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思想政治教育

更新时间:2023-08-11 02:21: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外来因素对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韩国作为东方文化圈中的一员,自古以来就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非常重视伦理道德教育,近代以来,特别是二战后,韩国随形势的变化,不断加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教育,广泛吸收各种外来积极因素,并使之和韩国国情结合,形成特有的国民伦理教育体系。本文从外来因素的内容、韩国如何对待来分析外来因素对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外来因素及韩国的应对

(一)古代的外来因素及韩国的处理

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外来因素的作用。古代的外来因素主要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韩国广泛吸收,为其所用,处理的恰到好处。

在古代,韩国广泛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并结合韩国的国情,形成了现在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公元前11世纪中国周朝时起,中国文化便影响了朝鲜。7世纪纪时新罗时代就仿效汉政制建国,儒学在14世纪李朝附期达到鼎盛,那时孔孟也像在中国一样被封予极高的名誉,而汉字被作为官方文字,为贵族所垄断,这一切都使儒家伦理深深植入韩国文化之中。三国时期,高句丽很早就在中央“立太学”教育子弟,“太学”是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专门教育王公贵族子弟的国家最高教育机关.其时,由儒家学者所创办的私学不断兴起,承担着初等教育任务,李朝时期理学思想成为教育指导思想,其目的在于培养封建官吏和教化民众。教育机关官学、私学并举,官学比较系统,在中央有成军馆和四学,成均馆为国家最高学府,课程为四书五经和诸史以及书法;私学的形式有书院、书堂,它们对普及儒学,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近现代外来因素及韩国的处理

近现代,外来因素呈现出复杂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包括日本的殖民统治,美苏争霸、冷战格局、全球化等。它们深刻影响了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近代,韩国深受日本的入侵。因此,这一时期,韩国近代教育以反对日本殖民统治为主线,这其中体现了儒学精神中的爱国主义、忠孝节义、民族事大的历史传统。韩国把这种不利因素转化为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就是反日教育。

韩国曾针对日本统治时期长期推行愚民政策和奴化教育政策所造成的国民素质普遍低下的问题,强调废除奴化教育制度,消除其影响;树立民族民主教育思想,建立新的教育制度,普遍提高国民的素质。当时的韩国军政厅学务局聘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一百多名权威人士组成朝鲜教育审议会。主张把“弘益人间”作为教育理念。其理由是: (1)要消除日本殖民统治的遗毒,建设新国家,教育应该是民主的和民族的。(2)“弘益人间”既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又与基督教的博爱,儒教的仁义,佛教的慈悲想通,包含着人类共同繁荣的理想,符合民主主义的基本精神。通过“公民课”的开设,韩国进行了反日教育,树立起民族独立精神和民主主义思想,批判了日本殖民主义的“民族抹杀”政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1]

50年代到60年代,是两大阵营尖锐对立时期。战后,朝鲜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建立了两个对立的政权。韩国选择了资本主义制度,美国企图把韩国变成冷战时期反共反华的亚洲桥头堡。李承晚政权和朴正熙政权都追随美国,实行了以反共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朝鲜战争后,李承晚政权为了达到反共反人民政治目的的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大肆进行“反共”教育。同时,也在学校里进行着以儒家道德思想的“三纲五常”演化而来的所谓“道义教育”。60年代朴正熙政权的改革,强化了国民精神教育。韩国的经济开始走上了腾飞之路。

但是,从60年代起,韩国现代化的加速进行,不惜损害传统的价值观念。这样,追求变化的势不可挡的趋势成了韩国社会的主流。由于西方文化和技术的大规模涌入,这个国家旧有的风俗习惯突然受到破坏,一些好传统的中断,给通行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韩国不断调整,特别是《国民教育宪章》的颁布,重新确定了教育的理想和目标。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为了培养出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自律的、富于创造性的韩国人,韩国进行了7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后确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要求是:以教育课程为中心,以教育需求者(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课程所追求的培养人才的标准是:(1)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个性的人;(2)以基本能力为基础,发挥创造力的人;(3)以良好的教养为基础,发挥创造力的人;(4)在对韩国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新的价值的人;(5)以民主市民意识为基础,为共同体发展作出贡献的人。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强调“创造力”和“为集体作贡献”互为表里,是一种很好的素质教育。

二、给我们的启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韩国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十分重视外来因素对本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学习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形成独具韩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抵制不良外来因素的影响。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它给我们带来很好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一)重视有利的外来因素与本国国情的结合

在我看来,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因素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二战后西方的民主价值观和全球化等因素。韩国无论在任何时期,都能重视有利的外来因素与本国国情的结合,为其所用。韩国是儒学文化圈国家,其教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和道德伦理至今仍然是韩国民族精神的内核。他们把儒学渗透于民族文化之中,形成了韩国式的东方文化传统和道德品格。韩国学校德育的内容是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基本的培养载体。韩国学校德育的思想基础是儒家伦理,在初中“国民伦理”课中讲授“三纲五常”基础知识。儒学文化成为了韩国抵御西方不良价值观的重要武器。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们应该学习韩国的经验,不断地使外来的积极因素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形成我们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抵御西方不良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政府的强力推动

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显性的,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强政治倾向性的。在对待外来因素方面,韩国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此其中,韩国政府不断的调整其政策,扶植传统文化,设置机构研究文化走向,加强青少年的思政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民教育体系。

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于1978年由政府创建。其宗旨是“研究民族文化的精髓;坚定主体的历史观和健康的价值观;探索未来社会发展的坐标,弘扬民族振兴的精神,为民族文化的畅达作出贡献”。而纵观有关政治民主意识表现强烈的青少年教育活动,无不渗透着政府干预的影子。直到1993年金泳三就任民选总统时,仍提出“要重新找到我们社会应有的权威,我们的自由应当是为集体的自由,正如白凡先生所说,不是在公园里折花的自由,而是栽花的自由,要重新36树立被践踏的道德,就此而言,今天的教育应当同为未来而作准备的科学技术教育一起成为培养真正的人,民主的市民的人间教育,这就是新教育。”[2]可见,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制度,始终是韩国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是应促其实现的课题,不能回避。”[3]

对于我们而言,政府也需要发挥作用,除了弘扬传统文化之外,还要积极地推进外来文化与我国的结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自身的活力。

今天的儒家伦理不但体现了韩民族的精神,更成为韩国的教育主体,是韩国学校的灵魂,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儒家伦理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第二, 儒家伦理是韩国国名教育的基础思想,儒家认为只有尊师,才能重道,只有重道才

能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良好风尚。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第三, 儒家伦理思想是家庭德育的重要体现。儒家的忠孝一体化思想是韩国社会的各个层

面也都贯彻着种种原则。但是,韩国也正在批判的弘扬儒家文化,努力地解决东西文化的关系问题。所以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来看,世界上儒家伦理保存得最多、最好的国家应是韩国 二战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摘 要:战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三大特点:政府主导 ,政治倾向鲜明;立足儒教传统 ,广纳

西方文明;遵循教育规律 ,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这些特点保证了战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性。针对我国思想教育工作的现状 ,借鉴战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

手:充分发挥国家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和政策支持;重视传统儒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实现传统思想现代化与马克思主

义通俗化的有机统一;重视道德实践、 整合社会资源、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素有“ 隐士之国“的韩国 ,自 20世纪 60年代以

来 ,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江汉

边的经济奇迹 ” 、 “东亚经济奇迹 ” ,成为“亚洲四小

龙 ” 之一。其迅速崛起的背后,除了适时调整经济

发展战略外 ,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重视 ,尤其是对全

民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视 ,他们用行动阐释了思想政

治教育的价值 ,培养了大批思想道德素质高 ,工作能

力强的人才 ,为经济的迅速腾飞注入了无限的生机

和活力。因此 ,了解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取其

所长 ,对于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化 ,充分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具有

一定意义。

一、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政府主导,政治倾向鲜明。战后的韩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清除殖民统治遗毒,唤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重塑民族精神,培养有独立国民性的人。这一任务快速而有效地完成首先要靠国家政权的支持。韩国政府把德、体、智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三大指标,把德育置于教育之首,并强调德育的民族性,这种教育理念被有些学者称为“有国籍”的教育。

韩国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政治意识被清晰地反映到学校的教育中,早在1949年大韩民国建立之初,韩国政府颁布的《教育法》中第一条就是对道德教育目标的规定:教育的宗旨就是在“弘益人间”的理念下,协助所有人完善其个人的品德、培养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公民应有的资格,使其成为民主国家的建设者,并努力实现全人类繁荣的理想。其中“弘益人间”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国的建国精神,语出古朝鲜神话,是令天下苍生共同受益的意思。韩国的思想政治和道德课程在美国军政时期最初称《公民课》,后改为《社会生活》。通过《公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民课》的开设,韩国进行了反口教育,要求国民树立民族独立精神和民主主义思想,彻底批判了日本殖民主义的“民族抹杀”政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同时,韩国政府的每次课程改革,均对德育课进行重大改进,改进的内容都集中反映了政府的兴国决心、民族复兴的强烈意识和兴国立国大计,韩国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用金泳三就任民选总统时所说的话可以得到充分体现,他说:“要重新找到我们社会应有的权威,我们的自由应当是为集体的自由……不是在公园里折花的自由,而是栽花的自由,要重新树立被践踏的道德。就此而言,今人的教育应当同为未来而准备的科学技术教育一起成为培养真正的人、民主的市民的人间教育,这就是新教育。”正是在政府主导下,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它自身独特的魅力。

2.立足儒教传统,广纳西方文明。韩国的前身是朝鲜,早在高句丽、百济和新罗时代就盛行儒家教育,及至李朝创始人李太祖把儒学国家化,使儒学变成官学和社会意识的主导形式,并用科举考试强化了它的社会控制职能,因此儒学在韩国有着很深的影响。韩国学者普遍认为,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同时,韩国又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起来的,美国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至上的价值观也深深影响着韩国人的思想和生活。因此,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坚持儒家文化在塑造国民品性中的基础作用,用民族精神培养有国籍的人,用传统礼仪培养有风度的韩国人,用西方的追求民主、崇尚科学、尊重个性和追求物质财富价值观培养世界公民。下面我们就以礼仪教育为例来感受韩国人的道德教育。

首先,系统地学习礼仪知识,增强礼仪意识。在韩国,小学、初中都设有《道德课》,其内容分为4个领域:个人生活、家庭邻里和学校生活、国民生活、民族生活。高中设“伦理”课,内容分为5个领域:个人伦理、社会伦理、国家伦理、伦理思想、统一课题。在中学德育课基础上系统讲授高一层次的伦理知识,结合道德问题的讨论,加强道德自律能力培养,教育青年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处理好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韩国大学中设有教养课,基本内容由教育部确定,设立必修课,各大学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师资研究状况,增加选修课,并设置专门的教育机构,负责而向全校各院、系开设这些课程。通过由浅入深、以丰富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向学生提供系统的以讲述礼仪知识为基础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礼仪意识,使遵守礼仪成为他们提高个人修养的内在需要。

其次,以履行家庭礼仪为重点,将礼仪教育寓于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礼仪习惯。家庭是一个人接受礼仪教育最早的地方,为此,家庭礼仪中的“孝道、和谐、为他人着想”就成为韩国家庭道德教育的承点。在韩国,如果一个人不尽孝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一家人如果传出去任何对长辈不敬的言语,这一家人就会受到强烈的舆论谴责。因此韩国的孩子从小就被培养在家庭中相互友爱、相互尊敬的习惯。及至进入学校,幼儿园里专门开设礼仪室,幼儿跟随教师学习茶道等传统礼仪。习得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重视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通过设置“道德教室”、礼节室,模拟生活场景,进行礼仪、礼节演示教育,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礼仪习惯。

正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以知导行的基本理论,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使得韩国人具有了儒雅的风度和谦谦君子的气质,同时也正是因为传统道德教育在韩国人身上的奠基作用,使得韩国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依然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能够避免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3.遵循教育规律,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保证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根源子韩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上的明确性、教育内容上的渐进性、教育方法上的具体性、教学环境间的相互渗透性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性。韩国思想政治课在目标确定上,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上,有所侧重。如在小学阶段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为主;中学阶段,以内化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为主;大学阶段则以重视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形成道德自律能力为主。在内容上,讲究渐进性,如小学、初中都设有《道德课》,内容虽都为个人生活、家庭邻里和学校生活、国民生活、民族生活,但各部分的内容在不同的年级,其具体表现却不同:如三年级的个人生活内容是:清洁、卫生和整齐;尽到自己的责任;保存物品。六年级的则是要勤奋和竭尽全力;尊重生命。在教育方法上,在进行必要的理论灌输后,强调道德实践和道德活动的展开,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习惯。学校把灌输爱国主义与带领学生参观社会发展成就展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开展的“睦邻周”、“礼貌周”活动,强化学生与人为善、互助友爱、讲礼貌等良好的品德,将课堂活动、学校活动和社会活动相结合,以此来使学生习得的抽象道德教条,内化为个人内心感悟,并外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在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的开发利用上,尤其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资源的整合,重视环境育人。《韩国青少年宪章》中明确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任务,并采取切实、具体的方法贯彻执行。如学校成立家长联谊会,使学校德育与家庭建立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教育作用;建立广泛的社会教育网、监督站;创立融学校和社会机构一体的互助合作、共同活动的文明社区等。

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充分发挥国家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任务。《决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提炼为密切相关的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因此,国家要坚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就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重新焕发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生机和活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传家宝,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确立,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因此,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改革创新的方向和主要内容,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自己独特力量的源泉所在,基于此,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构建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可靠的思想基础。其次,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指导、智力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支持和政策咨询的作用。最后,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

2.重视传统儒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实现传统思想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机统一。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用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国家至上主义思想:“使国家权威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避免或克服了急剧变革过程中引起的社会失序现象和发展性危机,加强了对分散的经济与政治资源的宏观控制,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调整了各利益集团的冲突;促进了社会整合”。同时儒家的人本主义思想也是韩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民精神的重要内容。不过,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单纯依靠传统,而是在立足传统的同时将东方儒家伦理道德与西方民主理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较为适合本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道路。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的选择上,也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孝道”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家庭道德教育在学校和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以此构建和谐家庭;以传统的“礼仪”教育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机统一。更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将枯燥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化为生动活泼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理论的魅力,在理论指导中体验生活的幸福。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就要求在家庭教育中,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家庭中老人的教育观念,学会科学理性地爱孩子,给孩子施爱的机会,保护好孩子道德情感的萌芽,不要将其窒息在爱的温室里。给传统“孝道”的成长,提供合适的条件,让尊老爱幼的幼苗长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大树。在社会教育方面要倡导人人讲文明、人人懂礼仪的文明风尚,让礼仪之花开遍神州大地,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重在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大众化,重视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3.重视道德实践,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益于他们重视实践,从切实可行的小事做起,注重道德情感的激发和道德习惯的养成。相比之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上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道德情感的发育和道德习惯的养成;在培养目标上过于笼统,缺少可操作性;在教育方法上比较单一,缺少灵活性;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上,不够合理,缺少整合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理念上把道德教育生活化,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家庭做起,从每个人做起。重视教育的整体性,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的有机教育系统,将学生的道德操行表现与其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结合起来,整合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进而将外在的道德约束变为内在的道德需要。注重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开展各种各样的隐形教育活动。让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让众多的人文景观激起学生改变现实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让为新中国献身的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唤起学生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情感;充分利用新时代道德模范的感染作用,让当代模范的良好品行熏染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重视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必须正视目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家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利用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血缘伦理的亲和性以及权威性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te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