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

更新时间:2024-01-10 20: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1.“指鹿为马”典故中的奸臣是( ) A.赵高 B.李斯 C.蒙恬 D.吕不韦

2.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于()年 A.1900 B.1905 C.1911 D.1912

3.理学也被成为 A.心学 B.朴学 C.新儒学 D.儒学

4.中华民族实现繁荣与大同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是( ) A.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B.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厚德载物 C.互相学习、兼收并蓄 D.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

5.乾嘉学者主张恢复儒家经典的文本的本义,不做随意的发挥和解释,故又称 A.新儒学家 B.汉学家 C.朴学家 D.实学家

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 ) A.《南华经》 B.《道德经》 C.《三字经》 D.《楞严经》

7.在天人关系上,中国是() A.天人合一 B.人神合一 C.人本主义 D.天人相争

8.中国奴隶制时代的土地形态是( ) A.井田制 B.王田制 C.屯田制 D.均田制

9.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四个阶层中,处于首位的是( ) A. 商 B. 士 C. 农 D. 工

10.在早期维新派中,提出“商战”理论的是( ) A.王韬 B.薛福成 C.郑观应 D.冯桂芬

11.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A.利用义和团 B.颁布定国是诏 C.预备立宪 D.南北和谈

12.佛教传入中国有()年历史 A.1000 B.1500 C.2000 D.2500

13.浙江菩提普陀山是()“四大名山”之一 A.道教 B.佛教 C.太平道 D.伊斯兰教

14.名曲《广陵散》与历史人物()有关 A刘伶 B嵇康 C聂政 D阮籍

15.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是( ) A.批判与否定 B.改造与继承 C.摒弃与重塑 D.汲取与发扬

二、多项选择题(四选项)(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汉朝出现的道教教派有() A.正一道 B.五斗米道 C.太平道 D.天师道

2.下列关于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近代的资本家有一部分就来自商这个阶层 B.农商并重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 C.在中国古代社会,商的地位比工要高 D.中国传统社会阶层中商是最富有的阶层

3.在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最高追求目标是所谓的“三达德”。所谓“三达德”是指( ) A.立身 B.立言 C.立德 D.立功

4.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有( ) A.如何认识文化自身功能

B.如何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 C.如何在扩大开放中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D.如何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5.汉代的选官制度包括() A.察举制 B.征辟制 C.推荐制 D.科举制

6.五四时期提出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 ) A.民主 B.平等 C.科学 D.自由

7.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是( ) A.重刑 B.弱民

C.抑商 D.禁旅

8. “三从四德”中的“三从”具体指 A.妇从父德 B.妇从君德 C.妇从夫德 D.妇从子德

9.在古代,别人送的称号叫做( ) A.尊号 B.雅号 C.绰号 D.自号

1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学术主流是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总结 B.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学术主要是对中国传统儒学的研究 C.清代学者认为明王朝的灭亡与学术界昌言的理学没有关系 D.在清末明初的时候,学术界出现了批评理学的思潮

三、多项选择题(五选项)(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1.科举制创立于(),完善于() A.秦 B.汉 C.隋 D.唐 E.元

2.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A.顾炎武 B.黄宗羲 C.方以智 D. 戴震 E.惠栋

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有(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子 E.庄子

4.汉代两部著名的史书指() A.《春秋》 B.《史记》 C.《资治通鉴》 D.《汉书》 E.《后汉书》

5.下列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有( )

A.自强不息 B.天人合一 C.和而不同 D.中庸 E.重义轻利

6.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出现的口号或主张有(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E.民主与科学

7.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的作用有( ) A.巩固明王朝的统治 B.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C.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 E.使边防更加巩固,社会更加安定

8.中医四诊法是() A.望 B.闻 C.针灸 D.问 E.切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不合时宜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不是对其进行批判,而是将其封存或改造 B.以和为贵、亲仁善邻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优秀传统伦理美德

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在当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 D.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强调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 E.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历史的必然

10.对秦始皇为巩固其统治所采取措施评价正确的是( ) A.实行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势力 B.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C.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D.过度的中央集权严重侵犯民众利益,势必遭到被统治阶级的强烈反抗 E.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对百姓有百害而无一利。

四、判断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1.董仲舒对汉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对 错

2.法家是春秋时期以法治为核心的重要学派 对 错

3.秦始皇使秦国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 对 错

4.商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地位最低贱 对 错

5.“西学”指的是近代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中体”指的是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 对 错

6.《四库全书》汇集了从唐代到清朝的历代主要典籍 对 错

7.对不合时宜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不是对其进行批判,而是将其封存或改造

对 错

8.安徽九华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对 错

9.征辟制是唐代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 对 错

10.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区域、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的习惯也很不相同 对 错

11.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狂人日记》 对 错

12.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 对 错

13.儒学是积极入世的态度,而不是消极出世的,儒学要求人们在现世要有所作为 对 错

14.蔡元培先生是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对 错

15.《论语》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对 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zs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