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清明上河图》公开课教案第

更新时间:2024-02-26 08: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清明上河图》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10个生字,会用“人声鼎沸”、“惟妙惟肖”写句子。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和历史价值,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3.学习作者生动有序地描述画面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和历史价值,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内容,并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大家。 教学方法:

教授法,提问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承上启下,导入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质疑:作者是怎样写图中的景象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 二、精读感悟,感情朗读

1.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介绍最清晰、描写最生动的段落勾画出来(2—4自然段)。

2.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 3.引导对话交流。

4.你认为作者在介绍这幅画时,有哪些写法值得我们借鉴?(总—分—总,衔接过渡,评价抒情等表达方法)。

5.提问:你能说说作者是怎样进一步将这幅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

三、深入探究,了解价值

1.课文首尾两段都在说明《清明上河图》的重要价值,生对比反复朗读,思考:这两段话意思相同吗?你是怎样理解这两段话的?

2.这幅画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体现在哪里? 四、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对《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价值有了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5k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