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讲 产业转移

更新时间:2023-09-20 12:02:01 阅读量: 医药卫生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34讲 产业转移

最新考纲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 1.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规律。 2.理解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和转出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考法指南 以区域图、产业转移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特点及产业转移对转出区和转入区的影响,如2016全国卷ⅠT1~3,2016全国卷ⅡT3~5、2016全国卷ⅢT1~3等。 东亚的产业转移[学生用书P217]

1.产业转移

(1)分类:国际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 (2)目的:追求更高利润,扩大销售市场。 (3)产业转移的原因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资源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地区或国家,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高,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低,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3)市场因素:由于国内市场趋于饱和、避开国家政策等限制,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产业转移的意义

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其差异如下表所示。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的生产发达国家 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接受发达国家产业发展中国家 转移,加快本国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发展相应优势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 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组织产品的加工 [自我检测] 将重化工业就业机会向国外转向国外转移,移,减少了国内就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 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的负面影响 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富士康科技集团专业从事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等3C产品加工制造,号称“世界工厂”,是著名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下面为富士康主要选址城市与路径示意图。

注:年度为竣工或投产日期,数字为各城市2013年7月份最低工资(单位:元)。 (1)从劳动力、基础设施方面说明富士康选址贵阳与昆山的差异。 (2)说明富士康进入祖国大陆后不断迁移新址的原因。 (3)分析富士康不断迁移对新址城市的影响。

近年来,不少代工企业纷纷将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撤出祖国大陆转向东南亚。 (4)针对代工企业将零部件加工和组装撤出祖国大陆,我国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解析:(1)从贵阳、昆山人文地理特征的差异分析其劳动力、基础设施的差异。(2)从工业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富士康进入祖国大陆后不断迁移新址的原因。(3)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从促进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分析有利影响;从产业结构层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不利影响。(4)从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提高附加值、品牌培育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措施。

答案:(1)贵阳的劳动力丰富廉价,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昆山劳动力短缺且价格高,基础设施较完备。

(2)追求更廉价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占领市场,扩大影响力;优惠政策的吸引。 (3)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属劳动密集型工业,技术含量低,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4)东部地区加快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改善投资环境,接纳产业转移;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设计和营销,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民族品牌。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璧山区位于重庆西部,是重要的城市功能区之一。其制鞋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成长为该区域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制鞋业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呈现“东鞋西移”的态势。璧山区按照“创新+资本=新动力”的经济逻辑,稳步推进鞋业建设,被誉为“中国西部鞋都”。下图为璧山区在重庆市的地理位置分布图。

(1)试分析璧山区成为“中国西部鞋都”的主要原因。 (2)阐述“东鞋西移”对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3)针对“东鞋西移”,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差异并解释主要形成原因。 解析:(1)由图可知,璧山区位于重庆西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制鞋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水平成熟。(2)产业转移对转入区的意义,主要从相关产业发展、就业机会、居民收入、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3)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劳动力成本较低。原因主要从制鞋业的劳动力需求,东部地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等方面分析。

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有政府吸引投资的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制鞋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水平成熟。

(2)带动西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等。

(3)劳动力成本差异: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 形成原因:制鞋业为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生产、生活成本提高,对廉价劳动力的吸引力下降。

[通性通法]

1.产业转移的原因 (1)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

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利润,利润与生产成本、市场份额有直接关系,如下图所示:

(2)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

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

②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3)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

区域产业转移发生于区域内部,也存在于由区域间资源优势差异而引起的产业转移,但因区域之间存在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速度、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快,为使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部分产业、资金或技术,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2.产业转移的规律

(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轻工业提高技术――→重工业提高科技水平――→高科技工业 (初期) (中期) (后期)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积累资金

加强基础工业

(2016·高考全国卷Ⅱ)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规模 C.原材料成本

B.劳动力成本 D.技术水平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市场规模大 C.劳动力素质高

B.技术水平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解析:第1题,家电组装工业属于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成本是这类产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随着各地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促使这类产业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第2题,20世纪90年代末,从投资成本的角度看,越南在劳动力成本和用地成本上低于中国。而相比于越南,中国人口众多,对家电产品的需求量大,促使大量日本的家电组装工厂在中国投资。第3题,随着经济发展,日资企业在中国的用工成本不断提高,为寻求更低的生产成本,家电组装企业向越南等用工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中国应更多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培育符合新兴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y7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