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职院校教学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3-12-03 23: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年教学工作总结

2016年,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和教学业务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学院的教学工作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牢固树立“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教学基本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常规教学管理”三个着力点,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强化内涵,质量工程结硕果

学院狠抓内涵建设,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见下表:

2016年质量工程建设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目 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获批为省级特色专业 第二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大赛,4人获二等奖,4人获最佳人气奖 2016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高职组)“计算机基础”赛项,1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 第三届全国职业院校建筑装饰综合技能竞赛,3人获二等奖 “人社杯”护理创新综合大赛,4人获三等奖,团体三等奖,优秀人文素质奖 湖北省第五届建筑类CAD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1人二等奖,2人优秀奖 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竞赛时装技术项目-湖北省选拨赛,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 2016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程造价”赛项,3人获三等奖 2016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技术”赛项,4人获三等奖 级别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省级 省级 获批时间 省级 2016年12月 2016年5月 2016年5月 2016年10月 2016年12月 2016年4月 2016年7月 省级 2016年11月 省级 2016年11月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16年湖北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10人次在8个项目上获名次 梁学军《高等职业院校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研究》获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立项 夏章建《湖北省地市州高职高专现代师徒制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获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立项 邹厚亏《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获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立项 童鑫《基于“慕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获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立项 李德荣《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现状与对策》获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立项 李娟《基于教育信息化平台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创新研究》获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立项 沈丽《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技术技能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立项 省级 2016年11月 省级 2016年10月 省级 2016年10月 省级 2016年10月 省级 2016年10月 省级 2016年10月 省级 2016年10月 省级 2016年10月 二、深化改革,提升内涵育特色 (一)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湖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有关任务和项目落实工作的通知》(鄂教职成办[2016]3号)文件精神,学院申报13个项目、14个任务,并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二)专业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2016年1月,学院下发《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特色随职”建设的实施意见(随职院党[2016]1号)》,以专业建设为平台,以特色专业和专业特色为抓手,加快专业建设步伐,提

升专业建设水平,彰显专业发展优势,形成系列特色专业和专业特色。优势专业(护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旅游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学前教育)重点实施特色专业建设,新开设专业和学生规模较小的传统专业重点实施专业特色建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年度验收,经费投入与建设质量挂钩。

二是根据随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设臵专业,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调整专业方向。2016年新增招生专业1个,共有招生专业45个,专业方向21个。

三是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6年高等职业教育省级品牌专业与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鄂教职成办函[2016]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鄂教职成[2015]9号)精神,结合我院特色专业建设实际情况和随州市经济发展现状,经过调研、筛选、讨论研究,成功申报统计与会计核算为省级特色专业。

四是五个特色专业按照建设方案,稳步推进专业建设,督促检查护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专业的建设进程,形成了特色专业建设报告,总结了成绩,并明确了下一步建设整改方向。

五是五个特色专业制定教学改革方案,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并组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

一是各专业根据学院“专业与产业对接,学业与职业融通”的总体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进一步探索、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各专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是五大重点专业根据学院《关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意见》及特色专业建设方案,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同特色专业建设方案一并实施。

三是订单培养比例稳步上升。2016年,我院与北京商鲲教育集团、东方领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武汉森睿达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湖北伊赛特职业培训学校等13家企业合作开设了旅游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涉外护理等16个专业的订单培养班、定向培养班和委托培养班,订单班的班级数与总人数逐步稳定。

(四)课程改革逐步深化

一是按照“课程体系体现职业成长,课程内容反映工作任务,课程教学基于学做一体”的原则,对各专业的课程设臵、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与优化,构建了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基本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二是在教学实施中,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积极创建高效学习型课堂,确保课堂

教学质量。

三是课程考核与评价坚持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资格取证相结合、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初步形成了多元开放的动态测评体系。

四是在A(纯理论课)、B(实践+理论课)、C(纯实践)三类课程结构中,B类课程门类与课时比重不断加大,至2016年,B类课程门数占82.56%,B类课时比重占57.11%,课证融通课程学时占13.11%。

表:2015-2016学年专业开设ABC三类课程课时情况

ABC三类课程所占比例 课证融通课程 总课时数 A类(纯理论课) B类(实践+理论课) C类(纯实践课) 课时数比例(学时) 课时数 课时数 课时数(学时) (%) 比例(%) 比例(%) 比例(%) (学时) (学时) (学时) 88220 18970 21.50 50374 57.11 18876 21.39 11564 13.11 五是校企共同开发校本教材19种。 (五)以赛促学落到实处

本年度学院在省级及以上各类技能竞赛中再创佳绩。第二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大赛,4人获二等奖,4人获最佳人气奖;2016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高职组)“计算机基础”赛项,1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 ;第三届全国职业院校建筑装饰综合技能竞赛,3人获二等奖;“人社杯”护理创新综合大赛,4人获三等奖,团体三等奖;湖北省

第五届建筑类CAD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1人二等奖,2人优秀奖;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竞赛时装技术项目-湖北省选拨赛,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016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程造价”赛项,3人获三等奖;2016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技术”赛项,4人获三等奖;2016年湖北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10人次在8个项目上获名次。

6月-12月,学院举办第八届职业技能大赛,大赛涵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与服饰设计、学前教育等18个专业,共有1500余名学生参加49个竞赛项目角逐。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为学生充分展示职业技能提供了平台。大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职业素养。

(六)教学研究再创佳绩

一是10月份,梁学军《高等职业院校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研究》获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立项;夏章建《湖北省地市州高职高专现代师徒制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获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立项;邹厚亏《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获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立项;童鑫《基于“慕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获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立项;李德荣《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现状与对策》获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立项;李娟《基于教育信息化平台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创

新研究》获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立项;沈丽《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技术技能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立项。

二是12月份,根据《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2016年度优秀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开展了论文评选活动,共评出优秀论文30篇(一等奖论文6篇,二等奖论文8篇,三等奖论文16篇)。

三、紧密合作,深化体制促改革

一是与随州市鼎诚教育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中高职衔接合作学院)、成都城市建设技工学校(护理合作学院)、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校(中专合作部)开展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

二是借助“随州汽车职业教育联盟”平台,积极开展各项活动,11月,由随州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市经信委主办,由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随州市质量协会承办的“随州专用汽车质量管理现场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开班。

三是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职业院校企业行”活动通知》,我院制定了“企业行”活动安排,共派出70多名教师,走访100多家企事业单位,收回100多份企业需求一览表。开展了专业设臵调研,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召开了毕业生和实习生座谈会,了解了企业需求,达成了诸多合作共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谋发展 (一)教学基本文件建设不断完善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制度体系建设。学院从长远发展和项目管理需要的角度出发,起草了《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工作考评细则》、《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教学管理文件,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根据学院《关于制(修)订2016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组织制(修)订2016级28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9个中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趋科学、合理。

三是各专业参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了各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为课程教学提供可靠依据。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学生实习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外出进修、培训及职业资格取证,全学年共有45名教师外出学习培训。

二是严把新任教师入门关,全学年,配合组织人事处对25名应聘人员进行了试讲,确保新引进教师质量。

三是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湖北名师工作室评建工作的通知》文件,推选以梁颖为负责人的名师工作室参加湖北省名师工作室的评选。

四是组织开展了教师业务培训。上半年,南京杰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吴永芝经理作了“物联网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培训

讲座;下半年,通识教育学院叶鑫老师作了题为《客舱安全演示Safety Demonstration》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展示、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王钰冰老师作了题为《建筑信息化模型BIM应用简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展示;教育部信息化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原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小芹教授作了题为《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及2016年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解读》的报告;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刘姝老师作了题为《信息化教学课堂技巧与方法》的报告。

(三)实践教学条件不断改善

一是完善充实了汽车类实训中心、医护实训中心等教学仪器设备,目前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4000多万元。各专业实训场所按照企业真实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布局与建设。

二是5月,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100万元的设备采购全面结束,正式投入使用。

三是各专业实训室管理逐步规范。部分专业开发了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的实训项目,学生的综合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是创建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与就业一体化基地,目前我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达到129个。2016年6月,我院与深圳电子商务协会、深圳创新佳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组建“随州市跨境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建成后,探索构建具有“联

合招生、联合培养、产学融合、工学交替”特色的移动商务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六是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报送2015-2016学年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的通知》,在原有的数据基础上,将2015-2016年度新增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2016年度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表,并按时上交省教育厅。

(四)教学资源建设不断推进

学院组织了专业教学资源库专题讲座,购买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平台,进行了专业教学资源库论证专题会议。有力的提升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力度,拓展了学院专业资源库,教学资源建设得到了显著增强。

五、强化管理,质量监控重机制

一是构建“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按照《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文件精神,学院将认真细致开展自我诊断改进工作,从不同的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制订《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积极吸纳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等多方参与质量评价。

二是逐步完善了以学院为核心,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了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体制、方法和手段上保证了教育教学重点环节、重点内容的质量监控与评价,科学地构建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三是召开了师生座谈会。全学年共召开了2次教师座谈会和2次的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和掌握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协助相关部门对师生提出的意见加以整改落实。

四是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召开了全院性学生教学信息员专题会议,对全院96名教学信息员进行了再培训,提高了学生对教学信息反馈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全学年,学生反馈教学信息256余条,回答与处理了153条。

五是开展了学生评教活动,组织各班信息员对全院所有任课教师进行了评价,并将结果进行了公布。

六是各教学业务单位根据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安排,结合各单位实际,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督导体系,并上交了督导工作计划、督导工作总结。

六、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有秩序

一是开展常规教学检查,确保正常教学秩序。每学期开展了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每周进行日常教学纪律检查,并及时通报,共查出6起教学异常现象,并按相关要求进行了处理,保证了教学工作的良性运行。

二是教务处会同学工处、继教学院对学生到课率进行了8次

抽查,并在全院教学工作会议上进行了通报,学生到课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是加强期末考试工作巡查力度。学期末,学院组织专班对各院系期末考试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巡查,确保了考风学风的根本好转。

四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鉴定。全学年共有2176 人次的学生参加了车工证等30多个工种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等级考试,通过率达85%以上。

五是组织了一次共2000人次的学生参加湖北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组织了二次共700余人的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考试组织工作得到了省派巡视员的充分肯定。

六是全学年共组织征订发放了400多门类学生用教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xo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