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更新时间:2024-04-24 02: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发现美 欣赏美 创造美

作者:齐香玲

来源:《学习报·教育研究》2013年第18期

编号:H1(2013)18-01-01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驾驭祖国的语言文字,更要使其成为欣赏美、创造美的工具。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们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心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便是审美能力的标志之一。中学语文课本囊括了引人神往的艺术美,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催人泪下、使人奋发向上的社会美。因而,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一切教学手段,营造一种“其情也泄泄,其乐也融融”的教学境界,在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陶冶学生的情操,训练其语言文学的基本功,借此来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其对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诵读课文,感受语言美。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文是一种语言艺术,它首先是运用精炼、优美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自然、社会现实和人们的心理状态,创造典型的形象和性格。因此,作为美的播种者、培育者——教师,应通过对语言美的分析,唤起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想象,并加以理性指导,进而达到美育的目的。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语言美表现在: (一)语言的声音美

听觉艺术魅力无穷,书面语言是无法直接用听觉去感触的,但是可以借助视觉、大脑去领略美的语音:“小石潭的水”“如鸣佩环,心乐之”;“口技”的表演令听众“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的美妙音响荡涤人们的心灵;“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这温柔的潮声使人赏心悦目,甜美无比……这些美妙的语言都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美感。

要领略语言的声音美,还可以变换表现方式,变无声语言为有声语言。如在讲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准备配有古乐的朗读带。那铿锵、雄浑、激烈的古筝声,那饱含悲怆、豪壮的朗诵,令同学们眉头紧皱、空现悲愤,似与千年前爱国英雄血脉共流。又如,在讲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时,师生共同参与,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来处理“狗咬人”事件,通过“有声语言”,使奥楚蔑洛夫的形象活脱飘出,跃然纸上,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契诃夫笔下“变色龙”的丑恶嘴脸,认识十九世纪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这样的声音感悟使同学们对作品的了解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产生了“书面语言”所不能产生的艺术效果。 (二)语言的色彩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4r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