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学卷子

更新时间:2023-10-23 15: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试卷(A卷) 一、简答题(每题9分,共计36分)

1、简述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9分) 2、简述麦套春棉棉花配套栽培技术。(9分) 3、分析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决定阶段(9分) 4、简述玉米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9分) 二、论述题

1.0试述棉花不同整枝措施的作用及有关技术。(16分)

2.0依据玉米不同时期生育特点,阐述各生育时期的调控措施(16分) 3.0试述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及其对生产的指导意义。(16分)

4.0试述花生的分枝特性及促进有效分枝上果齐、果多、果饱的措施。(16分)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试卷(B卷) 一、 简答题(每题9分,共计36分)

1.简述大豆的田间管理(9分) 2.简述棉花采用缩节胺化控技术(9分) 3.小麦播种时期确定及播种技术(9分) 4.简述玉米空杆倒伏的防治途径(9分) 二、论述题

1、如何提高玉米整齐度来达到高产和超高产(16分) 2、试述棉花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生态效应。(16分) 3、花生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16分) 4、小麦适时收获的期的确定,生产如何灵活运用(16分)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作物栽培学试卷(A卷) 二、简答题(共计45分)

1.0比较菜籽油与芝麻油的成分(10分) 2.0简述油菜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过程(10分) 3.0简述甘薯的田间管理措施(15分) 4.0简述水稻壮秧的标准(10分) 二、论述题

1.0试述水稻返青分蘖期的生育特点及其管理技术(35分) 2.0试述油菜的需肥特点和施肥技术(20)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作物栽培学试卷(B卷) 一、简答题

1.0简述芝麻叶的特征(10分) 2.0简述油菜落花落角的原因(10分)

3.0简述甘薯后期贮藏的生理变化及贮藏技术(15分) 4、简述水稻的“三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10分) 三、论述题

1、试述水稻长穗期的生育特点及其管理技术措施(35分) 2、试述油菜的需肥特点和施肥技术(20分)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物栽培学试卷(A卷)”没有标准答案 一、简答题(50分)

1、简述改善作物产品品质的主要途径(8分) 2、简述适宜河南种植的发育类型的小麦品种特性(8分) 3、简述夏玉米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分) 4、简述棉花纤维的发育过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8分)

5、简述大豆的生物学特性及田间管理措施(8分) 6、简述花生产量的形成因素及有效延长产量形成的途径(10分) 二、论述题(50分)

1、试述麦棉套种棉花主要配套栽培技术(16分)

2、小麦的适宜播期如何确定?播期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掌握?(18分) 3、试述玉米穗期生育特点及管理措施(16分)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物栽培学试卷(B卷)”没有标准答案 一、简答题(50分)

1、简述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8分) 2、简述小麦一生划分的阶段,各阶段的生长中心是什么(8分) 3、简述夏玉米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分) 4、简述棉花缩节安化学调控技术(8分) 5、简述影响大豆品质的各种因素(8分) 6、简述优质花生的品质指标(10分) 二、论述题(50分)

1、试述棉花育苗移栽的优缺点及苗床温度管理技术(16分)

2、小麦引种过程中,从北向南引种和从南向北引种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应如何避免引种失败(18分) 3、试述玉米苗期生育特点及管理措施(16分)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作物栽培学试卷(A卷) 一.简答题

1.0简述优质油菜(10分) 2.0油菜的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20分) 3.0芝麻的需水特点与灌水技术(10分) 4.0简述甘薯壮苗的标准(10分) 5.0简述水稻的“三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15分) 二.论述题

试述水稻一生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相应的栽培技术原理及技术措施(35分)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作物栽培学试卷(B卷) 一.简答题

1、 简述油菜落花落角的原因(10分)

2、 油菜的阶段发育特性及其在生产上应用(15分) 3、简述芝麻田间管理措施(15分)

4、简述甘薯烂床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与补救措施(10分) 5、简述稻米品质及其影响因素(15分) 二.论述题

试述水稻一生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相应的栽培技术原理及技术措施(35分) 河南农业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作物栽培学 Ⅱ》期末考试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 双低油菜 2 油菜的根颈 3 油菜感温性 4 芝麻蒴果 5 芝麻“腿” 6 纤维根 7 T/R值 8 愈伤组织 9 有效分蘖终止期 10 稻米碾磨品质 二、简答题 (45分)

1.0简述油菜脱花落角及花而不实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15分) 2.0简述芝麻的田间管理技术(10分) 3.0简述甘薯的大田栽培技术(10分) 4.0简述水稻壮秧标准及湿润育秧技术(10分) 三、论述题 (25分)

试述水稻返青分蘖期生育特点及其栽培管理技术

河南农业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作物栽培学 Ⅱ》期末考试试卷(B)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 油菜的短柄叶 2 油菜的感光性 3 优质油菜 4 芝麻蒴果 5 芝麻“腿” 6 纤维根 7 T/R值 8 愈伤组织 9 分蘖成穗率 10 基本营养生长性 二、简答题 (45分)

1.简述油菜壮苗的标准及其培育壮苗的措施(15分) 2.谈谈我省芝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10分) 3.简述甘薯壮苗标准及育苗技术(10分) 4.简述水稻三性及其应用(10分) 三、论述题 (25分)

试述水稻长穗期和结实期生育特点及管理技术

河南农业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农学《作物栽培学》期末考试试卷(A) 一、简答题 (30分)

1、简述作物产量的构成因素及相互关系(5分) 2、简述棉纤维发育的三个阶段及其对外界环境的要求(5分) 3、小麦的春化(感温)阶段的概念是什么?(5分) 4、简述玉米适宜种植密度的确定原则(5分) 5、简述影响大豆品质的外部因素(10分) 二、论述题 (70分)

1、试述影响小麦分蘖力的因素与提高分蘖成穗率的途径主要有哪些?(20分)

2、试述玉米苗期的生育特点及管理措施(20分) 3、试述棉花的施肥技术(20分) 4、试述根瘤菌与花生的营养关系及其对花生进行科学施肥的指导意义(10分) 河南农业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农学《作物栽培学》期末考试试卷(B) 一、简答题 (30分)

1、简述以种子播种材料和收获对象的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以及影响其生育的因素(5分) 2、简述棉花叶枝和果枝的区别(5分) 3、简述大豆的生物学特性及田间管理措施(10分) 4、简述玉米适宜播期的确定原则(5分) 5、小麦的光照(感光)阶段的概念是什么?(5分) 二、论述题 (70分)

1、影响小麦子粒形成、灌浆与成熟的因素与提高千粒重的途径主要有哪些(20分)

2、试述玉米穗期的生育特点及管理措施(20分) 3、棉花育苗移栽有哪些优缺点?如何进行育苗(20分) 4、试述花生第一、第二对分枝的重要意义,生产上如何促进第一、第二分枝的发育(10分)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农学(生物技术)专业作物栽培学Ⅰ试卷(A卷) 一、 简答题 (40分)

1.0简述以种子播种材料和收获对象的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以及影响其生育的因素(5分) 2.0小麦熟相的概念是什么?它一般可分为哪几种类型?(5分)

3.0简述影响玉米子粒发育的因素有哪些?(5分) 4.0简述棉纤维发育的三个阶段及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5分) 5.0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有哪些?(10分) 6.0简述花生花针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10分) 二、 论述题 (60分)

1.0试述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20) 2.0试述玉米栽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苗期管理技术(20分) 3.0试述麦套春棉的配套栽培技术。(20分)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农学(生物技术)专业作物栽培学Ⅰ试卷(B卷) 一、简答题 (40分)

1.0作物产量的类型与相互关系(5分) 2.0小麦子粒品质的概念是什么?反映品质的指标有哪3个方面?(5分) 3.0简述棉花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5分) 4.0简述玉米叶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5分)

5.0简述大豆田间管理措施(10分) 6.0试述花生的分枝习性,在生产上如何促进有效分枝果齐、果多、果饱的措施。(10 二、论述题 (60分)

1、试述“源-库-流”理论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20分)

2、试述玉米穗期生育特点及管理措施(20分) 3、论述棉花的施肥技术(20分)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作物栽培学》试卷答案及评分要点(卷) 一、简答题

??1.简述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9分)

轮作倒茬;减轻病虫杂草危害;调节土壤养分;减少有毒物质积累(1分) 播前整地;播种前通过犁耙作业进行整地,是促进大豆苗全苗壮的基础(1分)

科学施肥;科学合理使用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大豆施肥应根据其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并综合考虑土壤肥力条件、轮作制度、播种方式等。合理确定施肥种类、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大豆施肥施肥方式分为基肥、种肥和追肥。 合理灌溉;结合苗情、墒情、雨情等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合理灌水,采用沟灌、畦灌和喷灌(1分) 播种;做好种子处理,做到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提高播种质量。(1分)

田间管理;查苗补种,间苗定苗,中耕培土,生长调节,防治病虫害(2分) 适时收获(1分) ??2.简述麦套春棉棉花配套栽培技术。(9分)

⑴选用中早熟的棉花品种和耐迟播早熟的小麦品种。棉花品种要求苗期长势强,抗逆性好;中期开花结铃集中,后期成熟较早的高产优质品种。以利于小麦适时播种。小麦要求耐迟播、矮秆抗倒、早熟,优质高产。(2分)

⑵采用适宜的套种方式。是解决目前麦棉共生期矛盾的中心环节。可采用3-1式和4-2式。棉麦间距保持30厘米以上。(2 ⑶可实行高低垄种植。将小麦种在低处,棉花种在高处,可缓解小麦对棉花的不利影响。(1分) ⑷采用育苗移栽或地膜覆盖。减轻小麦对棉苗的不利影响。(1分)

⑸加强田间管理。一是共生期管理,要注意加强中耕、间定补苗、早施提苗肥、适当浇水、防治病虫。二是麦收后管理。快管促早发,即快中耕灭茬、快施肥浇水、快防治病虫。三是中后期管理。主要是地膜、育苗等栽培棉花易早衰,花铃肥要施早,量要足。(计3分,每点各1分)

??3.分析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决定阶段(9分)

(1)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由每公顷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3因素构成。 (2)产量构成形成于不同的生育阶段

①穗数决定于营养生长阶段。即由基本苗、单株分蘖数和分蘖成穗率决定。

②每穗粒数决定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即由小穗的分化数、小花的分化数和结实率决定。 ③粒穗决定于生育后期以生殖生长为主的阶段。 ??4.简述玉米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9分)

对土壤的要求: 土层深厚结构良好, 疏松通气, 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酸碱度适宜(1分)

肥料:玉米是需肥较多的作物,进行正常生长发育需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合理使用,根据产量、品种、土壤肥力确定合适的施肥量。

对水分的要求,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除苗期应适当控水外,从拔节至成熟,都必须满足玉米对水分的需求。(2分) 光照:玉米是光合利用效率较高的作物,同时也需要合理的群体结构满足对光的需求。(2分)

温度:玉米各器官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低,导致根系代谢活动弱,吸收能力差,植株营养不足,生长缓慢瘦弱。过高则不利于玉米的授粉受精。(2分) 二、论述题

??1.试述棉花不同整枝措施的作用及有关技术。(16分)

木本植物,如同果树修剪,是我国精耕细作的典型代表之一。

1、早去叶枝。棉花茎部4-7节的叶腋内一般长出3-4个叶枝,又称营养枝、油条、疯杈,生长快,消耗养分多,与主茎和果枝争养分,结铃晚,处于底部,铃小。现蕾后能区分时及时去掉,做到长不过寸。(2分)

生产上农民往往去得过晚,不仅消耗养分,去时困难,并将主茎皮去掉.但在缺苗断垄或地头地边,或主茎顶芽受损时,可保留1-2个叶枝.有些杂交种密度小,长势强,也可低密度留1-2个叶枝.也有种植懒汉棉不去叶枝,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还是不去叶枝。(2分)

2、 适时打顶.打顶是棉花最重要的整枝措施,普遍采用,1)打破顶端优势,抑营养促生殖,有利于蕾铃发育.2)减少后期无效花蕾,促进早熟.3)控制株高,改善株型,增加通风透光. (2分)

打顶关键是适时.过早容易造成有效生长期浪费,而且上部果枝生长过长郁蔽.过晚则起不到应有作用.一般从两方面考

虑.1)枝到不等时. 亩留果枝5万个,如密度为3000株,则每株达19个果枝进行打顶,打一叶一心.2)时到不等枝.我省的7月底的棉蕾到8月底开花,到10月底才吐絮.因此,打顶必须在7月底前,一般在20日前后的蕾才能形成霜前花.要两个方面同时考虑.枝到时不到就打,时到枝不到也打. (4分)

3、打边心.打群尖,控制果枝横向生长,提高成铃率,增加铃重,促进早熟.长势旺,密度大的棉田,下部留2-3个果节,中部3-4个果节,我省08-15前进行. (2分)

4、 抺赘芽.主茎及果枝叶腋滋生的芽.在N肥多,墒足,打顶过早时大量发生,及时去掉. (1分) 5、 其它整枝措施.长势旺或密度大形成荫蔽的棉田还要加强整枝,增加通风,减少养分消耗,促早防烂.在打顶后1)去无效花蕾,打顶后见蕾就揪,养分集中攻铃.2)去下部老叶.3)剪空果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目前,对是否整枝还有争论.生产上存在简化整枝的趋势,主要去叶枝和打顶.其它整枝比较费工,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效果不突出,采用渐少.从长远看,简化整枝是方向,也应研究发展机械化整枝技术. (1分) ??2.依据玉米不同时期生育特点,阐述各生育时期的调控措施(16分)

? 苗期管理,玉米苗期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6分,每个要点1分)

(1)查苗、补苗;浸种催芽补种,移苗补栽,苗龄以2~4叶期为宜。(2)间苗、定苗;间苗定苗的时间,一般以3~4片叶进行为宜。晴天下午进行,保留壮苗。(3)中耕除草;苗期中耕,可进行二三次,苗旁宜浅,行间宜深。也可采用化学除草(4)蹲苗促壮;蹲苗应从出苗开始到拔节前结束。蹲苗时应掌握“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干不蹲湿”的原则。(5)追肥;苗期应将所需的磷肥、钾肥一次施入(6)防治虫害,苗期防治的主要害虫有地老虎、粘虫、蚜虫、蓟马、棉铃虫、灯蛾、瑞典麦秆蝇等。

穗期管理,玉米营养器官生长迅速,生殖器官强烈分化,是玉米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对水分养分的需要量也较大,中心任务就是合理运筹肥水,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培育健壮植株,达到穗大粒多,为后期玉米高产打下良好基础。(5分)

(1)追肥,穗期追肥主要是氮肥,玉米穗期追肥一般进行两次,第一次在拔节期,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两次追肥的比例依产量而定。

(2)浇水,穗期应结合追肥进行灌水,水量应掌握拔节水轻浇、攻穗水重浇,使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 (3)中耕培土,穗期中耕一般进行两次,拔节前后结合追肥浇水可进行一次深中耕,深度以5~7厘米为宜。玉米封行前,结合重施攻穗肥进行一次浅中耕,深度2~3厘米。 (4)防治虫害,玉米螟是玉米穗期主要害虫,在小喇叭口和大喇叭口连续防治两次,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或2.5%锌硫磷,或0.5%的1605颗粒剂撒入心叶防治。

? 花粒期管理中心任务是养根护叶、防止早衰,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促进子粒干物质积累,增加粒数,提高粒重。(5分)

(1)施粒肥,在前期施肥较少或表现出有脱肥迹象时,应在吐丝期及时补施速效氮肥为主,施用量一般占总追氮量的10~15%。 (2)浇水,及时浇抽雄开花水,可以防止“卡脖旱”,后期土壤水分应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70%。但水分也不宜过高,超过80%,

(3)去雄剪雄和辅助授粉,去雄可隔行或隔株进行,去雄株数不宜超过总株数的1/3,人工辅助授粉, (4)适时收获,子粒乳线消失后收获。

?3.试述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及其对生产的指导意义。(16分)

(1)阶段发育的概念:小麦的一生,必须经过几个顺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发育过程称为阶段发育。

感温阶段及感光阶段的概念:感温阶段;感光阶段。 (2)小麦对温光反应的类型

①对温度的反应类型:冬性型;半冬性型;春性型。②对光照的反应类型:反应敏感性;反应中等型;反应迟钝型。 (3)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上的应用

①正确引种 南→北,年前过早进入光照阶段,易受冻害;北→南,年前可能通不过春化阶段,造成不结实或延迟成熟。 ②品种布局及播期 ③种植密度 ④器官促控 ⑤加速育种世代

?4.试述花生的分枝特性及促进有效分枝上果齐、果多、果饱的措施。(16分)

(1) 花生的分枝习性:①是多分枝的作物。第一对分枝;第二对分枝。②分枝着生荚果的比例。第一对分枝:60—70%;第

二对分枝:10—20% ③花生幼苗出土为子叶半出土。(2)生产上技术措施: ①合理密植②清棵蹲苗③中耕控针、培土迎针④合理肥水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作物栽培学》试卷及答案要点(B卷) 一、简答题

??1.简述大豆的田间管理(9分)

(1)查苗补种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或补栽(1分)

(2)间苗定苗 在全苗的基础上,实行人工手间苗,单株匀留苗。 间苗一般是一次性的,易早。(2分)

(3)中耕培土 中耕促进根系生长和微生物的活动 ,有益于根瘤菌的生长和根瘤的形成 。(1 (4)生长调节 应用生长调节剂如多效唑、生根粉、三碘苯甲酸、矮壮素、增产灵等。(2

(5)防治病虫害 主要防治害虫有大豆食心虫、豆荚螟、豆秆蝇、豆天蛾、造桥虫等。主要病害有紫斑病、霜霉病、花叶病、孢囊线虫病;“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2分)(6)适时收获 收获适期应是黄熟末期至完熟初期 。(1分) ??2.简述棉花采用缩节胺化控技术(9分)

缩节安又名助壮素,棉壮素,英文缩写DPC,商品名Pix.目前90%以上棉田使用,已成为棉花生产上不可缺少的常规技术,是近年来棉花生产上取得三大突破性技术之一.缩节安使用有一个完善的过程.一开始只是作为一个控制旺长的应急措施,从名字可以看出,目的单一.如同CCC.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它能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等重要功能. 提出了DPC全程化控技术,就是与良种、合理密植和水肥管理等常规技术相配合, 全生育期控制,从浸种到生育后期,本着“少吃多餐,全程用药”的原则,塑造理想株型,减少蕾铃脱落,提高霜前花率,增加棉花产量. (1分)

1 浸种.100-200ppmDPC药液,种:液=1:1.5,浸泡8-12h,可促根壮苗,减少高脚苗,增强抗逆性.一般棉田均可采用. (1分) 2 苗期.在育苗移栽或地膜覆盖种植时,未用DPC浸种时,可在棉苗1叶1心时,亩用DPC0.2-0.3g兑水喷洒,培育矮脚壮苗。(1分)

3 蕾期.未浸种或苗期喷洒的棉田,可在初蕾期亩用缩节安0.5-1克,兑水25公斤喷洒, 促根壮苗,稳长增蕾。盛蕾期喷洒,每亩用缩节安1-1.5克。(1分)

4 初花期.关键的一次,亩用缩节安2-3g,兑水30-40kg,灌水前或雨后喷洒,防止旺长,塑造理想株型,搭丰产架子,增蕾保铃,减少脱落。(2分)

5 盛花期结铃期.如棉株长势较旺,每亩用缩节安3-4克,兑水 45公斤喷洒,在打顶后5-7天喷洒,控制后期无效花蕾,抑制赘芽生长, 多座伏桃和早秋桃。(2分)

在生产上,DPC的使用次数和用量,要根据品种特性、种植密度、肥水条件和棉花长相等灵活运用,我省一般2-4次,亩用5-8g纯药.品种株型松散、种植密度偏大、肥水条件较好、棉花长势偏旺, 采用药量的偏上限;肥水条件不好,棉花长势差的地块,则不宜使用。新疆棉区,用量更大,一般4-5次,亩用10-15g.. (1分) ??3.小麦播种时期确定及播种技术(9分)

(1)确定适宜播种期:①品种的发育特性;②自然生态条件;③栽培体系及苗齡指标;④积温指标。 (2)播种技术:①耕作整地;②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③合理密植。

(评分标准:1点6分,各要点1.5分;2要点3分,第一、第二、第三要点各1分。) ??4.简述玉米空杆倒伏的防治途径(9分)

玉米空杆倒伏的原因:主要有:品种遗传因素,果穗发育时期,玉米体内的营养失调,肥水不足;弱晚苗,病虫害严重及密度过大等原因。(3分)

防止途径:第一,合理密植,改善群体内的光照条件,实行间作套种或宽窄行种植。(2分)第二,加强肥水管理,苗期蹲苗促进根系下扎,中后期及时供应肥水,注意P、K肥的配比;(2分)因地制宜的选用抗倒性和抗逆性强的优良杂交种。(2分) 二、问答题

??1.如何提高玉米整齐度来达到高产和超高产(16分)

1.合理密植,选择合适的密度和种植方式,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气候条件、产量水平确定适宜的密度和种植方式。(3分)2.选用优良的杂交种,根据生态条件、种植制度、产量水平选择合适的杂交种。(2分)3.高质量播种,播前进行种子处理,浸种、拌种、包衣剂等处理种子,同时注意夏播玉米的早播技术,采用先进的播种技术。(2分)4.加强田间管理,(1)苗期管理: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中耕除草,蹲苗促壮,苗期追肥。(3分)(2)穗期管理:追肥在拔节、大喇叭口期分别追肥,“前轻后重”的原则,浇水,中耕培土,防治病虫害。(3分)(3)花粒期管理:施粒肥,浇水,去雄剪雄和辅助授粉,适时收获。

??2.试述棉花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生态效应。(16分) 主要改善棉田生态环境 。

1)增温效应. 物理阻隔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热量消耗,是增温主要原因. 阻碍热交换,太阳光短波辐射大量进入,地面的长波辐射受阻.同时减少近地面空气交换.实现增温. 5cm地温日均增加2-4℃. 白天, 晴天,地表,前期增温高. 北方低温少雨地区效果更好. (4分)

2)保墒提墒效应.地膜具有不透气性、不透水性.使土壤蒸发大量减少(保墒),土壤水分含量增加,水分比较稳定,有利于出苗和生长.苗蕾期水分主要用于蒸发,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新疆提高1倍以上.另外,还有提墒作用.0-70cm内越往上含水越多,水从低温处向高温移动.因此,地膜棉中后期即开花后本身耗水多,而且下层水分缺,因此,浇水量要大且及时,否则易早衰. (4分) 3)改善土壤理化性状.A.保持播种时疏松状态.避免人畜践踏,风蚀水蚀. B.减少水土肥流失.南方多雨坡地和北方旱地.C.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ou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