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缺失之拙见

更新时间:2024-04-29 06: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缺失之拙见

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无法冲破传统教学的桎梏。很难求新创新。这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语文同仁们虽一直在探索、在交流。语文教学危机也有所改观,但遗憾的是语文教学还没有真正体现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功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大多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失。

一、重形式,轻内容

走出了自己的课堂,从外地学习了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就奉若神明似的模仿照搬。比如魏书生老师的“自学六步法”。他的课堂教学模式凝聚了他多年语文教学的智慧与经验,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确实提高了语文课堂效果,然而一些教师往往画虎类犬,不得要领。他们并未认真领悟模式的真谛,把语文课上得千篇一律。千课一面;教学设计无视学生主体的心理差异和教材本身的内涵差别,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很难动情。也很难产生兴趣。

还有,上级要求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老师们便响应号召,一律现代化。使得“方法时尚化,手段媒体化,过程程式化。教授表演化”。课堂教学表面上轰轰烈烈。其实质却空洞无物。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不管内容,不问体裁,不看学生,一视同仁的以一种框架或形式来演绎。最终只会将教学演变成作秀。

二、重过程。轻结果

纵观现在的课堂,从课堂伊始。便标示教学目标,层层设问。处处设问,时时设问。甚至一些问题老师还没说完学生就说出了答案!教师如此反反复复地提问。学生更是忙忙碌碌地回答。师生双边活动看起来热热热闹闹,一堂课终了。不知冒出多少个问题来。这种“满堂问”实际上是“满堂灌”的翻版,不知有几个问点是点亮学生智慧之花的火种。一节课下来,前边预设的目标。到底真正达成多少。没有人愿意考证。铃声响了。教师“满意”地走出课堂。学生也如释重负地上完了一节课,但到底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值得回味和思考的。恐怕没有几个学生清楚。

三、重解疑。轻感悟

现代教育需要学生不但要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而且要有善于搜集和处理信息、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

我们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上很下工夫,课堂上不仅设计一个又一个环环相连的问题,而且学生有什么质疑也不厌其烦地解答,但很少有人注意留白,哪怕是留下一点时间,帮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基本技能去探索和追寻生成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目前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课堂教学看热闹的现象,而不是真正的思考、感悟。其产生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60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