。 周总理( )听汇报。 2、天空中挂着园月。 ( )的天空中挂着园月。

3、燕子掠过湖面。 燕子( )地掠过湖面。 4、战士们守卫边疆。

( )战士们( )守卫( )边疆。

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缩写为“这不是奇观。”( )

2、“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缩句为“主力奔赴最前线。”( )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卫兵似的的,在宽阔而又笔直的公路两旁排列。”可缩写为“白杨树在公路排列。”( )

4、“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可缩写为“游客观光。” 三、扩写句子。 1、微风吹拂着柳丝。 2、月亮升起来。 3、雨花石像翡翠。 4、游客登上了长城。 5、屋里走出老人。 6、湖面上漂着雾。 7、时间溜走了。 8、小女孩卖火柴。 9、小鸟唱歌。

四、缩句。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五】修辞手法 【备考点】

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 【应考点】

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 )4、周瑜带兵从后面追杀。

( )5、黄盖接近曹操兵船时下令点火,让火船冲进曹营。 排列依据: 。 【七】标点符号 【备考点】

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应考点】

根据标点符号的作用与性质,能正确地使用它,附表为几种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链接考题】

体会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把番号填在括号里) ①、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②、表示语音的停顿; ③、表示话没说完。

⑴、呷一口茶,他们娓娓地说起了小镇的历史、变迁…… ( ) ⑵、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 ( ) ⑶张指导员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分析)第一句省略号前是“说起了小镇的历史、变迁”,表示不止说了这些,文中省略了。所以选第①种;第二句是周恩来话没有说完,故选第③种;第三句指导员临牺牲前已无力说话了,语音是断断续续的,故选第②种。 (答案)(1)①;(2)③; (3)②

【专项突破】

1、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

据说 苏东坡有一次作诗时 有意将 申 字写成 甲 字 诗作完后 他周围的朋友个个赞不绝口 独有一个人看了捧腹大笑 嘿 你竟敢笑话东坡大人 其中一个捧场的对笑者喝道 不 苏东坡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想他笑的绝不是我

2、比较每组句子,在标点运用完全正确的一组后打“√”。 我的爸爸常常这样说:“小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能三心二意。” 周总理接着说:“好了,别生气了,再给你拿一份”! 我的爸爸常常这样说:“小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能三心二意。” 周总理接着说:“好了,别生气了,再给你拿一份!” 我的爸爸常常这样说:“小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能三心二意。” 周总理接着说“好了,别生气了,再给你拿一份”! 附标点符号用法表1 八、【综合训练】 一、改变句式。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大家要遵守交通规则。 2、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这里的景色真美。

3、送到 办公室 我和班长 把 作业本 一起

(1)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 (2)改成“被”字句: 。

(二)照样子,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 例:小丽说:“我长大以后要做一名医生。” 小丽说,她长大以后要做一名医生。 1、李明说:“我喜欢看神话小说。”

2、姑娘微笑着说:“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我喝了三口。” (三)加上适当的关联词,使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1、周总理和我们永别了。 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老师耐心教育我。 我进步非常快。

3、毕业复习是那么紧张。 他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4、我们说从明天起该好好学习了。 我们从今天就刻苦学习。 (四)缩句。

1、领头的纤夫是个肩膀宽阔的老头。

2、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3、渔夫的妻子桑娜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4、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在少年后面,只露出半边脸。 (五)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

1、皇家园林北北京京颐和园风景秀丽、非常美丽。 2、今年暑假,我们整整休息了五十多天。

3、航天员杨利伟夸夸其谈的报告使人们深受教育。4、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5、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6、经过学习,群众的普遍法制观念提高了。 (六)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闰土和我仿佛年纪。”是一个比喻句。( )

2、“这些来成都的游客非常讲文明”与“这些成都来的游客非常讲文明。”意思不一样。( )

3、“昨天是小朋友最快乐最幸福的一天。”可缩写为“小朋友的一天。”( )

4、“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不是比喻句。( )

5、“不是一家人,就不应该热心帮助吗?”与“不是一家人,也应该热心帮助。”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 ) (七)给下面的句子加上适当的标点。

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作家 被称为 世界童话之王 卖火柴的小女孩 是安徒生童话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二、古诗词部分 【备考点】

会默写学过的诗词,弄清作者及其所处的朝代;会给诗词分类,按要求写出诗句子。

【应考点】

1、熟记学过的诗词,弄懂其意思。 2、能按作者朝代收集其其作品。

3、收集古诗词中的名句,能给古诗分类。(如爱国、亲情、友情、送别、写景等) 【链接考题】 1、按原文填空。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 此诗题目是《 》,作者是

朝的 。“元”的意思是 ,“但”的意思是 ,令作者悲伤的原因是 ,由此可以体会作者 的思想感情。

(分析)这道题主要检查我们平时学习的效果。《示儿》是我们学过的古诗,因此作答时,不会太难。

(答案)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宋、陆游、本来、只是、没有看

到祖国的统一、热爱祖国。

2、《泊船瓜洲》是 朝的诗人 的作品,诗中的 成 为了思乡名句。

(分析)该题考了作者及朝代,以及从诗中积累的句子,要求不是很高。

(答案)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先读古诗,再填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的作者是 ,其中诗中的“故人”是 。我们曾经学过这位作者的诗有 和 ;这个故人的诗有 。

(分析)对于比较著名的诗人,我们不仅要能背诵、默写他的诗,还要了解与他有关的诗人、诗作。

(答案)李白、孟浩然、《望庐山瀑布》和《赠汪伦》、《宿建德江》。

4、古诗《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虽然内容不同,但是都表达了一个相同的主题 。只是在表达主题的时候,表达的角度不一样,《示儿》是通过作者的 来表现的,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是通过作者的 来表现的。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学习,已经知道,其主题都是表现爱国的思想,只是表达角度不同而已,这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答案)爱国、悲、喜。

5、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诗词名篇。请试试你积累了多少。

(1)写出描写送别的诗(词)两句: ; 。

(2)写出描写春景的诗(词)两句: ; 。

(3)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两句: ; 。

(4)表达思念家乡的诗(词)两句: ; 。

(5)写出描写亲情的诗(词)两句: ; 。

(分析)这道题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平时的综合积累能力。要解答这道题关键在于对已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类。 (参考答案)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专项突破】

一、 用直线把下面诗题与相应诗句及作者连接起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只留清气满乾坤 苏轼 《赠汪伦》 白银盘里一青螺 王冕 《望洞庭》 欲把西湖比西子 李白 《默梅》 桃花潭水深千尺 刘禹锡 二、默写出自唐朝和宋朝的古诗(词)各一首。 三、写出含有“柳”句和“月”句的诗句各4句。 四、根据意思写出诗句和作者。

1、哪怕是粉身碎骨也无所畏惧,只要能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间。 诗句: , 。 作者:( )

2、红军不怕长征的千难万险,把跨越万水千山只当作平平常常的事。 诗句: , 。作者:( )

3、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看不到全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诗句: , 。作者:( )

4、豆子和豆秸生在同一条根上,你为什么烧起猛火来煎熬我呢? 诗句: , 。作者:(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游园不值》是( )朝的( )所作,诗题的意思是( )。全诗是这样的(

),你最喜欢的一句是( ),喜欢的原因是( )。

2、亲情、友情是永恒的话题,从古到今有不少歌颂亲情、友情的诗句。你能写出一两句来吗?

3、分别写出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各两句。 三、积累运用部分 一、对联 二、歇后语 芝麻开花——节节高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沙滩上走路——一步一个脚印 后娘打孩子——暗地里使劲 三、谚语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中国 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 ——中国

勤快的人汗水多,含吃的人口水多。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中国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中国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中国

人有失足,马有失蹄。——中国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中国 四、格言警句。 (一)关于学习的。

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3、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二)关于惜时的。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三)关于爱国的。 1、寸寸山河寸寸金。 2、位卑未敢忘忧国。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四)教育人要刻苦、勤奋的。 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3、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4、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五)关于人的思想境界、处事态度的。

1、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2、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辽阔。 3、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4、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四、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五、善于观察,想象丰富。 六、书写工整,格式正确。

除了平时留心观察事物,认识和抓住事物特点,自觉积极地积累写作素材外,还必须具备审题、确定中心、选择材料、谋篇布局、编写作文提纲和修改文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1、审题。

只有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写起来才能保证不偏题,不致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里教给同学们三种审题方法: (1)分析法:

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事”、“多”四个词,我们就能写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的事,至少要写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2)比较法:

根据所给题目,自已拟几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写作范围和要求。如写《我和老师》,可自拟《我的老师》、《我爱您,老师》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 (3)设问法:

先提出几个问题,并考虑好其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照题目对假设的问题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回答。如《她变了》,可

提问:变之前她是怎样的?她变的原因是什么?她变后是怎样的?有哪些人说她变了?

另外,对于特殊的题目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如《温暖》,就不能专写天气温暖,而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2、确定中心

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教给大家确定中心的方法;

第一、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如《记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确题目的重点是“尊敬”。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写作时要紧扣这个中心。

第二、要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积累,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来确定中心。如写《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现王小明的好品质,他的优点。 3、选择材料

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心服务。常犯的毛病有: (1)中心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 (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 (3)选材平淡,不典型。 因此,要注意两点:

第一、 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择 材料。

第二、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 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dc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