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策略docx

更新时间:2023-05-15 20:5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策略

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是指加工贸易行业在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的空间移动或空间迁移现象。随着全球和东南沿海各地产业转移浪潮的兴起,加工贸易由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到中西部较落后地区,是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XX年10月,湘南地区正式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成为了继XXX 皖江城市带、XXX桂东、XXX沿江之后,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不同于其它三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XXX南大门,湘南地区毗邻粤港澳,武广客运专线、洛湛铁路、京港澳高速、二广高速、京广铁路等相互交错,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土地、矿产、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发挥这些优势,湘南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大胆创新,先行先试,郴州、永州、衡阳先后成为中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郴州成为对接珠三角的主要桥头堡,永州成为XXX对接东盟的主要桥头堡。据统计,20XX年,示范区三市湘南三市加工贸易进出口额51.58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占全省加工贸易的59.2%。其中,郴州市完成加工贸易进岀口3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6%;衡阳市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14.23亿美元,同比增长4138%;永州市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5.26亿美元,同比增长147.37%。

一、湘南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一)加工贸易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从20XX年20月湘南地区获批国

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三年来,湘南地区加工贸易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在不断

扩大。如表2所示,湘南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XX年的5.37亿美元上

升到20XX年的32.1亿美元,其中湘南地区加工贸易的出口额从20XX年的

3.3亿美元上升到20XX年的28.65亿美元,加工贸易呈现进出口总额逐年上升、模式更加优化、市场H益扩大的趋势。

(二)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作为衡量加工贸易整体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工贸易增值率就是将同一时期加工贸易的进出口差额与加工贸易的进口额加以比较,具体计算公式为:加工贸易增值率=(加工贸易岀口额一加工贸易进口额)三加工贸易进口额该数值越大,说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增值越大。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湘南地区的加工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除了20XX年为47.45%外,近三年均在30%以下,20XX年为25.11%,与XXX省50.32% 的比率相差一半。数据来源:根据XXX统计年鉴和各市统计公报整理。

(三)在全省占重要比重,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表2.1的数据可以看出,湘南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在全省占重要比重,20XX年,湘南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59.16%,出口额占全省的54.74%,三市加工贸易在全省的份额超过一半。但是,湘南三市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郴州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遥遥领先衡阳和永州,20XX年,郴州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36.81%,衡阳占比16.42%, 永州仅为6.03%o (四)通关能力得到改善近年来,湘南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特别是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与此配套的通关和贸易便利化条件也得到了一定地改善。示范区建设之初,只有衡阳设有海关和检验检疫局,郴州尚未设立海关,只有XXX海关驻郴州办事处。永州的海关和检验检疫工作,由衡阳海关通过设立监管组的方式负责管理。20XX年9月9日,衡阳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这是XXX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保税区的运行与全省第二家、湘南首家“无水港〃、衡阳公路口岸、“五定班列〃共同组成了衡阳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此外,铁路口岸建设的前期工作也己经紧锣密鼓地展

开。郴州海关是目前中国内陆海关政策配套最全的海关之一,具备深圳等沿海海关特有的“国际快件中心〃功能。郴州出口加工区叠加保税物流功能,是我国对外开放区域中层次最高、功能最全、政策最优、区位优势最明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郴州公路口岸、铁路口岸、铁路物流中心暨铁海联运、XXX港郴州内陆港、"五定班列〃开通运营,“一站式〃、“一条龙〃快速大通关平台己基本形成,具备了“无水港〃城市功能,己成为XXX乃至中西部地区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市州之一。20XX年XXX岀入境检验检疫局永州办事处、XXX海关驻永州办事处获批设立,标志着永州海关、检验检疫机构今后不再由衡阳隶属管辖。有利于永州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来永州投资落户。

二、湘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而临的主要问题

(一)湘南三市缺乏沟通协调机制,区域合作意识不强湘南三市由于在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交通网络等方而的条件相当,从而导致各市的产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相似度很高。目前湘南三市虽然在区域战略方而作为示范区是一个整体共同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近几年各市也都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地方政F在政绩考核机制和实际利益而前有竞争和排名,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中缺乏一个上级职能部门的统一指导和个性化的战略选择, 没有建立详细的分工、合作协调机制和制度,短期内仍存在竞争大于合作的现象,从各市分别起草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报告这些现象可以看出,三市政F欠缺大局意识、合作意识与共赢意识,导致湘南三市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时,出现了同质化竞争、产业雷同等问题, 造成了区域间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二)产品多以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附加值不高郴州市承接的主要产业有矿产品加工、能源化工、铸造、冶金、金银贵金属冶炼等,这些产业要求投入大量的初级矿产品,再加上生产设备相对简陋、缺乏节能减耗的新型生产工艺,这些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而且生产中伴随着大量污染环境的排放物质,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木较高,存在着明显的“外部不经济〃,影响到相关承接产业的社会经济效益。衡阳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起来的加工贸易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层次较低。初加工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比较多,主要为进入门槛较低、技术要求较低、投资较少、资源依赖性较强的行业:如非金属矿物开采和制品业、洗选业、零部件加工制造业、农产品加工制造业等等。永州的加工贸易相比于其他两市相对落后,拥有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行业领域较少,发展规模也不大,加工链条短。目前永州加工贸易出口过千万美元的产品只有制鞋、毛织、食品加工、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高新技术产品如机电产品、汽车及零部件、IT产业、矿产品加工、家俐、电信等领域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还是空白,决定了永州加工贸易的档次较低。

(三)缺乏龙头企业,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目前,湘南三市虽然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匮乏,特别是热门的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更是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相互衔接的配套企业以及与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虽然富士康、欧姆龙、长丰汽车等知名企业己经陆续落户湘南地区,但这些企业普遍反映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一些当地的产品或原料往往达不到转移企业的要求,这些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配件仍需要到东部沿海地区或国外采购。据商务部门对一些重点外商投资企业的调查发现,沿海发达地区关联产业的

木地配套率己达95%以上,而湘南三市木地的配套率不到30%。特别是在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设备等方而的设计制造能力不强,加工贸易中间品本地采购率低,相关产业配套能力低,加工贸易企业处于〃一进一出、单一工序〃的发展阶段,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较少,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产业链短,与其它企业的关联度不强,带动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的作用不明显。这些额外成木,会抵消湘南地区在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方面成本的优势,使得转移来的企业难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应。

(四)民营企业参与度不高在湘南三市有实绩的加工贸易企业中, 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湘南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80%以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所占比重甚微,外资企业长期占据湘南地区加工贸易的主体地位,并控制着关键技术和营销渠道,这在短期内可以促进加工贸易的增长,但在长远上却会延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对策

湘南地区要更好地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要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强化政策驱动,制定三市整体发展规划,加强区域合作,发展高新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

(一)建立湘南三市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合作意识一是要成立专门负责湘南地区产业转移的职能机构,全面统筹示范区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工作。政F划拨专项资金,在财政上保证该机构的运行, 做好湘南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承接产业转移的统筹规划。政F在制定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战略时要突出三市的地方特色,从各市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郴州可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承接重点,建设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hy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