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基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

更新时间:2024-03-13 09: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做好基层组织参政议政工作

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组织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党派组织的一个基本细胞,细胞的活力和生命力,带动了整个党派组织的发展。民进《章程》第四十五条明确提出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结合本单位中心任务开展活动,推动会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了解会员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重要事务的意见和建议,向上级组织和有关方面反映;做好所联系群众的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等。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本职工作、联系群众,才能更好的履行参政党的职能,发挥基层组织的参政议政工作。

一、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组织系统中的基本细胞,是各民主党派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民主党派全部工作的基础,是民主党派发展的基础。搞好基层组织的建设,民主党派的工作才会坚实的发展。 1. 建立基层支部活动制度

有活动才能有活力,基层支部的活动会带动会员们的思想交流、工作交流等,进一步增强会员们的团结与进步。许多基层支部活动处于不定期活动状态,有时间就有活动,没时间就没活动,而且,没有明确的活动主题,明确的活动目标和活动过程,也没有活动记录等,这样的活动,没有体现出一个组织的规范性和发展性。因此,规范基层支部活动制度,如规范活动次数、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和活动记录等,才能更好的发张基层支部组织。

2. 支部活动内容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基层支部活动内容既不能古板的学习开会,也不能流于形式,要针对本支部成员工作和学习情况,精心设计活动内容,通过活动,提高组织成员的思想认识,加强组织的凝聚力。

3. 加强和充实基层骨干力量

基层组织的活动中骨干分子起着重要的作用,骨干分子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有参政议政的热情和能力,因此,加强骨干成员的培养尤为重要。基层组织骨干成员的培养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将成员中热心民主党派工作,并且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作用的成员,承担基层组织的领导工作;二是增强骨干成员的政治认同感和责任感;三是调动

骨干成员精心组织各项工作,增强活动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扩大骨干成员的队伍。

4. 加强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

一个好的支部领导班子能带动基层支部的活动开展,更好的发挥参政议政职能。支部班子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支部主委、副主委的综合素质,对于支部的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组织部门要慎重选择基层领导班子成员,关注班子的年龄结构、行业和专业结构等,有助于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好的发挥参政议政的能力。

5. 提高基层组织成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民主党派发展的动力。社员们要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大局意识;在工作领域中不断学习,成为业务骨干和带头人;在道德修养方面不断自省、自警、自励,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促进和鼓励基层组织成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业务技能,切实增强社会服务的能力,为开展社会服务与建设工作提供一个高素质高效率的队伍。

二、基层组织成员做好本职工作

中国共产党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充分发挥和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及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作为一名中国人,一位民进党员,同样担负了国家发展的重任。作为基层组织成员不能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同样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基层组织成员只有做好本职工作,参与国家的各项建设,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才能更好的履行参政议政工作。

基层组织成员要做好本职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事业观。

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促进个人发展、求得长足进步的基石,“思想决定行动”,无论多么艰难的工作和任务,在正确人生观和事业观的引领下,都能战胜困难,对工作不离不弃,对事业兢兢业业。“心正则笔正”、“道明则帆顺”,用工作施展我们的才华,用艰难锻炼我们的意志,用勤奋铸就我们的事业。

2. 不断学习,励精图治。

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用与时俱进的素养去丰富自己,自觉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把学习当做一

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才能创造新的业绩。

3. 善于沟通与协作

“团结就是力量”,工作中只有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支持,才能使工作健康、稳定的发展。同事间要用沟通促进团结,用沟通促进友谊,用沟通增进了解,在沟通与协作中,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提高自身与集体的战斗力,体会工作带来的快乐。

4. 在工作中不断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是工作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对于个人来说,创新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在创新中,不断学习和总结,学习他人的先进思想、理念和技术,突破旧的思维定式,打破旧的常规戒律,完善工作的方法和手段,让工作的领域更加宽阔与丰盈。

5. 用宽广的胸怀,成就成功的事业

在工作中,要有勇气面对压力,用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管理战胜工作中的困难,减轻工作的压力和恐惧,用轻松的心情,点燃工作的热情;用宽广的胸怀,容得下人,容得下事;把个人看得淡一些,把事业看得重一些,天道酬勤,用勤奋和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成就成功的事业,成就欣欣向荣的社会。

基层组织成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民主党派组织和社会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

三、基层组织积极参政议政,认真履行参政党的职能

基层组织广泛参与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重大活动,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地方重要事物和群众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反映社情民意,这是基层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基层组织的主要职能。因此,基层组织参政议政能力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 增强基层组织的使命感,做好参政议政工作

充分发挥和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是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求。基层组织要努力保持思想上的进步性,增强参政议政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做好参政议政工作,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2. 加强基层组织间的横向交流

加强基层组织之间的横向联系,通过举办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开展思想

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交流思想、交流问题,在活动中寻求方法、开阔视野,提高基层组织的参政议政能力。

3. 基层组织活动与参政议政相结合

基层组织活动可以围绕本单位、本地区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成员的专长和优势,提出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意见和建议。

4. 基层组织活动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基层组织可利用党派成员自身的优势,积极做好扶贫帮困、法律援助,送医疗、送文化、送科技下乡等活动,为贫困山区的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5. 基层组织要不断加强学习

基层组织通过活动与学习、交流与讨论,不断提高“抓问题”的能力。基层组织成员要有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方法,能正确认清形势,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能及时发现“矛盾点”、“问题点”,分清主流与支流,明辨方向,坚定信念,“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

6. 基层组织成员要走入社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基层组织成员要立足本职与奉献社会相结合,充分利用个人所长和优势,结合自己从事的工作和职业,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通过广泛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挖掘“问题点”、“矛盾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积极投身到参政议政工作中。

6. 基层组织要注重同中共党员的合作

基层组织要本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面对问题要站得高、望得远,从全局的高度,善意的挑毛病,提出建设性意见,在融洽共事中,积极献言献策,合理推进社会的发展。

基层组织的建设关乎党派的发展,加强基层组织成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强化业务技能,切实增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本领,才能切实提高基层组织的参政议政工作,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和服务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基层组织队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rn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