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阶段训练

更新时间:2023-03-08 16:46:3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选择题

1.下列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 ①“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丽王季历之兄也。” ②“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③“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④“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探寻中国经济政策演变之路”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研究成果时,附了两幅描绘生产民俗的河北剪纸,借以说明中国古代的某种经济形态,同时他们还引用了与这一经济形态相对应的言论。这些言论不应包括

A.“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B.“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C.“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井盐耳” D.“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

3.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4.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术、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C.社会上读书重学的风气开始盛行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衙门,公议乃行??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这一介绍反映了魏源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 B.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 C.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 D.向往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6.阅读1844~1856年广州、上海对英贸易进出口额比较 表(单位:万元),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 由英国输入贸易额 向英国输出贸易额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 550 250 1 790 230

1851 1 000 540 1 320 1 150 1856 910 620 820 2 580 A.广州地区的战乱环境不利于外贸的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推动了对外贸易的扩大 C.协定关税特权造成两地外贸地位的变化

D.上海逐渐取代广州成为最重要的贸易口岸

7.据初步统计,1913年至1921年,我国面粉工业23.5%集中在上海,22.7%集中在哈尔滨,原

料主要产地河南、河北、山东却极少。1922年全国共有150万枚纱锭,41.8%集中在上海,37.9%在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材料主要表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A.原料供应不足 B.发展速度迅猛 C.资本明显短缺 D.地区分布失衡

8.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

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资本明显短缺 D.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9.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

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是

A.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B.“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实施

C.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三个面向”方针的落实

10.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的七十年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 1912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1931年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都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B.都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原则 C.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

D.都表明民族独立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11.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4月14日,

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这些政策变化表明美国 A.积极传递与中国接近的信息 B.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 C.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D.落实《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立场

12.他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方向——对内在道德的强调,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中心的哲学家。该哲学家是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策 D.亚里斯多德

13.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

1

16世纪的手工工场 19世纪的机器工厂 20世纪的跨国公司 ①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②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 ③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 ④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部门 年份 农林渔牧业 工矿建筑业 商业运输业 地产房租业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D.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15.1946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写给国务卿贝尔纳斯的信中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再作任何

妥协。我们应该坚持完全控制日本和太平洋??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这表明 A.美苏“冷战”从此开始 B.二战后美苏两国矛盾加剧 C.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D.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

16.1921年,俄共(布)作出决议:“对于那些基本上不需要国家从储备中拨给原料、燃料和粮食

的中小企业(私营的和合作社经营的)给以支持。允许把国家企业租让私人、合作社、劳动组合和公司”。材料最能说明苏俄

A.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B.认识到恢复商品交换的重要性

C.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D.对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探索和创新

17.从1930年到1990年,空运的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之间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分降到3美分,?? 大量信息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经济地传递。这从

根本上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信息技术发展促成其它行业的革命

C.航空、信息技术的发展

D.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18.某国际组织“是经济合作的论坛平台,其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的承诺与成员的自愿,强调开放

对话及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不同于其他经由条约确立的政府间组织。”该组织应是

二、非选择题

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 ——《宋论》

材料二 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1382年(洪武十五年)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号“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说到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可见从前设御史台谏的官,原来是一种很好的制度……可见中国从前的考试权和弹劾权都是很好的制度,宪法里头是决不可少的。……五权宪法的立法人员就是国会议员,行政首领就是大总统,司法人员就是裁判官,其余行使弹劾权的有监察官,行使考试权的有考试官。 ——孙中山《五权宪法》

材料四 在中国的权力监督体系中,包含着诸多的要素:除执政党和政府的自我监督外还包括人民群众监督(主要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司法监督(主要通过宪法和 法律 )、舆论监督(主要通过新闻媒体)、民间组织监督(主要是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以及民主党派监督等外部监督。

——《探讨权力监督中的中国民主党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两种表现。(4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对监察权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是如何落实监察权的?(4分) (3)根据材料四指出,为了加强对权力的监察,我国在建国初期确立了哪些相应的政治制度? (2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建立和完善监察制度的作用。(3分)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hp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