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合格家长

更新时间:2023-10-20 18: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做合格家长,与学校同步

——家长学校教案

授课时间:2016年5月21日 授课地点:五年级教室 培训老师:黄文娟 主要内容:

1、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2、结合学校具体工作积极配合学校的做法。

一、合格家长必备的基本功

时间到了21世纪,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凡事有关教育的,都积极参与,只为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那么,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呢?我认为,首先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

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非正规教育,却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是培养个性化人才的摇篮。优化家庭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

我国法律有明文规定:家长是孩子真正的监护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你的监护有持续性、永久性。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在学校有什么事情,都应该是学校的责任。这是非常错误的看法。学校只是作为管理者的身份参与孩子的教育。在家校合作的教育中,家长扮演的角色分为三类: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支持者和学习者;是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自愿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

2、家长要知法懂法,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家庭教育必须有目标定位,要了解孩子的权利,明白自己应尽的职责。如果父母失职,往往会导致孩子受到权益侵害。因此家长首先要爱学习,明确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了解孩子的权利,明白自己应尽的职责。然后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细节成就完美”,这些教育都渗透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孩子从简单的模仿到形成思维定式,逐渐学会生活,懂得礼仪规范,培养情趣志向,尝试交际交往,从自然人的身份过度到了社会人。

家长要了解《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现代家庭教育目标定位》、《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监护人的职责范围 》等相关法规。

3、家长要树立学习意识,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在现代社会,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没有哪一样是天生就干得了的。人们不仅要在干中学,很多工作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但是,不少人有这样的误解:当父母不用学习,不需要培训就可直接上岗,更不需要什么资格证书,只要凭着自己长辈的地位和想当然的感觉实施教育就可以了。这是绝对不行的。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条生命线就是亲子关系,因此,要想保证孩子的顺利发展,家长必须树立学习意识,必须重视家庭教育。比如: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陪伴孩子阅读、写作,跟孩子一起旅行、活动,一起学习特长,参加学校的家长学校等,都是在与孩子共同成长。

优秀孩子成长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和以身作则的父母。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父母身上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大多数家长现在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是20年以前自己受教育时的方式,这对于你教育现在的孩子,肯定是落伍的。家庭环境变了,原来每家都是几个孩子,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经济体制变了,原来是计划经济,现在是市场经济;教育体制变了,原来是应试教育,现在是素质教育。一切都变了,你还用老掉牙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孩子会接受吗?家长朋友们,在学校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您也需要进一步学习,转变观念,和学校共同携手,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4、家长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我们做家长的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建立正面的思维方式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学校的活动、教学工作、包括各位任课的老师,您都要积极支持。真正优秀的家长都是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在孩子面前树立老师的威信,即使孩子有委屈的时候,也不会为了袒护自己的孩子而把老师说得一无是处。家长遇到问题的时候要与学校、老师保持同样的立场。也就是说,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与老师的要求一致。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中,一再强调家庭的原生性,就是孩子生活的家庭,文化不同,背景不同,氛围不同,所受的教育一定不同,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不同。家庭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能力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模仿能力极强。“以德育人”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上梁不正,下梁就歪,要想让下梁正,上梁得做好示范和榜样啊!这就要求家长要严于律己,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比如《三字经》里就有孟母择邻、曾参杀猪的故事。孟柯很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的游戏并学别人哭拜。孟轲的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于是孟柯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又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于是,孟柯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这就说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曾参杀猪的故事: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他在教育子女时,不仅严格要求孩子,自己也能以身作则。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外出办事。可是儿子又哭又闹吵着也要去。曾参的妻子被

缠得没有办法,只好哄孩子要把家里那头肥猪杀了给孩子吃。这一切,都被旁边的曾参看在眼里。过了一会儿,曾参的妻子回到家,只见丈夫正准备杀猪呢。妻子赶快上前劝说。曾参严肃地说:“小孩子啥也不懂,只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听从父母的训教。你做母亲的说话不算数,哄骗孩子,就是教孩子也去讲假话,去欺骗人。这样怎么能把孩子教育好呢?”妻子听了,非常佩服丈夫这种精心培养孩子诚实品德的高尚行为。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做不到的不要说,说出来的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对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些古老的故事,对于今天的家长,同样是有益的教育资源,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

总之,在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各自的任务,任何一方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应当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教育的优势互补,为家庭养育优秀的孩子,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家长要了解学校的要求并给予配合 (1)多读书

对家长的要求和建议: 1、 提倡亲子诵读。

父母和孩子根据学校要求,一起制定阅读计划,每天坚持,共同成长。

2、假期要坚持诵读

阅读贵在坚持。假期中,父母提醒孩子不要完全放松,仍要经常阅读,温故而知新。 3、积累名句名段。

对于孩子已经熟读成诵的名句名段,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抄写下来,如此积累,对于今后的习作练习会大有好处。

4、学以致用

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不是单纯的读死书,而是要把书里的知识化作做人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 (2)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1、根据各科老师要求,督促孩子认真及时完成作业,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可以根据学习的情况提前复习,走在时间的前面。

2、语文学科具体要求:

每天听写一个词语盘点,坚持反复听写,达到学过的生字词彻底掌握; 隔天听写一次日积月累,熟背成诵,并能正确书写; 重点课文要熟读,重点段落要背会;

抽空阅读精品作文,学习写作方法,积累好句好段; 培养认真细心的书写习惯,杜绝漏题现象发生。

注意作息时间的调整,辅导要适度,不要让孩子过度劳累,更不能给孩子造成厌学情绪。 三、结束语

有人说: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不是看他挣了多少钱,获得了多高的社会地位,而是要看他是否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孩子。祝愿您的孩子早日成龙成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wa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