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Linux安装方法

更新时间:2024-04-15 04: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Linux installation.

一、如何取得 Ubuntu 光盘

您可以从很多途径取得 Ubuntu 的安装光盘,其一是从网上下载安装光盘的 ISO 映像再烧入 CD-R/DVD 中。Ubuntu 的网站有多个 ISO 映像:

1.服务器版安装光盘 (Server Install CD, ubuntu-8.10-server-*.iso) - 这张光盘可以让您安装 Ubuntu 在计算机上作服务器之用。其安装接口只有文字模式。 2.桌面版光盘 (Desktop CD, ubuntu-8.10-desktop-*.iso) - 这张光盘主要用作试用和安装桌面之用。它可以让您无须安装下真接在光盘上启动和试用 Ubuntu 桌面,并在满意时简易地安装 Ubuntu 桌面。 而服务器安装光盘都提供三个版本:

1. PC (Intel x86) (ubuntu-8.10-server-i386.iso) - 供所有 Intel/AMD 等兼容处理器的计算机之用,即差不多任何可以跑微软窗的计算机都可以使用这片安装光盘。 2. 64-bit PC (AMD64) (ubuntu-8.10-server-amd64.iso) - 供使用 x86-64(即包括 AMD64 或 Intel64 ) 架构的计算机,包括 Athlon64、Opteron、Turion64、Pentium D、Pentium Extreme Edition、EM64T Xeon(Woodcrest)、Core 2 等。基本上所有非 Itanium 的 Intel/AMD 兼容 64bit 处理器都可以使用这个版本。非 64bit 的 AMD 计算机请用 PC (Intel x86)。

二、安装

1.启动

A. 将您计算机的 BIOS 设定成用 CD-ROM 开机,并将 Ubuntu 服务器(Server) 光盘放

入光驱起动。 B. 如无意外,您可以看到以下的 Ubuntu 开机画面:

C. 这时,您可以先选择接口语言。(建议服务器使用英语 English)选择好后,自然会

看到以下的 Ubuntu 开机画面:

在 Ubuntu 的标志(

)下,有五个项目:

A) 安装到硬盘 (Install Ubuntu Server) - 安装 Ubuntu 服务器系统到硬盘中。 B) 检查 CD 是否有缺损 (Check CD for defects) - 检查安装光盘是否有任何缺损。 C) 内存测试 (Test memory) - 检查计算机的内存有没有问题。

D) 从第一个硬盘开机 (Boot from first hard disk) - 启动硬盘中的操作系统。 E) 救援已损坏的系统 (Rescue a broken system)

留意如果已选择了英文 (English) 以外的语言,安装程序将不会再询问您使用那种语言和所在地区。作为服务器的计算机,建议还是使用英文 (English) 为佳。

您可以按 ENTER 键起动 Ubuntu。系统会加载 Linux 核心并起动光盘上的 Ubuntu 服务器安装程序。当您看到类似以下画面,就表示 Ubuntu 服务器安装程序已被启动。

2.语言

首先安装程序会问您安装 Ubuntu 时使用那个语言来显示讯息。您在此所选择的语言也会成为安装后 Ubuntu 的缺省语言。Ubuntu 自 6.06 开始已对中文有不错的支援,您可以选『中文 (繁体)』或『中文 (简体)』。不过作为服务器,您可能会用不同的机器登入。如果登入

的机器不支援中文,服务器的中文讯息可能会变成乱码,所以比较安全作法是选用「英语(English)」。

3.所在地区

为方便日常操作,您需要设定您所在地区,这亦会成为您计算机时钟的时区:

4.键盘类型

不同国家键盘的排列可能会有少许分别,所以您需要设定键盘排列避免混乱。 安装程序首先会询问您是否需要侦测键盘排列。如果选择'『是』(Yes) ,安装程序会问您一连串问题以判断您键盘的排列属那种,颇麻烦。加上除了一些日本水货的手提计算机,一般中港澳台的计算机都是采用美式英语(U.S. English)键盘排列,所以按『不』(No) 再自行选择键盘排列会比较直接方便。

先在键盘原流 (origin) 中选择「U.S. English」:

美式英语键盘亦有多个变体,我们选择最简单的「U.S. English」作为键盘类型就可以了:

5. 加载组件

接着安装程序会从安装光盘加载需要的组件。 先找出光驱的位置:

由安装光盘加载需要的组件:

6.设定网络

安装程序会帮您侦测网络上是否有 DHCP 服务器并自动设定网络。当然您亦可以按『取消』(Cancel) 手动输入 IP 地址 (IP Address) 、子网掩码(Network Mask)、网关 (Gateway) 、主和次 DNS 地址等资料。

7.手动设定网络 (可略过)

如果您『取消』(Cancel)或在网络上找不到 DHCP 服务器,安装程序会投诉未能自动设定网络:

按『继续』(continue)后,安装程序会让您选择设定网络的方法:

如果您只是网线未连接好,您可以选择『重试网络自动配置』(Retry network autoconfiguration)。如果您的 DHCP 服务器需要主机名称才可以分配网络配置,可以选『使用 DHCP 主机名称重试网络自动配置』(Retry network autoconfiguration with a DHCP hostname)。

当然,服务器一般都不会使用 DHCP 而采用固定 IP 地址。所以我们一般会选择 8.『手动配置网络』(Configure network manually) 。 先输入 IP 地址:

缺省子网掩码(Network Mask)为 255.255.255.0 ,您可在此设定正确子网掩码:

设定网关 (Gateway)地址:

设定主 DNS 地址:

9.设定主机名称

设定好网络后,安装程序会要求您设定计算机的名称。这个名称最好要和计算机网址最开头一段相同,即时说如果网址为 esmail.example.org ,主机名称应为 esmail 。 (主机名称只可以由英文字母、数目字和减号 (\组成 )

10.时区

安装程序会根据您之前设定所在地区的选择自动帮您设定时区。不过如果您的所在地区太大有多个时区 (如美国) ,安装程序会列出地区有的所有时区,让您选择正确的时区:

11.分割硬盘及格式化硬盘

接着来到了整个安装 GNU/Linux 过程最中最难及最易出错的部份 - 分割硬盘。要将两个或以上的作业系统安装在同一个硬盘上及方便管理不同类型的资料,我们必须要将硬盘分割成多个分割区 (Partition) 。这正如同一屋如果住了两位或以上的住客,屋主亦要间房。就算只有一位住客,亦会有分书房、睡房、饭厅和厨房等。

这项工作困难之处在于大部份个人计算机都预装其他操作系统(大部份为微软窗口),整个硬盘所有空间亦一早分配预装的操作系统。很多非技术人仕对分割硬盘根本毫无概念,有时亦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损坏了自己原有操作系统和里面的资料。不过其实只需要小心处理,一般不会有问题。

而服务器很少会有同一台计算机安装两个或以上操作系统的情况,所以分割硬盘工作会比桌面简单很多。

为方便大家分割硬盘,Ubuntu提供了几个方案帮您分割硬盘:

A.使用整个磁盘 (use entrie disk) - 这个方案会删除硬盘上所有分割区,然后重新分割硬盘。如果您硬盘上有其他您想保留的操作系统,请不要选择此项。

B.使用整个磁盘并使用 LVM (use entrie disk and use LVM) - 这个方案会删除硬盘上所有分割区,然后使用 LVM 分割硬盘。如果您硬盘上有其他您想保留的操作系统,请不要选择此项。 C.使大最大的连续未使用空间 (use the largest continuous free space) - 如果您的硬盘有足够未被使用的空位,您就会看到这个方案。这个方案会在硬盘上找出最长连续的空位,并在空位上装 Ubuntu。

D.手动 (Manual) - 这个方案不会帮您自动分割,只会让您手动地自行分割硬盘。 选择用那个方案的方法如下:

A.如果硬盘上的资料完全没有用,亦决定把整颗硬盘完全分给 Ubuntu,请用『使用整颗磁盘』 (Use entrie disk)。 B.如果硬盘上的资料仍然有用,但有足够空间 (不少于3GB) ,请选用『使大最大的连续未使用空间』 (use the largest continuous free space)。 C.当以上情况都不适合您的时候,您可以选择手动 (Manual) 自行分割硬盘。留意使用这种方法的危险亦较大。

选好方案,安装程序会列出您所有硬盘并问您要分割那个硬盘:

再一次提醒您,以上所有分割方案一经执行都不能取消或回复,如果硬盘仍有需要保留的资料,切勿使用『删除整颗磁盘』 (Erase entrie disk)。

请按「是」(Yes)确认要分割在选定的硬盘。

选择好适合的方案和硬盘,安装程序自然会为您编好分割方法,并列出来让您作最后确认:

如果没有问题,按『是』(Yes) 就可以了。

12.安装基本系统

13.使用者资料及密码

GNU/Linux 和 Unix 是多使用者 (Multi-User) 的操作系统,一台 GNU/Linux 可以容许多个使用者同时使用。为方便管理每一个使用者的档案和资源,每个使用者都有自己的使用者帐户 (user account) 及密码 (password)。Ubuntu 会先要求您先建立一个属于您的使用者帐户,所以您会看到以下画面要求您输入新 Ubuntu 第一个使用者的资料和密码:

首先请先输入您的名字 (yourname)。这主要用作电邮等应用程序上的直实名称。名字除了冒号 (:) 和逗号 (,) 外,可以由任何字符组成,中间可以有空格,最好使用英文。

接着输入使用者名称 (name use to log in),即是登入时使用的名称,只可以用英文字母、数目字、减数 (-) 及底线符 (_) 组成,中间不可以有空格和头一个字符必需为英文字母。留意 Unix/Linux 的用户名称是分大小写的,即 jrandom、JRANDOM 和 JRandom 为三个不同的用户。为避免混淆,建议大家最好用全小写字母作为使用者名称。

输入登入时需要的密码 (password),同样分大小写。为减低被人破解的机会,请别用电话号码、生日日期、人名或任何在字典找到的字做密码。

和其他 Unix/Linux 不同,Ubuntu 把最高权力使用者 - 系统管理员 root 收起,禁止直接登入。再用 sudo 建立了一个新的使用者级别,需 要进行系统管理时只需要键入自己的密码。相对一般 Unix/Linux 需要同时记得 root 和一个一般使用者两个密码,Ubuntu 只需记一个使用者密码的方式对初学者和在桌面管理方面可能会较简单和安全。 当您需要进行管理工作时,只需要在命令模式打「sudo -i」进入 root 使用者就可以了: $ sudo -i Password: 您的密码 # Ubuntu 在 8.10 (Intrepid) 可以支援所谓私人目录 (private directory) 功能。启用此功能后,系统会为会一个使用者建立一个名叫 Private 的目录,而所有放在此目录的档案都会自动以加密的方式存放在硬盘中。这可以减低如果计算机被人盗走后,轻易被人读取私人档案内容的机会。

14.安装软件

如果您有代理服务器 (Proxy),可以在此设定以减省下载时间:

接着,您需要设定更新方案:

现时 Ubuntu 服务器提供三个更新方案: A.不自动更新 (No automatic updates)

B.自动安装安全更新 (Install security updates automatically) C. 使用 Landscape 管理系统 (Manage system with Landscape)

15.选择要安装的软件组合:

现时 Ubuntu 服务器版提供 9 个软件组合: A.DNS server - 网域名称服务器

B. LAMP server - 即是所谓 Linux + Apache + MySQL + PHP 组合,以 Apache 作为网页服务器,MySQL 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和 PHP 作为网站应用程序语言,可以架设网站或电子商贸系统。

B.Mail server - 电子邮件服务器,使用 Postfix 作为 MTA 及 Dovecot 作为 POP 和 IMAP

服务器。 C.OpenSSH server - 远端存取服务器

D.PostgreSQL server - 数据库服务器,使用 PostgreSQL E.Print server - 打印服务器,使用 CUPS

F.Samba server - 使用 Samba 作为可以整合至 Windows 网络的档案服务器 G.Tomcat Java server - 使用 Tomcat 的 Java 网页应用程序服务器 H.Virtual Machine host - 虚拟机器服务器

选好软件组合后,按『继续』(Continue) 开始安装软件:

如果您选择的组合有需要安装 MySQL 数据库管理系统,您会遇到以下画面要求您输入 MySQL 中 root 使用者的密码:

看到以下画面表示您已成功安装好 Ubuntu 服务器了。

现在您可以按『继续』(Continue) 重新启动进入安装好的 Ubuntu 服务器。

16.初次开机

重新开机后,计算机会自动进入开机管理员(Boot Manager)。 GRUB Loading stage1.5. GRUB loading. please wait...

如果您要启动其他操作系统,请在这一两秒间按 ESC 键进入选单,再选其他操作系统。如果没有按任何键,开机管理员会自动启动 Ubuntu。

成功启动新 Ubuntu 就可以看到有「login:」的登入画面: Ubuntu 8.10 esmail tty1

esmail login: _

您可以键任您的帐户名称及密码登入,并开始在新的 Ubuntu 服务器工作了。

注意 :输入密码登陆到Linux之后,建议您执行下面的命令,这样Linux在下次启动时就会不用密码直接启动到root用户

Sudo apt-get remove friendly-recovery

三、Grub的介绍和设置

GRUB是多系统引导管理器,简单的说既能引导Linux,同时也能引导Windows GRUB的配置文本位置为:/boot/grub/menu.lst 打开menu.lst

default 0 -------默认启动项目如果用Linux单用户启动一般设置为1 timeout 10 --------延迟,一般设置3s

title Ubuntu, kernel 2.6.12-10-386 root (hd1,0)

kernel /vmlinuz-2.6.12-10-386 root=/dev/sda12 ro quiet vga=791 initrd /initrd.img-2.6.12-10-386 savedefault boot

title Ubuntu, kernel 2.6.12-10-386 (recovery mode) root (hd1,0)

kernel /vmlinuz-2.6.12-10-386 root=/dev/sda12 ro single-----如果系统或GPU

的内存小于512M,需要在后面加上mem=512M,否则测试程序会有不良代码出

initrd /initrd.img-2.6.12-10-386 boot

将引导分区写入MBR [root@JYL-FEDORA ~]# grub

grub>find /boot/grub/stage1 查找/boot所在的分区 find /grub/stage1

(hd0,5)

grub>root (hd0,5) 写你的/boot分区 grub>setup (hd0) 把GRUB写到MBR上 grub>quit 退出

四、如何还原linux 镜像以及设置多系统(DOS和Linux共存)启动

由于Linux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繁琐配置(如无线网卡配置等),需要连接到Internet更新各项服务,因此TE房会将linux各项服务都完全配置好做好原盘,并制作做好镜像供大家使用,各位用户只需要将镜像文件copy到c:,使用ghost11之上版本恢复镜像,配置启动项目即可 准备工作

1. 确定Dos在primary分区,将其他的分区删除掉,重新建立两个Logic分区,一个分区

为主linux分区,另一个分区为linux SWAP分区,linux安装需要两个分区,其中SWAP分区不要太大,一般1-2GB即可(分区一定要设定好,否则还原的时候易选错分区) 2. 将镜像文件LINUX.GHO COPY到C:\\ 还原分区

1. 在DOS下运行GHOST

2.选择 Local—partition—from Image

3. 选择镜像文件

4.打开镜像文件格式是两个分区,一个分区linux ext2,另一个分区是linux swap est2,选择第一个分区

5. 选择目标盘,这里只有1个目标盘

6.目标盘有三个分区,第一个分区是FAT32 (DOS),选择第二个分区来放置linux文件

7. 按“YES“ ,开始还原Linux第一个镜像

8.第一个分区镜像完成,按“Continue“

9.重复1-8步骤,不过要选择第二个SWAP分区

还原完镜像重启电脑,这时系统依然只会进入DOS,不能进入Linux,因为没有安装SWAP,这时需要用一个可以启动Linux系统的硬盘来引导(注意:根据多次试验证明该硬盘一定要接在硬盘的Master 硬盘口上且一定用该硬盘引导,否则会造成好的Linux grub被破坏,不能启动),进入linux系统,然后执行grub命令进入grub操作界面将引导分区写入MBR

[root@JYL-FEDORA ~]# grub

grub>find /boot/grub/stage1 查找/boot所在的分区 find /grub/stage1

(hd0,5)

grub>root (hd0,5) 写你的/boot分区 grub>setup (hd0) 把GRUB写到MBR上 grub>quit 退出

退出后关机,拔掉原盘,重新启动即可进入linux系统 注:

如果需要启动时加载服务,您需要将执行的程序link到/etc/rcS.d,如ssh

ln -s /etc/init.d/ssh /etc/rcS.d/S91ssh

如果您不需要将程序加载到启动项目上,如防火墙等,可以执行下面的语句

mv /etc/rcS.d/S39ufw /etc/rcS.d/K39ufw (注: 如果您想禁止某一服务在启动时

自动运行,您可以将相应运行级别中的脚本由“S##xxx”重命名为“K##xxx”)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mq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