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复习要点

更新时间:2024-05-14 21: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我们又学习了自主修改作文和多种渠道学语文的学习习惯。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1、本文通过植树活动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体现了少年儿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我国的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3月22日是中国水周。 3、积累相关的公益用语。

植树造林,功在千秋。 保护环境,就是爱惜生命。 天空是小鸟家,河流是鱼儿的家,地球是我们的家。 2、《暖流》

本文讲了江泽民主席看望南开大学师生和学生谈心的事,说明了江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一代的关怀。

3、《只拣儿童多处行》

一、多音字:

解:jiě(理解) jiè(押解) xiè(浑身解数) 二、解释:

浑身解数:全身的本领。 成千盈百:盈,满。形容人很多。 三、填空:

1、走进玉兰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2、春光,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烂漫!它把一冬天蕴含的精神、力量,都尽情的释放出来了!

3、对,就是开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4、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生机勃勃,欢畅活泼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5、原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改编: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6、在本文中,儿童先后被比喻为小天使、繁花、春光。

7、作家卡片:冰心,原名谢婉莹。她的代表作《寄小读者》,这是她在赴美留学期间,将旅途和国外的见闻及感受,陆续写了二十多封信。她的主要作品还有:《春水》《繁星》《小桔灯》等。

4、《早》

一、多音字:

正:zhēng(正月) zhèng(正义)

二、解释:冰清玉洁:比喻人的品质高尚、纯洁。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中的四样。

三、填空。

1

1、本文是按照方位的顺序来写的。通过写三味书屋,告诉我们学习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珍惜时间,珍惜春天,珍惜早晨,争做“东风第一枝”。本文的作者是吴伯箫。

2、作者写蜡梅的用意:借花喻人(鲁迅),用梅花开得早比喻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用梅花的冰清玉洁比喻鲁迅先生品德高尚。

3、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乡拾》《阿Q正传》《祝福》等就是他的主要作品。他笔下的著名人物形象: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 4、鲁迅先生名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 5、珍惜时间的名言名句: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及上面第2句)

5、《古诗两首》

一、解释。

游园不值:去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 值:逢、遇到。

应:应该。 怜:爱惜。 苍苔:青苔。

小扣 : 轻轻地敲。 柴扉 : 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 树头:树梢。 急走:快速奔跑。

二、填空: 《游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游园未遇主人,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表现了美好的事物是无法阻挡的,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诗意:大概是园子主人爱惜这里的青苔,不想要让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所以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却久久无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也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经伸出墙外来了。

《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春天安逸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风光的赞美。

题意:在新市一位姓徐的人开的旅店里住宿。

三、拓展:

1、关于描写春色的诗:(本课)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南春》《春夜喜雨》

2、关于描写儿童的诗句:

2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5 、《梦圆飞天》

一、多音字: 划huá(划破) huà(计划)

二、填空:1、神州五号发射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时间是在2003年10月15日。

2、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时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3、神舟五号于2003年10月发射(首次载人:杨利伟); 神舟六号于2005年10月发射。(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发射。(出舱行走:翟志刚)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一、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的表达了内容的方法,激发我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我们热爱科学的志向。

2、中心句: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 3、引号的用法:

a.引用 (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词语) b.特定称谓 (“九一八”事变) c.特殊含义 (学会用“手指”说话) d.强调

4、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7、《神奇的克隆》

1、本文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 2、克隆的历史:1952年克隆蝌蚪成功,1972年基因复制成功,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成功,1996年克隆羊“多利”出生,批量克隆老鼠成功,2000年克隆猴子成功。

练习2

表示看的词语:

(1个字):瞅、瞪、瞧、视

(2个字):浏览、瞻仰、远眺、俯视

(4个字):左顾右盼、东张西望、一览无余、睹物思人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8、《海伦·凯勒》

一、填空

1、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海伦·凯勒是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盲文、说话、写作等本领,表现了她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 2、名著便览——《假如我有三天光明》(海伦自传)

9、《二泉映月》

一、多音字强:jiàng(倔强) qiáng(强大)

3

二、填空

1、课文浓缩民间艺人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2、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3、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傅,在思索自己走过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4、阿炳,本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后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

10、《郑和远航》

一、多音字:载:zài (满载而归) zǎi (一年半载) 二、重点解释

严阵以待:待,等待。 惊涛骇浪:骇,令人害怕。 化险为夷:夷,平坦、平安。

扶老携幼:携,拉着,带领。 惊叹不已:已:停止。 三、填空 1、课文重点介绍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2、本文是按“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顺序写的郑和第一次远航。

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一、多音字:横hèng(飞来横祸)héng(横竖) 血xuè(血溅墙头)xiě(鸡血) 二、填空

1、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如何理解这句话:“有的重于泰山”指有的人的死有价值,如雷锋、王二小、屈原等;“有的轻于鸿毛”指有的人的死,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就比鸿毛还轻。 2、本文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的嘱托,耗费13年的时间,才写成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表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12、《精读与略读》

1、略读就是大略地读。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阅读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

2、这是一篇介绍读书常识和读书方法的课文。课文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方法,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3、略读的方法:①读提要、前言、章节目录;②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4

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13 、《秦兵马俑》

一、多音字:乘(shèng):战车千乘 乘 (chéng):乘车 肖:姓肖(xiāo) 惟妙惟肖(xiào) 三、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 举)世无双:全 ( 若)有所思:好像 所向披( 靡):顺风倒下

跃跃( 欲)试 :将要 微微(颔首):点头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这里是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本文具体介绍了:将军俑、骑兵俑、武士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 3、《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4、《埃及的金字塔》

1、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 四五千年)了,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2、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 砌合)得很( 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夸张的修辞方法)

3、《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方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15、《音乐之都维也纳》

一、重点词语解释 摇篮:文中指发源地。

掺和:指悠扬的乐声与花草的芬芳混和在一起。

星罗棋布:像群星那样罗列,像棋子那样分布。形容数量多,分布广。罗,罗列;布,分布。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是欧洲(古典音乐 ) 的摇篮,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2、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

3、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原因:①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②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③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④维也纳的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 三、拓展:

著名音乐家——

5

贝多芬被称为“乐圣” 莫扎特被称为“音乐神童”

舒伯特被称为“歌曲之父” 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大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父” 小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

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雅号:春城——昆明

对称的古都-北京 世界佛教之都-曼谷 狮城-新加坡

圣城-耶路撒冷 水都-威尼斯 花都(浪漫之都)-巴黎

第五单元复习资料 16、《爱如茉莉》

1、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2、记两个词语:真爱无痕、至爱无声

3、练习2的答案:“掏”“咽”“钻”三个词都是指具体的动作,而“秘密”“话”“幽香”又都是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掏”,不能“咽”,也不能“钻”的,似乎有了矛盾。其实这是通过隐喻,使抽象的事物仿佛可以看见、可以触摸,因而也就使语句更生动形象了。

17、《月光启蒙》

一、多音字:

落:lào(落枕) luò(落叶) là(落队) 散:sǎn(散文) sàn(散步) 混:hùn(混沌) hún(混球)

累:lěi(积累) lèi(劳累) léi(累赘) 二、 填空:

1、本文的中心思想: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2、课文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 3、以《月光启蒙》为题的原因:

①母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多是在夏夜月光下进行的;

②这种“启蒙教育”是充满着母爱和诗意的,给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而“月光”往往能够营造美好的记忆,以此为题目,与全文的情境相吻合;

③月光朦胧,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激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所以,月光本身对孩子也有启蒙作用

4、练习2的答案:①“长”从“生长”的意思引申而来,有“产生”的意思。 ②这里用“芳香”形容“音韵”,突出了这种“音韵”给孩子的心灵感受。 5、积累民谣一首:《拉大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甥也要去。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和祖父的园子》作者萧红,选自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我们从文章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祖父的爱、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2.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在“我”心目中,园子——

1.是样样都有的;2.是充满生机的;3.是自由快乐的;4、是五彩缤纷的。

6

20、《谈礼貌》

一、多音字: 校:jiào(校场) xiào(学校)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所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礼节周到,就会让人感到温暖,没有礼貌,就会让人感到讨厌。

3、关于礼貌的名言(课外)(课内2句见上一题)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三字经》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弟子规》 4、关于礼貌的成语:

彬彬有礼 文质彬彬 平易近人 谦谦君子 以礼相待 礼贤下士

练习5

1、与语言表达有关的四字词语:(12个)

头头是道 娓娓而谈 信口开河 夸夸其谈 理直气壮 侃侃而谈 胡编乱造 无稽之谈 海阔天空 无所不谈 拾人牙慧 老生常谈

2、新词儿:外卖 神马 浮云 下岗 粉丝 海选 沙发 菜鸟 驴友

21、《七律 长征》

一、重点解释:

难:艰难困苦。 只等闲:只当做平平常常的事。

逶迤:连绵不断。 磅礴:山势高大、险峻。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二、填空:

1、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全诗共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要对仗。

3、“暖”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字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4、全诗总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漫漫长途),再也看不见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它(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中:“(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了,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2、本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五头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达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3、彭德怀的性格特点:为人耿直、做事果断、雷厉风行

23、《大江保卫战》

一、背诵: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飘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在安造垸,(他们救出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

7

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二、课文通过描述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场面,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迹,表现了解放军舍生忘死、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三、1反映英勇的成语:奋不顾身 冲锋陷阵

2反映团结的成语:齐心协力 同舟共济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练习6

1、《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歌词选自《长征组歌》,歌词雄壮,歌颂了“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期中“敌重兵”中“重”(zhòng),意思:力量雄厚;“重飞渡”中“重”(chóng),意思为:重新。

2、《清平乐 六盘山》是本册我们所学的毛泽东的另一首词(还有他的诗《七律 长征》),是一首有关长征的诗词,抒发了乐观而积极的豪情。

长城:长征的目的地。

长缨:长绳子。词中指革命武装。 苍龙:国民党反动派。

第七单元复习资料 24、《古诗两首》

一、重点解释

翻墨:打翻了的墨水。跳珠:跳动的珍珠。 毕竟:到底。 四时:指四季。 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 别样红:与往日不一样的红艳。 整首诗解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色的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雨点就像珍珠洒落入船中。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此时从望湖楼下往上看,湖水一片汪洋,就像天空那样广阔。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到底西湖六月中的景色不与四时相同。莲叶于天连接,无边无际,碧绿碧绿,荷花于日相映,谁曾见过这样的鲜红?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宋】苏轼,写夏天西湖雨天的景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宋】杨万里,写夏天西湖晴天的景色。 三:拓展

描写夏天景色的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5、《望月》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写月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8

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6、中心思想: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 7、课外拓展:描写月亮的成语:披星戴月 清风明月 8、描写月亮的诗句: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9、本文描写了“江中之月”“诗中之月”“心中之月”。

26、《灰椋鸟》

一、多音字

qiào (翘辫子) qiáo (翘首) 和 hé (和平) hè (应和)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作者:徐秀娟。

2、中心思想:课文写了我和同伴第一次去林场观察灰栋鸟的经过。重点描述了“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表达自己爱鸟的心情,赞扬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3、拓展:与“鸟”有关的古诗名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

26、《水》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我至今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母亲会把“渴”说成“饿”可以表现出水的奇缺,缺水的痛苦,人们渴望水的强烈欲望。

2、本文通过写孩子们在雨中的表现反衬出村上水的缺乏与珍贵。在此作者使用了以乐衬苦的写作方法。说明当时水的重要,警示人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3、节水的成语:滴水成河 积水成渊 细水长流 饮水思源 4、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

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

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

练习7

一、描写四季的成语:

春季: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桃红柳绿 百花齐放 草长莺飞

夏季: 烈日当空 电闪雷鸣 暑气逼人 烈日炎炎 汗流浃背 骄阳似火 大雨倾盆

秋季: 金风送爽 万里无云 秋色宜人 天朗气清 一叶知秋 秋色宜人 秋高气爽

冬季: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风雪交加 寒气袭人 天寒地冻 天寒地冻 瑞雪纷飞

9

二、描写勤奋学习的成语:

悬梁刺骨 凿壁偷光 闻鸡起舞 废寝忘食

三、描写时间快的成语: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风驰电掣 雷厉风行 一日千里

课文知识连连串

1、“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同学们怀着欢乐的心情向荒山野岭进军。“寂寞多年的荒山,如今已枝繁叶茂,当风儿吹过的时候,便涌起阵阵林涛”,植树造林让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春光染绿了植树孩子们的双脚,孩子们多的地方春光最美,在冰心奶奶的眼中,儿童和春光一样生机勃勃,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

《早》记叙了吴伯箫爷爷访问了鲁迅先生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书屋后园的腊梅清香纯净疏淡,花瓣润泽透明,由这报春的梅花作者想到了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赞美了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品质。说到春天,古诗中的春天灿若繁花,叶绍翁《游园不值》中千古流传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炎黄子孙的血脉里流淌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彭德怀总司令与战士同甘共苦,走出了草地。凭借着这种乐观顽强的精神,红军取得了长征胜利。回首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毛泽东同志写下了《七律 长征》这首诗。如今长征精神已成了一座丰碑,永远激励着华夏儿女勇敢地和困难做斗争。看!1998年夏天,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战洪水,保人民,显现了军人的本色。三宝太监郑和,凭借顽强不屈的精神,七下西洋,将中国的美名顺利地播扬到了全世界。盲人音乐家阿炳不屈服于命运,矢志不渝地追求光明和理想,创作了不朽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司马迁在遭遇飞来横祸之际,勇敢地告诫自己“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他忍辱负重,发愤写作,终于完成了一部辉煌巨著《史记》。

3、爱是一个永恒的东西。《爱如茉莉》中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就像茉莉一样芳香怡人。《月光启蒙》里母亲将家乡的歌谣、童谣、故事、谜语伴着月光给了我,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水》中母亲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用一勺水给我们四兄弟冲凉,让我们感受到了无水的快乐。《望月》时,小外甥的调皮可爱,以及有关月亮的奇特动人的想象。还有沙利文老师、萨勒老师对海伦的无私的爱和奉献,都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一个个感人而温馨的画面。

4、这学期我们还乘着文字的翅膀,去了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领略到了它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去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感受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去了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这儿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最为有名。难怪维也纳被称为世界音乐之都。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wz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