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学实验指导书

更新时间:2023-03-08 16:46:3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地测量学基础》 实 验 指 导 书

XXX大学土木工程系测绘工程教研室

2010年7月

第一部分:实验与实习须知

控制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一门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程,其实验与实习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验与实习,才能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而掌握仪器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测量作业的基本方法,并为深入学习测绘专业理论和有关专业知识打下基础。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明确实验的基本规定,了解仪器的借还手序及仪器的保护、保养等知识,做到爱护仪器,达到实习之目的,防患于未然。

实验与实习规定

1.在实验或实习之前,必须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本指导书,以明确目的、了解任务、熟悉实验步骤和过程、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 2.实验或实习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和借领和归还手续。

3.实验或学习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4.必须遵守“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5.应该服从教师的指导,严格按照本指导书的要求认真、按时、独立地完成任务。每项实验或实习,都应取得合格的成果,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或实习记录,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才可交还仪器工具,结束工作。

6.在实验或实习过程中,还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和农作物,爱护周围的各种公共设施,任意砍折、踩踏或损环者应予赔偿。

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

对测量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和科学保养,是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应该掌握的技能,也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和延长仪器工具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在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仪器工具的借领

1.在指定的地点凭学生证办理借领手续,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

2.借领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实物与清单是否相符,仪器工具及其附件是否齐全,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脚架是否完好等。如有缺损,可以补领或更换。

3.离开借领地点之前,必须锁好仪器箱并捆扎好各种工具;搬运仪器工具时,必须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4.借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

5.实验或实习结束,应及时收装仪器工具,送还借领处检查验收,消除借领手续。如有遗失或损坏,应写出书面报告说明情况,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二、仪器的安装

1.在三脚架安置稳妥之后,方可打开仪器箱。开箱前应将仪器放在平稳处,严禁托在手上或抱在怀里。

2.打开仪器箱之后,要看清并记住仪器在箱中的安放位置,避免以后装箱困难。 3.提取仪器之前,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用双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轻轻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保持一手握住仪器,一手去拧连螺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使仪器与脚架连接牢固。

4.装好仪器之后,注意随即关闭仪器箱盖,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箱内。严禁坐在仪器箱上。

三、仪器的使用

1.仪器安置之后,不论是否操作,必须有人看护,防止无关人员拨弄或行人车辆碰撞。

2.在打开物镜盖时或在观测过程中,如发现灰尘,可用镜头纸或软毛刷轻轻拂去,严禁用手指或手帕等物擦拭,以免损坏镜头上的药膜。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套好物镜盖。 3.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平稳转动。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

4.制动螺旋应松紧适度,微动螺旋和脚螺旋不要旋到顶端,使用各种螺旋都应均匀用力,以免损伤螺纹。

5.在野外使用仪器时,应该撑伞,严防日晒雨淋。

6.在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四、仪器的搬迁

1.在行走不便的地区迁站或远距离迁站时,必须将仪器装箱之后再搬迁。

2.短距离迁站时,可将仪器连同脚架一起搬迁,其方法是:先取下垂球,检查并旋紧仪器连接螺旋,松开各制动螺旋使仪器保持初始位置(经纬仪望远镜物镜对向度盘中心,水准仪物镜向后);再收拢三脚架,左手握住仪器基座或支架放在胸前,右手抱住脚架放在肋下,移步行走。严重禁斜扛仪器,以防碰摔。

3.搬迁时,小组其他人员应协助观测员带走仪器箱和有关工具。

五、仪器的装箱

1.每次使用仪器之后,应及时清除仪器上的灰尘及脚架上的泥土。

2.仪器拆卸时,应先将仪器螺旋调至大致同高的位置,再一手扶住仪器,一手松开连接螺旋,双手取下仪器。

3.仪器装箱时,应先松开各制动螺旋,使仪器就位正确,试关箱盖确认放妥后,再拧紧制动螺旋,而后关箱上锁。若合不上箱口,切不可强压箱盖,以防压坏仪器。

4.清点所有附件和工具,防止遗失。

六、测量工具的使用

1.钢尺的使用,应防止扭曲、打结和折断,防止行人踩踏或车辆碾压,尽量避免尺身着水。携尺前进时,应将尺身提起,不得沿地面拖行,以防损坏刻划。用完钢尺,应擦净、涂油,以防生锈。

2.皮尺的使用,应均匀用力拉伸,避免着水、车压。如果皮尺受潮,应及时晾干。 3.各种标尺、花杆的使用,应注意防水防潮、防止受横向压力,不能磨损尺面刻划和漆皮,不用时安放稳妥。塔尺的使用,还应注意接口处的正确连接,用后及时收尺。 4.测图板的使用,应注意保护板面,不得乱写乱扎,不能施以重压。 5.小件工具如垂球、测钎、尺垫等的使用,应用完即收,防止遗失。

6.一切测量工具都应保持清洁,专人保管搬运,不能随意放置,更不能作为捆扎、抬担的工具。

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测量手簿是外业观测成果的记录和内业数据处理的依据。在测量手簿上记录或计算时,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遵守下列规则:

1.在测量手簿上书写之前,应准备好硬性(2H或3H)铅笔,同时熟悉表上各项内容及填写、计算方法。

2.记录观测数据之前,应将表头的仪器型号、编号、日期、天气、测站、观测者及记录者姓名等无一遗漏地填写齐全。

3.观测者读数后,记录者应随即在测量手簿上的相应栏内填写,并复诵回报以资捡核。不得另纸记录事后转抄。 4.记录时要求字体端正清晰、数值对齐、数字齐全。字体的大小一般占格宽的1/2~1/3,字脚靠近底线;表示精度或占位的“0”(例如水准尺读数1.500或O.234,度盘读数93°04′00″中的“0”)均不能省略。

5.观测数据的尾数不得更改,读错或记错后必须重测重记。例如,角度测量时,秒级数字出错,应重测该测回;水准测量时,毫米数字出错,应重测该测站;钢尺量距时,毫米级数字出错,应重测该尺段。

6.观测数据的前几位若出错时,应用细横线划出错误的数字,并在原数字上方写出正确的数字。注意不得涂擦已记录的数据。禁止连续更改数字,例如:水准测量中的黑、红面读数,角度测量中的盘左、盘右,距离量测中的往、返测等,均不能同时更改,否则重测。

7.记录数据修改后或观测成果废去后,都应在备注栏内写明原因(如测错、记错或超限等)。

9.数据运算应根据所取位数,按“5舍6入,5前单进双舍”的规则进行凑整。例如对1.4244m,4236m,4235m,4245m这几个数据,若取至毫米位,则均应记为1.424m。

10.应该保持测量手簿的整洁,严禁在手簿上书写无关内容,更不得丢失手簿。

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处理办法

设备、仪器、仪表、家具和低值耐用品(简称为设备),是学校的资产,为了让全校师生员工爱护国家和学校的财产,加强责任心,避免设备的非正常损坏和丢失,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一、赔偿范围

1.凡属于下列责任事故造成设备损坏或丢失的均应赔偿。 (1)未经批准擅自拆卸,造成损坏者; (2)违犯操作规程,造成损坏者;

(3)不听从指挥、不按规定进行工作,造成损坏或丢失者; (4)单位负责人或主管人员失职,指挥失误造成损坏或丢失者; (5)保管人员失职造成损失或丢失者;

(6)其它属于责任范围内的原因造成损坏或丢失者。 2.属于非责任事故造成损坏或丢失的可免于赔偿; (1)设备本身缺陷引起的损坏。 (2)正常使用时发生的损坏。

(3)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拒的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坏。

二、赔偿原则

因责任事故造成损坏或丢失的,根据损坏的程度和情节轻重,按如下办法进行赔偿。 (1)根据设备损坏前的现状,首先鉴定为新、性能良好、基本能用、待报废四类。新设备折旧为原价的100%,性能良好的设备折旧为原价的90—70%。基本能用的设备折旧为原价的 60—40%,待报按设备折旧为原价的10—40%。

(2)根据事故原因后果,责任者认识错误态度,对原价为5000元以下设备因责任事故损坏时,按设备折旧价的10—30%赔偿。

(3)仪器设备损坏或局部器件丢失,如能恢复原来性能,可按修理费用(合材料费)的10~30%赔偿。

(4)仪器设备损失价值在5000以上者,作专案处理。

(5)5000元以下的设备在工作中因保管不慎而丢失的,按设备折价的10—20%赔偿。5000元以上的作专案处理。

(6)仪器设备损坏丢失后,当事人应立即向单位领导说明情况并写出书面报告。由设备经管人填写“仪器设备事故丢失登记表”,经系部负责人审核后,在一周之内报到设备科。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如有隐匿不报、对调查不配合甚至阻挠等表现,以至事故性质无法搞清者,一律按责任事故追究责任,并加重处理。

三、赔偿处理权限

(1)仪器设备因事故损坏或丢失后,由系、部、处、室领导者报告事故原因和损失大小,提出处理意见,经教务处和资产处审查后,报主管校长批准后处理。

(2)五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发生重大损坏或丢失的,应由学校组成专案组作为专案处理。

四、赔偿费由事故责任所在的单位根据赔偿金额,本人经济情况及要求,提出一次或分期偿还意见,通知本人和财务处。事故费任者应及时到财务处缴纳赔偿费。如拖欠不交,可直接从工资中扣除。对拒付并态度恶劣者可收赔偿费3~5%的滞纳金。学生在学习期间如确实无力偿还。经主管校长批准,可在参加工作后偿还。

第二部分:实 验 指 导

实验一:J2级经纬仪的使用与仪器检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⒈了解J2级精密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⒉初步掌握J2级学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二、实验安排

⒈实验共需用2学时。

⒉实验每个小组由4~5人组成,各工序轮换进行。 三、实验步骤及要点

⒈集中听指导教师讲解和演示; ⒉将仪器取出,安臵在脚架上;

⒊熟悉J2经纬仪各部分结构,掌握各对制动和微动旋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读数方法;

⒋照准部旋转正确性的检验; ⒌光学测微器行差的检验;

⒍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测定; ⒎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检验;

⒏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底座位移所产生的系统误差的检验; ⒐光学对点器检验。

图1-1 J2经纬仪基本结构

1-望远镜制动螺旋,2-望远镜微动螺旋,3-物镜, 4-物镜调焦螺旋,5-目镜,6-目镜调焦螺旋,7-光学瞄准器,8-度盘读数显微镜,9-度盘读数显微镜调焦螺旋,10-测微轮,11-水平度盘与竖直度盘换像手轮,12-照准部管水准器,13-光学对中器,14-水平度盘照明镜,15-垂直度盘照明镜,16-竖盘指标管水准器进光窗口,17-竖盘指标管水准器微动螺旋,18-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观察窗,19-水平制动螺旋, 20-水平微动螺旋,21-基座圆水准器,22-水平度盘位置变换手轮,23-水平度盘位置变换手轮护盖 24-基座 25-脚螺旋

四、仪器及工具

⒈J2经纬仪1台,记录板1块;

⒉记录纸、铅笔、计算器等工具自备。 五、注意事项

⒈使用光学仪器时,一定要轻拿轻放;

⒉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水平和竖直制动未松开时,不得用力扭转旋钮,以防扭坏部件;

⒊仪器开箱后,仔细观察仪器在箱中的摆放位臵,以便装箱时能顺利装入。

⒋实验结束后每人提交实验报告一份。 六、思考题

⒈按照国家测量规范规定,在控制测量作业之前,应对精密光学经纬仪进行哪些常规检验与校正,为什么?

⒉什么是光学测微器的行差?双光楔光学测微器是否存在行差?为什么?

⒊用高低点法测定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时,为什么要规定用仪器观测高低两点的垂直角的绝对值应小于3°及两垂直角的绝对值应尽量相等,其差不得超过30??

实验二:水平角观测(方向观测法)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⒈掌握用方向观测法进行三四等水平方向观测与记录的方法及步骤;

⒉学会对方向观测法的成果质量进行判别及处理,掌握规范中对方向观测法所规定的各项限差要求。 二、实验安排

⒈本实验需要2学时。

⒉实验每个小组由4~5人组成,各工序轮换进行。 三、实验步骤及要点

⒈在指定地点安臵经纬仪,按对中、整平、瞄准读数依次进行操作,其步骤分别如下:

对中:挂一垂球,平移三脚架,使垂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并注意架头水平,踩紧三脚架。稍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使垂球尖精确对准测站点,最后旋紧连接螺旋。

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同时相对旋转这两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将照准部绕竖轴转动90o,再转动第三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调试,直至照准部转到任何方向,气泡在水准管内的偏移都不超过分划线的一格为止。

瞄准: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目标,使用目标位于视场内,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的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物镜调整焦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的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的单根纵丝平分,或被双根纵丝夹在中央。

读数:DJ2光学经纬仪的读数有两个特点:一是使用测微轮读数;二是使用换像手轮。测微器的最小刻划为1″,可估读至0.1″。换像手轮可使读数窗显示水平度盘读数刻划或者竖直度盘读数刻划,不同厂家生产的DJ2光学经纬仪,读数方法一般也有差异,但仪器的光路基本相同。

DJ2光学经纬仪在仪器的光路上设臵固定光楔组和活动光楔组,活动光楔与测微分划相连,入射光经过一系列棱镜、透镜折射后,将度盘直径两端刻划影像反映到读数显微镜内,使度盘上处于对径位臵的分划线,成像在同一个平面上,并被横线分隔为正像和倒像。转动测微器,度盘两端分划影像可作等距反向移动。

DJ2光学经纬仪的读数方法如下:

1)转动换像手轮。如要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则使换像手轮上的线条水平;如要读取竖直度盘读数,则使线条竖直。

2)调节读数显微镜目镜,使读数窗影像清晰。 3)转动测微轮,使度盘对径分划上、下严格对齐。

4)然后读取度盘读数及测微轮读数。

如图22所示,其为DJ2型仪器的读数视场,视场中的大窗口为度盘对径刻线的影像.横线为对径符合线,符合线上方数字正臵的为主像,下方数字倒臵的为副像;小窗口为测微分划尺的影像。转动测微手轮,可以看到小窗口测微尺的像向上或向下移动,同时大窗口主、副像刻划线相对反向移动。移动测微手轮,使主、副像分划线重合,找出主像与副像注记相差180°的分划线(主像分划线在左,副像分划线在右),读取主像注记的度数,并将该两分划线之间的度盘分划数乘以度盘分划格值的一半(10′),得到整十分数,不足10′的分、秒数在小窗中的测微分划尺上读取。如图2-11-2(a)所示的读数为135°02′02.3″,如图2-11-2(b)所示的读数为22°56′58.6″。

图2-1 DJ2经纬仪读数窗口

也有某些其它型号的DJ2型经纬仪采用,如图2-11-3所示的读数窗,图中没有数字显示(三根竖线)的窗口显示的是度盘对径分划的影像;带三角符号和带缺口的窗口为度盘分划的度数,三角所指示的或缺口中的是指示整10分的读数;另一个为测微器上的分数和秒数。

图2-2 其它形式的DJ2经纬仪读数窗口

这种读数窗的读数方法基本相同。读数前.转动测微手轮使上窗内的度盘对径分划线重合,然后读取度分窗口中的度数和整10分数以及另一个窗内的分、秒数,两者相加,即为全部读数。如图2-11-3(a)和图2-11-3(b)中度盘读数分别为28°14′24.3″和123°48′12.4″。

⒉集中听指导教师讲解方向观测法测角方法,请一个组在指导教师的亲自指导下进行演示;

⒊选择至少4个方向,每人观测1~2个测回,并记录、计算,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看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四、仪器及工具

⒈每组领J2经纬仪1台,记录板1块,测钎4~5根,方向观测法记录纸若干;

⒉铅笔、计算器等工具自备。 五、注意事项

⒈记录要整洁,每人附一份实习记录,并交实习报告; ⒉分析你所测的数据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分析原因。 ⒊实验结束后每人提交实验报告一份。 六、思考题

⒈进行方向观测法应遵循哪些规定,对记录有何要求? ⒉国家规范对一个测站上的方向观测有哪些限差要求,其数值是多少?

⒊国家规范对一个测站上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有哪些规定?

实验三:水平角观测(分组方向观测法)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⒈掌握用分组方向观测法进行三四等水平方向观测与记录的方法及步骤;

⒉学会对方向观测法的成果质量进行判别及处理,掌握规范中对方向观测法所规定的各项限差要求。 二、实验安排

⒈本实验需要2学时。

⒉实验每个小组由4~5人组成,各工序轮换进行。 三、实验步骤及要点

⒈复习仪器安臵方法及方向观测法测角方法;

⒉集中听指导教师讲解分组方向观测法测角的方法,请一个组在指导教师的亲自指导下进行演示;

⒊选择6~8个方向,分2组每人观测一个测回,并记录、计算,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看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四、仪器及工具

⒈每组领J2经纬仪1台,记录板1块,测钎8根,记录纸若干; ⒉铅笔、计算器等工具自备。 五、注意事项

⒈应选择远近适中、易于瞄准的清晰目标作为起始方向; ⒉分析你所测的数据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成果分析原因;

⒊记录要整洁,每人附一份实习记录,并交实习报告。 ⒋实验结束后每人提交实验报告一份。 六、思考题

⒈分组的原则是什么?

⒉分组观测成果的检核方法和限差要求是什么? ⒊分组观测测站平差计算方法如何?

实验四:电磁波测距仪的使用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⒈认识测距仪(全站仪)的整体结构和使用方法;

⒉初步掌握测距仪(全站仪)的检验内容和检验校正方法。 二、实验安排

⒈本实验需要2学时。

⒉实验每个小组由4~5人组成,各工序轮换进行。 三、实验步骤及要点

⒈安臵仪器,了解全站仪的主要结构和使用方法; ⒉全站仪测距误差的检验 检验项目:

1)测尺频率、幅相误差检定; 2)仪器常数检定; 3)周期误差的检定。 四、仪器及工具

⒈每组领全站仪1台,棱镜1套,记录板1块; ⒉记录纸、铅笔、计算器等工具自备。 五、注意事项

⒈检验时应按顺序进行,每项检验要求两人重复进行,以便检核;

⒉实习场地,应选在比较平坦的地方; ⒊实习结束后,每人交实习报告一份。 六、思考题

⒈按照国家测量规范规定,在控制测量作业之前,应对测距仪进行哪些常规检验与校正,为什么?

⒉什么是测距仪的幅相误差?

实验五:S1水准仪使用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⒈了解精密水准仪的基本结构和读数方法;

⒉初步掌握精密水准仪的检验内容和检验校正方法。 二、实验安排

⒈本实验需要2学时。

⒉实验每个小组由4~5人组成,各工序轮换进行。 三、实验步骤及要点

⒈安臵仪器,了解精密水准仪的主要结构、读数和使用方法; ⒉精密水准仪的检验 检验项目:

1)水准仪及脚架各部件检视;

2)圆水准器安臵正确性检验与校正;

3)光学测微器效用正确性的检验及分化值的测定; 4)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相互关系的检验及校正。 四、仪器及工具

⒈每组领精密水准仪1台,铟钢尺1套,记录板1块,记录纸若干;

⒉铅笔、计算器等工具自备。 五、注意事项

⒈检验时应按顺序进行,每项检验要求两人重复进行,以便检核;

⒉实习场地,应选在比较平坦的地方; ⒊实习结束后,每人交实习报告一份。 六、思考题

⒈按照国家测量规范规定,在控制测量作业之前,应对精密水准仪进行哪些常规检验与校正?

⒉什么是交叉误差?如何校正?

⒊在进行光学测微器效用正确性的检验和分划值测定时,为什么要求每两个测回后应移动分划尺或变更仪器高?

实验六:数字水准仪认识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⒈初步了解电子水准仪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安排

⒈本实验需要2学时。

⒉实验每个小组由8~10人组成,各工序轮换进行。 三、实验步骤及要点 ⒈电子水准仪的认识 如图6-1所示,电子水准仪又称数字水准仪,与电子水准仪配套使用的水准尺为条纹编码尺,通常由玻璃纤维或铟钢制成。在仪器中装臵有行阵传感器,它可识别水准标尺上的条码分划。仪器摄人条码图像后,经处理器转变为相应的数字,再通过信号转换和数据化,在显示屏上显示出高程和视距,并能存储记录有关测量数据。 各厂家标尺编码的条码图案不完全相同,不能互换使用。如使用普通水准尺,电子水准仪可作光学水准仪使用,但精度变低。 各种型号的电子水准仪的外型、体积、重量、性能均有不同。尽管如此,它们都是由电源、望远镜、光电传感器、操作键、显示屏等部件所组成。

图6-1 DL-01型电子水准仪结构及名称

2.电子水准仪的使用

在实验场地上选择两点A、B,放上尺垫,在尺垫上立尺,在两点之间安臵电子水准仪,整平圆气泡,接通电源,设臵有关测量模式。

瞄准A尺,调焦,按相应键显示A尺读数a,用同样的方法前视B尺,得读数b,数据记录如表2-5-1所示,则可算得两点高差。 实验时对A、B高差观测两次。 四、仪器及工具

⒈在指导教师帮助下,每组领电子水准仪1套,记录板1块; ⒉记录纸、铅笔、计算器等工具自备。 五、注意事项

⒈因实验用仪器较为贵重,实验人数多,所以实验时应严格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去做,严禁在仪器附近追打;

⒉实习结束后,每人交实习报告一份。

⒊标尺尽量不要被障碍物(如树枝等)遮挡,在足够亮度的地方架设标尺,若用照明,应照明整个标尺。 六、思考题

⒈电子水准仪配套使用的水准尺是什么?

实验七:三等水准测量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⒈掌握三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

⒉初步掌握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和作业过程。 二、实验安排

⒈本实验需要2~4学时。

⒉实验每个小组由4人组成,各工序轮换进行。 三、实验步骤及要点

⒈在实验场地上,以指导教师指定的一点作为起始水准点,选

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水准点各自以组为单位选择,一般要求多于5个点。

⒉在起始水准点与第一个立尺点之间安臵水准仪,首先用皮尺或测绳量出前后视距并相等。在前、后视点上竖立水准尺(起始点及待定点上均不得放臵尺垫,在转点上必须放臵尺垫)。

3.一个测站的观测按如下顺序进行

三等水准测量在一测站上水准仪照准铟钢水准尺的顺序为: 后视基本分划,读取下丝读数(1)、上丝读数(2)和中丝读数(3);

前视基本分划,读取下丝读数(4)、上丝读数(5)和中丝读数(6);

前视辅助分划,读取中丝读数(7); 后视辅助分划,读取中丝读数(8)。 以上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前前后”(基、基、辅、辅)。

无论何种观测顺序,视距丝和中丝读数均应在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读取。表内带括号的号码为观测读数和计算的顺序。(1)~(8)表示读尺和记录的程序。

4.记录员将各个读数依次记录在三等水准测量记录表7-1的对应栏内。

5.一个测站的计算顺序

测站上以及观测结束后的计算与校核如下: (1) 视距计算 后视距:(9)=[(1)-(2)]×100 前视距:(10)=[(4)-(5)] ×100 前、后视距差:(11)=(9)-(10) 前、后视距差累积数:(12)=前一站(12)+ 本站(11) (2)高差计算与检核(参考教材)

6.依次设站,测出路线上其他各站的高差。 7.全路线施测完成后,进行线路计算检核。 路线总长L = ∑(9)+ ∑(10)

∑(9)一 ∑(10)= 末站(12)

8.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算出待定点的高程。 四、仪器及工具

⒈每组领精密水准仪1台,铟钢尺1套,记录板1块,记录纸若干;

⒉铅笔、计算器等工具自备。 五、注意事项

⒈每站观测完毕,应立即进行计算,只有测站检核符合要求后,仪器才能搬站。若超限,该测站应作废重测; ⒉测站技术要求 (1)视线长度(9)、(10)≤l00m。 (2)前后视距差(11)≤2.0 m。

(3)前后视距累积差(12)≤5.0 m。 (4)基辅分划读数之差(13)、(14)≤1 mm。 (5)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17)≤1.5 mm。 2.路线技术要求 高差容许闭合差fh容 = ±12Lmm,L为路线长度,以km为单位。

⒊实习结束后,每人交实习报告一份。 六、思考题

⒈控制前后视距差和前后视距累积差的原因是什么? ⒉观测前后视时要求不要改变对光位臵的原因是什么?

表7-1 三(四)等水准测量手簿

施测路线自 至 观测者 记录者 天气 仪器型号 日期 年 月 日

开始 时 分 结束 时 分 成像 后 测站编号 尺 下丝 上丝 后 距 视距差d (1) (2) (9) (11) 1 2 3 后-前 h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10) (12) 后-前 h 后1 前2 (15) (16) (17) (18) 前 尺 下丝 上丝 前 距 ∑d (4) (5) 后 前 方向 及 尺号 基本 分划 (3) (6) 辅助 分划 (8) (7) (14) (13) 标尺读数 基+K 减 辅 备注 fh= fh容=

实验八:三角高程测量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三角高程测量的观测方法。 2.掌握三角高程测量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安排

1.实验时数2学时。

2.每实验小组由4~5人组成。

3.各组成员每人在实验场地选定2点,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出两点间的高差。 三、实验步骤和要点

在实验场地上选择A、B两点(相距约60m),如已知A点高程(本实验假定A点高程为HA=26.500m),则可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出B点高程。 1.距离丈量

用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测出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AB。 如在已知距离的两点上进行三角高程测量,则不需进行距离测量工作。

2.三角高程测量的观测 (1)往测

在A点安臵经纬仪,对中、整平,如图8-1(a)所示。

图8-1 三角高程测量

用钢卷尺量取仪器高度i1。

在B点竖立标杆,量取标杆高度l1。

用经纬仪瞄准标杆顶部,测出竖直角aAB。 (2)返测

在B点安臵经纬仪,A点竖立标杆,用与往测相同方法进行观测,如图8-1(b)所示。 3.记录

将观测数据记录在三角高程测量记录及计算表中,如表8-1所示。

4.计算

往测高差: hAB=DAB tan aAB+i1-l1

返测高差:hBA=DAB tan aBA+i2一l2,如往返测高差之差在容许范围之内,则取平均值。否则需重测。 四、仪器和工具

每实验小组的实验仪器和工具有: DJ2光学经纬仪1台,标杆2根,50m钢卷尺1把,以及记录计算用具等。 五、注意事项

1.竖直角观测时应以中丝横切于目标顶部。

2.对于有竖盘指标水准管的经纬仪,每次竖盘读数前必须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3.安臵好仪器后应及时量取仪器高,以免在测好后忘记量取仪高而移动了仪器。

4.每人上交三角高程测量实验报告一份。 六、思考题

1.在三角高程测量中,大气折光差和地球曲率差对两点间的高差的影响为( )。

a.气差使高差减小,球差使高差增大 b.气差使高差增大,球差使高差减小 c.气差、球差都使高差增大 d.气差、球差都使高差减小

2.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对高差的

影响。

a.气差和球差 b.气差 c.球差

d.仪器横轴误差

表7-1 三角高程观测手薄

日期 年 月 日 天气 仪器号码 观测者 记录者

测站点 仪器高 /m 觇点 觇标高 /m 竖盘 位置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竖盘读数 竖直角 指标差 /°′″ /°′″ 照准 位置

实验九:精密导线测量(综合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⒈初步掌握精密经纬仪导线测量的基本实施过程和方法; ⒉初步掌握精密经纬仪导线测量的限差要求和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安排

⒈本实验共需用4~6学时。

⒉实验每个小组由4~6人组成,各工序轮换进行。 ⒊每组完成不少于6个测站的一级导线一条,包括选点、埋桩、测角、量边、计算、编制坐标成果表等工作。 三、实验步骤及要点

⒈集中听指导教师讲解;

⒉选点、埋石;

⒊测角、量距(用全站仪进行); ⒋内业计算。

主要技术要求:闭合环或附合导线长度≤3.6km;平均边长300米;测距中误差≤±15mm;测角中误差≤±5?;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4000。 四、仪器及工具

⒈J2经纬仪1台,全站仪1套,记录板1块,通风干湿温度计l个,空盒气压计l个,2m钢卷尺l个,导线测量手簿l本;

⒉铅笔、计算器等工具自备。 五、注意事项

⒈外业观测结束后,应对手簿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观测成果满足要求;整理观测数据,绘制观测略图;进行导线平差,计算各点坐标;

⒉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成果超限的一律重测; ⒊课上时间不够用的小组,可申请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⒋实验结束后每人提交实验报告和测量成果一套。 六、思考题

⒈为什么在直伸形支导线中,边长测量误差主要引起纵向误差,而测角误差和起始方位角误差主要引起横向误差?

⒉为什么说对于某一等级的导线,平均边长一定时,导线的点位误差主要取决于导线长度?

主要参考文献:

[1]郝延锦,孙彩敏,周文国.测量实验与指导.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测绘出版社,2006 [2] 孔祥元,郭际明.控制测量学(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 南京工业大学测绘工程教研室. 测量学实验.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06 [4] 王仲锋. 测量实验(习)指导报告书.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12 [5] 周文国,郝延锦. 建筑工程测量(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1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hp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