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梯维修保养”赛项规程 -

更新时间:2023-03-08 06:16:4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电梯维修保养”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GZ-002 赛项名称:电梯维修保养 英语翻译:Elevator maintenance 赛项组别:中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加工制造业 二、竞赛目的

以电梯维修保养为背景,融入具有时代背景的新技能、新技术和新的生产理念。通过竞赛,展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最新成果、参赛学生熟练的电梯维修保养技能以及参赛队良好的精神面貌;检阅参赛队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工作效率、质量与成本控制、安全及文明生产等职业素养;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引领电梯维修保养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加快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步伐。

三、竞赛内容

本赛项的竞赛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竞赛、电梯维修操作竞赛和电梯维护保养操作竞赛三个部分:

(二)基础知识竞赛:在连续的30min内,笔试方式完成基础知识的赛题(见表1)。

1

表1 基础知识竞赛内容 序号 项目 基本知识 内容 涉及的主要知识、技能点 1 2 故障分析 (1)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基本结构、原理及相关标(2)电梯的运行原理; 准 (3)电梯日常维修保养的相关标准。 (1)电梯常见电气故障的分析诊电梯两个常见故障(机械、电断; 气故障各1个)原因的分析 (2)电梯常见机械故障的分析诊断。 (一)电梯维修操作竞赛:在连续的90min(1.5小时)内,完成电梯盘车救援、电梯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电梯机械故障诊断与排除三项竞赛内容(见表2)。

表2 电梯维修操作竞赛内容 序号 项目 内 容 涉及的主要知识、技能点 电梯在运行中突然发生故障,轿厢停在井道中非平层区域内。要求立即赶往现场进电梯盘行救援,到达现场后应该先判断电梯轿厢位1 电梯盘车操作 车救援 置,确定好盘车方向后,向裁判员报告,经裁判员同意后再进行盘车操作。然后按要求记录救援过程,填写“电梯救援过程记录表”。 (1)电梯电气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2)电梯常见电气故障的分析、诊断与排除方法。 (1)电梯机械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2)电梯常见机械故障的分析、诊断与排除方法。 电梯电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及查找故障原因,排气故障2 除4-8个电气故障;并记录故障分析的思路的诊断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填写“电梯维修记录单”。 与排除 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及查找故障原因,排电梯机除2-5个机械故障,按照GB7588-2003相关械故障3 标准进行调整;并测量、记录数据,记录故的诊断障分析的思路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填写“电与排除 梯维修记录单”和“数据测量记录表”。 (三)电梯维护保养操作竞赛:在连续的60min(1小时)内,

2

完成电梯日常维护与保养的竞赛内容(见表3)。

表3 电梯维护保养操作竞赛内容 序号 项目 内 容 涉及的主要知识、技能点 按照TSG/T5001-2009中电梯维护保养电梯日的要求,对电梯半月维保的28个项目进行(1)电梯日常维护1 常维护日常维护保养,并填写“电梯保养项目工保养的相关规定与与保养 作记录表”。 要求; 电梯半月维保根据电梯保养项目工作记录,对4-6(2)电梯部个项目进行保养、调整或更换,并完整、的项目与要求; 件保养电梯半月维保2 规范地填写“电梯保养记录单”(需要调整(3)的基本的部件按照GB7588-2003相关标准进行调的基本操作。 操作 整并记录数据)。 四、竞赛方式 (一)竞赛组队

1.本赛项为团体赛,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以下简称“省”)为单位组队。各省原则上选派2支代表队参赛;组织有本赛项省级选拔赛的省份,经大赛执委会同意可增加一个参赛名额;但总参赛队应不超过60队。

2.每个参赛队由2名选手组成,其中队长1名。可配2名指导教师。

3.暂不邀请境外代表队参赛,可邀请观摩。 (二)组织机构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与执委会的指导下,在赛区组委会与执委会的领导下,由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成立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电梯维修保养赛项执委会,下设本赛项专家工作组、组织保障工作组、裁判组、仲裁组等工作机构。 (三)操作竞赛场次与赛位的确定

3

本赛项的操作竞赛需采取多场次进行。

(1)在比赛前一天的参赛队会议(见表4)上通过抽签确定各参赛队参加两个操作竞赛的场次;

(2)参赛队在比赛前30min到达指定地点接受检录,通过抽签确定赛位;

(3)所有抽签都严格按照大赛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加密(详见“七、竞赛规则”)。

五、竞赛流程 (一)比赛流程 1.操作竞赛流程

参赛队提前30min到达赛场门口接受检录→通过抽签确定赛位→凭赛位号隐匿个人身份进入赛场,由现场裁判引导至赛位前,将自带的工具器材有序摆放→阅读竞赛文件并按照竞赛文件检查现场环境和赛场提供的设备、工具、器材→竞赛开始时间到,选手开始比赛→竞赛开始15min后选手禁止入场→距离竞赛结束15min赛位现场裁判进行提示→竞赛结束时间到,停止操作,提交比赛记录,选手留在本赛位与裁判一起评定比赛成绩→完成成绩评定选手签字确认后,携带自带的工具器材离开赛场。

2.基础知识竞赛流程

参赛队提前30min到达赛场门口接受检录→通过抽签确定赛位→凭赛位号隐匿个人身份进入赛场,由现场裁判引导至赛位前→阅读试卷→竞赛开始时间到,选手开始答题→竞赛开始15min后,选手禁止入场,选手可交卷离场→距离竞赛结束5min赛位现场裁判进行提示→竞赛结束时间到,停止答题,交卷离场。

4

(二)赛程时间安排(见表4)

表4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梯维修保养赛项时间安排表 日期 时间 地点 内容 备 注 9:30-12:00 会议室 工作人员培训 14:00 参赛队报到完毕 “工作人员”包括全体裁判员、仲裁员、14:00-16:3第一赛场 参赛队熟悉赛场 安全监督员和赛场0 天 技术员、工作人员 16:30-17:3会议厅 参赛队会议 0 17:00 赛场 封场,设备调试 7:30 驻地门口 全体选手集合前往赛场 8:00-8:30 会议厅 开幕式 电梯维修第一场比赛选各场比赛进行期间8:30 赛场门口 手检录 赛场均开放供观摩 9:00-10:30 赛场 电梯维修第一场比赛 10:30-12:0赛场 评分、设备调试 10时开始第二、三、0 四场的选手进入各电梯维修第二场比赛选自的休息室相互隔11:30 赛场门口 手检录 离 12:00-13:3赛场 电梯维修第二场比赛 0 13:30-15:0第二赛场 评分、设备调试 0 天 电梯维修第三场比赛选14:30 赛场门口 手检录 15:00-16:3赛场 电梯维修第三场比赛 0 16:30-18:0赛场 评分、设备调试 0 电梯维修第四场比赛选17:30 赛场门口 手检录 18:00-19:3赛场 电梯维修第四场比赛 0 19:30-22:0赛场 评分、设备调试 0 7:30 驻地门口 全体选手集合前往赛场 8:00 课室门口 全体选手检录 10时开始第二、三、8:30-9:00 课室 基础知识竞赛 四场的选手进入各第三电梯维保第一场比赛选自的休息室相互隔9:00 赛场门口 离 天 手检录 9:30-10:30 赛场 电梯维保第一场比赛 10:30-11:3赛场 评分、设备调试 0 5

11:00 11:30-12:30 12:30-13:30 13:00 13:30-14:30 14:30-15:30 15:00 赛场门口 赛场 赛场 赛场门口 赛场 赛场 赛场门口 电梯维保第二场比赛选手检录 电梯维保第二场比赛 评分、设备调试 电梯维保第三场比赛选手检录 电梯维保第三场比赛 评分、设备调试 电梯维保第四场比赛选手检录 15:30-16:3赛场 电梯维保第四场比赛 0 16:30-18:3赛场 评分、设备调试 0 17:30 会议厅 闭幕式 注:表4是按照60队≧参赛队总数>45队设计;如果45队≧参赛队总数>30队,则只需安排三场比赛(指电梯维修操作竞赛与电梯维保操作竞赛各三场,下同);如果30队≧参赛队总数>16队,则只需安排两场比赛;如果参赛队≦16队,则只需安排一场比赛。

六、竞赛试题

1.本赛项不公开赛题,在开赛1个月之前在大赛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公布样题(包括基础知识竞赛和操作竞赛的样题)。

2.本赛项严格按照《赛项赛题管理办法》建立赛题库。由专家组按照电梯行业相关职业标准,结合学校电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统一命题。题库分为电梯基础知识赛题库、电梯维修操作竞赛赛题库和电梯维护保养操作竞赛赛题库,各类题库至少有10套赛题。题库在开赛1个月之前建成并公布。

七、竞赛规则

(一)报名资格及参赛队伍要求

1.按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报名办法》,参赛选手须为

6

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或五年制高职的一至三年级学生,性别不限,年龄不超过21周岁(即1994年7月1日及以后出生)。

2.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再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赛项。

3.组队要求: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省”)为单位组队参赛。

4.参赛队名额确定:各省原则上选派2支代表队参赛;鼓励各省组织省赛,组织有本赛项省级选拔赛的省份,经大赛执行委员会同意可增加1个参赛名额;但总参赛队应不超过60队。

5.人员变更: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如备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本赛项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本赛项不可以缺员比赛,参赛队如有1名选手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比赛时,则视为本队自动放弃竞赛。

(二)熟悉场地

1.本赛项执委会安排在竞赛前一天下午(见表4)各参赛队有不少于两小时的时间进入操作竞赛赛场熟悉场地设备。

2.进场熟悉场地时限定在黄线区域内观看,不得超越黄线。应严格遵守大赛制度,严禁拥挤,喧哗,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三)竞赛场次与赛位的确定 1.竞赛场次的确定

(1)本赛项的基础知识竞赛一场进行;受场地与设备条件的限制,电梯维修操作竞赛和电梯维护保养操作竞赛须分四场进行(见表4)。

7

(2)在比赛前一天的参赛队会议上通过抽签确定各参赛队参加两个操作竞赛的场次。首先抽签确定参加电梯维修操作竞赛的场次,然后再抽签确定参加电梯维护保养操作竞赛的场次。

(3)抽签均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抽签产生抽签顺序号,第二次抽签产生参赛场次。

(4)抽签由赛项执委会主持,由加密裁判负责(两次抽签应由不同的加密裁判进行,监督组负责全程监督。

2.电梯维修操作竞赛赛位的确定

(1)各场竞赛选手须提前30min到达赛场接受检录,并通过抽签确定赛位。

(2)由第一组加密裁判组织参赛选手进行第一次抽签,产生参赛编号,替换选手参赛证等个人身份信息,填写一次加密记录表连同选手参赛证等个人身份信息的证件,当即装入一次加密结果密封袋中单独保管。

(3)由第二组加密裁判组织参赛选手按照参赛编号的顺序进行第二次抽签,确定赛位号;替换选手参赛编号,填写二次加密记录表当即装入二次加密结果密封袋中单独保管。

(4)抽签由赛项仲裁长主持,监督组负责全程监督。 3.电梯基础知识竞赛赛位的确定

(1)全体竞赛选手须提前30min到达赛场接受检录,并通过抽签确定赛位。

(2)由加密裁判组织参赛选手按照参赛编号的顺序进行抽签,确定赛位号;替换选手参赛编号,填写加密记录表当即装入加密结果密封袋中单独保管。

8

(3)抽签由赛项仲裁长主持;监督组负责全程监督。 4.电梯维护保养操作竞赛赛位的确定

(1)各场竞赛选手须提前30min到达赛场接受检录,并通过抽签确定赛位。

(2)由加密裁判组织参赛选手按照参赛编号的顺序进行抽签,确定赛位号;替换选手参赛编号,填写加密记录表并连同选手的参赛编号证当即装入加密结果密封袋中单独保管。

(3)抽签由赛项仲裁长主持;监督员负责全程监督。

(四)文明参赛要求

1.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相关的竞赛规则,服从裁判和竞赛工作人员的统一安排,自觉维护赛场秩序。

2.基础知识竞赛规则

(1)基础知识竞赛采用闭卷笔试,全体参赛选手同时在连续的30min内完成答卷。

(2)全体参赛选手按照竞赛时间提前30min到达赛场门口进行检录,通过抽签确定赛位号;然后凭赛位号隐匿个人身份进入赛场,由现场裁判引导至赛位前。参赛选手除书写文具外不准携带任何资料和器材,所有的通讯工具和照相摄录器材一律不准带入赛场。

(3)按照闭卷笔试的规则,选手各自独立完成答卷,不得有旁窥、抄袭、夹带等作弊行为。

(4)竞赛开始15min后选手禁止入场,并取消该项竞赛的参赛资格;竞赛开始15min后选手方可交卷离场。

3.操作竞赛规则

(1)选手应按照规定穿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脚穿防滑电工

9

鞋参加比赛。

(2)各参赛队按照竞赛时间提前30min到达赛场门口进行检录,通过抽签确定赛位号;然后凭赛位号隐匿个人身份进入赛场,由现场裁判引导至赛位前。当选手进入赛位后,将自带的工具器材有序摆放;如果竞赛还未开始,可先阅读竞赛文件(工作任务书和图纸、记录表格),并按照竞赛文件检查现场环境和赛场提供的设备、工具、器材等,须在确认比赛任务和现场条件无误后才开始比赛。在此期间不允许选手进行任何操作。

(3)参赛选手除本规程规定携带的用品(见表5)外,不准携带任何技术资料和工具、器材。所有的通讯工具和照相摄录器材一律不准带入赛场。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表5 允许参赛队自带的工具和器材 工具及材料名称 数量 单位 备 注 防滑电工鞋 2 双 安全工具 双背式安全带 2 套 安全工具 安全眼镜 2 付 安全工具 各种规格的活动扳手 各1 把 300×1 360×1 各一把 C型夹 4 把 万用表 1 台 包括:试电笔、各种规格的(一字和十字)螺丝刀、电工刀、平常用电工和钳工工具 1 套 口电工钳、尖嘴钳、剥线钳、小剪刀、活动扳手等。 钢丝钳 1 把 斜口钳 1 把 开口扳手 1 套 梅花扳手 1 套 内六角扳手 1 套 兆欧表 1 台 钳形电流表 1 台 卷尺 2 把 5 m 直角尺 1 把 钢板直尺 1 把 塞规尺 1 把 锉刀 1 把 10

20 21 钢锯 手电筒 1 1 把 把 (4)竞赛开始后,参赛选手自行决定分工和时间安排。电梯维修操作竞赛的竞赛时间为90min(1.5小时),电梯维护保养操作竞赛的竞赛时间为60min(1小时),均为连续进行。全部比赛任务均在指定的时间和比赛场地内完成。在比赛过程中,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选手休息、如厕的时间均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5)竞赛开始15min后选手禁止入场,并取消该项竞赛的参赛资格。

(6)每个赛位设现场裁判员和安全监督员各一名。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遵守安全操作要求,以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并随时接受裁判员和安全监督员的监督: ①所有操作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操作规范及标准。

②选手进行盘车、进入轿顶操作、进入底坑操作时,必须向安全监督员请示,并经同意后,在安全监督员的监护下方能进行以上所述操作。

③选手进入轿顶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④盘车时,必须由两名选手配合进行,不得由一名选手单独操作。 ⑤选手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时应尽量断电检测;确需要带电检测,必须向安全监督员请示,并经同意后,在安全监督员的监护下进行操作;在通电前,必须向安全监督员申请,经得同意方可通电。 ⑥电梯底坑有人时,不得对轿厢进行任何移动式操作。 (7)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由于操作失误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造成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的,将被中止比赛;若因设备故障导致选手中断或终止比赛,由大赛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11

(8)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得自行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员同意。参赛队欲提前结束比赛,应向裁判员举手示意,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比赛结束时参赛选手应立即停止任何操作。

(9)竞赛结束后,参赛队须按要求提交所有比赛记录,2名选手均留在本赛位与裁判一起评定比赛成绩并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赛场。

(五)成绩评定与公布

1.组织分工。在赛项执委会的领导下成立由裁判组、监督组和仲裁组等组成的成绩管理组织机构,具体要求与分工如下:

(1)裁判组实行“裁判长负责制”,设裁判长1名,全面负责赛项的裁判与管理工作。

(2)裁判员分为加密裁判、现场裁判和评分裁判。

①加密裁判负责组织参赛队伍(选手)抽签并对参赛队伍(选手) 的信息进行加密、解密。加密裁判不得参与评分工作。

②现场裁判按规定做好赛场记录,维护赛场纪律,对参赛队伍(选 手)的操作规范、现场环境安全等进行评定。

③评分裁判负责对参赛队伍(选手)的技能展示、操作规范和竞赛结果等按赛项评分标准进行评定。

(3)监督组负责对裁判组的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并对竞赛成绩抽检 复核。

(4)仲裁组负责接受由参赛队领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书面申诉, 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

2.成绩管理。按照《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管理办

12

法》,竞赛成绩的管理按照严格的规定和严密的程序进行,本赛项成绩管理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在竞赛前一天参赛队会议上所有参赛队报到,一次抽签加密 确定抽签号 二次抽签加密 确定两场操作竞赛参赛场次 各场竞赛到场检录,一次抽签加密 确定本场参赛号 二次抽签加密 确定本场竞赛赛位 本场竞赛 本场竞赛成绩评定与复核 加密信息解密 各场竞赛成绩汇总,计算各参赛赛队总成绩

抽检复核 公布成绩 图1 成绩管理基本流程图

13

3.成绩评定

(1)本赛项竞赛成绩的评定方法包括过程评分和结果评分(详见“十一、成绩评定”)。

(2)抽检复核

①为保障成绩评判与统计的准确性,监督组对赛项总成绩排名前30%的所有参赛队伍的成绩进行复核;对其余成绩进行抽检复核,抽检覆盖率不得低于15%。

②监督组将复检中发现的错误通过书面方式及时告知裁判长,由裁判长更正成绩并签字确认。

③复核、抽检错误率超过5%的,则认定为非小概率事件,裁判组需对所有成绩进行复核。

4.成绩公布

在闭赛式前,比赛成绩经工作人员统计、汇总、排序后交由执委会、裁判组共同检查,经裁判长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字,在闭赛式上公布成绩。

八、竞赛环境

(一)赛场整体环境要求

1.赛场应包括有:操作竞赛赛场、基础知识竞赛赛场、4间选手休息室、1间参队领队和指导教师休息室、1间来宾休息室和1间裁判工作室、1间医务室、1个会议厅(用作开、闭幕式)。

2.赛场的采光、照明、通风和控温良好,环境温度、湿度符合设备使用规定;赛场主通道符合紧急疏散要求。

3.赛场的各场地、通道及医务室、消防器材、洗手间等应有醒目的指示标牌(指示标牌均有中英文标注)。赛场各区域之间应有明显

14

标志或警示带。

4.赛场设有保安、公安、消防、设备维修和电力抢险等人员待命,并设置安全应急通道,以防突发事件。

5.赛场配备维修服务、医疗、生活补给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为选手和赛场人员提供服务。安排交通车接送人员从驻地至赛场往返。

6.赛场应配备有足够的保卫、服务与引导人员。在整个比赛期间,都要求赛场和4个选手休息区域外有保卫人员警戒。竞赛期间赛场内的所有人员均应佩戴的明显的标志。

(二)操作竞赛赛场

1.每一个赛位要求在室内21m2~26m2面积的硬底地面上,安装有一台“YL-777型电梯安装、维修与保养实训考核装置”。

2.竞赛场地能够安装16台上述设备(不少于16个赛位),两台设备之间的间距不少于1m,通道宽度不少于2m,楼层高度不少于10m。 3.每个赛位要求标明编号;配有一张工作台和一张椅子;配有手写托板以供选手书写;并配有相应数量的清洁工具;张贴有明显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和“疏散平面图”。

4.应保证每个赛位都能够看到时间。

5.竞赛场地划分为检录区、竞赛操作区、裁判工作区、材料备件区、作品展示区、观摩通道等区域,区域之间有明显标志或警示带;非裁判员、参赛选手、工作人员不得进入赛位。

6.竞赛场地装有多个角度的录像设施;保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通风,提供稳定的电源和应急供电设备。

7.竞赛场地有供裁判(仲裁和监督)工作的区域并有明显标识;有一台计算机(配打印机)和一个手提扩音器,有饮水设备,有应急

15

药箱;有合格的消防设施设备,有宽敞的疏散通道和不少于三个疏散安全出口。竞赛现场距洗手间应不超过30m。

(三)基础知识竞赛赛场

1.不少于120个座位的大课室(或2-3间小课室,总的座位数不少于120)。座位之间的间隔不小于80cm。

2.课室内装有多个角度的录像设施;保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通风,提供稳定的电源和应急供电设备。

3.应保证每个赛位都能够看到时间。 (四)裁判工作室

1.位置就在操作竞赛赛场旁边。 2.有30座位的桌椅。

3.有一台计算机(配打印机),有饮水设备。 (五)选手休息室

1.全部4间选手休息室都要相互独立,彼此分隔;均带(男、女)洗手间。

2.每室内都有40个座位;有饮水设备。

3.能够屏蔽手机信号。 九、技术规范

(一)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与“电气运行与控制”等专业电梯专门化方向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电梯结构与原理、电梯安全操作规程、电梯维修与保养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主要有:

1.电梯的基本结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2.电梯的安全操作程序步骤及安全操作规程;

16

3.电梯的电气基础知识及电气原理图各控制线路功能;

4.电梯常见故障的分析方法与排障能力;

5.电梯维护保养项目(内容)和维护保养基本要求。 (二)竞赛标准

1.参照电梯维修特种作业人员(中级)操作证中规定的要求实施。 2.所参照的相关技术标准如表6所列。

表6 竞赛相关技术标准

序号 标 准 内 容 1 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2 TSG T5001-2009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3 TSG T7003-2012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4 GB/T 10059-2009 《电梯试验方法》 5 GB/T 10060-2011 《电梯安装验收标准》 6 GB/T 24478 《电梯曳引机》 7 GB8903-2005 《电梯用钢丝绳》 8 GB/T 10058-2009 《电梯技术条件》 JG/T 9 《电梯T型导轨》第5 部分:技术要求 50702.1-1996 10 GB 14048.1-200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 部分:总则 《额定电压450/750 V 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5 11 GB/T 5013.5-2008 部分:电梯电缆 《额定电压450/750 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12 GB/T 5023.6-2006 第6 部分:电梯电缆和挠性-连接用电缆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 部分:控制电13 GB 14048.5-2008 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 十、技术平台

竞赛技术平台采用亚龙YL-777型电梯安装、维修与保养实训考核装置(见图2)。 (一)主要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三相五线 AC380V /220V ±7.5% 50Hz 2.装置尺寸:5000×3900×7800(长×宽×高) 3.厅门净尺寸:800×1000 mm

17

4.提升高度:1800 mm 5.额定速度:0.2m/s

6.最大功率消耗≤1.6KW

图2 亚龙YL-777型电梯安装、维修与保养实训考核装置

(二)设备结构与特点

本设备全部采用真实电梯的机构及部件制成,主要由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及安全保护系统等构成:

1.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等组

18

成;曳引机由永磁同步电动机、制动器等组成,为电梯的运行提供动力。曳引钢丝绳连接轿厢和对重,驱动轿厢升降。

2.导向系统:主要由导轨、导靴、导轨支架等组成;导靴安装在轿厢和对重架上,与导轨配合,强制轿厢和导轨运动于导轨上;导轨架主要起支撑导轨的作用。

3.轿厢系统:由轿厢架与轿厢体(轿壁、轿顶、轿底及操纵箱等)构成;采用中分式开门。

4.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门锁装置等组成。 5.重量平衡系统:由对重和对重块装置等组成。

6.电力拖动系统:由供电系统、曳引电动机、速度反馈装置、调速装置等组成;主要提供动力,实现电梯调速控制。

7.电气控制系统: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柜、平层装置、旋转编码器等组成;采用集选变频控制方式。

8.安全保护系统:主要由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端站保护装置等组成;具有接地保护、过流、过载、漏电保护及防坠落等保护功能,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 (三)设备配置与附件 1.设备的配置

YL-777型电梯安装、维修与保养实训考核装置主要的设备配置如表7所示。

表7 亚龙YL-777型电梯安装、维修与保养实训考核装置设备配置一览表 序号 名称 主要技术指标 数量 单位 备注 500×390×780(长×宽×高)1 井道及观测平台 1 套 cm 2 主控制柜 P≤22.0KW 1 套 3 电源箱 1 套 4 曳引机 V≤1m/s 1 套 永磁同步 5 轿厢导轨 T75 1 套 19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对重导轨 轿厢架 轿厢 门机 层门装置 安全钳 限速器-涨紧装置 限速器钢丝绳 曳引钢丝绳 绳头组 液压缓冲器 聚氨酯缓冲器 外招呼盒 轿内操作箱 端站保护装置 平层装置 光幕 称重装置 轿顶操作盒 底坑操作盒 随行电缆 井道电缆 电梯照明 实训指导书 实训工具 TK5A V≤1m/s V≤0.75m/s ?8 ?10 楔式绳头 V≤1m/s V≤1m/s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套 套 套 表面喷塑 套 永磁同步 套 不锈钢 套 渐进式 套 单向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光电式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本 套 见“表8” 2.设备的附件

YL-777型电梯安装、维修与保养实训考核装置主要的设备附件如表8所示。

表8 亚龙YL-777型电梯安装、维修与保养实训考核装置设备附件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单位 备注 1 安全帽 2 个 2 安全带 双背式安全带 2 套 3 隔离带 警戒线护栏 2 个 4 维修支架牌 1 个 安全警示牌 5 危险支架牌 1 个 6 挂牌 维修挂牌 1 个 7 水平尺 600mm 1 把 8 线坠 带磁性 1 支 9 钢板尺 300mm 1 件 10 锤子 3磅 1 把 2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活动扳手 一字螺丝刀 十字螺丝刀 万用表 电笔 锉刀 卷尺 记号笔 绝缘胶布 尖嘴钳 斜口钳 内六角扳手 开口扳手 梅花扳手 校导尺 钳形电流表 顶门器 塞尺 工具箱 三角钥匙 挂锁 锁梯钥匙 250×30 300×36 3` 3×75 3` 3×75 华谊MY60 得力8001 扁锉8寸 扁锉6寸 3m 6` 6` 10件套 8-10 10-12 13-16 14-17 18-21 19-22 24-27 8-10 13-16 14-17 18-21 19-22 24-27 JS-302 MS2026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件 支 支 支 把 支 卷 把 把 套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付 件 件 把 支 把 只 把 十一、成绩评定 (一)评分原则

1.根据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

21

结合,技能评价与职业素养评价相结合的评分原则。对选手在竞赛过程中完成任务的情况及各方面活动予以全面的关注:既关注选手完成任务的质量,又关注选手养成规范、安全操作和团队合作的良好习惯,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表现;既关注任务目标的实现,又关注实现目标的过程与细节;既关注关键职业能力的养成,又关注综合素质的提高。

2.全体裁判员应熟读本项比赛的有关文件,熟悉竞赛内容和各项技术要求,严格按照评分表进行评分,对每个项目都要认真、细致、严谨、准确且客观地进行审定,尽量减少评分的个人自由裁量度和差异性,给出准确的分数。

(二)各项目赋分

1.竞赛总成绩为100分,其中操作竞赛成绩占80%,基础知识竞赛占20%。

2.基础知识竞赛总分为100分,各项目赋分可见表9。 3.操作竞赛总分也是100分,其中电梯维修操作竞赛占65分,电梯维护保养操作竞赛占35分。各项目赋分可见表10、表11。 (三)违规扣分

在工作任务书中有五点“选手注意事项”,如果选手违反了相关规定将被扣分:

1.在操作竞赛中,必须穿工作服、穿安全防滑鞋、戴安全帽,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2.更换电梯的零部件,调整电梯的机械机构,检查、测量零部件之间的间隙或距离,必须向安监员提出申请后,严格按相关操作规范进行。

22

3.电气测量和检查,应注意遵守电气作业安全规程。不得带电连接或拆除电路,不允许短接线路。若进行线路连接,必须向安监员提出申请后,严格按相关操作规范进行。

4.在电梯井道内,必须在安监员的监护下进行操作。发生意外时,应听从裁判员、安监员的指挥。

5.机房盘车时,由两人配合进行,必须在安监员的监护下严格按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发生意外时,应听从裁判员、安监员的指挥。 (四)评分方法

2.基础知识竞赛的评分

(1)基础知识竞赛总分为100分,各项目赋分及评分要求如表9所示:

表9 基础知识竞赛项目评分标准 序号 项目 赋分 评分要点 电梯基本 1.要求掌握电梯基本结构与运行原理的相关基结构与原础知识; 1 50分 理的基础 2.共5小题,每题10分。根据标准答案完全答知识 对给10分,部分答对给1-9分,全错或不答0分。 电梯日常 1.熟悉电梯日常维修保养的相关国家标准; 维修保养2 20分 2.共4小题,每题5分。根据标准答案完全答对的相关标给5分,部分答对给1-4分,全错或不答0分。 准 1.根据所提供的故障现象,要求能够对两个电梯常见故障的故障原因进行准确地分析判断,并提出电梯常见检修的思路与方法。 3 故障原因30分 2.共2小题(电气故障与机械故障各1题),每的分析 题15分。根据标准答案完全答对给15分;分析思路对判断正确,但没有提出检修思路与方法可给1-14分;全错或不答0分。 (2)基础知识竞赛结束后,由5位评分裁判(其中1位为评分组长)进行“流水作业”式阅卷评分:其中1位裁判负责第1项的评分,1位裁判负责第2项的评分,3位裁判负责第3项的评分。

23

(3)阅卷评分完成后,由5位裁判分工统计各张试卷的总分,由评分组长负责核对。

(4)总分统计完成后,由评分组长负责填写“电梯基础知识竞赛成绩登记表”,由5位评分裁判和赛项裁判长、监督与仲裁人员签字确认后公布。

2.电梯维修操作竞赛的评分

(1)按电梯盘车救援、电梯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电梯机械故障诊断与排除和安全意识与基本操作规范4个项目进行评分(见表10)。评分由过程性评分(赛位现场裁判在竞赛过程中进行评分)和终结性评分(本场竞赛结束后由评分裁判对各赛位进行评分)两部分组成。

表10 电梯维修操作竞赛评分标准 序号 项目 赋分 评分要点 1.要求准确判断轿厢位置,确定好盘车方向;向裁判员报告,经裁判员同意后再进行救援工作。 2.在使用对讲系统询问、安抚被困者,并挂牌、上锁后才进行盘车操作;在盘车过程中要求两位选手配合盘车救1 10分 默契,姿势正确,操作规范。 援 3.在盘车完毕后,开门解救被困人员,关闭厅、轿门,将松闸扳手和盘车手轮放回指定位置,复位盘车安全开关和限速器电气开关。并将以上盘车救援的过程按要求记录于“电梯救援过程记录表”中。 1.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及查找故障原因,能够排除4-8个电气故障。 电气故2.在电梯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过程中,要求使用图2 障诊断30分 纸分析、查找故障,正确使用工具或仪表检查判断,准与排除 确找到故障点并正确进行故障排除。 2.要求能够将故障诊断与的过程按要求记录于“电梯维修记录单”中。 1.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及查找故障原因,能够排除2-5机械故个机械故障。 3 障诊断20分 2.在电梯机械故障诊断与排除过程中,要求根据故与排除 障现象分析及查找故障原因,排除机械故障,按照GB7588-2003相关标准进行调整。 24

4 安全意识与基本操作规范 2.要求能够将故障诊断与的过程按要求记录于“电梯维修记录单”中,测量、数据并记录于“数据测量记录表”中。 1.从工作态度、安全意识、职业规范、协作能力与环境保护等四个方面方面进行评价。 5分 2.要求文明参赛,注重安全,遵守规程规范操作;两名选手配合默契,工作协调;爱护设备、工具,节省材料,现场清洁。 (2)各赛位的现场裁判员在竞赛过程中,实时对选手的操作进行评分,及时填写“电梯救援评分表”、“电梯救援记录评分表”、“电梯电气故障维修评分表”、“电梯机械故障维修评分表”和“安全意识与基本操作规范评分表”(共有5个表格)。

(3)安全监督员在比赛过程中将有关内容及时记录于“赛场工作记录表”中。如发现选手有违规行为时,裁判员和安监员要及时给予提醒并要求其立即改正,并由安监员在“违规操作记录表”上作出记录。

(4)在比赛结束后,参赛队提交比赛记录(“电梯救援过程记录表”、“电梯维修记录单”和“数据测量记录表”共3种表格),并经赛位现场裁判员和安监员确认。

(5)在本场比赛结束后,由5位评分裁判组成评分组,立即进行终结性评分工作:

①“电梯盘车救援”项目的评分,由评分裁判根据本赛位现场裁判员的“电梯救援评分表”、“电梯救援记录评分表”2个评分表,以及选手提交的“电梯救援过程记录表”,在现场检查核对后,确定最后的评分。

②“电梯电气故障维修”项目的评分,由评分裁判根据本赛位裁判员的“电梯电气故障维修评分表”,以及选手提交的“电梯维修记录

25

单”,在现场检查核对后,确定最后的评分。

③“电梯机械故障维修”项目的评分,由评分裁判根据本赛位现场裁判员的“电梯机械故障维修评分表”,以及选手提交的“电梯维修记录单”和“数据测量记录表”,在现场检查核对后,确定最后的评分。

④“安全意识与基本操作规范”项目的评分,由评分裁判根据本赛位现场裁判员、安监员的“安全意识与基本操作规范评分表”、“赛场工作记录表”和“违规操作记录表”,在现场检查后确定评分。

(6)以上4个项目的终结性评分,均由评分组的5位评分裁判员各自独立进行评分,2名记分员在监督员的现场监督下进行计分;5位评分裁判员的评分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其余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赛位的最终得分。

(7)在评分过程中,安监员留在本赛位配合评分组进行评分工作;2名选手在本赛位协助评定比赛成绩并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赛场。

(8)计分员登记本场比赛的“成绩汇总表”,经复核无误,由记分员、裁判长、监督人员和仲裁人员签字确认。

3.电梯维护保养操作竞赛的评分

(1)按电梯日常维护与保养和安全意识与基本操作规范2个项目进行评分(见表11)。评分也是由过程性评分(赛位现场裁判在竞赛过程中进行评分)和终结性评分(本场竞赛结束后由评分组对各赛位进行评分)两部分组成。

表11 电梯维护保养操作竞赛评分标准 序号 项目 赋分 评分要点 1.要求按照TSG/T5001-2009中电梯维护保养的要电梯日求,对电梯半月维保的28个项目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1 常维护30分 填写“电梯保养项目工作记录表”。 与保养 2.根据电梯保养项目工作记录,对4-6个需要的项26

2 安全意识与基本操作规范 目进行保养、调整或更换,并完整、规范地填写“电梯保养记录单”(需要调整的部件按照GB7588-2003相关标准进行调整并记录数据)。 1.从工作态度、安全意识、职业规范、协作能力与环境保护等四个方面方面进行评价。 5分 2.要求文明参赛,注重安全,遵守规程规范操作;两名选手配合默契,工作协调;爱护设备、工具,节省材料,现场清洁。 (2)各赛位的现场裁判员在竞赛过程中,实时对选手的操作进行评分,及时填写“电梯日常维护与保养评分表”、“电梯维护保养操作评分表”和“安全意识与基本操作规范评分表”(共有3个表格)。

(3)安全监督员在比赛过程中将有关内容及时记录于“赛场工作记录表”中。如发现选手有违规行为时,裁判员和安监员要及时给予提醒并要求其立即改正,并由安监员在“违规操作记录表”上作出记录。

(4)在比赛结束后,参赛队提交比赛记录(“电梯保养项目工作记录表”和“电梯保养记录单”共2种表格),并经赛位现场裁判员和安监员确认。

(5)在本场比赛结束后,由5位评分裁判组成评分组,立即进行终结性评分工作:

①“电梯日常维护保养”项目的评分,由评分组根据本赛位现场裁判员的“电梯日常维护与保养评分表”和“电梯维护保养操作评分表”2个评分表,以及选手提交的“电梯保养项目工作台记录表”和“电梯保养记录单”,在现场检查核对后,确定最后的评分。

②“安全意识与基本操作规范”项目的评分,由评分组根据本赛位现场裁判员、安监员的“安全意识与基本操作规范评分表”、“赛场工作记录表”和“违规操作记录表”,在现场检查后确定评分。

27

(6)以上2个项目的终结性评分,均由评分组的5位评分裁判员各自独立进行评分,2名记分员在监督员的现场监督下进行计分;5位评分裁判员的评分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其余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赛位的最终得分。

(7)在评分过程中,安监员留在本赛位配合评分组进行评分工作;2名选手在本赛位协助评定比赛成绩并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赛场。

(8)计分员登记本场比赛的“成绩汇总表”,经复核无误,由记分员、裁判长、监督人员和仲裁人员签字确认。

4.总成绩评定及名次排列

(1)全部比赛结束,各场比赛各赛位的成绩出来后,经加密裁判解密,各部分成绩经加权汇总后形成各参赛队的竞赛成绩:

①经加密裁判解密后形成各位选手的基础知识竞赛成绩;同一队两位选手成绩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队的基础知识竞赛成绩。

②操作竞赛各赛位的成绩经加密裁判解密后形成各参赛队的操作竞赛成绩(电梯维修操作竞赛成绩与电梯维护保养操作竞赛成绩之和为该队操作竞赛总成绩)。

③按照操作竞赛成绩占80%,基础知识竞赛成绩占20%,计算出各参赛队的竞赛总成绩,并按竞赛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列各参赛队的名次。

(2)竞赛成绩相同时的名次排列:

①在竞赛总成绩相同时,按操作竞赛成绩高的名次在前; ②在竞赛总成绩与操作竞赛成绩均相同时,按操作竞赛总耗时少的名次在前;

28

③在竞赛总成绩、操作竞赛成绩和操作竞赛总耗时均相同时,按“安全意识与基本操作规范”成绩高的名次在前;

④在竞赛总成绩、操作竞赛成绩、操作竞赛总耗时和“安全意识与基本操作规范”成绩均相同时,名次并列。

十二、奖项设定

1.本赛项奖项设团体奖。竞赛团体奖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

2.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选手(参赛队)的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十三、赛项安全

在两届竞赛的基础上,从竞赛设计、竞赛组织和竞赛场地设施等三方面完善设计,规避风险,确保备赛和竞赛安全:

1.赛场每个赛位设现场裁判员和安全监督员各一名。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遵守安全操作要求,以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并随时接受裁判员和安全监督员的监督和警示:

(1)选手进入赛场时必须穿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脚穿防滑电工鞋;

(2)所有操作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操作规范及标准;

(3)选手进行盘车、进入轿顶操作、进入底坑操作时,必须向安全监督员请示,并经同意后,在安全监督员的监护下方能进行以上所述操作;

(4)选手进入轿顶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5)在盘车时,必须由两名选手配合进行,不得由一名选手单

29

独操作;

(6)选手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时,应尽量断电检测;确需要带电检测, 必须向安全监督员请示,并经同意后,在安全监督员的监护下进行操作;

(7)在电梯通电前,必须向安全监督员申请,经得同意方可通电;

(8)在电梯底坑有人时,不得对轿厢进行任何移动式操作。 2.本赛项裁判组应在竞赛前对赛场、竞赛设备及其配件、工具进行严格检查,杜绝可能对选手在竞赛全过程中产生损伤的一切可能因素。

3.在比赛过程中,各赛位的现场裁判员和安全监督员应集中精神全程监督选手的操作,严防选手可能产生危险的错误操作。

4.赛场设立警戒线,竞赛区、裁判工作区与参观区划分明显;配有安保人员;赛场具有完备的医疗、消防等设施设备。

5.进入赛场的所有人员(包括参赛选手、裁判员和所有工作人员,以及进场参观的人员)均要戴安全帽。

6.本赛项制订有应急预案。裁判员、安监员和所有工作人员都经过规范的培训。在比赛时若发生选手身体问题、赛场发生火警或其它突发事件,裁判员、安监员应及时作出正确的具体应对,听从赛场安排并通知有关人员,要保护本赛位选手的安全,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如需要疏散人员,应按本工位配备的“疏散平面图”规定有序地撤离。

十四、申诉与仲裁

1.按照《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监督与仲裁管理办

30

法》,采取二级仲裁机制:本赛区设赛区仲裁委员会,本赛项设赛项仲裁工作组。赛区仲裁委员会在大赛执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大赛执委会负责。

2.各参赛队对不符合大赛和赛项规程规定的仪器、设备、工装、材料、物件、计算机软硬件、竞赛使用工具、用品,竞赛执裁、赛场管理、竞赛成绩,以及工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等,可向赛项仲裁组提出申诉。

3.申诉主体为参赛队领队。

4.申诉启动时,参赛队向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领队亲笔签字同意的书面报告。书面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时间、涉及人员、申诉依据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非书面申诉不予受理。 5.申诉应在比赛结束后2小时内向赛项仲裁工作组提出。超过时效不予受理。

6.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报告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将复议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方。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省(市)领队向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赛区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7.申诉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仲裁结果,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过激行为扰乱赛场秩序。仲裁结果由申诉人签收,不能代收,如在约定时间和地点申诉人离开,视为自行放弃申诉。 8.申诉方可随时提出放弃申诉。

十五、竞赛观摩

按照《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宣传与信息管理办法》的要求,在竞赛期间可到现场观摩,具体要求是:

31

1.时间:所有各场比赛进行期间。

2.参观人员须持有效证件验证入场。当场比赛的参赛队领队和指导老师,以及未比赛的参赛队领队、指导教师和选手不得入场参观。

3.每批参观人员一般不要超过20人,在赛场门口由工作人员带领分批入场。在操作竞赛赛场内应跟随引导员在黄线区域内观看,不得超越黄线,基本不作停留。每批参观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4.在场内不得使用闪光灯和其它光源,不要大声喧哗,更不得与选手交谈;未经裁判长同意,也不要与现场的裁判员、安监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交谈。

5.进场参观人员都要戴安全帽。

6.进场参观人员应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管理。如有违反规定,现场工作人员可取消其参观资格。情节严重者报赛项执委会按规定处理。

十六、竞赛视频

1.竞赛现场有摄像设备摄录全部比赛的全过程。

2.本赛项的承办学校负责摄录全部比赛的全过程;当地的新闻媒体可在比赛现场拍摄竞赛的实况,并在赛场内外采访优秀选手和优秀指导教师,或采访领导、来宾、专家、裁判和行业企业的各界人士(在比赛场内的采访须经裁判长同意)。

3.因本赛项的操作竞赛同一天各场比赛均为同一套题目(见表4),所以需在上午10时第二、三、四场比赛的选手进入隔离室后,方可进行实况转播。

4.按照《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宣传与信息管理办法》和《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资源转化工作办法》,本赛项所有的视频资料均可用于宣传、仲裁和资源转化。

32

十七、竞赛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参赛队按照《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报名办法》报名参赛。

2.参赛队名称统一使用规定地区的院校名称,不接受跨校组队报名。

3.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如备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相应赛项开赛 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

4.本赛项参赛队的两名选手如有其中一名因故无法参赛时,须按上述第3点更换选手,不可缺员参赛。

5.参赛队对大赛组委会、执委会发布的所有文件都要仔细阅读,确切了解大赛时间安排、评判细节等,以保证顺利参加大赛。 6.参赛队按照大赛赛程安排,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竞赛及相关活动。

7.参赛队将通过抽签决定比赛场次和赛位。

8.参赛选手需要购买安全保险。

9.对于本规则没有规定的行为,裁判组有权做出裁决。在有争议的情况下,仲裁工作组的裁决是最终裁决。

(二)指导教师须知

1.做好赛前抽签工作,确认参赛的场次,协助大赛承办方组织好本队选手的各项赛事相关事宜。

33

2.做好本队选手的业务辅导、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工作,对参赛选手及比赛过程报以平和、包容的心态;共同维护竞赛秩序。

3.由于本赛项操作竞赛同一天的各场比赛均为同一套题目(见表4),所以未参加比赛的选手(包括指导教师)需要隔离,且未结束比赛的参赛队领队、指导教师和选手不得入场参观。请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尊重和支持裁判工作,确保比赛进程的公平、公正、顺畅、高效。

4.当本队选手对比赛进程中出现异常或疑问,应及时了解情况,客观做出判断,并做好选手的安抚工作,经内部进行协商,认为有必要时可按照《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监督与仲裁管理办法》提出仲裁申请。

5.本赛项需要选手有一定的体力和精力,因此指导教师应清楚竞赛场次和时间安排,督促选手掌握好作息时间,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参赛,并教育选手在参赛过程中注意规范操作,保证安全。

(三)参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报到后,凭身份证领取参赛证,并核实选手参赛资格。参赛证为选手参赛的凭据。参赛选手一经确认,中途不得任意更换,否则以作弊论处。

2.参赛选手应持参赛有效证件,按竞赛场次和竞赛时间,提前30min到指定地点接受检录。

3.检录后的选手凭赛位号,隐匿个人身份进入赛场。不得携带除允许自带的工具和器材(见表5)之外的其它任何物品入场。在竞赛开始前,可阅读竞赛文件(工作任务书和图纸、记录表格),并按照竞赛文件检查现场环境和赛场提供的设备、工具、器材等,须在确认

34

比赛任务和现场条件无误后才开始比赛。在此期间不允许选手进行任何操作,在没有裁判允许的情况下严禁随意触碰竞赛设施。 4.从竞赛计时开始15min后选手未到场即取消该项目的参赛资格。

5.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要求,以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并随时接受裁判员和安全监督员的监督和警示。

(1)选手进入赛场时必须穿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脚穿防滑电工鞋。

(2)所有操作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操作规范及标准。

(3)选手进行盘车、进入轿顶操作、进入底坑操作时,必须向安全监督员请示,并经同意后,在安全监督员的监护下方能进行以上所述操作。

(4)选手进入轿顶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5)在盘车时,必须由两名选手配合进行,不得由一名选手单独操作。

(6)选手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时,应尽量断电检测;确需要带电检测,必须向安全监督员请示,并经同意后,在安全监督员的监护下进行操作。

(7)在电梯通电前,必须向安全监督员申请,经得同意方可通电。

(8)在电梯底坑有人时,不得对轿厢进行任何移动式操作。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e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