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资源

更新时间:2023-10-24 08: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资源:以它为对象,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对象。资源分自然和社会资源。

草地资源——草地类型,草地水资源,草地植物,草地环境和草地动物。

草地资源:是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草地类型,面积和分布,以及由他们所产生的物质的蕴 藏量,它是一项农业自然资源。 草地资资源:以它为对象,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对象。资源分自然和社会资源。 物量是十分接近的

宁夏共有8类草地,其中有重要畜牧业意义的有6种

①12类:微温干旱类(棕钙土,灰钙土,半荒漠)草地类②13类:暖湿干旱草地类(半荒漠)③20类:微温微干旱草地类(草原)

④28类:微温微润草地类(草原/草甸草原)⑤36类:微温湿润草地类(黑垆土,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

⑥42类:寒温潮湿草地类(高山草甸)⑦43类:冷温潮湿草地类(针叶林)

⑧44类:微温潮湿草地类(针叶—阔叶林,灌丛草甸)源的特性1自然特性2经济特性3社会特性

显域性(地带性)草地:受地带性气候影响而形成的、具有相应地带性分布的草地

隐域性(非地带性)草地:在在气候带内,由于地形、土壤、水文条

件的变化,局部地区 出现了不同地带性气候决定的水热,特别是水分条件,从而形成不同于地带性草地的特殊草地,为隐域性草地 原生草地:在一定空间固有的无机和生物环境因素下形成的草地 次生草地:是原生草地的演变,是外力改变了固有的立地条件,是以水、热为中心的植物 生活要素有了质的变化,或者植被组成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改变或破坏了原生草地,形成新的草地,即次生草地

草地的类型: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具有一定自然和经济特性的具体草地地段,是草地的组成单元。

草地分类:在认识与明确草地类型的基础上,人们根据不同的利用目的,对体现草地的自然和经济特征不同的草地组成单元,以一定的原则,系统和标准进行类型区别的过程。

恩格尔系数 :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草

区别:草地是一种自然体,是自然存在的各种类型,分布于各地的草地的泛称;草地资源是 经过人工利用,经营的草地,是生产资源和环境资源,是有数,质量和分布地域的草地经营实体,使蕴藏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生产力。同时草地资源的内涵,随着生产的发展,应该扩展为一切自然,人为,福产品饲草料资源的总体。 草地资源4大要素,气候组分(光照-太阳辐射,光照指标;热量-热量带,温度;降水- 降水,蒸发)生物组成(植物,动物,微生物)地学组分(地形-坡向,坡度,土皮面和坡面,平原和低地;

土壤-土壤基质和性质;水文-地表和地下水),人文组分(人文环境,人类活动。)

中国草地资源:我国版图辽阔,横跨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和高寒带等气候带,各地生态条件差异很大,中国有18类草地。其中,面积最大的是高寒草甸类,占全国草地面积16.22%,由其为主体,并和面积第三位的高寒草原等共同构成了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的基础。温性荒漠的面积占第二位,占全国11.47%,由其为主体,和温性草原荒漠,并多与山地草地相结合,共同构成了西北荒漠草地畜牧业的基础。温性草原的面积居第四位,以其为主体,并与温性草甸草原和温性荒漠草原等共同构成了我国北方草地畜牧业的基础。

草地资源的自然特性:一,资源数量的巨大性1,草地面积最大,2,草地分布广,类型繁多,3,草地植物量大。二,资源数量的差异性。三,资源空间的有序性。四,草地资源的动态性。 草地资源的经济特性: 一,草地资源的脆弱性和可跟新性,二,草地资源的有限性与生产潜力的可发展性。三,草地资源利用的适宜性与限制性。影响我国草地资源的限制因素有1,天然草地占绝对优势,人工草地面积比例较小2,难利用草地比例高3,天然草地中优良草地面积小4放牧面积大,割草场面积小5,暖性草地面积大,冷季草地面积小四,草地资源的资产性与增值性:1,有效能的投入,2,区位的变好3,需求的增加4,利用方式的集约化5,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五。草地资源利用的个体性和后果的

社会性

草地资源的经济功能:1,草地畜牧业2,饲草种植业3,草产品加工业4,草种业5,草坪业6,草原旅游业a,观光旅游b,休闲度假旅游c,科学探险旅游7,其他经济功能。

草地资源的生态功能: 一,调节功能,1,气候调节2,空气质量调节3,水资源调节,4,侵蚀调节,5,土壤碳固定6,废弃物降解7,营养物质循环。二,支持功能,1,提供初级生产和维持物质循环2,土壤形成和维持土壤功能3,提供生境4,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三,生态服务功能经济价值。

草地资源的社会功能: 一,草地的历史演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二,草原孕育了多样的民族文化,三,草地资源是国家食物安全的保障基础。四,草地是我国社会稳定的基础资源

草地资源评价的特点:1,必须有特定的目的2,必须针对一定的草地用途,3,评价必须针对一定的时期,4,评价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多因素分析5,评价结果应该能够直接应用于实践。

草地资源的评价目的: 1,为草地利用与规划服务2,为草地管理服务。

草地资源评价的类型 根据目的分类2,根据方法分类3,根据评价目标的综合性程度分类4,可按草地评价的对象分类。 气候与草地资源的经济属性:一,大气因素与生产能力

,1水热绝对值,2水热配合协调性 二,大气因素与生长季节;

三,大气因素与生产措施。,决定草地类型与相应的自然条件与经济特性

草地资源的植物作用:1阻挡太阳辐射,缩小极端温度的变化2可削弱风,调节空气湿度,防治水土流失,增加腐殖质。3决定着第一性生产力,形成第二性生产力的基础。二植物群落

微生物在草地形成中作用:1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2微生物区系的划分和作用3物质循环的基本类型和决定其过程的微生物。 生物组分与草地资源的经济属性:1时间关系,是植物生产的明显季节性与动物生产的相对稳定性所形成的能量与物质流转不畅的问题2空间关系,是植物与动物地理分布上的协调性3种间关系,指草地植物之间和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协调性。

人文环境与草地形成:1草地的量变方面2砍伐森林建造草地3森林破坏或经营不善,阴生植物变喜光植物4开荒造田,开垦草地的毁灭性后果。

草地分类方法:1农业经营分类法2发生学分类法。植被—生境 国内草地分类方法:1贾慎修植被-生境分类法,反映了自然,经济特性,发生和演替规律2许鹏发生经营学主体特征综合分类法3任继周,胡自治综合顺序分类法4中国现行草地分类法。 分类单位; 类,组,型。

我国现行的草地分类系统:1中国草地分类贾慎修植被-生境分类法(1980,1982)

2许鹏发生经营学主体特征综合分类法(1965,1979,1985,1994)

3全国草地资源调查拟定的中国草地分类法

4任继周、胡自治综合顺序分类法(1956,1979,1985,1995) A草地分类原则(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1气候因素,水热是草地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2草地植被,草地是主体,是草地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3地形因素,是非地带性草地分类的主要依据。 B草地分类单位与命名

草地分类单位,高级分类单位——类组,类,亚类:中级—组,低级----型,亚型,变型。

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型,一个草地至少有3个优势种。

类,高级单位,具有3因素,即相同的水,热和气候条件,反映大的气候带和气候特征,类之间草地自然与经济特征有质的区别。 组,在草地和亚类范围内,组成建群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植物所属经纪类群相同的草地,各组分具有量的差异,组是型的联合。 型,在草地组的范围内,以具有饲草价值的主要层的优势种相同,生境条件相似,型是草地分类的基本单位。

1.草原类组草地类型的基本特征:草地植被主要由多年生微温和寒温,旱生的丛生禾草和部分中旱生的根茎禾草组成的植物群落,由于该草地所处形成条件的差异,以及局部生境条件的额变化,在草群中常有一些杂类草,半灌木和灌木等,使草地在类型学上复杂起来。

2.荒漠类草地的基本特征:有71.2%的草地属于温带荒漠,有少部分属于寒带荒漠。气候极端干旱,土壤贫瘠,植被稀疏,由一系

列超旱生,微温和寒温,叶退化或特化的半灌木,灌木,小乔木组成草地植被。

3.暖热性草丛,灌草丛草地类组草地类型的基本特征:分布于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由中温性。热性的中生或旱中生的草类,灌木组成群落,是一种次生植被。

4,草甸草地类组草地类型的基本特征:主要分布于北方温带地区,一般不成地带性分布,草地植被主要由多年生中生,旱中生,湿中生草本植物为主体组成群落,由于该类草地所形成条件的差异,以及局部生境条件的变化,草地类型变化比较复杂。

5,沼泽草地类型基本特征:在地表终年或季节性积水,土壤过湿的生境中发育的隐域性草地类型。分布广泛。主要生境2种,一是平原中局部低洼,潜水溢出带等,二是高原和各大山地上部,植物组分比较简单,主要由大禾苗,大莎草以及高大杂草组成。以湿生植物植物为主,也有沼泽植物和浮水,挺水植物。 草地分类的原则:1要体现草地发生学规律2要体现自然与经济特性的综合分类3分类标准选择体现主导因素4草地分类要为生产服务。

。草地资源评价的的工作顺序:一,准备工作,1了解基本状况,①自然条件②社会,经济③政治2收集资料①数据②图件二,制定评价方案,1,确定待评价草地的范围和边界2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三,草地评价过程-对比评定。四,提出成果。 草地植物资源评价1草地产草量评价法,①草地的单位面积产量

②总产草量-年产草量③产草量的组成结构2草地营养物质产量评定法P118①,换算成干物质计算各营养物质含量②,计算草地面积生产营养物质数量③,计算可消化营养物质质量。 .3 草地等级评价法P120,适口性指标,利用率指标,牧草营养成分指标,产草量指标。 1牛=5羊

草地动物资源评

1,野生动物 2,载畜量。

草地载畜量评价方法1.制定草地载畜量评价目标2.,确定载畜量指标3,确定指标标准.4.确定草地载畜量评价系统

草地健康评价 :内容1土壤,土地的稳定性2水文学功能3植物群落的完整性

草地区划的原则: 1,以草地类型为基础,进行区域划片工作2,以自然因素,如气候,土壤等,特别是草地水,热因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依据,3,草地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草地利用制度,草地畜牧业的布局以及生产现状在区域内的一致性,是分区的对象4,草地的经营管理,培育技术,改良措施以及畜牧业的发展方向的共同性,是分区的重要依据。5,各级区的界线应与相关行政界线相吻合,并尽可能连片,保持完整性,并使区域的划分在实践中便于执行。

草地区划一级区的划分:地名+热量带+干湿条件+草地类 草地区划二级区的划分:地名+地形条件+草地亚类或类 草地区划三级区的划分:地名+大地形+草地型或优势植物种群

草地调查的内容:1植被特征,植物的组成,高度,盖度和产量2环境特征,地形和土壤3生产信息,放牧利用,草地管理,保护建设,草地培育,4灾害状况,鼠害虫病5 生态保护,工程状况,恢复情况

区域经营草地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原则,二,可持续发展原则,三,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1,经济效果与投资和发展的、速度的协调2,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协调3,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草地资源经营区域的划分: :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草地资源特点,社会经济和草业生产的特性,按照区别各地区之间的资源差异性,归纳一个地区内资源共同性,把草地资源划分为具有不同经营特征的草地资源区域。

划分方法 :①草地分区,依据自然条件和资源特征划分②草地资源区划,自然,经济,生产和资源③草业生态经济区的划分。 草地资源经营概况 一,世界草地,1,提高天然草地的生产力的措施2,建立人工草地3,草地科研新技术二,中国,1,浅翻耕,松耙和划破草皮2,施肥3,灌溉4,封育,5,飞播牧草6,火烧。 草地资源调查的用途:1获取信息2分析机理3监测评价 草地综合调查的内容:1社会经济条件2草地自然环境3草地类型4草地生产力5其他饲料资源6其他水土资源7草地植物资源8野生动物资源9草地生产状况。

草地调查的准备工作:1调查任务与成果的要求2做好组织准备3

做好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4工作计划的拟定和统一技术规程5物质准备,

1相关资料准备,自然条件的投资,社会经济资料,畜牧生产资料,气象资料,灾害情况资料2调查工具的准备①采样工具,用于植物,土壤样品的采集和保存②称重工具③位置,尺寸测定工具,GPS,罗盘,望远镜④土壤水分测定工具,土钻,中子仪,TDR探针⑤音像采集,数据存储工具3,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内容,测定方法,日程路线,人员,要求精度,预期成果,编制记录表格。 调查路线,交通工具,地形图选择。4,人员组织和培训,专业知识,动植物辨别,鉴定,路线设置,样地选择,测定登记本,测量技术,交通安全,野外作业。 5访问调查,访问,调查表 6野外测定

7数据汇总,分析,编写调查报告。

自然条件调查,1气候条件:水,热为中心的资料收集,推知热量,水分,光能,风能以及灾害性气候;2土地条件:土地种类,面积和分布,利用方向,利用结构,利用水平;3水资源条件:可利用地表,地下水源的数量,质量,补给与时空分布,开发利用与现状;4生物资源条件:动植物与微生物资源,人类活动。 社会经济条件调查,1,人口,劳动,人力资源调查,2,经济条件的调查,生产和经济原有基础的调查,实现现代化经济条件的调查3市场需求和供给的调查。

草地资源经营现状的调查1草地资源经营牧用现状调查,更新与保护现状调查2草业生产经营现状调查,养殖业经营现状,种植业,林业,牧业等。3草地资源的其他用途经营现状调查。 草地植物,动物及饲料资源调查1植物资源调查,饲用植物资源,人工栽培 饲用植物资源,其他经济用途植物资源2动物资源调查,家畜资源,野生 动物资源3饲料资源调查,,种植业生产饲料资源,林副产品饲料资源,工 副产品饲料资源,工业饲料资源和其他饲料资源

样地调查:主要是针对生态关键区域、重点草地类型、鼠虫害发生地、草地工 程检测等长期定位观测松地,周期拖地进行样地调查。

样地选择 (1)样地面积 草本类型:1~4hm(2)样地走势A具有典型地 B山地样地 样地应注意高度、坡度、和走向

C灌丛样地 灌丛分布均匀 D不能迭抖群落与过度地段

样地调查的内容(1)草地群落特征(2) 草地灾害 (3)气候条件 (4)土坡特征

样方设置 描述样方1个 测产样方3到5个 频度样方大于10个 路线调查

1针对草地类型调查、三化程度和边界、灾害发生范围、工程

实施区域、草地质量等的态体状况进行快速调查

2路线选择 a 选择路线要有代表性b 路线选择要有省工省时 c 要照顾空间差异性d 考虑地形复杂 e 把握原则灵活布置 路线设置方法:路线间隔法、网格法、内差法

三 样方测定 1 样方的大小、形状 草地植被越差;样方越大 正方形或长方形2样方的设置 3样方的测定(1)植物种类(2)群落特征:密度、盖度、频度、产量等(3)结构外貌:层、层片、物候、生活力、生态型等(4)其他 一 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标本、记录表、图片、样方、访问调查记录等整理、审查、分析

1 野外调查表的整理与审查

①分类汇总 ②检查是否规范,有无错误或遗漏内容 ③分类登记,装订成册

2 植物标本、分析样品的整理与检查 3 样地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二 草地面积量算

1 面积量算原则 a以图整理基础为基本控制b分析进行量算 c按面积比例平差 d自上而下逐级汇总

2 面积量算的方法 常采用的几何分析法、方格法、网点板法、求积圆盘 法、平行线法、求积仪法、称重法等

毛面积是指在所量面积中含有部分在量算图上难以标明的非草地类的面积

草地有效利用面积是指在扣除了一切非草地地类面积之后的草地面积,是用以计算草地生产力的面积依据。 3草地面积的矫正

三 草地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写

1编写调查报告的目的与要求 侧重点:多用图表形式、提出的问题要属实、文字力求简明、准确性

2调查报告的内容 a调查目的、工作组织、工作过程和采用技术路线 b调查区社会、经济、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 c调查区草地资源的类型、分布、数量、质量特征 d调查区植物、动物资源和开发利用 e草地利用建设和农、林、牧其他各业生产现状 f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发展设想 g对调成果的评价

草地植物资源评价1草地饲用植物营养成分评价2草地植物产量评价

3草地植被生态学评价4草地等级评价5草地地面条件评价 概略养分指标: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钙、磷和胡萝卜素

纯养分指标: 常量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五碳糖、六碳糖及其它糖类、脂肪和脂肪酸

总能量指标:能量含量(消化试验和代谢实验的基础数据物生产

的力能学评价

草地植物产量评价;草地牧草经济产,草地牧草营养物质产量,草地植物生物学产量,草地净营养物质生产力 草地健康评价

1保持生态系统本身特征的基本结构,或不断完善 2保持生态系统本身的基本功能,或不断提高

3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因素与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谐的趋势 营养和能流分配:植物活体与死体的分布、光合作用的时段、根在土层中的 分布

恢复机制:植物年龄多样性、活力草地资源属性是指草地作为农业自然资源 所固有的、本质方面的外在和内在的特征、特性、状态和关系等。幼 苗发生指标

由于草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已为或可为人类利用的草地,人类在利用草地资源的过程中,必然要对草地进行加工,所以,草地资源的属性不仅包括其组分构成属性、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也包括功能开发属性等。

草地资源数量的巨大性1草地的面积最广:草地面积>森林>耕地2草地分布最广,类型繁多 3草地的植物量很大:全世界的植物生物量为1.17×1012-1.27×1012 t/a,其中36%-64%为草地植物量。在相同的环境条件草地资源生态环境生产功能及环境生产层

宁夏共有8类草地,其中有重要畜牧业意义的有6种 ①12类:微温干旱类(棕钙土,灰钙土,半荒漠)草地类 ②13类:暖湿干旱草地类(半荒漠) ③20类:微温微干旱草

地类(草原)④28类:微温微润草地类(草原/草甸草原) ⑤36类:微温湿润草地类(黑垆土,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 ⑥42类:寒温潮湿草地类(高山草甸 ⑦43类:冷温潮湿草地类(针叶林)

⑧44类:微温潮湿草地类(针叶—阔叶林,灌丛草甸) 宁夏草地生态条件规律性变化

1、地形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倒置状。

2、气候:主要为水热 水份:南→北 降低 热量:南→北 增加 3、土壤:土壤分布与植被相关,相辅相成,从六盘山开始,自南向北土壤类型

植被:高山草甸→针叶林→森林草原/草甸草原→草原→半荒漠(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 荒漠

土壤:高山土→棕壤→褐土/黑垆土→淡黑垆土/高山草原土→灰钙土/淡灰钙土→棕钙土 土壤有机质: 自南向北↓

土壤质地: 自南向北↓。越南土壤的壤性越大,越北沙性越大 土壤PH的值: 自南向北 PH值↑ 从草地植被看:

①从草地植被生态类型看: 越到南部,湿生或中生的越多. 越到北部,旱生或干旱越多.

②从植被构成看: 越道南部,植被构成越复杂. 越到北部,植被构成越简单.

③从营养类型看: 自南向北,营养型为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为主→灰分型为主

④牧草盖度、密度看: 自南向北,盖度/密度↓

⑤产量、含水量来看: 自南向北,产量↓,牧草含水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lc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