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巴特1

更新时间:2024-03-07 11: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

摘要:作为20世纪著名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对当代法国文学界以及当今整个学术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其他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难以企及的。他的文本理论颠覆了传统文艺批评中作者的权威地位,同时又与新批评“作品至上”的观点不同,提出了读者参与文本创作、使作品能指意义增殖的看法,并强调作者在写作时不应涉入主观情感和价值观念,即零度写作。

关键词:结构主义 文本 阅读 读者 零度写作

罗兰·巴特,法国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文艺理论家,是结构主义大师,同时又是后结构主义思想的倡导者和支持者。除了文学,他的思想理论渗透至哲学、符号学、语言学、社会学、时装、摄影、广告等各个领域,故著名批评家卡勒·乔内森称他为“多才多艺的人”。本文主要针对巴特的文本理论进行简要的论述,从解释文本内涵、分析巴特理论中阅读以及读者的重要性、巴特的零度写作这几个角度进行概述。

巴特的文本理论是在对作品与文本进行区分的基础上,对文本的特点、分类以及如何创造文本的一系列关照。他认为,文本的意义并不来自外部实在,而是来自内部的差异系统的永不确定的流变。在传统的文学批评中,批评家致力于寻找语言之外的那个永恒不变的终极所值。但巴特的文本理论则指出,文本具有复数性和互文性,故将文本分为可写性文本与可读性文本。并指出,作家在创作时不应涉入主观情感,提倡零度写作。

一、一个结构主义者的转变

(一)从德里达到罗兰·巴特

巴特在1972年给让·里斯塔的一封信中承认了德里达对自己的影响:“帮助我,让我明白了我面临的(哲学的,意识形态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他使结构失去了平衡,使符号变为开放的。”①

德里达认为,言语中心主义及逻各斯中心主义,是西方形而上学之源。言语

中心主义理论认为,“言语是心境的符号,文字是言语的符号。”②在他们看来,符号本身就已经能够反映真实,所以对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整体的研究重要。因此,在他们的理论中,言语是表达心境的一级能值,而文字则是记录语言的二级能指,言语与书写总是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对立中,前者的优先权总会压制到后者,后者总处于次要的、被动的地位。德里达对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言语中心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与反对,认为必须颠覆和解构这种二元对立模式,并提出“延异”、“分延”等概念。

德里达对结构的颠覆和解构影响到了在理论建构中一直摇摆不定的罗兰·巴特,使他“比以前更加明确地质疑符号学研究的科学主义面目”。③开始的巴特作为结构主义者,信奉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相信作品都有一个固定永恒的结构,并执着追寻这个结构。然而接触了德里达之后,他就不再拘泥于作品的永恒的深层结构,开始关注文本自身和文本的差异性。巴特坦诚地表明:“我现在以以下观点为出发点:每个文本多少都有自己的模型,换言之,处理每个文本应着眼于差异点,这种情况下,差异就是德里达所说的差异。”④

由于德里达的影响,巴特不再依附于一种固定秩序,不再受制于一种深层结构的原则,开始承认差异的存在,追寻多元解读的模式。他的“零度写作”、“文本复数”等理论都是对德里达“延异”和“分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二)巴特“文本”的内涵

在巴特的眼中,文本不是产品,不是最终的成品,而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是一种实践,并永远处于一种变成崇拜对象的过程当中。巴特用编织来形象说明文本的概念:“文(Texte)的意思是织物(Tissu);不过迄今为止我们总是将此织物视作产品,视作已然织就的面纱,在其背后,忽隐忽露地闪现着意义(真理)。如今我们以这织物来强调生成观念,也就是说,在不停地编织之中,文被织就,被加工出来;主体隐没于这织物——这纹理内,自我消融了,一如蜘蛛叠化于蜘蛛网这极富创造性的分泌物内。”⑤将文本比作织物,而Tissu的词源为Textus,意为“织成”,所以他意在强调织的动态变化过程。所以这里暗含两层意思:从静态上来说,由于编织的无规律,文本也就没有确定性的结构和规则,是多元化的,文本之间是互文的,即相互交织,相互指涉,所以,文本是复数的;从动态来说,文本是在写作和阅读的思考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动态的生产过程。

在《从作品到文本》中,巴特对作品与文本做了明确、严格的区分。首先,

“作品是感性的,拥有部分书面空间;文本则是一种方法论的领域。”也就是说,

作品是实物,是具有固定意义的客观实体,能够被感受和触摸;而文本是在活动中和创造中所体验到的,是由语言来把持的,只存在于话语之中。作品如同拉康的“真实”(reality),是自行显示、呈现的;文本如同拉康的“真相”(real),是人们论证、阐释出来的。而且,文本突破了题材和固有习俗,强调不稳定性,不像作品被认为有固定、确切的意思,所以,作品是接近所指的。而文本,是语言的游戏,是无限增殖的能指系统,无结构,无中心,无目的,无确定意义,是“所指”的无限延迟(deferral),是一种延宕(dilatory)。

其次,“作者”不是文本的开始,更不是文本的终极,他只能作为“客人”回归到文本中,造访文本。传统观念认为,作品是作者伟大心灵的回声,是作者情感上的宣泄与流露。而发现作者所限定和给予的、作品背后的、唯一固定的真理意义,是批评家们不可动摇的宗旨。巴特指出,对作者地位如此过度的强调,会导致对作品自足性的严重忽视,导致对作品的曲解。

最后,巴特的文本理论强调读者参与创造。他将文本区分为可读性文本与可写性文本,据此,也将读者分为“消费式”的读者和“作者式”的读者,并强调读者对“可写”文本的主动发现、完成和再生产意义,在消费文本的同时,也在生产文本。另外,巴特还指出,不能将文本限定于文学,无论是诗人、小说家,还是哲学家、经济学家,只要他们创作的文本是优秀的,我们就可以说他们在创造文本。

“总的来说,作品是一个传统的概念,是被动接受的、自在的、封闭的、已完成的、可以接触到的实体,而文本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编织的、多元的系统。”

二、文本的阅读与意义

(一)文本是语言的活动

索绪尔认为,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个分支,而巴特却在《符号学原理》中提吃与之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一切人类文化都属于语言学的范畴,包括符号学,因为一切事物的研究都是建立在语言的描述下,而文本更是语言的活动。作者的写作,读者的阅读,评论家的批评,都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所以,文本是

语言创造的一种体验,是一个由语言构成的抽象领域,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的语言空间,是语言的游戏。因此,巴特说:“作品用手来把握,而文本则用语言来掌握。”⑧

经德里达解构后的符号不再有现在的、终极的所指可言,所以文本的意义也就是多重的、开放的和广泛的,也没有终极意义可言。在罗兰·巴特看来,一个文本就是一个无限增殖的能指系统,就像一张能指播撒图,可以从一些有限而可见的能指出发,根据交叉指关系走向无穷无尽的能指的海洋,永不停息,进行的是一次没有终极目标的无限开放的意指过程。在这个语言的汪洋大海里,符号与语言以及读者的想象可以肆意畅游、玩闹。

(二)文本的阅读

巴特多次强调文本不是结果(product),而是生产(production)和生产能力(productivity)。所以,一部作品越是能让人解释出更多的理解与意义,越是体现了其作为文本本身无穷的生产力。它不仅能够对不同人产生不同的意义,也能够对同一个人产生不同的意义,越是这样的作品越是能永恒不朽。因为文本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的,而作者生产的是“意义”的根据,剩下的便需要世界去填满,所以,读者的阅读才会显得空前重要。而巴特是这样解释阅读的:“阅读便是找出意思,而找出意思便是命名意思;但是被命名的意思又被带往别的名

⑨称……这是一种处于变化之中的命名。”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命名意义和消除意

义的过程。

我们知道,一次阅读活动所能产生的意义是极其有限的,所以就有了多次阅读的必要。基于文本的复数性和多元性,多次阅读便容易实现文本意义的增殖。多次阅读已然告别消费时代,变成了游戏,实现能指的增殖便是游戏的目的,在阅读中实现主体超脱功利的愉悦便是游戏的利益,而与所谓的终极所指无关。“世上还没有过任何终结了的东西;世界的最后结论和关于世界的最后结论,还没有说出来;世界是敞开的,自由的。”⑩与新批评过度强调作品本身不同,罗兰·巴特虽然强调读者阅读对对文本的重要性,但并不意味着作者中心论转向了读者中心论,更不是文本中心论。阅读、意义、文本,这三者的概念是相互联系的。在此,我们必须指出“文本无中心”。“由于没有中心,在无限的意指过程中,每一

个所指又变为新的能指;符号的意义或意指过程无法停止和终结。”11

而关于阅读方法,罗兰·巴特在《S/Z》中通过对巴尔扎克《萨拉辛》独一无二的解读提出了独特的阅读方式。他根据读者在阅读中的感觉和理解,将阅读单位归为五种代码:解释代码、意义代码、象征代码、行为代码和文化代码,小说的任意单元都可以用这五种代码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分析。“《S/Z》之后,巴特将文本的特征阐述为读者与文本之间的特殊关系:文本试图支配读者,读者却将自己的文本强加到当前文本之上。”12巴特通过这样的文本阅读方式说明文本的意义单元的意指方式是发散的,作品是碎片式的,意义是指相互重叠和抵消对抗甚至是消解进而重生的意指过程本身。”

三、作者之死与零度写作

对读者和文本本身的强调,必然导致作者话语权的消失。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在文本的背后没有那位主动者(作者),在它前面也没有那位被动者(读者),不存在一位主体和一位对象。”13正如前文所说,作者只提供生产意义的根据,而意义是靠读者的多次阅读产生的,读者早已告别消费者和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在巴特这里,读者是通往文本的途径,与作者相比,读者更像是生产者。

巴特认为,古典的写作会强加给读者许多文学之外的东西,语言仅仅作为写作工具被内容和形式遮蔽,失去本身的价值,所以巴特提出“零度写作”以剥夺作者的主导权,在零度写作中,作者的状态是“不在”。巴特解释,零度写作“即是一种直陈式写作,是一种非语式写作,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新闻式的写作,如果这种新闻式的写作不用祈使式和命令形式的话。”14所以,在他看来,灌注了意义的语言是沉重而僵死的,语言的生长机制和表达意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会遭到制约,因此,写作就是语言符号的问题,作者只是受语言符号支配的人,而不是写具体的某种东西的人。写作也完全是非功利的写作,既不涉及外在的客观性,又不涉及内在主观性,完全是一种“非介入”的状态,是一种中性的、甚至可以说是冷漠的、完全“缺席”的写作。在零度写作中,作者既不表演,也不旁观,而是完全退场并销声匿迹,只有用语言组成的文本在活跃。

但我们必须指出的是,“零度写作”其实是一种美学的、乌托邦式的、理想

状态的写作,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可能忽视作者的存在,之少从零度写作的提出到今天为止,这样的“白色写作”并未实现。以加缪的《局外人》为例,都说《局外人》是零度写作最好的例证,但实际上,《局外人》是作者的一种有意的冷漠,而冷漠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情绪的表现。在对一切都无所谓的冷漠中,传达的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这样的感受,加缪有意识地要表现人对荒诞世界的无能为力,这恰恰是一种反抗,是一种批判。

我们越是想要逃避、绕开的东西,就越是清晰出现在我们的大脑,如同有人告诉你不要去想粉红色的大象,你越是不想去想,那头粉红色的大象越是频繁地出现。所以,想让作者真正从文本中消失是不可能的。然而,“零度”并不是写作的目的,所谓“零度写作”只是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只是在强调要否定作者或既定意义的如全能上帝般的直接干预性和介入性,取消政治式的价值批判和写作的功利性色彩。虽然我们无法让作者消失,但作者可以选择淡化、弱化自身的存在,在创作时应力求做到冷静、客观、透明,通过消解作者、消解权威来加强读者对意义的解读,“使读者能在冷冷冰冰的文字下体悟到深刻的人生哲学,零度的感情下孕育着火一般热烈的情感判断。”15当写作没有了任何写作之外的目标和意图时,作者才开始专注于写作本身,并做到“有意义的缺席”。这时的语言也就摆脱了特定思想的束缚,真正回归它的自然属性,它原始的、零度的语言状态,此时,语言就真正成为了人类思想的栖息地与家园,而文学也就真正成为了语言的乌托邦。

注释:

黄稀耘.罗兰·巴特思想的转折点[J].世界哲学.2004(1):40. ②

亚里士多德.解释篇[M].转引自德里达.论文字学[M].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4. ③

黄稀耘.罗兰·巴特思想的转折点[J].世界哲学.2004(1):40. ④

乔内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M].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242. ⑤

Roland Barthes.The pleasure of text[M].转引自张祎星.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1):26. ⑥

罗兰·巴特(著).杨扬(译).从作品到文本[J].文艺理论研究,1988(5):87. ⑦

唐芙蓉.从作品到文本——罗兰·巴特文本理论的探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32. ⑧

Roland Barthes.Image,music, Text[M].转引自黄晖.罗兰·巴特对“文本”理论的重构[J].贵州社会科学.2013(7):56. ⑨

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M].怀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59. ⑩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M].白春仁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21. 11

ALLEN.Graham.Roland Barthes[M].转引自孙秀丽.罗兰·巴特后结构主义阅读理论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6):134. 12

CULLER,JONATHAN.Barthes--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M].转引自孙秀丽.罗兰·巴特后结构主义阅读理论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6):134. 13

朱立元.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36. 14

汪民安.罗兰·巴特[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30. 15

郭彦平.沸点在零度——浅论巴特写作的零度[J].华章,2011(15):6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vp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