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公开招考 音乐学附属幼

更新时间:2024-03-01 20: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公开招考 音乐学(附属幼儿园岗位)专业考试大纲

考查的知识范围

教育学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任务。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四、课程 (一)课程概述

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二)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 (三)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五、教学 (一)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二)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性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3、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三)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 六、教师

1、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2、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

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4、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实质;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质;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四)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 (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认知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及其理论 (一)学习的内涵与分类

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生学习的特点。 (二)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四)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四、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实质及作用

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作用。 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

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五、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

知识含义及其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机制。 (二)知识的理解

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六、技能的形成 (一)技能及其作用

技能及其特点;技能的类型;技能的作用。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七、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品德发展的实质。 (二)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遵从、认同、内化。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学前教育学

一、学前教育学概述

(一)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学前教育学就是研究学前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学前教育是对从初生到6岁左右,入小学前这一阶段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学的任务。

(二)学前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

学前教育学的孕育;学前教育学的萌芽;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学发展的新阶段。

二、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学前教育;近代学前教育;现代学前教育; 近现代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学前教育与政治;学前教育与经济;学前教育与文化;学前教育与妇女。 三、学前教育与儿童

(一)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环境、学前教育、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二)学前教育与儿童

3---6、7岁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现代儿童观的内容;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四、学前教育儿童全面发展教育 (一)学前儿童体育

学前儿童体育的功能;3—6、7岁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学前儿童

体育的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内涵;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施。

(二)学前儿童智育

认知发展与智育;正确的智育观;学前儿童智育的实施。 (三)学前儿童德育

内涵;意义;目标;德育方法。 (四)学前儿童美育 意义;特点;实施。

五、学前课程、教学活动与游戏 (一)学前课程

定义;构成要素;理论基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 (二)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原则;方法;过程;教学环境;教学组织形式。 (三)游戏

游戏的本质;起源;游戏的理论;儿童游戏的年龄发展阶段;儿童游戏的分类;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幼儿园游戏指导。

六、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幼小衔接的意义;任务;幼小衔接中的问题;幼小衔接的方法。 七、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 (一)家庭与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的作用;特征;要求;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二)社区与学前教育

社区的含义;社区的特征;社区与学前教育的关系;社区学前教育的特点。

八、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培养 (一)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前教师的含义;职业特点;角色;作用;专业素养结构;学前教育的专业发展阶段;影响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二)学前教师的培养

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专业发展的途径。 九、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一)学前教育研究的意义 学前教育研究的功能;特点;意义。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方法论

科学范式;人文范式;量化研究;质化研究;价值中立;价值关联。 (三)学前教育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学前教育研究的类型;过程;常用研究方法。 十、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1.音乐教育与儿童

音乐教育的含义;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音乐教育与音乐能力。 2.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

基本结构;集体歌唱活动、集体韵律活动、集体奏乐活动、集体欣赏活动的内容、方法与实施;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分析与评价。

3.日常生活中的幼儿园音乐教育

内容;目标;与音乐教学活动的关系;实施途径。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1.美术教育与儿童

儿童的美术;儿童美术与儿童心理发展;儿童美术教育理论。 2.儿童美术的发展

儿童美术欣赏的发展;儿童绘画的发展;儿童手工的发展。

3.幼儿园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的目标;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美术教育中的审美;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不同类型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分析与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oh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