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建议

更新时间:2024-04-15 04: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联系人:贺小云: 通讯地址:石家庄市中华南大街253号动物卫生监督所 电话:13833159797; 邮箱:hxyun555@163.com

浅议“十二五”期间我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面临的形势及建议

张文龙1 靳新伟2 候杰2 王春涛1 贺小云1 周晓峰 1

(石家庄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藁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1

2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我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分析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面临的机遇,提高人员素质,逐步完善官方兽医队伍建设;理顺工作关系,逐步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建设;修订配套制度,逐步完善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机制;强化疏堵结合,建立动物卫生紧密监管体系;强化宣传工作,缔造良好动物卫生监管氛围及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科技水平六方面对如何做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1 我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

一是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要求不断完善和提高,社会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期望值持续攀升,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动物卫生监督责任风险不可低估。二是随着人口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型,畜禽养殖量增加,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肉食品上市量逐渐增加;小规模散养、小作坊加工生产广泛存在,动物卫生监管面宽点散,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量增加。三是相对落后的养殖方式和日趋复杂疫病流行更凸显出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置后的薄弱环节。四是动物、动物产品流通环节、渠道广泛与动物卫生监督职责不断增加的矛盾日趋明显。五是官方兽医制度刚刚起步,兽医体制改革任务依然繁重,体系建设任重道远。六是突发动物卫生事件增多,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应急反应能力的要求不可低估。

2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面临的机遇

一是《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的实施,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等各类机构及其行政执法职能进行了整合,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主体形成;二是08年《动物防疫法》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职能进行明确界定;三是今年《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及检疫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颁布,增加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实际

1

操作性;四是今年农业部推行的兽医综合执法,增加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3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建议

3.1提高人员素质,逐步完善官方兽医队伍建设。

要强化机构人员素质培训,采取轮训、分层培训,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竞赛活动等学习方式,从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技术操作、方针政策、形势分析、工作部署等多角度进行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要按照官方兽医条件进行内部考核,使人员达到官方兽医资格要求。同时加强执业兽医及村级协防员的管理,强化官方兽医对其协调、支配和管理的能力,优化工作组合,形成以官方兽医为核心,执业兽医及其他委托工作人员为辅助,以责任与补贴双链衔接为支撑有机工作团体。

3.2 理顺工作关系,逐步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建设。

目前部分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仍存在没有完成机构改革现象,有的机构职能自上而下不能统一,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影响了整体工作的畅通性、连贯性。行政执法主体不合法,影响到执法的合法性、严谨性。各级畜牧主管局应该统一机构设置,自上而下对县、乡、村各级机构明确分属关系,明确身份,明确职能,建立上下对应的工作体系,确保工作的衔接和连贯性。同时要对工作人员资格进行审核、定性,备案管理,实行身份与工作内容相对应,确定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避免工作扯皮、断层现象,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整体工作效力。

3.3 修订配套制度,逐步完善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机制。

尽快完善《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技术规范相对应的制度体系。结合当前工作,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认真定性,逐条对应法律法规条款,确定检疫申报、产地、屠宰检疫监管、实验室检验、监督执法等工作方法、步骤、标准及程序,分析可能出现的结果,制定相应处理措施,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在全市统一推行,规范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行为。

3.4 强化疏堵结合,建立动物卫生紧密监管体系。

稳抓事前审批、事后监督两个环节,将饲养、屠宰加工、经营、运输、贮藏、诊疗等环节监管紧密衔接,汇集一体。尤其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监管。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结合实际,积极引导大型规模饲养场建立无害化处理场所、配备设施设备;养殖密集区设立集中无害化处理点,配备密封运载车辆,公布电话;小型养殖场、散养户及其它场所实施定点集中处理。要做好宣传动员,提高管理相对人自觉意识及人民大众自觉监督举报意识;要主动向当地政府请示项目、争取资金,加强无害化处理场所、设施设备、管理人员及管理机制的建设;增加补贴政策,落实补贴措施,对建立无害化场所的场(户)给予补贴,对进

2

行无害化处理的病死动物建立保险补贴制度,对处理费用实行按比例“报销”政策,提高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强化执法力度,建立“四级”联络机制,分片包点,协调村委会委派专人负责病死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监督和联络,聘请暗访人员,一个环节发现问题,辐射追踪,连带出击,疏堵结合,将埋藏的隐患连根拔起,真正达到动物卫生监督整体工作一盘棋工作体系。

3.5 强化宣传工作,缔造良好动物卫生监管氛围。

目前的宣传教育基于过程化,缺乏创新的,敢于发动的工作模式;传统的宣传方法,其效果可能仅仅浮于表面,没有达到透入“肌理”的效果,要标本兼治,就是不仅仅让管理相对人仅仅在宣传工作的当前了解相关的内容,树立了“浅”意识,还要让他们真正理解宣传目的,主动运用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保护自己。所以在宣传方面,必须选择一些新颖的、互动性强的竞赛,答题,或者有奖活动,或者运用假设现场办案、现场示范等形象逼真的方式开展宣传,使得宣传活动对他们的生产等行为产生价值,调动他们的自觉遵纪守法积极性。另外,可以采取要求领导视察、召开部门座谈、新闻媒体互动等形式,营造政府支持、部门协作、舆论强势的良好氛围。

3.6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科技水平。

要紧跟时代步伐,强化动物卫生监督网络信息化建设,以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即市局生猪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为基础,逐步建立产地检疫申报、屠宰检疫监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心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实时监控和追溯管理,提升整体工作动态掌控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要提高信息交流能力,确保时效性,避免信息堵塞和积压现象,可以采取“专报”、“综合”、“备查”、“约稿”等形式开展信息交流,明确信息联络员负责信息联络工作,确保上级部门及时掌握通盘工作,提升进行决策部署科学性,推动动物卫生监督事业全面、协调、科学、健康发展。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jq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