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更新时间:2024-03-07 11: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药学专业学年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30301 专业所属系:药学系)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 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三职生 学 制: 3年 二、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设计、合成、药理实验与评价、药物制剂与剂型制备、药物分析检验、质量鉴定、药房调制剂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就业范围及主要工作岗位(群)

在医院、学校、药品质量管理部门、药物生产企业、药品营销企业等单位从事制剂配制、处方调剂、实验室管理、药物研究开发、药品或相关产品市场调查、药品临床推广、药品质量检验、药厂生产车间生产技术等工作,主要岗位是制剂师、调剂师、实验员、质检员、技术员、药品营销员等,相关岗位为资料管理员等。

四、证书要求

1.大学英语A或B级证书; 2.大学计算机一级证书; 3.执业药师资格证;

五、人才培养规格和毕业生质量标准 (一)人才培养规格 1.政治思想及德育方面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遵守纪律.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良好的文化、道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2.业务方面

(1)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掌握药学专业应用技术所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药物制备、调剂、药品管理、药品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能力。

(2)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1

? 掌握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 掌握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等知识。

? 具备药物设计、合成、药理实验与评价、药物制剂与剂型设计等能力。 ? 具备药物安全性评价基本方法和技术。

? 具备医院药房调制剂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知识和能力。 ? 具备药效分析、质量检验、资料整理与报告书的编写能力。 ? 具备药品管理及营销计划设计能力。 ? 具备药品生产车间生产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 ? 了解制药新技术的相关信息。

(3)具备现代医药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3.体育方面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二)毕业生质量标准 1、基本素质 (1)政治思想素质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为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2)文化素质

具有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3)身体和心理素质

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突发问题。

(4)业务素质

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自觉学习的态度和立业创业的意识,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和人生观。

2、职业素质

(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计算机、化学及相关医学基础知识;

2

(2)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遵守纪律.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3)有良好的文化、道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4)具有基本的写作能力,能较好的书写、表达能力; (5)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

(6)具有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7)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组织策划与管理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8)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基本能力与技能

(1)具有规范、熟练的药学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 (2)具有一定的参与药事管理和医药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用药指导,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能力; (4)能够在执业药师的指导下,开展药学服务工作。 4、职业核心能力

(1)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

(2)具有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3)掌握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药品营销的基本知识。

(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解

本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分析见下表: 政治素质 药学专业综合素质能力 思想政治素质 基本素质 思想素质 道德素质 体质体能 身体心理素质 气质性格 心理调适 主体精神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正确的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为振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而奉献的精神。 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一定的美学知识和健康审美意识。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适应环境及社会生活、自我调节控制情绪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 有主动性、独立性、自律性、有主见。 3

职业1.具有规范、熟练的药学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 能专业2.具有一定的参与药事管理和医药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力 技能 3.具有一定的用药指导,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能力; 4.能够在执业药师的指导下,开展药学服务工作。 六、素能分析框图 (见附表一)

七、课程体系结构图 (见附表二)

八、课程结构

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有严密的逻思维、形象思能力。 基础文明 诚实、守信、守、整洁、谦虚 在高中文化知识的基上,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修养 文化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较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 素质 健全的人格 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敬业、勤奋、严谨 现代意识 市场、风险、竞争、法律、效率、国际意识 英语应用能力 取得英语应用能力证书(B级以上)。 基本计算机应用能力 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证书。 技能 普通话 取得全国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 思维 必修课共2632学时,136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452学时,36学分;专业基础课432学时,28学分;专业课748学时,46学分;考证8学分);公选课72学时,6学分;专业选修课124学时,8学分;毕业实践20周,11学分;毕业论文2周,5学分。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例为1:1.46,学分比例为1.38:1。

(一)专业主干理论课程

药用植物学、天然药物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药事法规。

(二)专业主干实践课程

药物分析技能训练、制药技术综合技能训练、毕业实习等课程。

九、课程介绍(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课等) (一)公共基础课(452学时,36学分)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6学时,4学分,考试)

本课程讲授道德的基本理论、基本规范等内容,加强学生道德修养;讲授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婚姻法等内容。要求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广泛使用案例教学,使学生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4学时,4学分,考试)

4

本课程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内容。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学生实践中自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体育与健康(92学时,3学分,考试)

以田径、体操和球类等体育项目为主,进行教学和训练,要求教师结合讲授体育卫生知识,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争取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4.大学英语(120学时,8学分,考试)

通过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阅读一般性英语技术资料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达到英语A级水平。

5.高等数学(56学时,4学分,考试)

主要内容为药剂专业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教师通过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提高学生在药剂专业工作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6.计算机应用基础(64学时,4学分,以证代考)

本课程讲授计算机的一般工作原理和结构,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理论学习和上机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基本数据处理能力,毕业时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证书。

7.创业与就业指导讲座(每学期2-4周1次,2分,考查)

通过实施系统的就业指导训练、就业知识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等,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同时,熟悉职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拓展就业与创业的途径,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8.入学教育(1周,1分,考查)

介绍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情况、学生就业情况,学校发展规划等,组织学习各种规章制度,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规范学生行为,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树立职业信念,顺利完成学业。

9.形势与政策讲座(每学期2-4周1次,2分,考查)

通过邀请院内外专家召开形式与政策讲座,使学生熟悉国际国内形势,了解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条令、条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思想。

10.军训军事教育课(2周,2分,考查)

本课程讲授基本国防军事理论知识,通过军事理论的学习和军事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我军的发展史及现代化装配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等,并以人民军解放军严明的纪律为榜样,规

5

范自己的行为。

11.社会实践(假期和2、3学期各1周,1分,考查)

通过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园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思考、处理、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12.毕业教育(第6学期1周,1分,考查)

介绍毕业资料的填写、整理、归档,介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与人才要求、职业选择与技巧,就业准备与创业能力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成功就业创业。

(二)专业基础课(432学时,28学分) 13.无机化学(56学时,4学分,考试)

主要内容是溶液、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酸碱电离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过渡元素与实验等。教师要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好各部分的教学内容,认真学好基础理论,阐明元素化学知识中有关的变化规律。指导学生学会对教学内容的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重视实验,培训实验技能,督促学生认真自学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评。使学生系统学习、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及相关化学实验等知识,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学生今后工作、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4.有机化学(64学时,4学分,考试)

主要内容是有机化合物的特点、结构和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构理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与本专业有关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用途等。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教学,旨在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基本化学性质及应用,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和解决生活及工作中的化学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

15.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56学时,4学分,考试)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合并而成的一门新的组合课程,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胚胎发生的一门科学。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组织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和超微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则主要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发育及先天性畸形。

16.生理学(64学时,4学分,考试)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状态下人体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包括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规律、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的一门学科,是主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医学院校各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6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现象及其产生的机制,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也为毕业后在医疗、卫生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提供必要的基础。同时,生理学还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在学生掌握生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科学创新能力。

17.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64学时,4学分,考查)

主要内容是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免疫学知识在医疗实践中的实际应用等内容。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突出理论与应用相接合,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但掌握医学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并能对临床常见的免疫现象与免疫性疾病、病原性细菌及病毒等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和特异性防治等方面做出正确理解和合理的解释,为学习后续的其他药学基础课程奠定基础。

18.分析化学(64学时,4学分,考试)

主要内容是定量分析的原理和一般方法、误差及数据处理、滴定分析、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重量分析、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等。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贯彻以理论讲授和实训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实验教学、多媒体展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养成事实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参加社会生产实践打下基础。

19.生物化学(64学时,4学时,考查)

主要内容有蛋白质与核酸的结构、性质、功能及酶、生物氧化、物质代谢及其调节、水盐代谢、酸碱平衡,肝脏的生物化学等。教学中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并重的原则,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内容安排上侧重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反应机制的介绍,注重教材的系统性和前后章节的衔接以及代谢途径之间的联系。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生物化学原理和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对生物化学基础及其前沿领域有了较全面了解。同时结合实验内容,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专业课(748学时,46学分) 20.天然药物学(96学时,6学分,考试)

主要内容是药用植物的形态、构造、分类及主要类群,常见天然药物的名称、来源、产地、采收加工、鉴定、化学成分、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学、对照标本学习、野外采集标本学习等方式,使学生熟练掌握药用植物的形态、显微构造和分类等基础知识,掌握药用植物分类鉴别的基本技能及生药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7

能,熟悉常用天然药物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具有对天然药物真伪优劣的独立分析、鉴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21.天然药物化学(96学时,6学分,考试)

主要内容是常见天然药物中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操作技术及实际应用等。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配合多媒体演示,使学生掌握天然药物中的主要类型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精制、结构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从天然药物中分离寻找有效成分的途径,具有初步从事天然药物开发和生产的能力,为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22.药物化学(96学时,6学分,考试)

主要内容是各类药物的发展、结构类型、常用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名称、理化性质、鉴别方法;典型药物的合成,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药物研究与开发的途径和方法等。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学习时要理论紧密结合实际,通过具体的药物实例讲解,使学生掌握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后续药剂学、药物分析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3.药物分析(96学时,6学分,考试)

主要内容是常用药物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教学时要围绕全面提高药品质量的主题,抓住药品质量控制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三方面的基本规律,紧扣各类药物结构的特点与分析方法之间关系,重点对现行版中国药典所收载药物进行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一般规律、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能够按照国家的药品质量标准,对药物及制剂进行质量鉴定,对药物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对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进行观察、检测与养护,以确保药物的疗效与安全,为今后从事药剂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24.药剂学(160学时,10学时,考试)

主要内容是常用药剂制剂的制备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教学体系,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药剂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25.药理学(160学时,10学分,考试)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主要内容有药物的作用、效应、作用机制,以及药物在机体内的变化过程等,为临床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学习重点在于掌握各种药物的分类、主要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禁忌

8

症等,教师要坚持启发讲解和适当提问、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和相关学科,注重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演示,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比较宽广和扎实的有关药物效应、药物代谢、临床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和从事药学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26.药事法规(32学时,2学分,考试)

以我国现行的药事法规为主线,结合药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药事法规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方面的行为规范,对药品、药品质量、假劣药品等概念及药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教学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药事法规的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药学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27.疾病概要(96学时,6学分,考查)

主要内容是临床医学基础和临床常见疾病的概况和治疗要点。旨在使学生能对临床常见疾病有概要性认识,更好地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证及不良反应,为今后从事药剂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三)选修课(196学时,14学分,考查)

28.公共选修课(第1、2、3学期各选修一门公共选修课,3学期达到72学时以上,6学分。) 课程有公共美术、大学语文、普通话、书法、人际沟通技巧、哲学基础、音乐鉴赏等。该类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艺术素质和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自主权、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29.专业选修课(1-4学期每学期选修一门专业选修课,共124学时,8学分)

课程有拉丁语、中医药学概论、医药市场营销学、药事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置,目的是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展示学科发展前沿。

(1)拉丁语(28学时,2学分,考查)

主要内容是拉丁语的拼读、书写,中药药材、药品制剂和其他的药品的拉丁名及命名规则。通过读写训练,使学生掌握拉丁语的正确发音、拼读和一般的书写规则,熟悉中药药材、药品制剂和其他的药品命名规则,熟悉以拉丁语书写的处方格式,了解拉丁语的发展史,了解处方中常见的前置词、动词命令式和连接词。 (2)中医药学概论(32学时,2学分,考查)

主要内容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法、中药学基础、方剂学基础及常见病症。教学中强调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强化技能培养,通过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小结、目标检测,让学生系统、完整的掌握中医药学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

9

(3)医药市场营销学(32学时,2学分,考查)

主要内容是药品市场营销策略,组织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通过情境教学、模拟药房实训、医院药房和药品营销企业见习等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药品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环节和基本技能,具备药品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营销的实践能力,为胜任药品营销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4)药事管理学(32学时,2学分,考查)

主要内容是药事管理相关基础知识、我国药事管理体制、药事管理法律法规,药品生产使用、经营等方面的管理规定。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药事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具备药事管理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药学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四)毕业实践与论文(22周折合800学时,16学分,考查) 基本内容:

1、医院药剂科:熟悉处方格式、内容及正确书写方法、保存制度、调配过程及处理办法;能按照工作程序完成审方、划价、配方、验方、发药等工作;熟悉毒、麻药品的种类及管理办法;掌握常用药品的名称(化学名、拉丁名、别名及商品名)、药理作用、用途、剂型、规格、剂量、用法、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等;了解药库的工作任务、基本管理制度;熟悉各类药品的陈列、保管、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药品预算、药品统计、日消月结、领取、报销及药品发放等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熟悉药库的设施和设备使用要求;了解普通制剂室的工作任务;了解普通制剂室的业务技术管理;熟悉普通制剂室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常用普通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原理。

2、药品经营企业及药店:了解药品经营企业人员职业道德;掌握药品采购、储存管理的基本原则;熟悉医药商品流通过程的特点及其配送注意事项;掌握流通领域中药品经营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熟悉与药品管理有关的药品分类;了解销售药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药店工作制度及药品的摆放与陈列有的规定;正确介绍药品的性能、用途、禁忌及注意事项;熟悉顾客接待方法与技巧;学习常见疾病症状及对症下药知识,指导顾客合理用药。

3、药品生产企业:了解药厂的管理制度;熟悉片剂车间的工艺流程、机械设备、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方法;熟悉安瓿剂、输液剂的工艺流程、机械设备、质量控制及质量检查方法;熟悉厂房的洁净度要求和控制办法;熟悉注射用水的制备和各种滤器、滤材的处理方法以及灭菌柜的使用方法。

10

附表一: 药学专业素能分析框图

基本素质 分解为 培养目标 综合素质 专业能力 职业素质 分解为 具有本专业所基本能力 分解为 岗位能力 分解为 热爱祖国、拥具有规范、熟练的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必需的数学、计算药学工作岗位所必 政策。具有本专业机、化学及相关医需的基本操作技 必需的文化基础;学基础知识;有社能;具有一定的参 能较好的书写、表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与药事管理和医药 达能力;良好的文观念,有良好的职企业经营管理的能 化修养和审美能业道德品质;具有力;具有一定的用 力;拥有健康的体从事专业工作所必药指导,药物不良 魄;乐观的人生态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反应监测的能力; 度;具有社会交往、力;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在执业药师的 处理公共关系的基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指导下,开展药学 本能力; 实际工作能力。 服务工作。 整合为 整合为 政治理论课、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人体解剖生理学、病原生物与 大学英语、药用物理、体育与免疫学基础、分析化学、生物 健康、形势与政策、军训与军化学、拉丁语、天然药物学、 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等。 事教育、创业与就业指导、社 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具有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掌握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药品营销的基本知识。 整合为 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疾病概要、药事法规、药事管理学、医药市场营销学、中医药学概论等。 会实践、普通话、人际沟通技巧等。 16

附表二: 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基础素质课 重组为 课程体系结构 理论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基础课 重组为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拉丁语等。 专业能力课 重组为 天然药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疾病概要、药物分析、药剂学、药事管理学、药事法规、医药市场营销学、中医药学概论等。 基本能力 优化为 计算机上机操作、应用文写作训练、高等数学作业、应用物理作业、英语语言训练、体育教学训练、数据库上机操作、军训、形势与政策、普通话、人际沟通技巧等。 专业能力 优化为 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拉丁语书写训练、天然药物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理学实验等。 核心能力 优化为 药物分析实训、药剂学实训、药事管理学实训、药事法规实训、医药市场营销实习、中医药学概论实习、毕业实践、毕业答辩等。 政治理论课、 高等数学、大学语 文、计算机应用基 础、大学英语、药用物理、体育与健 康、形势与政策、 军训与军事教育、 创业与就业指导、 社会实践、普通话、人际沟通技巧等。 17

附表三: 教学进程总表 周次 学年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 ? ? 18 19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三 符号 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理论教学 ?教学实习 ●生产实习 ■认识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毕业分配 ┼课程设计 ?军训 ?入学教育 ▼机动 ☆考试 □公益活动 注:社会实践安排在假期进行,不占用教学时间。毕业设计(论文)含毕业答辩、毕业教育、毕业鉴定。

附表四:

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

课程类别 学时 / 学分 占课内总学时比例 占课内总学分比例 基本素质模块 508 376 740 / 1000 124 72 / 40 24 46 93/100 90.7/100 18 8 8 7/100 9.3/100 6 100/100 100/100 必 修 课 专 业 能 力 模 块 素质能力 拓展模块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实践课 考证 专业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选修课 合 计

2820/150 18

附表五: 药学专业实践课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周数 一 二 开课学期及周数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备 注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分析化学 生物化学 天然药物学 天然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分析 药剂学 药理学 药事法规 疾病概要 小 计(周) √ √ 2 √ √ √ √ 6 √ √ 1周 1周 1周 半周 1周 1周 2周 2周 2周 3周 2周半 2周 半周 半周 √ 1 实践课程 √2 √1 √2 √半 √ √ √ 20 6.5 4.5 注: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必修课学分的比例:

19

(一) 药学专业课程集中实习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实训实习项目名称 军训国防教育 计算机操作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实习 天然药物学显微鉴别实训 药物化学实训 药剂学实训 药物分析实训 药理学实习 疾病概要实习 考核 学期 1 2 2 3 3 4 4 5 5 5-6 6 一 2周 二 1周 1周 执 行 学 期 三 1周 1周 四 1周 1周 五 1周 1周 六 学 分数 2 1 1 1 1 1 1 1 1 11 5 26 执行 系部 药学系 现技中心 解剖实验室 中药房 药化实验室 制药厂 制药厂 医院 医院 实习基地 药学系 10 毕业实践 11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合 计

6周 14周 2周 2周 2周 2周 2周 8周 16周 (二)药学专业课程技能考核项目 序号 实践技能 考核项目 考核 学期 1 1 2 2 3 3 3 3 3 3 3 3 4 4 20

执 行 学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 √ √ √ 学分六 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执行 系部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1 溶液配制与稀释(无机化学) 2 重结晶法提纯粗盐(无机化学) 3 乙酰苯胺的制备(有机化学) 4 正溴丁烷的制备(有机化学) 5 血糖含量测定(生物化学) 6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观察(生物化学) 7 8 硝酸银标准溶液拆定及氯化铵的含量测定(分析化学)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及乙酰水杨酸的测定(分析化学) √ √ √ √ √ √ √ √ √ √ 9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药物化学) 10 11 12 几种催眠、镇静、抗癫痫药品的鉴别(药物化学) 透化装片的注意事项及大黄晶体的观察(天然药物学) 根类、茎类药材的鉴别观察(天然药物学) 13 索氏提取器操作(天然药物化学) 14 薄层板的铺法(天然药物化学)

15 抽滤基本操作(天然药物化学) 16 萃取基本操作(天然药物化学) 药物制剂技能操作:仪器准备、天17 平使用、药物称量、药物溶解、药物剂量。(药剂学) 18 酒精溶液的配制(药剂学) 19 胶囊剂、颗粒剂装量差异检查(药剂学) 4 4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5 5 5 2 2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0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 √ √ √ √ √ √ √ √ √ √ √ √ √ √ √ √ √ 20 溶液剂的制备(药剂学) 21 压片机的装卸和使用(药剂学) 22 注射剂灭菌、检漏操作(药剂学) 23 阿司匹林片分析(药物分析) 24 葡萄糖注射液分析(药物分析) 25 回流提取装置搭建(药物分析) 26 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药物分析) 27 滴定操作(药物分析) 28 小鼠的灌胃和尾静脉给药(药理) 29 小鼠的腹腔注射(药理) 30 检体诊断的基本方法 合 计

√ √ √ √ √ √ √ 8 15 3 选2 (三)多证(职业资格、计算机、外语、普通话) 项目 可考核学期 序号 1 2 3 4 名 称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 获得国家外语等级证书 普通话合格证书 合 计 一 二 √ 三 √ √ √ 四 √ √ √ 五 √ √ √ √ 六 √ √ √ √ 学分数 2 2 2 2 8 开课系部 药学系 外语系 基础部 备注 2学分现代技术中心 /证 备注:鼓励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四)毕业论文(设计) 序号 1 2 3 实 训 项 目 名 称 撰写毕业论文(合格) 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合 计

执 行 学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21

学 分数 3.5 0.5 1 5 √ √ √ 执行 系部 药学系 药学系 药学系 备注:该项学分不得用其他学分替代。

(五)军训.岗位就业实习 序号 1 2

备注:该项学分不得用其他学分替代。

实 训 项 目 名 称 岗位就业实习 军 训 合 计 执 行 学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6 14 2 2 6 14 学分 数 11 2 13 执行 系部 药学系 药学系

2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vp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