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资料

更新时间:2023-09-17 19:59: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讲

1、《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的地位。

冠居“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是儒家的“五经”之一(《易》《书》《诗》《礼》《春秋》)六经之首。道家以它为“三玄”之一(《老子》《庄子》《易》)。 2、《周易》一书的组成部分。(易经、易传) 3、《周易》卦形中的两种基本符号及其代表意义。 两种基本符号—阴阳二爻

阴(--)代表阴、柔、女、妻、臣、弱、小、暗、偶数等,代表静态的。

阳(——)代表阳、刚、男、夫、君、强、大、明、奇数等,代表动态的;

4、翻译“《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意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天道的运行刚健不辍,人应该像天那样不受任何外力的影响,不断努力,发奋图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就是说地滋养万物,承载世界,心怀敦厚,福泽无边,地载万物而成其广,海纳百川而成其大,人也应效法大地这种虚怀若谷、无所不容、会通万物的精神,能够包容各方面的人,容纳不同的意见,使他人和万物都得以各遂其生,以此倡导“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5、“三才”指什么?(天、地、人。三才中“人”的概念包括人、

鬼、神、万物。) 第二讲

1、孔子的生卒年,生活的时代及其历史地位。(公元前551--公元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推行“礼”,倡导“仁”,思想体系以德治主义为核心。后人尊其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2、何为“三孔”?(孔府、孔庙、孔林) 3、孔子的社会理想及思想核心是什么?

(1)社会理想:(周公制礼作乐,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恢复周礼 (“礼”,规范社会秩序。)希望回到“礼乐征伐”的西周时代使社会归于一种秩序井然,长幼尊卑各得其所的状态。 (2)思想核心:“仁”,规范人的行为思想。

什么是“仁”?——是人们追求目标和应当达到的思想境界,是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规范。 4、实现“仁”的途径是什么?

(1)孝悌:(根本)属家庭层面,做到父父子子。 (2)忠信:属社会层面,做到君君臣臣。 5、“仁义礼智信”的含义? 6、儒家的价值观是什么?

(1)“天命”价值观——人的德性是天命的结果,因而天命就是终极的价值源泉;

(2)核心是“德性”价值观——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德性,是一切事物的价值尺度;

(3)价值实现途径是“修齐治平”价值观——循性行道、修齐治平就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简言之,即积极入世,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建功立业。

7、什么是“三纲八目”?“三纲领”是:“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你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的孝道,在当今社会有何意义? 第三讲

1.老子的生活时代及历史地位。

老子:(前571—?)李耳,字聃,世称老聃,楚国(安徽涡阳县)人,与孔子同时略早。孔子曾问礼于他。我国哲学史、思想史的大家巨匠,道家始祖宗师。 2.简介《道德经》。

3.什么是“道”,其内涵是什么?

首先,道是永恒存在的世界本原,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其次,道是物质运动的规律,道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终极原因。道又是一种神秘的境界,伟大、渊深、玄妙、朦胧恍惚。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5. 道家的价值观表现在处世哲学方面有哪些?

(1)身重于外物,少私寡欲。 (2)明哲保身,不敢为天下先。(3)以柔克刚,上德若水。(4)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 6.道家的生态观怎样?

(1)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2)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7、 道家的审美思想有哪些标准? 第四讲

1.中国古代“礼”的含义。

(1)本谓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2)为表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式,如婚礼、丧礼;(3)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的社会规范。 2、“三礼”指什么?

《周礼》 “五礼”及周代的职官。

《仪礼》具体的礼仪记载,是现存最早的关于礼仪的典籍。 《礼记》有很多原理性的东西,对人的道德修养进行指导。 3。《周礼》中将“礼”分为哪五类? “吉”:祭祀;

“凶”:主要指丧礼,还包括对天灾人祸的吊唁; “军”:操演、征伐;

“宾”: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的往来交往; “嘉”:合和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 4、举行成人仪式有什么社会意义?

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

成年人,只有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弟弟、臣下、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 5 .礼的文化意义在哪里? 第五讲

1、解释二十四史。“汉四史”指哪几本史书? 《史记》 汉·司马迁 《汉书》 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三国志》 晋·陈寿

2、《史记》在二十四史中的地位如何? 二十四史之首

3、 先秦历史散文有哪些?《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4、司马迁的历史地位及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鲁迅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李陵之祸”对司马迁的影响 。

(1)使他认真地体味思考了人生价值,痛苦地抉择了生死荣辱。 {2}认清了封建帝王的专横残暴和酷吏政治的凶残。使他对历史和现实社会有了重新认识和评价。

{3}坚定了完成并写好《史记》的决心。

6、《史记》写作的目的及体例,其在形式上的创新之处是什么?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7、《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cb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