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更新时间:2023-03-08 16: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 育 教 学 理 论 基 础 知 识 要 点

这是自己从一大本的教综中整理出来的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带星的是重点,是需要背诵的。本人就是靠这份资料成功上岸啦成为一名高中教师,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基本形式、属性和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分开解释最早见于许慎《说文解字》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3、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形式

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或教材)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 教育的基本形式包括(1)学校教育(2)家庭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5)自然形态的教育,指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3)教育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4)教育具有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和民族性等。

(四)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有助于)和负向功能(妨碍)。 3、按教育作用显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相吻合)和隐性功能(非预期的)。 三、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我国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和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持这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我国和苏联。 四、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状态下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具有原始性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古代社会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1)奴隶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

学校教育。

(2)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 2、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1)古代中国

①学校萌芽★: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一类是“序”;一类是“校”。文献记载中关于商代学校的名称有“大学”“小学”“庠”“序”。

②西周的教育★:建立了官学体系,显著特征是“学在官府”也称“学术官守”,学校教育有“国学”“乡学”之分。 “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当时学校教育是轻视体力劳动的

③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儒墨两家的影响最大。“稷下学官”实际上是私学,特点是学术自由。

④两汉时期的教育: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汉武帝设立太学。 ⑤隋唐时期的教育★:选士制度上采取科举制,六学二馆组成了中央官学的主干。 ⑥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四书五经,《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明代以后,八股文称为科考的固定形式。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

①婆罗门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记诵《吠陀》经,僧侣是唯一的教师。②佛教教育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一大特征

①宫廷学校②职官学校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肩负着文化训练和业务训练的任务③开设最多的是文士(文吏)学校。 (4)古代希腊

①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②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5)中世纪的西欧

①教会教育是为了培养教士和僧侣,教学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修辞、文法、辩证法)和“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②骑士教育是为了培养封建骑士,内容是“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 被称为“人文主义” (三)近代社会的教育★

19世纪后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有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3)教育的世俗化,从宗教中分离出来。(4)教育的法制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执教。 (四)现在社会的教育

1、现代教育的特点★: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 (1)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2)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多样性日趋突出。(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对

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3)教育的多元化:对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4)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

第二节 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2、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教育学的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教育学总结教育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因而对教育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学的发展,大题可以分为萌芽、独立形态、多元化、现代化四个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重要)①②③④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①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②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③论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④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第一,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苏格拉底提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 第二,因材施教;第三,学、思、行相结合;第四,温故知新。 (2)孟子的教育思想

①孟子持“性善论”②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③理想的“大丈夫”人格 (3)荀子的教育思想 ①荀子提出“性恶论”②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③完整的学习过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行动的过程,即闻—见—知—行 (4)墨家的教育思想 ①墨翟“兼爱”“非攻”②“亲知”“闻知”“说知”,必须重视“说知”。 (5)道家的教育思想

根据道法自然,道家主张遵循自然原则。 (6)《学记》的教育思想★: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①教学相长②尊师重道③藏息相辅④豫时孙摩——不陵节而施之谓孙⑤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⑥长善救失⑦学不躐等——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主要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以问答法著名,问答法也称“产婆术”,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

二部称为定义,第三步称为助产术。 (2)柏拉图

柏拉图的思想集中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的国家出现而产生,在19世纪达到高潮。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 (3)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教育。 (4)昆体良★

昆体良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重要)①②③④

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①“泛智”教育: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②教育适应自然③班级授课制④教学原则:夸美纽斯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教学原则。

(2)卢梭:是坚定的“性善论”者,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是使儿童“归于自然”,这是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爱弥儿》宣扬了他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3)康德:“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4)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5)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绅士,而这种培养只能通过家庭教育,由此提出了“绅士教育论”。著作为《教育漫话》。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1806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①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②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③教育性教学原则★:在西方教学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④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赫尔巴特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旧三中心论) (2)杜威★

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反映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①论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还提出了“学校即

社会”②论教育的目的:杜威从“教育即生活”中引出他的“教育无目的论”③“从做中学” ★:在经验论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种探究的五个步骤及思维五步说或五步探究教学法

杜威的教育学说提出以后,西方教育学就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 (三)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1、实验教育学

(1)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桑代克,代表著作《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纲要》 (2)观点:重视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2、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兰格、利特 3、实用主义教育学

(1)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2)基本观点★: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社会主义教育学)

(1)1939年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我国教育学家杨贤江出版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5、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 (四)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毛泽东评价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2)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 (3)教育独立思想

2、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

3、晏阳初的教育思想:是享誉国内外的平民教育家、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与实践家。他提出了“四大教育”“三大方式”。

4、梁漱溟的教育思想:一生从事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的思考。

5、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和卓越的民主主义展示。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毛泽东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1、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布鲁纳、赞科夫、瓦·根舍因 (1)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结构教学论”,倡导发现法。 (2)赞科夫:出版了《教学与发展》,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3)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2、其他学者的观点 (1)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 (2)保罗·朗格朗: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阐述了和谐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社会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6)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7)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8)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三、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科学进步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四、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教育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这就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1)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2)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3)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4)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5)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五、教学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六、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七、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八、教育的科技功能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九、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三种主要表现形式(传递、保存、活化)(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选择和整理、提升文化)(3)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4)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十、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2、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主要包括(1)教育观念现代化(2)教育目标现代化(3)教育内容现代化(4)教育方法和手段现代化(5)教师队伍现代化(6)教育管理现代化(7)教育设备现代化(8)教育制度现代化。

教师素质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2、个体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3、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影响着生理发展。 二、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1、内涵:内发论强调内在因素,如“需要”“成熟”,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2、内发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内发论的代表人物包括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赛尔、霍尔等。 (1)孟子是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2)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3)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4)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鼻祖”。(5)格赛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6)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三、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1、外铄论的内涵: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2、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荀子、洛克、华生的。 (1)荀子持“性恶论”的观点(2)洛克提出“白板说”(3)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四、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一)遗传★

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夸大了遗传的作用,把遗传看作是决定人的发展的唯一因素,是不正确。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格赛尔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他的“成熟势力说”。 (二)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教育学中所说的环境一般指社会环境。 (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及“孟母三迁”。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出淤泥而不染”,因此,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主观能动性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

(三)教育(学习教育)

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

2、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商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才能

3、实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的条件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的实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教育万能论”:康德、华生、爱尔维修等。 “教育无用论”:高尔顿 (四)主观能动性

1、主观能动性的概念: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2、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总之,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而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 遗传——物质前提、教育——主导作用、环境——发展动力、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作用 六、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概念: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的教育要求★

(1)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一般不可“陵节而施”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概念★: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人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就会出现某些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即年龄特征。 2、教育要求:(1)禁止“一刀切”“一锅煮”“成人化”(2)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3)苏联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如果学生的发展水平处于“最近发展区”,那么这正是最能敏感接受教育的时候。“跳一跳,摘个桃”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均衡性)

1、表现: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是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均衡性)的教育要求★: 根据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也叫敏感期、最佳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1、概念:互补性是指集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损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概念: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体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2、表现:(1)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2)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3)不同儿童所具有的的个性心理倾向不同(4)个别差异也表现在群体间 3、教育要求: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六)个体发展的整体性

概念: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以其整个身心投入教学生活,并以整个身心来感知、体验、享受和创造这种教学生活。

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1、概念★: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2、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3、教育方针的内容★:(1)教育的性质和服务方向(2)教育目的(3)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其中,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核心和基本的内容。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1、意义★: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占主导地位。同时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2、作用(功能)★:(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2)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由激励作用(3)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也有说法认为,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包括(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四、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客观题)

(1)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道德的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2)旧式分工造就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单选)(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根本途径)”★

五、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一)个人本位论及其主要观点 1、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 2、代表人物: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 (二)社会本位论及其主要观点★

1、社会本位论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即教育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最高宗旨。

2、代表人物: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凯尔斯泰纳 (三)教育无目的论——杜威

(四)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具体的统一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1、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2)坚持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构成

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成分

(1)德育(2)智育——根本任务是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3)体育★——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4)美育★——形成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5)劳动技术教育 (二)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1)“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2)“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

德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是“五育”的灵魂;智育则为其他各育提供了认识基础;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具体运用和实施。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1、落实我国教育目的时要特别注意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素质 2、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一)概念: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特点★:全体性、全面性(最本质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合作性和未来性。 (三)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四)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简答):(1)改变教育观念(2)转变学生观(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6)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第三节 学校与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习组织的管理

1、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功能(1)信息传递(2)控制(3)激励(4)情感交流 2、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3、学校管理的基本办法:(1)行政管理办法(2)法律办法(3)思想教育办法(4)经济办法(5)学术办法

4、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2)教育工作管理(3)教务行政管理(4)总务工作管理 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由观念文化(精神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形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2、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三、教育制度的内涵☆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统。广义的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四、现在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1、西欧双轨制★: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 2、美国单轨制

3、苏联分支型学制: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也被称为中间型学制或“Y”型学制。

五、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

1、前制度化教育——学校的产生是其重要的标志 2、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3、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第四节 我国的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 1、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尚未实行。 2、1903年的“癸卯学制”: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沿袭了日本的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1922年的“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和六三三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二、新中国的学制沿革

1、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还提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

2、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两基”“两全”“两重”。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

1、从层次结构上看,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级教育四个层次。

2、从类别结构上看,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五个大类,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

3、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四、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概念☆

1、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2、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概述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第一部确认教师地位的法律,1993年颁布,1994年实施。 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教书)(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育人)——加里宁(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三)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1、非职业化阶段:“学在官府”“以吏为师”“以僧为师”。

2、职业化阶段:独立的教师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现而产生,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

3、专门化阶段

(1)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以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

(2)我国最早的示范教育产生于清末。 4、专业化阶段

这一阶段学校对教师的需求开始从“量”的急需向“质”的提高方面转化。 三、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角色)☆☆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3、示范者角色(榜样)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四中教师的管理类型: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以及民主管理型。 5、“家长代理人、父母”“朋友”“知己”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反思:研究者、学习者:不断反思自己行为。

四、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多),表现在5个方面:性质、对象、任务、过程、手段的复杂性。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变):主要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的做出判断,随机应变的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机智可以用四个词语概括: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1、教师劳动的连续性:是指时间上的连续性。 2、教师劳动的广延性:是指空间上的广延性。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1、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教师劳动的间接性:教师通过学生对社会起作用。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1、教师劳动的主体性

2、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榜样的作用

(五)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五、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的要求:(1)把对学生的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2)把爱和尊重、信任相结合(3)要全面关怀学生(4)要关爱全体学生(5)理解和宽容学生(6)解放学生(7)对学生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反思自己 六、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基础。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

5、丰富的实践知识——专家和新手教师的区别 七、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的能力(5)除此之外,还有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八、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2)愉悦的情感(3)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要标志)(4)健康的人格 九、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神话(4)专业能力的提高(5)教师的专业人格(6)专业自我的形成 十、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非关注阶段”(2)“虚拟关注”(3)“生存关注”(4)“任务关注”(5)“自我更新关注”

十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师范教育(2)入职培训(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的特点☆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从学生自身特点来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1)自觉性,也称主动性,这是主观能动性最基本的表现。(2)独立性,也称自主性。(3)创造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能性(3)学生具有发展的需要(4)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二、现代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可能性)(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还没发展完,会犯错误)(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2、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不依赖)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概述

1、内涵★: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2、表现:(1)社会关系(2)教育关系——基本关系(3)心理关系(4)伦理关系(人际关系)——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 3、两种对立的观点

(1)教师中心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2)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心论)★: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和美国的杜威。 二、师生关系的特点

1、对象的限定性;2、关系的规范性:师生关系包括工作关系、道德关系和个人关系;3、教师的主导性: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占主导地位;4、学生的能动性: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三、师生关系的内容☆

1、师生在教学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1)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2)学生在教学中实现主体性。(3)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四、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五、师生关系的作用

(1)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2)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3)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4)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5)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有助于师生心理健康发展 六、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教师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2)教师的领导方式(3)教师的智慧(4)教师的人格因素 2、学生方面 3、环境方面

七、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1、教师方面: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

(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4)热爱与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5)发扬教育民主(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9)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学生关系 2、学生方面——学生认识应客观

(1)正确认识自己(2)正确认识教师 3、环境方面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2)加强学风教育

八、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理想师生关系)的特点☆ 1、人际关系:尊师爱生 2、社会关系:民主平等 3、教育关系:教学相长★★:(1)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2)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3)学生可以超越教师。 4、心理关系:心理相容

第五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及其意义 1、内涵:“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时期。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2、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3、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主要有:(1)课堂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的基本依据(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二、课程类型☆

(一)从课程的固有属性来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知识本位):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是学科课程。又叫分科课程。 2、活动课程(儿童本位):也称经验课程,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杜威是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看,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1、分科课程(学科课程)

2、综合课程:组合两门或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主要有: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大范围融合)、核心课程。

(三)从对学生学习要求的角度或学生选课的自主性来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2、选修课程: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

(四)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2、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3、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五)从课程任务来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1、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是中小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2、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常以选修课形式出现,比基础性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 3、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六)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对学生的影响方式来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也称公开课程,主要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它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2、隐性课程也称镶嵌在课程,自发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校园文化,班风,校风等。“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七)从课程的基本价值倾向来看,可分为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总的来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来说: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社会需求)(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科知识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此外,课程理论也是制约课程的因素。 四、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也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又称活动课程理论,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二)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1、主要流派

(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代表人物是该课程理论的创始人布鲁纳。

(2)要素主义课程理论:教育和课程应当将人类文化要素传授给下一代,代表人物是巴格莱。

(3)永恒主义课程理论:“永恒学科”是课程的核心,代表人物是赫钦斯。 (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也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

第二节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内涵

1、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2、课程目标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根据☆

(1)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基本依据(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基本来源之一(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基本来源之一 三、三维课程目标☆☆

新课程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第三节 课程内容

课程计划→(分学科展开)课程标准→(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改称为“课程标准”。 一、课程计划

1、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开设哪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2、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

(1)强制性(2)普遍性(3)基础性 3、中小学课程设置——都属于基础教育

1、小学课程设置★★:小学阶段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2、中学课程设置:

(1)初中阶段课程应符合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2)高中阶段课程应符合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二、课程标准

1、概念★: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未见,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2、课程标准设计的原则: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五部分组成。 3、课程标准的功能★: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三、教材☆

1、概念: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2、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首要原则

第四节 课程结构

一、课程结构概述

1、概念: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2、课程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1)横向结构又称课程范围,各门各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2)课程的纵向结构又称课程序列,主要有直线型课程(连续性——循序渐进原则)和螺旋式课程(顺序性——巩固性原则)

二、新课程结构的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单选题):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区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4、农村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第五节 课程管理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机制。

一、三级课程管理☆

1、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限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2、地方课程: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3、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在一定范围内补充国家课程的不足。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形式出现。 1、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2)“决策共享”的民主理念(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4)“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5)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善于利用现场课程资源(6)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7)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国家课程的补充(8)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同一目标的追求

第六节 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设计

(一)概念: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1、泰勒的目标模式

(1)泰勒于1949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称为课程领域的圣经。

(2)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经验)、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经验)、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3)泰勒原理的实质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目标模式”。 2、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

针对目标模式过分强调预期行为结果即“目标”而忽视“过程”的缺陷,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提出了“过程模式”。

第七节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请加,现代教育评价提倡发展性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由“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提出,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其他所有步骤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 3、CIPP评价模式

(1)背景评价(2)输入评价(3)过程评价(4)结果评价 二、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1)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2)收集信息;(3)组织材料;(4)分析材料;(5)报告结果。

第八节 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1、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2、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

1、根据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同,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2、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区分,由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三、开发利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1)进行社会调查(2)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3)开发实施条件(4)研究学生情况(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6)建立资源数据库

第六章 教学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论述题、客观题☆☆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1) 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2)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 贯彻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书本主义、经验主义) 2、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教师的教依赖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 (1)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

(3)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不可分割的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统一的 (4) 贯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防止两种倾向

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和杜威的“学生中心”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1) 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

(2)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两者是相互统一的

①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一个教学活动之中;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③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 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4) 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裴斯泰洛奇、洛克——形式教育论(强调智力发展);赫尔巴特、斯宾塞——实质教育论(强调知识)

4、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1)知识是形成思想品德的基础:正如赫尔巴特所说“我想不到任何没有教育的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2)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3)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要注意以下问题

要防止两种倾向:①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②只强调知识,忽略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简答题☆☆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巩固所学的知识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4、检查知识5、运用知识

三、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1、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和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4)正确处理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的关系(5)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的分类: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2)将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言语讲解结合起来(3)重视言语直观的运用

4、启发性原则(双边性原则)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规律★★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设计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5、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1)按照学生的认知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进行教学(2)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3)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4)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难点。 6、巩固性原则

(1)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2)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复习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经常性的,主要是抓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抓当堂巩固,一类是阶段性的。(3)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来巩固知识。 7、因材施教原则★★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坚持课程标准和学科课程计划的统一要求;(2)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3)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8、量力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2)考虑学生的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四、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它是最古老的一种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包括: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 (2)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运用的基本要求:计划——善问——总结 (3)讨论法★——集思广益

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运用的基本要求:①讨论前,教师应提出有吸引力的讨论题目,并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相关材料。②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自由发表意见,并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③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小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4)读书指导法: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演示法和参观法。

(1)演示法★: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实验说明、印证某一事物的表象。

(2)参观法:又称现场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是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欣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五、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多选)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学生的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等(5)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六、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简答题)

(1)备课(2)上课(3)作业的布置与反馈(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评定与检查

七、备课☆☆

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 备课的要求:(三备三写) 1、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学年(学期)教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八、上课

1、上课的意义★:上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2、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3、上好课的基本要求★★(简答):(1)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内容准确(3)教学结构合理(4)教学方法恰当(5)讲究教学艺术(6)板书有序(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九、作业的形式: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作业、阅读作业。

十、课外辅导

意义: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要求★★:(1)从辅导对象的实际出发,确定辅导内容和措施(2)明确辅导只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辅导上

十一、学业成绩检查的方式:平时考查(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单元测验)和考试

十二、教学评价的类型

1、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摸底考试

(2)形成性评价: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

(3)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

2、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1)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学生的个人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他的成绩的优劣。

相对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根据。

(2)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 (3)个体内差异评价:对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第七章 德育

一、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

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有说法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德育内容包括三个层次:(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2)公民道德和政治品质的教育(3)人生观、世界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构成。 在德育过程那个,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三、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和提高的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1)知即品德认识,品德认识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品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2)情即品德情感,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3)意即品德意志,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4)行即品德行为,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德育过程一般以知为开始,以行为终结。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德育过程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学相结合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五、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循循善诱原则)★——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贯彻要求:(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和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因材施教原则★——视乎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贯彻要求:(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2)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成人化、一般化、模式化(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4、知行统一原则——力行而近乎仁——孔子

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马卡连柯——“平行教育原则” 6、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贯彻要求:(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2)教育者要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管理(3)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的贯彻到底 7、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贯彻要求:(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六、德育模式

1、认知模式★:最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将道德认识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代表人物:瑞士——皮亚杰、美国——科尔伯格

2、体谅模式★(学会关心):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代表人物:英国——彼得·麦克费尔

3、社会模仿模式:将道德行为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代表人物:美国——班杜拉(行为主义代表人物) 4、价格澄清模式:着眼于价值观教育。

七、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少先队的组织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6)班主任工作——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八、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又叫说理教育法

第一类是运用语言文字;第二类是运用事实进行说理,比如参观、访问和调查。 2、榜样示范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3、陶冶教育法★★: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

(1)环境陶冶(2)情感陶冶(3)人格陶冶(4)艺术陶冶(5)科学知识陶冶(6)各种活动和交往情境陶冶等

4、实际锻炼法:主要方式是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科技活动。 5、品德修养指导法(自我教育法):包括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 6、品德评价法(来自外部):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 7、角色扮演法(换位思考)

8、合作学习法:中小学重要的德育方法之一。

九、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1)德育目标(2)德育内容(3)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第八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最先提出“班级”一词——埃拉斯莫斯(伊拉斯谟) 二、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功能(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基本功能(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重要功能 三、教学是学习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

四、班级管理的模式

(1)班级常规管理(2)班级平行管理(3)班级民主管理(4)班级目标管理—美国德鲁克 五、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存在的问题:(1)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2、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学生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习管理的宗旨(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六、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多选)☆☆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责任感) 七、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班集体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班主任工作最繁忙,工作能力接受考察的关键期(2)班集体巩固期的合作群体阶段——班干部开始发挥核心作用,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3)班集体成熟的集体阶段——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气氛。 八、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简答)☆☆

(1)确定班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班干部)(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规章制度)(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途径)(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风的形成是班集体成熟的标志 九、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2)班主任是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3)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桥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中介 十、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班主任工作重点和经常性的工作(2)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3)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十一、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1、了解和研究学生★

意义: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方法:(1)书面材料分析法(2)调查法(3)观察法——基本方法(4)谈话法 2、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4、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5、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6、建立学生档案: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7、操行评定:主要内容有道德品行、学习、身心健康三个方面

遵循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激励性原则(3)个性化原则(4)全面性原则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计划分为:(1)学期计划(2)月或周计划(3)具体的活动计划 总结:(1)全面总结(2)专题总结

9、个别教育工作:对待后进生(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10、班会活动的组织: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班级活动主要形式) 11、偶发事件的处理

第九章 课外、校外教育

一、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选修课、自习课不属于课外教育。 二、课外、校外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而是必要的补充。 三、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

(1)社会实践活动(2)学科活动(3)科技活动(4)文学艺术活动(5)体育活动(6)社会公益活动(7)课外阅读活动 四、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

(1)群众性活动(多数学生)(2)小组活动(几个学生)——是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的主要形式(3)个别活动(一个学生) 五、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

(1)自愿性(2)自主性(3)灵活性(4)实践性(5)广泛性 六、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学校教学工作是教育学生的基本途径,与此同时,课外、校外教育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3)注意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4)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5)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6)因地、因校制宜

七、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八、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协调一致,互相配合(3)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4)加强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互相联系

第十章 教学研究及其方法

一、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它包括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教育问题的特点是:复杂性、两难性、开放性、整合性和扩散性。由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三个要素组成。 二、教学研究的类型

1、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2、根据方法论不同,可以分为定量研究(是多少)和定性研究(为什么)

三、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可以来源于教育实践,也可以来源于教育理论 2、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1)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文献检索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它贯穿研究的全过程,网络检索是查阅资料最快捷的方法。

(2)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 (3)文献综述分为叙述性文献综述和述评性文献综述。 3、制定研究计划

4、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1)收集研究资料:收集研究资料是研究的主要任务和研究基础。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2)整理研究资料

(3)分析研究资料:分析研究资料主要有两种方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教育研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5、教育研究论文与报告的撰写

(1)实证性的研究报告(2)研究性的学术论文 四、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1、观察研究法:是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2、调查研究法★: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问卷调查。

3、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

4、个案研究法★: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5、比较法 五、新兴的教育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实践)★:“为教育行动而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由教育行动者研究” 基本过程:计划、行动、考察、反思。

2、质性研究法:也称“实地研究法”“参与观察法”,基于经验和直觉的研究方法。 3、教育叙事研究★:用故事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学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4、教育随笔: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也可以说“教育心得” 六、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新进展——校本研究

1、校本研究概念★: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以学校自身条件为基础,以学校校长、教师(更重要)为主力军,针对学校现实存在的问题而开展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 2、特点:(1)校本研究是一种教学实践研究(2)校本研究以校为基础和前提: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

3、基本要素★★:(1)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反思的方法和前提:内省式反思、交流式反思、学习式反思、研究式反思(2)同伴互助(3)专业引领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二部分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又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2、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中间(边缘)科学。 二、心理现象结构图☆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分(动)为:(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3)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还有“注意”,但注意不是心理过程,而是心理状态。

2、个性心理分(静)为:(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三、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由法国的布洛卡证实。 四、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1、神经元由胞体、树突、轴突构成。分为(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3)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2、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3、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包括脑和脊髓。左右半球由胼胝体联合起来。

4、大脑主要分为四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1)额叶负责一些复杂活动(2)顶叶主要是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3)枕叶是视觉中枢(4)颞叶主要对听觉刺激进行加工。 5、(1)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运算和推理等。例如:律师等(2)大脑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它主要处理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情感、欣赏音乐和艺术等。例如:艺术家、画家、音乐家。 6、延髓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 五、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1、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2、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3、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4、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例如婴儿会吃奶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食物反射。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得到的反射,例如婴儿看到常用的奶瓶就会有唾液分泌。

5、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1)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如“望梅生津”,是人和动物共有的。(2)第二信号系统是用语词、符号作为条件刺激,如“谈虎色变”“望梅止渴”,是人类特有的。

六、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客观性(狼孩)★: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作用。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规律——主观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能动性(对客观世界产生作用,产生影响) 七、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2、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人们把这一事件看作心理学脱离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也意味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所以冯特被称为“心理学之父”“科学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第一人”等。 八、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研究意识结构)

(1)奠基人是冯特,并由弟子铁钦纳发展。(2)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3)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和构造。

2、机能主义心理学(研究意识功能)★

(1)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和安吉尔。(2)机能主义也主张研究意识,但他们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据此,他们提出了“意识流”。(3)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3、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行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 (1)美国的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行为主义的诞生。(2)行为主义心理学被认识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3)特点: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②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格式塔代表整体的意思

(1)创始人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2)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学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3)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5、精神分析心理学★

(1)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建。(2)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3)精神分析心理学是“第二势力”。 6、人本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由马斯洛、罗杰斯等。(2)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驱使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3)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第三势力”。 7、现代认知心理学

(1)以1967年奈塞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2)是认知信息加工,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第二章 认知发展和教育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一、感知觉的概念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知的起点。例:苹果的颜色、味道、形状等。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例如:我看到一个苹果。

(1)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2)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二、感觉的种类☆

感觉的种类可以从感觉器官的角度来划分,即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外部感觉包括:(1)视觉(2)听觉(3)嗅觉(4)味觉(5)肤觉——触觉、压觉、温度觉、痛觉

2、内部感觉包括:(1)机体觉——内脏感觉(2)平衡觉——对身体的感觉(3)运动觉 三、知觉的种类

知觉根据人脑反映的对象不同,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1、物体知觉可以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是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2)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分为真正的运动知觉和似动知觉,似动知觉是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①动景运动——电影、动画片、霓虹灯等②诱导运动——夜晚的云和月亮,感觉月亮在动云没有动③自主运动——暗室中点燃熏香或烟头④运动后效——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⑤

2、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 四、社会知觉常出现的几种偏差☆

1、社会刻板现象: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如:北方人豪爽。

2、晕轮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也称光环效应。如:“一白遮百丑”。

3、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第一印象)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称最初效应。

4、近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如:“明星吸毒”。

5、投射效应: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私的人总以为别人也很自私,慷慨的人认为别人对自己也不小气。

五、错觉(不可克服):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种类有: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时间错觉,倾斜错觉等。 六、感觉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听力、视力)。 (2)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和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数字)。

感觉性和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觉性高,则感觉阈限低;感觉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1)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 (2)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3、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1)刚刚能引起差别 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 (2)能够感受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七、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 1、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较感觉适应。 视觉适应可分为暗适应(从亮处转向暗处,感觉性提高,感觉阈限下降)和明适应(从暗处转向亮处,感觉性降低,感觉阈限提高)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适应。

(2)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受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黑人牙齿白)和继时对比(冬天室外格外冷)。

(3)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即感觉后像。视觉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彩色视觉也有后像,一般是负后像。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作用:感冒的人味觉不敏感。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互补性):聋哑人能“以目代耳”,盲人听觉特别敏锐。 (3)联觉:一个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红色给人以热烈、紫色给人以高贵、黑色给人以沉重。

八、知觉的规律(知觉的特征或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指当面的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 (1)对象和背景的转换是有条件的:①客观事物发生了改变②知觉者的经验、目的、兴趣。 (2)知觉的选择性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客观方面:①刺激物的绝对强度:一声惊雷②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也称差异律:教师批改作业用红笔③对象的活动性,也称活动律:夜空中的流星、霓虹灯广告④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主观方面:①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②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③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定势和情绪状态等。 2、知觉的理解性(是无法获取的):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知识过程。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知觉也就越完整、准确。

例:“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知识经验不同。 3、知觉的整体性(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知识经验不占主导地位),例:观察人的脸属于知觉的整体性。

4、知觉的恒常性:指客观事物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包括:颜色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和声音恒常性。 九、观察的品质☆☆

(1)观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精确性(3)观察的全面性(4)观察的深刻性——透过现象看问题

十、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第二节 记忆

一、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二、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过目成诵)(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经久不忘)(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这一品质是上述三种品质的综合体现。 三、记忆的分类☆

1、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即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

2、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动作记忆。

(1)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人们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留下了生动的形象。在形象记忆中,一般以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为主。

(2)情景记忆是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去过的地方。

(3)语义记忆又称语词逻辑记忆,是个体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例如: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等。(知识的记忆)

(4)情绪记忆是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5)动作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内容的记忆,又称运动记忆,如体操动作、舞蹈动作。动作记忆中的信息保持和提取都比较容易,也不容易遗忘。

3、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外显记忆时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

(2)内隐记忆是指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4、根据信息加工与储存的内容不同,可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1)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时间的记忆,如知识和生活常识。(what/why)

(2)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how)

四、记忆过程及其规律

1、记忆过程包括识记(编码)、保持(储存)、再现(包括再认或回忆)(提取)三个过程。 2、识记和保持是再认或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并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识记和保持的内容。 五、识记

1、识记的概念: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2、识记的分类★:

(1)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①无意识记是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运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和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识记。

②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的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③有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无意识记,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2)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①机械识记是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的识记,即死记硬背。 ②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识记,有人也称之为理解记忆或逻辑记忆。 3、识记的规律

(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3)活动任务的性质(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5)识记的方法 六、保持

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记忆恢复(记忆回涨)是指识记某种材料,在一段时间后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材料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 七、遗忘

1、概念: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心理过程,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2、遗忘的种类:(1)根据以往的时间,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假性遗忘)与永久性遗忘(真性遗忘)(2)遗忘还可以分为主动遗忘和被动性遗忘两种(3)根据遗忘的内容,可分为部分遗忘和整体遗忘。

3、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2)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是指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记忆效果较好,分别称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而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近部分。(3)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效果最好。过度学习是指学习到达恰能背诵之后再学习。(4)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5)识记的方法(6)时间因素(7)情绪和动机

5、遗忘的原因

(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会议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3)压抑(动机)说(主动遗忘)

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消除,记忆就能恢复。弗洛伊德给病人催眠时发现的。

(4)提取失败说: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或“话到嘴边现象”,失去了检索线索或线索错误。 (5)同化说(认知结构说):奥苏贝尔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使低级观念简化,从而减轻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八、再认或回忆(再现)

1、再认及其规律★: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例如:好友重逢、故地重游。 2、回忆及其规律:

(1)回忆的概念: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回忆是记忆的最高表现。

(2)回忆的种类:①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无意回忆如触景生情、自由联想;有意回忆是有回忆任务。②根据回忆时的条件和方式的不同,又可以把回忆分为直接回忆与间接回忆。由当前事物直接唤起旧经验的重现称为直接回忆;通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或中介性的联想才能达到要回忆的旧经验称为间接回忆。

(3)追忆:是一种需要一定努力,克服一定困难的有意回忆。 (4)回忆的条件(影响追忆的因素)★★

①是否有正确的中介联想。回忆过程特别是追忆,常常以联想为基础。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有以下规律: 第一:接近律。如“笔——墨——纸——砚”“春天——播种” 第二:相似律。如“革命——风暴”“bed-bid-bud-bad” 第三:对比律。如“黑—白”“难—易”“多—少”“柔—刚” 第四:因果律。如“寒冷—结冰”“天暖—解冻”“雷击—闪电”

②是否有平静的情绪状态。在情绪放松,冷静状态下,追忆效果较好。 九、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依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

(1)合理安排教学(2)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3)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4)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5)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6)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其记忆能力。

2、依据记忆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简答、论述)——克服遗忘的最好方法是加强复习。 (1)复习时机得当①及时复习——就是初期大量遗忘开始之前就进行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机③间隔复习④循环复习 (2)复习方法要合理

①分散学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②复习方法多样化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④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3)复习次数要适宜(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5)注意用脑卫生

第三节 表象和想象

一、表象概述

1、表象的概念★: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想起男朋友)

2、表象的分类

(1)视觉表象(想起母亲笑脸)、听觉表象(想起吉他声音)和运动表象(想起舞蹈动作) (2)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记忆表象是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想象表象是在头脑中对记忆形象进行加工改组后形成的新形象,也即想象。 3、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心理旋转实验 二、想象概述

1、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念男朋友——把男朋友想象成超人)

2、想象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计划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 (2)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 3、想象的加工方式

(1)黏合——孙悟空形象(人和猴子)(2)夸张——千手观音(3)拟人化——“雷公”“电母”(4)典型化——阿Q、祥林嫂 4、想象的功能

(1)预见功能(2)补充功能(4)替代功能(5)调节功能 5、想象的品质

(1)主动性(2)丰富性(3)生动性(4)现实性(5)新颖性(6)深刻性 三、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根据创造程度的不同,有意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的概念★: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如:读《祝福》的文字描述,想象出祥林嫂的形象。 2、再造想象的条件:(1)必须有丰富的表象储备(2)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3)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3、创造想象的概念: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如:鲁迅先生写小说《祝福》。 4、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及原型)(5)灵感的作用 四、幻想(中性词)

幻想是有意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如:科幻小说人物。

1、幻想的特征(幻想也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1)幻想体现了个人的愿望,是向往的形象(2)幻想常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 2、幻想的形式,幻想可分为科学幻想、理想、空想三种形式。

(1)科学幻想——有进步意义,可能实现,如一个多世纪之前人们做出的到天空和海洋遨游等科学幻想在今天变成了现实。 (2)理想——可以实现

(3)空想——需要克服,空想是与客观现实相违背的消极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

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简单记忆)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5)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6)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第四节 言语和思维

一、言语

1、言语和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 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 2、言语的特点

(1)目的性(2)开放性(3)规则性(4)离散性(5)社会性和个体性 3、言语的种类★

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又可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口头言语又可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1)对话言语:如聊天、座谈等(2)独白言语:如报告、讲演等(3)书面言语:借助文字表达思想(4)内部言语:自言自语或不出声。 二、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借助语言实现。

2、特点★:(1)间接性——推测,由表及里,如小明推开门,发现地面湿了,推测昨晚下雨了。(2)概括性——概念、规律,看到“月晕”就要“刮风”,地板“潮湿”就要“下雨” 三、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广阔性是指思路开阔,全面思考问题——面面俱到

深刻性是指深入地思考问题,善于抓住事物的实质,揭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思维的独立性(独创性)和批判性

独立性(独创性)是不受别人影响,不人云亦云,独创性人人都有,只是在表现程度和早晚上存在差异。

批判性是不受别人和自己的影响,客观看待事物, 3、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灵活的思考问题,能随机应变、快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迅速正确,能当机立断,快、准确 4、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是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是所有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

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简答)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定势:就是重复操作所引发的的心理准备状态。

五、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的内容凭借物、任务的性质、发展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是以实际行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思维形式。如 :抓、吃以及一些较低等的动作。 (2)具体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如小孩区分“爷爷”“奶奶”等。 (3)抽象逻辑思维是以词为中介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也叫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是人类思维区别于动物思维的最本质特征。

2、根据思维过程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1)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如:“鸟是会飞的动物”。

(2)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如:人们说“心里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3、根据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和逻辑性,可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

(1)分析思维是遵循严密的逻辑程序和规律,逐步推导,然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做出合理结论的思维。如:学生在解数学题,通过多步的推理和论证得出答案的过程。 (2)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灵感现象就是直觉思维的结果。

4、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会聚思维,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运用熟悉的规则,产生逻辑的结论。 (2)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一题多解”“一事多写” 5、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再造性思维也称常规性思维或习惯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例如:学生运用已学会的公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

(2)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创造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只有人类具有)。 六、概念

思维的基本形式分为概念、判断、推理

1、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代表概念能够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代表的是概念所能囊括的所有个体或案例。概念还是有层次的。 2、概念的形成★

(1)抽象化(2)类化(3)辨别 3、科学概念的掌握★★(简答)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提供概念范例,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适当运用比较(4)突出有关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正确而充分地利用变式(5)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明确提示概念的本质特征(6)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变式:改变事物的非本质特征,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教学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wr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