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学前教育比较教育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5-17 18: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有关比较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一、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比较教育的史前期

通过旅行、贸易、战争、传教等活动在介绍别国、别民族的过程中穿插介绍其教育、文化状况 (二)现代比较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比较教育学的产生

朱利安——“第一位有科学头脑的比较教育研究者”

1817年《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确立比较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地位的开始

朱利安(1775~1840),出生于巴黎一个议员家庭,对新闻和政治感兴趣,后从事文化教育事业。1816年12月,他开始在巴黎《教育杂志》上连载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1817年出版单行本。成为比较教育的开山之作。

第一个提出“比较教育”这一说法,还就开展教育的国际合作提出以下建议:

1、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委员会,聘请常任公务人员承担比较教育资料的收集工作;2、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以便国际委员会能够提出适当的教育改革建议;3、建立师范学校网,用最新的方法培训教师;4、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定期刊物,传播教育改革经验。

朱利安侧重向往国际合作,作为教育实践者、决策者的法国教育家库森开始以外国范例作为改革本国教育的借鉴时代。

2、1817-20世纪初:“经验借鉴时代”

(1)1831年法国教育家库森《普鲁士教育报告》,影响到法国1833年初等教育基本法(即《基佐法》)的制定。(2)以贺拉斯.曼、巴纳德为代表的美国教育工作者也纷纷考察欧洲教育,为美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特点:盛行各国之间的相互访问,相互借鉴;有意识地介绍、借鉴外国教育经验。但往往更多的是“拿来主义”,缺乏对影响各国教育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分析,也忽视对别国教育经验在本国的可行性的深入讨论。

英国的萨德勒,在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他认为不能只孤立地研究各国教育并不加区分地移植,而应该同时研究影响各国教育的各种因素。提出教育发展的“民族性”概念。 3、“因素分析时代”:20世纪上半叶

1900年萨德勒发表《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标志着比较教育的研究开始从“经验借鉴时代”走向“因素分析时代”。1898年,罗素首次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设比较教育课程,从此比较教育开始进入高等学校课程。

特点:在方法上一改过去那种孤立地研究和移植别国教育经验的做法,注重历史因素分析法的运用,使研究更为科学合理。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研究规模还有限,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 4、20世纪中叶:“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从以往的人文历史研究方法向实证性的研究方法转变;同时,结构功能理论、现代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世界体系分析理论、依附理论和后现代理论等都对比较教育研究产生影响。

美国贝雷迪的比较教育研究四层次或“四步法”(1)描述(2)解释(3)并列(4)比较 为以后的比较教育研究奠定了一个基本的方法或程序框架。 二、比较教育学的概念、特征及性质 1、学科特征

(1) 研究对象。跨国性、跨地区性、跨文化性(2)研究范围或领域。广阔性(整个教育领域)(3)研究方法(4)关注的时间跨度。时代性(5)研究单位。主要以国家为基本研究单位 2、比较教育的概念

比较教育是对当代世界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为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3、比较教育研究的过程与趋势 (一)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

1、区域研究(国别研究)。对一个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进行分析研究 2、问题研究。针对同一个教育问题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 展开比较研究

美国学制与教育发展

理解美国源头的钥匙——《五月花公约》

“以上帝的名义,阿门。我们这些签署人是蒙上帝保佑的大不列颠、法兰西和爱尔兰的国王——信仰和教会的捍卫者詹姆斯国王陛下的忠顺臣民。为了国王的荣耀,基督教的进步,我们漂洋过海,在维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我们在上帝面前庄严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使上述目的得以顺利进行、维持和发展,亦为将来能随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本殖民地的总体利益的一应公正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等,吾等全体保证遵守与服从。”

美国教育行政分权管理体制的立法保障——1791年宪法第十条修正案:凡宪法未授予合众国政府行使,而又不禁止各州行使的各种权力,均保留给各州政府或人民行使之。 美国现行学制分析 (一) 学前教育

保育学校和幼儿园虽不属义务教育(强制性),但已纳入公立学校系统(公平、公正、低学费、规范性) (二) 初等教育

公立小学占80%以上,私立小学在20%以下。小学学制有四年制、六年制、八年制等,但六年制是绝对主体 (三) 中等教育

公立中学约占90%以上,私立中学约占10%。中学学制有四年制、六年一贯制和三三制等。综合中学是主体,也有分开设立的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和特科中学等 (四) 高等教育

美国高等教育最大的特点:多类型、多层次,私立高等教育发达。 美国卡内基高校分类法

1.副学士授予院校:每年学士授予少于10%

2.学士授予院校:每年学士授予至少10%,但硕士授予少于50%,或博士授予少于20% 3.硕士授予院校:每年硕士授予至少50%,但博士授予少于20% 4.博士授予院校:每年博士授予至少20%

5.专门性院校:提供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主要集中在某一学科领域或相邻学科领域; 6.部族院校:主要是“美国印第安人高等教育联合体”的一些成员院校,受部落控制

美国高校功能分类的典型范例—《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将公立高等学校系统三分天下。 1)研究型大学UC—加州大学。负责博士教育和科学研究,招收前12.5%的高中毕业生。

2) 教学型大学CSU—加州州立大学。主要提供四年制本科教育、职业教育和研究生课程,可与加州大学联合授予博士学位,招收前33.33%的高中毕业生。

3)社区学院。向加州所有高中毕业生开放,提供两年转学或职业性教育。 (五) 教师教育

典型的非定向型师资培养模式,80%的文理学院和大学承担中小学师资培养任务

四年制教师教育课程包括:普通教育课程(约40%);学科专业课程(约40%) ;教育专业课程(约20%),包括教育理论课程和 教育实践活动,后者学分数占三分之一以上 美国现行学制的主要特征

1. 各级各类教育在结构上相互衔接、上下沟通,典型的单轨制。2. 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进展

(一) 战后到50年代初:增加教育机会,实现教育民主化

1944年《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联邦政府为退役军人入学提供学费和生活费。到1951年底,共补助800

万就学者,其中进入高等院校就读者235万人,进入中等学校就读者342万人。 (二) 《国防教育法》后开始“新课程”运动

确立培养高科技人才为目标,特别重视发现和培养天才儿童。拨专款资助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三门“新三艺”课程的研究和改革;推行发现教学法。 (三) 60年代促进机会平等运动

民权运动风起云涌。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驳斥了自1850年以来将黑人排除在白人学校之外的、所谓 “尽管分离但地位平等”的论调。

教育上促进平等的主要措施1)加大力度废止学校中的种族隔离现象;2)实施肯定行动计划,通过立法大力资助弱势群体,对少数民族、妇女等社会不利群体给予优待和照顾 (四) 70年代的“恢复基础”运动

倡导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减少选修课,增加必修课;恢复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阅读、写作、数学及学生的口头交流。 (五) 80年代的 教育质量运动

各州提高毕业要求,统一课程管理,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考核,提升对教师的资格要求;延长在校时间和学年长度;强调计算机知识、家庭作业和基本技能 (六) 90年代教育选择与国家标准运动

一方面,以教育券、特许学校的开设等措施倡导选择校性入学。另一方面, 1991年和1993年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分别公布指导整个美国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吹响美国统一国家教育标准的号角。

特许学校:公办民营性质的学校。由州政府立法通过,特别允许教师、家长、教育专业团体或其它非营利机构等私人经营、公家负担教育经费,不受例行教育行政法规约束 ,具教育革新性.与政府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 1992年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市立中学成为全美第一所特许学校 (七) 小布什的教育改革措施与成就

2002年1月签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美国联邦政府在全国教育事务中的领导作用,具强制性。该法的主要精神:由各州制定学术标准,由学校承担确保学生教育质量的责任,联邦政府从增加教育资源和增强地方自主权两方面给予支持。 (八)奥巴马政府的教育走向

1. 新的教育政策主要有两点:1)有关学前教育,提出“0岁-5岁教育计划”——每年由联邦政府拨款100亿,资助各州普及学前教育;2)有关高等教育,提出“美国机会税收优待计划”——大学生每年从事100小时无偿社区服务,学生家庭可享受4,000美元的退税优待。

2.在布什现有教育政策框架内的调整和资源上的增量投入。主要体现在对《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的有关做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3. 力图改革的部分。1)将联邦政府对各州特许学校的拨款增加一倍;2)支持对教师实行绩效工资。

英国学制与教育发展

埃德蒙金:“英国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王国”

尽管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但却在政治上保留了君主立宪制;尽管最早进行工业革命,但精英阶层却最鄙视科学技术,“工业革命运动是从大学门外穿过的,对大学的触动很小”。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导致其重文轻理、重理轻工、重学轻术的传统。

1、 分为两大教育系统(1)公共教育系统(包括接受政府补贴的私立学校)。(2)独立学校系统(私立幼儿园—预备学校—公学—大学) 2、继续教育之乡 英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1、17世纪前主要是僧侣教育和贵族教育 2、17世纪民办(慈善)大众教育开始发展 3、1870年后公共教育制度确立与公立初等教育发展4、1902年后公立中学发展 5、1944年现代公共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二战以后学制改革

1、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大力推广综合中学

1947年,伦敦和布里斯托等地开始创办综合中学,经过60、70年代的发展,80年代初综合中学已成为英国中等学校的主体。

2、改变重视人文学科,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

1) 加强中学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2) 50年代新建高级技术学院,70年代初将独立技术学院合并成为多科技术学院。3) 工商企业界广泛参与职业培训 3、高等教育双重制的确立与终结 (1)双重制确立

做法:将高等教育分为大学(45所)和由多科技术学院及其它学院组成的公共高教机构(400多所)两大部分。 大学和公共高教机构职能与地位不同

①前者有独立学位授予权;后者学位由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1964)统一授予。②前者是“自治机构”,享充分自主权;后者受地方教育当局领导。③前者经费由中央统一下拨;后者经费由地方当局支付。④前者以全日制为主;后者以部分时间制居多。⑤前者都是综合性的;后者以技术和师资培训为主,重点在职业培训方面。⑥前者面向全国,教学科研并重;后者面向本地区,以教学为重。 (2) 双重制的终结

1987年《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提出改革双重制;《1988年教育改革法》规定高等教育的“公共部分”将脱离地方教育当局,成为独立的机构;

1992年后,多科技术学院改称大学,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解散,成立统一的“高等教育基金会”,采用统一的标准向各类高校拨发教育经费。双重制终结。 (3)双重制的意义与启示

积极意义:在保留大学学术性传统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公共高等教育,扩大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之间的矛盾。

消极影响:政府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将高校分为两大系统,但实质上却将高校划分为了两个地位不同的等级。

启示:高校分类分层次建设应根据高校职能的不同而不是高校地位的不平等 英国现行学制分析

现行公立教育制度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组成。各级教育中绝大多数为公立或接受国家补助的私立学校;另有不接受官方补助、私立的独立学校系统(包括私立幼儿园、预备学校和公学)。1972年起实施5-16岁的11年义务教育。2008年新学年开始义务教育年限延长1年 1.学前教育

5岁以前儿童的教育为学前教育,不属义务教育。分为招收年满2岁儿童的保育学校和招收年满3岁儿童的保育班。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英国的学前教育发展相对缓慢 2.初等教育(5-11岁)

分为两段:幼儿学校(5~7岁)、初级学校(7~11岁)。可分设,但大多合设在一所学校。从归属来看:分为地方教育当局开办、维持的郡立小学;中央直接拨款公立学校。 3.中等教育

实施机构从归属来分:有郡立中学,中央直接拨款中学,中央政府与工商界共同开办的城市技术学院,以及私立的公学。公立中学的类型: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综合中学、中等教育性质的中间学校。 (1)文法中学(学制7年, 11-18岁)

英国最古老的一种学术性中学,主要为智力较高的儿童提供学术性课程,为他们上大学做准备。现已为数不多。分为5年基础阶段和2年分科阶段(第六学级)。毕业时参加“高级水平普通教育证书考试”(A Level GCE) ,获得证书者升入大学。 (2)技术中学(学制5-7年)

开设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毕业生成绩合格者升入技术性学院或大学。数量较少。 (3)现代中学(学制5-7年) 偏重实用和职业课程。 (4)综合中学(学制7年)

文法中学、技术中学与现代中学三者的重组或合并,1982年以后,就读于综合中学的学生比例一直保持在90%以上。

(5)中间学校(8、9-13岁)

始建于1968年。分别有属于初等学校性质和中等学校性质的。 (6)公学

英国最古老的一种私立学校,以培养英国绅士风度著称于世,被称为“教育的活化石”。最早的曼彻斯特公学创建于1382年。 目前共100多所。招收预备学校毕业生,修业5年,在学年龄为13~18岁。绝大多数进入公学的学生取决于家长的经济能力。

16岁考试:中等教育普通证书(GCSE)考试(会考),学生任选五门课程考试,成绩分A到G 七等,作为学生进一步升学或就业的依据。 4.继续教育

义务教育结束后所进行的除高等教育之外的所有教育。提供三类文凭的课程学习

1) 高级水平普通教育证书(A Level GCE)和高级补充水平普通教育证书(AS Level GCE)——“高考” 考试通常在18岁进行。前者1951始实施,每个学生一般考三门,也可考三门以上,成绩分为A到E五等,作为升大学的主要依据;后者1984年新设,比前者开设的课程更广,避免课程过于专门化,考试结果也作为升大学的依据。 2) 国家职业资格(NVQ)

一种全国性职业技术教育文凭,涵盖11大类职业,按水平分为初级、一般、熟练、高级和专业5个等级。 3) 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s)

与国家职业资格不同,它并不直接培养某一类职业技能,而是重视各大类职业的基本技能、原理与过程的学习。为不想过早确定进行职业训练或接受高等教育的全日制青年学生设立的一种文凭,既可作为就业的依据,也可作为升大学的依据,消除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鸿沟。

实施继续教育的主要机构:公立中学附设的第六学级,单独设置的第六学级学院;第三级学院,城市技术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

第六学级:英国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最初出现在文法学校,招收16-18岁学生,专门以升学为目的。随着中等教育综合化运动的兴起,第六学级不再以升学为目的,也开设其它职业文凭课程。但以高级水平普通教育证书和高级补充水平普通教育证书课程为主。有的附设于中学(居多),有的单独设立。 第三级学院:最初出现于1970年,开设部分以升大学为目的的课程,但以职业技术文凭课程为主。 继续教育学院:主要开设职业技术文凭课程,原由地方教育当局开办,1993年后逐渐转为继续教育基金委员会负责。 5.高等教育

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主指大学,从历史发展、组织结构和学科特点来看,可分为: 1)古典大学。指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实行学院制和导师制。

2)近代大学。这类大学建立于19世纪上半叶,包括伦敦大学(1836)和达勒姆大学。

3)城市大学。大多成立于19世纪下半叶,主要设在如利物浦、利兹、曼切斯特、伯明翰等重要工业城市,与当地工业和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

4)新大学。专指60年代由国家创办的大学,包括苏塞克斯大学、约克大学等,共计10所。 5)开放大学。1969年获得皇家特许状,1971年正式成立的一所独立和自治的大学教学机构。

6)原多科技术学院升格的大学。这类学校1992年之后改称大学,除获得独立的学位授予权之外,在其他方面保留了原多科技术学院的特点。

7) 一所私立大学,即白金汉大学(1976)。 英国教育改革动向 (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1.大力加强中央政府对教育的管理和控制

(1)成立高等教育基金会,把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升格为大学,取消高等教育的双重制,实现中央政府扩大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限。(2)通过实施全国统一课程和统一考试,允许地方教育当局管理的学校成为中央直接拨款学校,以及建立城市技术学院等措施,中央政府增强对基础教育的约束能力。 2.削弱地方教育当局的权力

(1)为本地区的学校制定目标,对学校系统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2)维持部分教育经费(包括基建费用、地方教育行政管理费、培训和学生的费用等)的支配与控制权。(3)继续管理、监督和规划本地区继续教育学院。

3.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1)地方教育当局下放办学经费的支配权。(2)改变学校管理委员会成员的构成,增加家长、社区代表人数,减少地方教育当局代表的名额。(3) 加强学校管理委员会的人事权,具有决定校长、副校长以及学校教职员工的选拔、招聘及解聘等权力 。 4.扩大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决策的权力

(1)改组学校管理委员会,使家长和社区代表超过半数,确保学校对家长和社区负责。(2)改变过去由地方教育当局负责按片分配学生就近入学的做法,实施开放入学政策。规定每所学校的“标准数量”(即各学校招生数的最高限额),只要未达到“标准数量”,学校就不能拒绝家长的要求,从而扩大家长选择权。 (二) 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 1.实行国家课程

包括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两类.核心课程为数学、英语、科学,基础课程包括历史、地理、技术与设计、现代外语、音乐、艺术和体育,共7门课程。2000年英国政府推出《课程2000》,规定12门必修课程:英语、数学、科学、设计和技术、信息与交流技术、历史、地理、现代外语、艺术和设计、音乐、体育、公民。 2.统一考试标准

(1)分学段推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即7、11、14考试)(2)16岁参加 “中等教育普通证书”(GCSE) 考试(即学生在义务教育结束阶段必需参加的全国统一测试,大体相当中国的高中会考) (三)高教总体改革趋势

(1)削减高教经费,鼓励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形成市场机制(2)政府利用资金刺激,鼓励高等教育机构相互竞争,向满足政府需要的方向发展。(3)取消高等教育双重制 (四)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1986年英国成立“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创设全国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1992年再设“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法国学制与教育发展

重视升学、就业指导;大学校特色;督导制度 现行学制分析

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以公立学校占优势,也有私立学校,特别是天主教中小学校在全国自成体系;高等教育则兼有公立和私立。 1.学前教育

注意与小学衔接,与初等教育被视为完整的一体,由幼儿学校实施。不是强迫教育,但全免费就近入学。有统一大纲,但只规定一般原则,学校和教师有很大自由度。受到社会各方重视,入园率高。 2.初等教育(5)

6岁入学,学制5年.教学以开发智力为主,突出活动,原则上不准留家庭作业,没有学期与学年考试。 教师通过学生手册与家长经常联系,学生的平时成绩、表现及总评价载入手册。学习结束,由小学、初中、

督学、社区各方人士组成联席会议,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估,合格者授予初等教育证书。 3.初中教育(4)

免费就近入学。前两年为观察阶段,后两年为方向指导阶段。没有考试,只记平时成绩。方向指导的做法:每个班的全体任课教师会同校方、家长、学生代表组成班委会,每学年至少三次逐个评估本班学生并书面通知家长。双方协商决定每个学生去向。家长如不同意班委会建议,可以上诉,由省里组织协商或考试。 4.高中教育(3)

高中第一年(即“二年级”)为义务教育最后一年,全体学生接受相同的教育。在7门必修课的基础上,设选修课,为高中后两年的分科做准备。高中后两年分别称为“一年级”和“结业班”,实行分科教学,与高等教育的学科方向大体对应。

1993年起,高中后两年分为七科组织教学:1)文科、2)经济与社会科、3)理科、4)工业科技、5)实验室科技、6)第三产业科技、7)医学-社会科学。每个科类下还分方向。分别由普通高中(设文理诸科)、技术高中(设工、商、计算机诸科)、职业高中(重专业、实习课)实施。高中班委会的建议同样是学生选科与升学的重要依据。 高中毕业会考

基础教育阶段第一次真正意义的考试,分普通科、技术科、职业科三类进行,每类中又细分科或专业。属国家考试。国家教育部门确定报名条件、考试项目、大纲、方式、评分系数、考试时间、并审查和平衡各学区命题等。学区则具体负责命题、报名、监考、阅卷、录取等事宜。必考科目为法语、外语和体育,其它为选考科目 5.高等教育 (1) 综合性大学

法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学生占高校学生总数的约四分之三。每学区大学数量不一,少则一所,一般二至三所,最多的是巴黎区,共13所。原则上凡持高中毕业会考文凭或同等学历的人,皆可就近到所在学区注册。 传统上大学分三阶段组织教学

1) 按大的专业方向进行基础课阶段(2年)——“普通学习文凭”

2) 专门化阶段(2年)——第三年结束获“学士学位”;第四年结束获法国制“硕士学位”

3) 研究生阶段——第一年结束获“深入研究文凭”(通向研究生涯的第一步)或“专业学习文凭”(就业);3-5年或更长时间从事研究完成论文答辩,获博士学位。 (2) 大学校

法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位于法国高等教育象牙塔的顶端,是高级官员和工商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始建于大革命前夕,最早的是路桥学校(1747),巴黎矿业学校(1783)和两所军事学校。大革命期间建立了巴黎理工学校、高等师范学校,东方语言学院等。 大学校的特点

小而精,数百所学校学生才约十万。起点高,大多从专门的预备班毕业者中招生。招生严,两年预备班学习后要经过竞试才能入学。实行学年制,大多学制三年,只颁发本校文凭,一般不授予学位。教学注重应用,学生出路好,且待遇优于其它高教机构毕业生。总之,精英教育的产物,与气氛松弛、淘汰率高、出路没保障的普及型大学形成鲜明对比。

设在条件好的高中,根据报名者的高中毕业会考成绩择优录取,每年招收成绩排名前10%的高中毕业生。分文、理、工、商四科,开设普通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课时多,难度大。用两年时间准备大学校入学竞试。有的学生,经两年学习后转入大学第二阶段相应专业。

入学竞试有的由学校单独组织,有的由一些方向、水平相近或有传统联系的学校联合组织。难度大,一般都分初试和复试。大部分学校每年招生数基本不变,名校录取率不到10%,一般学校20%-50%不等。还有些大学校从大学第一阶段结业者中招收少量学生,从大学第二阶段和其它大学校招收一些插班生。 (3) 短期高等教育机构

有高级技术员班和大学技术学院两类,分别始建1954、1966年。 实行学年制。学制两年,相当于大学第

一阶段的教育,重应用。入学难度仅次于大学校,远远高于大学第一阶段。学生毕业后都获得高级技术员资格。两者的主要区别是高级技术员班附设于技术高中或职业高中,大学技术学院附设于大学。 法国师范教育的改革

1)教师教育机构一体化、教师教育大学化。

1989年《教育方针法》颁布,决定每学区建一所大学教师培训学院,取代各省师范学校、地区教育中心等,统管中小学教学的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从根本上改变法国一百多年中小学师资分开培养的格局。 2)招生对象一致化,大学教师培训学院只招收已在高等教育学习3年且获得学士学位者。

大学教师培训学院成为建立在3年制大学学习基础上的教育职业培训机构,未来教师统一在此接受2年的教育职业训练

3)生源规格提高且多样化

随着教师职业吸引力增强,有些受过四年甚至更长时间高等教育且有相应学位或文凭的人也申请进入教师培训学院。

4)为有意从教的大学生设置专门津贴

国家为准备从事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大学三年级学生每人每年补贴5万法郎,为准备担任中学职业技术学科教师的大学三年级学生每年7万法郎。为大学教师培训学院一年级学生每年7万法郎。该学院学生如在第一年学习结束时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即获得实习教师资格,在学院的第二年学习可领取实习教师工资。 法国教育督导制度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督导制度的国家,始于19世纪初。1802年5月1日,拿破仑政府颁布《国民教育总法》,规定设立教育督导制度 。 法国教育督导制度的特色 1)权威性高

每年的督导结果都直接上呈总统、向社会公开,成为学校办学水平的官方鉴定和政府进行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教育督导是教育机器中不可缺少的齿轮” 2)专业化强

担任国民教育总督学的条件:年满45岁的正式公务员;在国民教育领域服务十年以上,至少有五年从事教育工作经历;必须有下列资质之一,国家博士学位,具备指导研究的导师资格,大学教师职称或中学高级教师职称。

招聘由一个专门的考核委员会负责.先对所需的职位提出建议,然后正式公布招聘信息和条件,对申请者进行审查筛选,为每一个空缺职位列出候选人名单,最后提交教育部长,由共和国总统以法令的形式正式任命。

大学区督学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年满40岁;在教育、管理或督导部门全日制服务满五年,或相当于五年;具有一定职称的大学教师或中学高级教师,以及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负责人;至少任职已满五年的国民教育督学。

通过考试招聘,考试注重候选人的经验和学历,考试分专业进行,被允许参加考试的候选人要经过包括评审委员会面试在内的一次或数次考试。通过考试的学区督学要经过两年的实习合格后,由教育部长任命,并由共和国总统正式下令任职,成为正式的学区督学。

国民教育省督学的任职条件是:年龄至少40岁;必须有在教育、教学、方向指导和管理等岗位全日制工作五年或相当于五年的工作经历;持有大学三年级文凭,或被教育部和公职部共同承认的同等学历文凭,或是属于中学证书教师,或为职业高中第二职等的教师。

通过公开考试招聘,考试注重候选人的经验和学历,按专业进行。评判团首先对候选人提交的材料进行第一次选择,被允许参加考试的候选人将接受包括评判团成员口试在内的一次或数次考试。通过竞试且参加两年培训合格,由考试委员会颁发国民教育省督学能力证书,称实习督学,被派往分学区实习,经过一年实习合格后,方可转成正式的国民教育省督学。 3)任命公开公正

德国学制与教育发展

德国现行教育制度分析

教育行政体制。据1949年联邦德国《基本法》以及1957年联邦宪法法院裁决,联邦德国在文化教育方面实行联邦主义,原则上各州享有教育立法权力。 现行学校制度

学前教育(幼儿园) 不属义务教育,大多为教会和慈善机构创办,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大多数幼儿园是半日制

初等教育(基础学校,4年)入学前接受体格与心智发展检查。入学后注重学生智力发展,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强调以游戏为主;注重培养民主精神、爱国爱人民的品格以及责任感。要求同一教师同时担任德语、数学、常识、宗教等课程的教学,促进师生更好的交流交往。班级规模30人左右

初等教育结束后,两年的定向阶段。有的独立设置,有的附设于中学。一般根据教师的建议确定学生升入何种类型中学;如家长不同意,则参加一次升学考试来决定.目前的改革方向主要根据家长的愿望来决定学生升入何种类型的中学 中等教育:三种主要中学类型 (1)普通中学(主体中学)

学制5年,属初级中学。教学设施和师资条件相对最差,除少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毕业时转入其它类型中学外,大多学生毕业后进入各类职业学校,接受三年义务职业教育 (2) 实科中学

介于普通中学和完全中学之间,学制6年,也属初级中学毕业生中成绩优秀者可进入完全中学高年级学习,一部分升入专科(职业)高中,大多数进入双重制职业教育系统接受职业培训 (3)完全中学(文科中学)

加上定向阶段两年,学制共9年。传统的学术性中学,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都相对较高,95%的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 (4) 综合中学

兼有上述三类中学的教育使命。校舍和设备都比较新,但规模大,平行班多,管理较难。就读于综合中学的同青龄少年只占7%左右,有的州仍把综合中学作为一种试验性质的学校。 职业教育

主要有两种实施形式:全时制职业学校教育;企业—部分时间制学校教育合作的二元制职业培训 双元制职业教育

A、“二元制”职业教育的含义

受训青少年一方面根据与企业签订的培训合同在通常为私营的企业里接受职业训练,同时又根据学校法在公立的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接受义务职业教育。学生既是企业的受训学徒,又是职业学校的学生。 B. “二元制”的法律基础

a. 1969年《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与受训学徒之间培训合同的基本内容,比如说训练的性质、内容、目的和时间安排,训练措施,试用期,劳动报酬的幅度、休假期、合同解除的条件等等。

b. 各州的义务教育法规定:18岁之前属于义务教育,要么选择接受普通义务教育,要么在一定时期普通教育之后接受职业义务教育。 C. “二元制”的考试

分中间考试、毕业考试、师傅考试和进修考试4种。中间考试和毕业考试由各职业协会负责,毕业考试合格者发给艺徒毕业证书。根据不同职业领域考试名称各不相同,比如说“助理商业人员考试”、“农业助理员考试”,等等。师傅考试和进修考试合格,授予一定职称。 高等教育: 主要分为两类高校

学术性高等学校:综合大学、工科大学、医学和兽医学校、神学院、高等师范学院等 非学术性高等学校:高等艺术学校、体育学校、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学院等

教师教育

德国如何培养选拨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高质量教师? 1)教师资格证书高标准与严要求。

提高和把好入口关,报考综合大学(教育系)必须是完全中学毕业生; 2) 必须通过两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第一次是大学结束时,须通过毕业论文、笔试、口试(试讲)、教育实习报告;之后申请到有教师培训中心的学校担任实习老师两年。结束时以培训中心为主对实习教师方方面面的表现进行考核,即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在通过第二次国教教师资格考试后,由州文教部核准授予教师资格,才能申请教师岗位,获批准后才能成为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如没有能通过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还可以重考一次,如果仍未通过,一般就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书,说明本人不适合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申请人一般也不再作努力。 德国教育的总体特点与经验

1.当其他国家实现了义务教育的一体化时,德国仍然保留了三类不同的中学,即德国学生分流早 2.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基础教育年”独具特色,为世界各国所称道和模仿 3.不同类型职业学校形成中心,实现资源共享 4.典型的联邦制,教育完全由各州自治 5.各级各类学校中,绝大多数为公立;私立学校较少,但同样由国家补助 6.国家允许教会在公立学校中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开设宗教课

7.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半日制的,全日制的学校极少,公立住宿学校几乎没有 8.与中小学相反,德国各地区的高等学校结构基本相同

9.没有高考,高校招生实行中学证书制度,将平时成绩按比例纳入考评

10.教师待遇在欧洲国家最高,从而保证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且师范生见习时间长

日本学制与教育发展

90年代以来的主要教改措施 1、中小学教育

1998年11月,日本出台新修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新的《学习指导要领》。

1)大幅度削减教学内容,减少课时总数,实行每周5天授课制,旨在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和进一步贯彻“宽松教育”的方针。

2)中小学课程在原有学科、道德、特别活动三大块的基础上,从小学3年级开始增加综合活动时间板块,推进探究学习。

3)中学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和幅度,教育内容的选择更多考虑学生的能力、适应性和兴趣,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高中各科还开设 “课题研究”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加强道德教育 5) 加强对学生升学、就业的指导

6) 改善办学条件,缩小班级规模。从原有40人减少至30-35人。

7) 高中招生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评价、扩大推荐制以及考试机会的复数化、面试等

8) 1988年修订《教职员资格证书法》,多方位提高教师质量。如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增设有关学生指导和教育谈话科目;为吸引有丰富社会经验的人进入教师队伍,特设“特别资格证书制度”、“非常勤讲师制度”。 21世纪初正式推行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

1)实现大学自主运营管理 2)引进民间经营管理理念,如设立“经营协议会”通盘筹划资源利用 3)聘请校外的有识之士和专家担任董事,参加经营管理

4)建立有别于国家公务员的新的人事体制,实行工薪与能力、业绩挂钩

5)实行“后检查制度”,对大学的教育、研究成绩由第三者检查,将检查结果反映到大学资源分配,公开评价结果。 现行教育制度分析

教育行政体制: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系统,实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分权制 。 现行学制结构:“六三三四”单轨制。各级各类学校均有国立、公立、私立三类。

学前教育

1、学前教育的机构:主要有幼儿园和保育所之分.

幼儿园属学校教育体系,由文部省管辖。有国立、公立、私立之分,私立的占绝大多数。父母负担学费的比例视幼儿园性质而定,私立园收费是公立园的两倍多。但政府对私立幼儿园也经常进行补助,同时对低收入户每年给补贴。招收3-6岁幼儿,重在教育。

保育所属福利机构,由厚生省领导。主要是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的比私立的要多。招收3个月-6岁幼儿,以保育为主。 2、学前教育的课程

《幼儿园保育大纲》将幼儿园教育内容分为5个领域:1)健康——游戏,强调在大自然和户外开展幼儿健康活动。2)人际关系——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良好品德。3)环境——发展幼儿对环境特别是大自然的兴趣与敬畏。4)语言——突出语言的交流功能。5)表现——让幼儿表现愉悦的情绪情感及其自发性和主动性 初等教育

单一的六年制小学。小学课程包括四大板块:学科、道德和特别活动、综合学习时间。小学必修学科通常包括:国语、算术、理科、社会、生活、音乐、图画、家庭和体育。90年代以来,小学低年级(1-3年级)取消社会科和理科,增设生活科。

道德教育注重人际关系和生活习惯的养成。特别活动包括学校传统活动、学生活动和班级指导活动。综合学习时间1998年后增设,通过学生自身的理解、体验、感悟和探究自然、社会,形成综合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初中教育

教育内容也由各学科、道德和特别活动、综合学习时间四部分组成;课程形式分必修和选修。初中必修学科通常包括:国语、数学、理科、社会、音乐、美术、保健体育、技术和家庭。选修科目主要是外语、音乐、美术、保健体育、技术和家庭等。 高中教育

高中类型较为多样:按学科划分为普通、职业和综合三类;按授课方式划分为全日制高中(3年)、定时制高中和函授制高中(3年以上),后者比例占到1/5。高中教育内容同样由各学科、道德、特别活动、综合学习时间四部分组成,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实行学分制,毕业需要修满80学分。 高等教育 类型与层级

按学术水平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高等专门学校和短期大学,以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培养实际生活能力为目的;第二级是四年制大学,多数为综合大学;第三级是研究生院。 高校招生考试

国立、公立大学招生实行两次考试制度——全国统考和大学设考。前者考基础学力,后者考查专业适应性。 私立高校实行一次考试,自行组织,考试时间不一,要求不同,科目和内容差别较大。 教师教育

二战后教师的培养由封闭走向开放,不论国立、公立、还是私立大学,只要经文部省认可,都可从事师资培养。一般大学毕业生如果修得所规定的学分(通识课程、学科课程、教育类课程),可获得教师许可证。 90年代以来,将一次性教育实习分散到大学四年中进行:第一年 “体验实习”,参加中小学的各种“学术仪式和课外活动”;第二年 “基础实习”,以听课为主;第三年 “教育实习”,独立教学、指导学生;第四年 “研究实习”,在实习学校的帮助下,自己拟定研究题目并进行实验研究,完成毕业论文。 要正式成为中小学教师一般要经过三次审查与考试:第一次在大学毕业时提交毕业论文; 第二次是符合规定者领取地方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教师许可证; 第三次是参加地方教育委员会举办的教师任用考试——包括笔试、面试、兴趣小组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的经历和教育实习的成绩等多种方法。

初等教育比较

一、世界初等教育的发展

欧洲近代初等教育始于15世纪。以全民为对象、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现代初等教育制度直到19世纪后才建立起来。20世纪上半叶,发达国家先后完成初等教育的普及。二战后,发达国家初等教育每隔几年或十多年进行一次改革,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各国普及初等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教育立法

各国初等教育立法主要集中在18、19世纪。通过教育立法实现现代公共初等教育制度的确立。

1. 法国1833年《基佐法》规定每一市镇设小学一所;1881-1882年《费里法》规定7-13岁儿童的免费义务教育。

2. 美国1852年马萨诸塞州颁布部分时间制义务教育法;至1920年密西西比州颁布义务教育法,实现全美都实行义务教育。

3. 英国1870年《初等教育法》规定每个学区都应通过公立学校为本学区的所有儿童提供教育;1880年颁布法令规定5-10岁儿童的义务教育,此后逐渐延长,1972年延长至16岁。

4. 中国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9年义务教育;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对之进行修订。 中国《义务教育法》修订的背景、内容

背景90年代中央财政权上收导致与1986年《义务教育法》“地方负责制”相冲突,造成义务教育经费短缺及不同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2001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停止教育集资和征收教育费附加,更使义务教育经费釜底抽薪

新修订《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或方向

义务教育的实施主体发生变化,即由人民办教育转变为政府办教育,由县级政府为主转变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施中央、地方按比例分担的机制;引入问责制,哪个层次或者哪个部门违反《义务教育法》关于经费投入的规定,依法追究责任。 (二)实行免费教育

欧美各国免费教育无论从免费对象还是免费的内容来说,都经历从局部免费到全面免费的逐渐发展过程。各国实现完全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法国1881、德国1885、日本1908、英国1918、美国20世纪初。目前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70多个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 (三)增加教育经费

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已超过5%。发展中国家印度在1985年也达到3.7%,2003年达到5%。2007年世界平均水平达5.1%,其中发达国家达9%左右,美国1999年达7%。 (四)培训合格师资

采取各种措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比如说把教师列入国家公务员、提高工资、发放津贴、优待师范生等。

(五)因地制宜,灵活办学

世界各国在普及初等教育过程中,往往根据本国国情、分地区(比如说城乡差异)、分时段逐步实现的。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主要国家的改革探索

1.美 国①“选择学校运动”。打破按学区招生的传统办法,学生可以选择到他认为更合适的其它学区的学校入学;②“特许学校”。特许教师、家长和其他有志于办学的人士开办和管理公立学校,家长和学生可以自由在原来的公立学校和新公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通过刺激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实现它们的自我发展 2.英 国政府自70年代以来不断加强对学校教育的控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设置全国统一课程,实现中央对教育内容的监督和指导。同时扩大学校对教育内容的决定权,直接受教育部而不是地方教育局指导。提高家长在小学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使家长拥有为自己孩子选择学校的权利。

3.法 国1989年《初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做法:将幼儿教育3年与小学5年合为一体,分三个阶段进行教

学:3-5、5-8、8-11。后两个阶段不按年龄分组,而是按能力和发展水平分组。且每一学年都会按学生发展水平的变化进行两次分组调整。1991年在33个省试行,1992年在全国推广。

4.俄罗斯从1992年起,开始在莫斯科等市进行6年制“新型初等普通学校”实验,试图在小学学制上与国际接轨 。

四、各国初等教育的教学

(一)美 国变革传统班级授课制、实现个别化教学是美国小学教学组织形式发展的方向。

80年代以来美国小学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①小队教学:2名或2名以上教师组成教学小组;②多组学校:据能力和发展水平把学生组织进不同年龄组; ③双重进度计划:学生半天按能力分组学必修课,半天不按能力分组学选修课。

美国小学平时测验和考试很少。老布什任期开始建立全国统考制度,初等教育的统考对象为4年级。学生累积记录,依次递交给学生升入的学校。

(二)英 国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多实行开放教学,教室的布置按活动内容进行安排。如利兹市绝大多数教室拥有一个图书角和4个活动区,即阅读区、艺术区、数学区和文学区。英国小学根据平常学习状况用上、中、下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儿童小学毕业升入中学时需将其有关情况写成学校记录转给所升入的学校

(三)德 国基础小学以班为基本组织形式,平均每班20人左右。适应儿童学习需要,课桌排成圆形或方形。教室设有图书角、游戏角等活动区。小学一般作业很少,多为课堂练习,且不计分。基础学校也没有考试。一些地区的小学设累积记录本制度,小学要向中学提供学生的各方面状况。

(四)法 国60年代开始在小学进行一系列改革,目的是改变传统班级授课制,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新教学形式,即分化教学。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①各学科优秀教师的权威课与其他教师的分班辅导课相结合;②由教师提供充足资料,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和学习;③小组讨论;④学习组。总之,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等。

教学评价以教师对学生平时学习态度、能力、方法、成绩等的形成性评价为主,从小学一开始,教师就对学生每天的学业与行为进行记载,定期交给家长。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小学毕业不进行考试,但需要教师的评语。

(五)日本重视个别化和自主自发的学习,重视增加学生体验学习与集体生活的机会。比如,把每周六上午定为自主活动时间,进入社区,亲自感受学习乡土文化和参加社区活动。教学注重谈话、交流、讨论,同时,还根据特定目的进行小组教学和讨论。

中等教育比较

一、世界中等教育的发展

(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中等学校产生

具贵族性质,不与慈善性质的初等教育衔接。功能主要是为升入大学作准备。因此可以说是欧洲大陆教育双轨制的开端。如英国出现公学和文法学校;德国的拉丁学校和文法学校。 (二)资产阶级革命后中等学校类型增多,教育范围扩大

实科中学出现,中学课程内容增加实科性内容;工艺学校产生,职业技术教育发端;公立中学出现,教育内容和功能逐渐丰富。侧重实用性科目,兼顾升学与就业 (三)19世纪中叶欧洲双轨制教育制度确立

(四)20世纪中期中等教育的普及与结构调整(综合中学运动)

(五)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核心的全方位改革 1.完善课程体系,加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

美国1983年提出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英语、数学、科学、地理、历史,1991年《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确认以上五门课程为核心课程。1993年《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开始正式开发颁布全国统一课程标准

法国在1985年小学课程改革的基础上,1986年初中开始实施新教学大纲,加强法语、数学、现代外语的

教学;单独开设公民教育课,设必修的综合技术课。高中则从1982年起推迟分科时间,高中一年级仍为共同基础学习阶段,不再分科,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后开始分阶段实施全国统一课程。新的课程体系分为三门核心课程——英语、数学、科学;七门基础课程——历史、地理、技术、音乐、美术、体育和现代外语。结束英国长期来中小学课程设置混乱、课程标准不一的状况。

日本80年代后多次对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修订和补充。目前课程分文化课——国语、算术、理科和社会;生活课与道德课; 综合活动课程。 2. 改革学生评价和考核办法,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

英国分别对7、11、14、16岁四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统一考核。7岁时参加数学和英语统考,11岁和14岁时参加包括理科在内的统考,16岁参加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任选五门课程考试)。美国、澳大利亚等联邦制国家也都制定全国或州一级统一的评价制度。 3. 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赋予家长教育选择权 1)“开放入学”,打破划片入学; 2)“教育券” 3)特许学校

4)磁石学校计划。即提供各种特色课程(被喻为磁石)吸引学生,允许跨区就读。磁石学校往往以不同主题组织课程,以吸引有相同价值观的学生和教师。,为学生提供择校机会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在学校内部选择不同课程计划的机会。

1985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磁石学校补助计划),拨款近百亿美元资助支持磁石学校和普通学校的磁石计划。1998年还颁布《磁石学校实施方案》。澳大利亚也通过磁石学校扩大择校机会。规定只要达到办学要求,原则上所有公立学校都可开设某些特色课程计划以吸引学生。 5) 家庭学校(在家学习)

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宗教家庭。80年代中后期逐渐得到各州承认。选择在家学校的原因有多种:特定价值观、社会交往、家庭关系、学业、个性化需求的考虑。

目前在美国所有50个州都是合法的,但各州的要求不同。有的州要求向当地教育当局报告备案,孩子的作业和家长的批改记录都要保存,以备教育官员抽查。但有的州如伊利诺伊州则采取“无为而治”。 6) 教育税减免

美国鼓励择校的一种措施,即减免非公立学校学生家长的教育税。增加家长与学生的选择权,提高非公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同等竞争机会,从而激励公立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4. 扩大家长与当地社区代表、社会团体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委员会(校董会)的机会;同时扩大校董会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的权力

5. 鼓励私立学校发展,对公立学校采取某些市场化措施

美、英、加拿大等许多国家私立中小学的比重有所增加,俄罗斯也改变原苏联单一国有化办学模式,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兴办中小学。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公立学校与工商业合作。如英国的城市技术学院,美国的特许学校等 二、世界中等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1、在目标上,探索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合理平衡

19世纪及以前的中等教育可以说属于重质量的精英型发展时期;20世纪开始关注平等,关注中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发展;战后各国中等教育改革又表现出注重平等与质量这两者之间的“钟摆现象”;20世纪80年代后,各国致力于兼顾质量与平等在更高层次的合理平衡。 2、在结构上,探索综合与分化之间的合理平衡

早期的中等教育是单一型的精英型体制;随着对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需求的增加,中等教育演化为“双轨制”;战后,英国、德国中等教育演化为“三分制”。美国则由于历史的原因为单一“综合制”。总体趋势:朝综合化发展。

3、探索课程学术性与职业性之间的合理平衡

趋势:强调知识的基础性以及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高等教育比较

一、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比较 (一)证书制度(英、法、德等国)

中学毕业证书是进入高校的通行证。中学毕业证书上除毕业考试的分数,还有学生平时的学业成绩、毕业时的名次,有的名牌大学不仅要求证书上的分数高,还要求考试的科目尽量多。 实施证书制的其它配套措施

⑴ 中等教育分流或筛选。主要表现在中学分为不同类型。

⑵ 设严格的中学毕业考试。如法国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约为三分之二;英国中学的毕业考试分普通、高级水平两次考试;德国的中学毕业考试主要参加者为完全中学毕业生。

(3) 高校进行严格的中期筛选。如法国普通大学前三年淘汰率可达30%,国外留学生的淘汰率则更高。知名大学第二年结束的淘汰率更高.

(4)有的名校还可能单独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挑选学生。

因此说证书制作为一种高校招生制度并不是单独使用的,它需要以上的条件和辅助措施。 各国具体的招生操作

英国高校招生:校内外考试并重

校外考试:由完全独立的校外考试机构组织。16岁全国统一的“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GCSE); 18岁“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GCE A-Level)或“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补充考试”(GCE AS-Level)。校内考试:主要是在GCE A-Level或GCE AS-Level考试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基础上,各高校自行组织考试以确定录取名单。录取依据:所在学校的推荐信、 GCE A-Level或GCE AS-Level考试成绩、个人关于未来学习的自诉材料以及面试成绩等。 法国高校招生:高中毕业会考、大学校竞试

1)高中毕业会考文凭分三种:技术文凭、职业文凭和普通文凭。取得普通文凭的学生去向两种:进普通大学读书;入大学校预备班。2) 大学校竞试

德国高校招生:中学教师有评价权 选拔突出发展性功能

由设在完全中学的“考试实施委员会”实施。中学教师承担命题、组织考试、阅卷评分等事务。教师为学生打时,是履行教师作为公务员的职责。政府和公众对教师具有问责权,必要时甚至要在法庭上面对质询。 (二) 高考制

高校入学申请者必须参加专门组织的考试,高考的成绩是录取与否的惟一或主要标准。代表国有中国、日本、俄罗斯、法国的大学校、美国等。主要分全国统考和高校自行组织两种。 美国高校招生:考试成绩与申请一样不能少

各大学都实行单独招生、择优录取。选拔依据:权威机构组织(主要是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的统一考试成绩(如SAT或ACT成绩)、中学平均成绩与排名、课程学分、各种荣誉奖励、个人陈述、推荐信等。 美国“高考”的启示

1)以测综合性一般能力为主——我国的文科综合、理科综合;2)提供多样化考试评价体系,避免一次性选拨考试的弊端

美国高校招生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1) 优秀生遭遇被拒,凸显精英大学选择性增强,学生和家长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增大。2) 进阶先修课程(AP)引争议。3)写作教练和论文公司兴起,申请材料水分多,考验高校的辨别力。4)高校多种措施防造假:看重高考作文;高中成绩鉴定单;电话核实;开放式提问。5) 高中该不该仅为大学做准备。 (三) 开放制

主要是诸如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非正规高等学校招生时使用;但诸如瑞典高校、美国社区学院等正规高校也在一定要求和条件下实行开放入学。

(四) 国外高校招生改革趋势

1.统一考试加辅助考试 2. 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压缩共同考试科目,增加选考科目3.能力为主多元化评价4.第三方考试机构负责,灵活安排高考时间 二、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与科研比较

(一)高等教育课程。处理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问题

1.美国有重视普通教育的传统。本科课程分为四部分:共同必修基础课,占20-25%;主修课程,占20-30%;副修课程,占15%(通常与主修课程密切相关);选修课程。1)开设文理交叉的综合课程。如开设包括计算机课程与社会、能源与社会、 科技发展史等在内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类课程共两百多种。2)课程方向人文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分占大学本科总学分20%左右。3)课程目标通识化:大学前两年, 须跨学科选修语言、文学、写作、人文、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这7大学科。4)课程设置多样化,选修课比例高

2.日本大学中普通教育课程约占三分之一,通过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等实施。在筑波大学、名古屋大学等高校开设与人类生存、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现代文明有关的, 涵盖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变化的综合课程, 如地球与环境、生物与信息、信息与行为、人类教育等。

3.英国,历史上大学教育存在过分专门化的弊端。第一级学位课程分两类,荣誉课程(5%)和普通课程。60年代罗宾斯报告之后新建的大学进行改革,如采用“学群结构制”等,以解决过分专门化的问题。 高等教育课程的发展方向

⑴ 各国大学普遍重视普通教育(基础性)

⑵ 交叉学科成为各国高校课程建设的热点,表现在跨学科专业的广泛设置(综合性) ⑶ 各国高校重新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学(人文性)

⑷ 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加大课程的多样性。法国大学选修课占所有课程的40-60%。 (5)重视课程的国际化。(6)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其课程设置各有侧重 三、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和趋势

(一) 基本经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质量中心的适度发展方针;以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为内部保障;以社会多重形式办学为外部保障;以深化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注重教师的选拔、进修,提高师资水平;构建产学研互动体制;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和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平衡机制

(二) 发展趋势:日益注重灵活多样的发展模式;日益注重社会和经济效益;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集权和分权协调管理;日益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

师范教育比较

一、整体发展脉络

1.古代社会无专门的教师培养机构

2.1684年法国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开办欧洲最早的师范学校—教师讲习所

3.生产力的发展——产业革命和大工业生产——普及义务教育——师范教育体系逐渐建立 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主题或经验

(一) 改革师范教育结构,适应多规格、多形式培养师资的需要 1.师范教育的类型结构:封闭型师范教育与开放型师范教育 1)封闭型即通过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培养师资。如中国、俄罗斯

优点: 培养目标集中,专业训练和专业思想较强;缺点:知识范围较窄,学术水平低,适应力较差,生源和毕业出路都有较大局限。

2)开放型即通过普通高校培养师资。如美国、日本。美国中小学师资主要由文理学院和综合大学培养 优点:知识面较宽,易于杰出科研工作,学术水平较高。缺点:不够重视,任务不够明确

开放型和封闭型两种师资培养体系或结构各有利弊,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早定向和晚定向的区别。主张两者结合。

2.师范教育的层次结构:长、短学制问题

大多数国家因地制宜,长短学制结合,以满足多层次师资的需要。各国生源规格、平均学制的长短等与各国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至少对高中教师的培养已实现学士后教师教育模式——学生在综合大学的文理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后,接着进入专门的师资培养机构(教育学院)进行一定年限的教师教育专业学习。 3.普通师范教育与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1)各类高等院校与师范院校或大学教育系合作:前者负责专业教育,后者负责教育培训;

2)建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如前苏联在技术类院校设工程教育系;法国有技术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日本有职业训练大学

(二) 坚持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保证职前培养规格 学科水平与教育专业水平之间的关系 1.广开生源门路,严格入学标准

1)前苏联: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学的合作,共同培养中学生对教师职业的兴趣——在6到8年级开办“未来教师学校”;为中学高年级开设教育学、心理学选修课;邀请中学生参观师院。优秀中学毕业生保送就读师范学院制度,对农村边远地区定向招生开设预科。

2)美国:通过优惠贷款鼓励有才华的学生从事教师职业,如凡高校毕业生在中学教授四年数学和科学者,将免还学费贷款。提高师范生入学标准,在入学时增加能力测验。

3)法国:通过提供额外补助吸引大学生从事普通教育工作。准备当普教教师的大学生在进大学师资培训学院的前一年可领5万法郎的津贴;进入学院的师范生,每年的津贴为7万法郎。

4)韩国:90年代后在师范生的招生考试中增加“适性考试”。对学生进行包括容貌、思维能力、心理素质、体力、知识的广泛性等在内的额外考试。

5)中国:80、90年代采取各种措施广开生源——提前考试和录取;招收保送生;老、少、边、穷地区招生定向生;在部分高中举办“高师预备班”。2007年重新开始免费师范生制度。 2.合理安排课程,在课程结构上体现师范性与学术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

整体各国师范教育都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只是不同的国家对以上三类课程的比例安排和时间安排等不尽相同。 教师教育课程的比较与借鉴

1)与美、日普通教育课程占到40-50%相比,中国、前苏联教师教育课程更强调学科专业的学习; 2)与发达国家重视教育专业类课程的种类与比重不同(德国的教育课程占总课程的33%,日本占30%,英国占25%,美国占20%,法国占20%),我国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相对较少 3)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不但时间长,而且形式灵活。

如美国在第一学年就安排学生进入中小学充当课堂教师的助理,帮助辅导学生和批改作业,获得实地经验。在修完一定学分的教学法课程后,大学三年级就可提出申请,接受面试,获得实习教师的资格。 德国除了在理论学习阶段要参加一定的分散教育见习外,还要参加两年的教育实习,之后经过考核才能获得教师资格。

日本把实习的时间提前和分散,建立广泛的实习基础。有些大学还专门成立实习指导中心

4)发达国家通过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为职前师范生与在职教师提供充分、有效的实践、反思机会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兴起——由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以中小学为基地,融职前教师培养,在职教师培训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教师教育新模式。

英国采用“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资培养模式——以中小学为基地,大学培训中心提供必要课程和人员、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的校本(在岗)培训模式。

合作步骤:由中小学提出教师进修的意向给大学——中小学领导据本校教师进修意向与大学洽谈进修计划,大学配备教师了解每位欲进修教师的需要——在大学培训部、地方教育部门、中小学人员参与下拟定培训协议,提交教师修改——前期在大学培训部接受导引课程培训——主体培训转移到中小学——总结,收集教师反馈信息

5)发达国家重视教育技能课的开设。主要包括学校与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课堂管理、学习环境的创设、教学材料的选择、表达技巧、教育评价方法、教育问题的分析诊断等等 6)课程比例分别在培养中学师资和小学师资时各有侧重;

7)为了拓宽师范生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美、日中学师资培养一般采用主副修制,前苏联也开设邻近学科的双专业学习

(三) 加强教师在职培训,不断提高师资水平 1.建立培训制度,保障进修权利

法国《继续教育法》规定:每个教师每年可享受两周的进修假。美国教师每7年有一个带薪休假年。日本新教师有一年左右的研究进修机会。前苏联中小学教师每五年轮流脱产进修一次。 英、美、日等国家还注重将教师是否接受在职培训与教师的晋升和加薪联系起来。

美国教师按学士、硕士、博士实行“单一工资制”。教师进修取得高一级学位,工资也随之提高。英国除此之外,还专门设有鼓励教师进修的津贴。1987 年《教师工资待遇法》规定:教师在一年中必须履行1265个小时的教学契约,其中包括5天的专业发展。每年安排五天正常工作日,学生放假回家,教师参加本校组织的在职培训。

中国各县市设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小学教师进修;各地区设教育学院,负责初中教师进修;各省、市、自治区设教育学院,负责高中教师进修。 同时以上各级教师进修学校还给教师提供学历补偿教育。 2.形式灵活多样

教师进修的目的已由学历补偿向更高层次的多样化需要转变。方式有自我进修、集体进修;校外、校内进修;脱产与不脱产进修

美国进修的途径:各类高校、科研机构举办的教师进修机构;地方当局、中小学举办的各种进修活动;广播电视大学等。具体方式① 师资培训日② 讲习班和研讨会③ 暑假学校④ 修学课程⑤ 攻读学位 英国的在职培训模式。长期课程:既包括可以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课程,也包括文凭课程(可以只针对教育学中的某个主题来开课,且往往不要求写论文)。短期课程和专题研讨会:长期开设,有的短期课程可以累计学分 3.提供经费保障

英国在职培训经费主要分三大块:一是标准基金,主要针对短期课程,直接从教育部拨款经由地方教育当局分配到学校,类似于我国的日常培训资金;二是 教师培训管理局的在职培训基金,主针对长期在职培训课程,相当于我国的学历培训资金;三是各种专项培训资金

职业教育比较

一、职业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考虑各种因素,适时适度分流 1、适时分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何时分流

影响因素:1)国家教育发展水平:总体来讲,各国都经历初中分流到以高中阶段分流占主体的发展阶段。2)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生产方式对熟练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普通知识的要求不同。3) 各国的重视程度,从而决定诸如师资、设备等具体问题 2、适度分流:每一个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问题

国情不同,各国职业学生比例各不相同。同一国家,不同时期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流比例也不相同 (二)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多种形式办职业教育

从层次来讲:初、中、高级;从类型来讲:全日制、部分时间制、函授制;从管理与经费渠道来讲:教育部门、业务部门、社会团体、个人;从实施主体来讲:学校职业教育、企业内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合作制。

1.学校职业教育

1)各国初中阶段职业教育:有些国家在初中阶段单独设职业学校,如技工学校、初级农业学校、商业学校等,培养熟练或半熟练工人与职员。大多数国家在初中不单设职业学校,但通过必修、选修课等加强学生

职业预备教育。如日本初中的技术与家政课;中国初中的劳动技术课。

2)各国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大多数国家在高中阶段都单设职业中学。美国有少数单设的职业中学、地区职业教育中心;英国有城市技术学院;德国有全日制、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专科高中、职业补习学校等;日本“各种学校”、专修学校。同时,英美综合中学设职业科;各国普通高中也开设各种职业选修课。 3)高等职业教育:美国社区学院、日本短期大学、德国高等专科学校、英国多科技术学院、法国短期技术大学、中国俄罗斯专科学校等。英国继续教育学院,日本的各种学校和专修学校兼施高中与大专两种程度的职业教育。 2.企业内职业教育

各国采取的具体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仍采用师带徒的方式开展;有的则采用企业办职业学校或培训班的方式开展(培训者由企业内技术人员或聘职业学校教师);有的在企业内实行定期培训机制。 日本企业内职业教育总体特征

A.内涵:终身雇佣制与职工从录用到退休为止长期的教育培训B.范畴:除专门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外,还包括经营教育、提高办事能力的教育以及作为企业职工的品质教育等C.多大大企业都单独设有专门教育机构,并有具体的教学计划;中小企业则联合起来对职工进行教育和培训D.政府非常重视,长期以来给企业的职业教育以大量投资

日本企业内职业教育体系或层次

1.工人教育一般半年,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9-12个月培训。经历入厂教育、业务教育、专门训练、车间教育和现场实习等阶段,正式工作后还须固定接受一名老工人的指导,以及设备更新后接受再培训

2. 技术员教育①大学毕业后先去企业生产一线当工人,或去销售店当服务员,了解生产、销售有关情况② 由有经验的技术员或基层干部指导,从始至终完成一项技术任务,取得实际经验;同时学习本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专门技术知识③根据实际工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给予考核和晋升

3. 管理人员和领导人员的教育在企业内的培训中心或研修中心进行定期轮训或开办专题讲座。同时,通过工作考核进行培训提高。规定提升职务之前,得先进行时间长短不一的脱产进修。领导人的提高主要通过出国考察、请专家学者授课或当顾问、参加各企业之间的经济交流、在本企业研修中心进行专题研究总结等形式进行。

企业内职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从内容来看,主要分为三大方面:智能教育、技能教育、感性教育。教育培训的方法包括讲解、公开表演、参观,实例研讨法、课题法、模拟训练、练习,集体讨论和集体决定等方法。

3.企业与学校合作进行的职业教育

德国的“二元制”职业教育、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

美国的合作教育:半天在学校学习,半天在企业工作,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 日本“产学合作”的职业教育:仿效美国合作教育。在高中和大学都实行这种体制。 (三)审时度势,因时因势合理调整专业

1.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合理调整专业。2.根据科技进步增设新专业。3.根据地区生产特点合理设计、调整专业布局。

(四)加强基础教育与注重实践训练并重

通过推迟分专业的时间和增设专业基础课等加强基础文化教育。同时,以“综合实习课”、“课题研究”活动等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实践中应用 (五)注重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基本职业能力:从事某项职业所必备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能力之外更具普适性的能力,又称关键能力。

(六)重视职业指导:了解学生情况;介绍职业信息;提供咨询服务;协助安置就业 (七)培养合格师资,创造必要条件

德国职业学校师资除满足一般师资培养的条件外,还必须经过半年职业培训。

企业中的培训师傅除需具备丰富的生产经验外,还需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具职业教育的相关知识和良好道德品质,且必须通过考试。之后每两年考核一次,考核通过者给予待遇提升。 职业学校教师工资高于一般学校教师工资,以此吸引人才。

通过定期举办新技术讲座、学习班等实现职业教育教师知识的不断更新。 (八)总结经验,加强职业教育立法

美国1963年《职业教育法》、法国1963年《职业训练法》、英国1964年《产业训练法》、德国1969年《职业教育法》、日本1969年《职业训练法》、中国1996年《职业教育法》 二、职业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考虑各种因素,适时适度分流 (二)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多种形式办职业教育 (三)审时度势,因时因势合理调整专业 (四)加强基础教育与注重实践训练并重 (五)注重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六)重视职业指导

(七)培养合格师资,创造必要条件 (八)总结经验,加强职业教育立法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

普通教育职业化:在普通学校中加强职业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普通化:从狭窄的、过于专业化的职业预备(定向)教育,转变为广泛的、基础性的能灵活运用、普适性更强的职业教育。

这一方面要求在职业学校中加强普通教育,另一方面要进行没有严格专业划分、宽基础的职业教育。 (二)职业教育普及化和上移化

德国的职业义务教育:各州规定对年满15岁不升入高一级中学学习的青少年进行职业义务教育;同时,以往不设职业教育课程的普通中学也开始职业教育课程,实现职业教育的普及化。 职业教育上移化:各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美国的区学院、日本短期大学等最典型。我国通过利用已有职工大学、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有条件的中专改制等发展高等职业学校。 (三)在职培训经常化和制度化 按终身教育的理念规划职业教育。 三、 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二)职业教育普及化和上移化(三)在职培训经常化和制度化

学前教育比较

一、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 1、学前教育的性质

1)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具有教育性;2)社会公共事业的组成部分,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 2、学前教育的功能

1)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2)为幼小衔接做准备;3)解放劳动力,减轻家长教养子女的负担;4)对处境不利幼儿给予教育补偿 二、各国学前教育地位比较

1、从对学前教育性质的认识来看,各主要国家分3种基本类型: 1)学前教育具公共事业性质且完全免费:法国

学前教育机构基本上均属公立机构,基本具备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近九成适龄儿童就读幼儿学校,3-5岁幼儿入园率早达100%

2)学前教育具有准公共事业性质并实行一定形式的免费:美、英、韩、印度和澳大利亚 A. 部分年龄段免费

美国一般学前一年免费,同时补偿类项目如“开端计划”对象3岁开始免费。韩国学前一年免费。英国一般5-7岁免费,近年开始推行3-4岁的免费政策

3)学前教育具准公共事业性质,政府不直接实行免费政策,但持续提供大量学前教育补贴:日本 国立、公立园中央与地方负责一部分费用,其余由家长支付;国家对保育所的补助较多

结论:学前教育作为公共或准公共事业受到诸多国家的认同及法律上的保障,并提供不同程度的免费教育。 2.各国政府普遍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补偿功能

即学前教育被认为是辅助弱势群体、建立教育公平;反对社会排斥、建立全纳社会的重要手段 三、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分析

(一)根据行政管理体系的不同来划分 1.盎格鲁一萨克逊模式

特征:幼教机构分为强调保育功能和强调教育功能两种,分属于健康和社会福利部门和教育部门。 两者在招收幼儿的年龄上无区别。代表国:英、美、加拿大等 2.拉丁一欧洲模式

特征:幼教机构分为3岁前和3岁后两个层次,分属于健康和社会福利部门和教育部门。 代表国:日本、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等 3.社会主义模式

特征:与拉丁一欧洲模式类似,幼儿教育机构根据幼儿年龄分两个层次,分别归不同部门主管。不同的是社会主义模式采用中央集权的行政体系,从幼儿教育政策大纲到日常环节,都由中央下达行政规定,地方灵活性较小。代表国:中国、波兰、匈牙利等 4.斯堪的那维亚模式

特征:幼儿从出生到小学前的保育和教育机构均由健康和社会福利部门负责。代表国:德国、荷兰、瑞典、挪威等

(二)根据办学体制划分

1)政府主导办学,直接举办和管理幼教:法国

公立园占99%,教师工资直接由国家发放;达到一定办学条件,与国家签订合同的私立幼教机构教师,私法上是雇员,但工资也同意由国家发放。

2)办学主体多元化(政府、社区、团体、个人等共同举办),机构多样:美、英 美国各州自主办学,公、私立机构相辅相成。 3)政府举办公立与扶持私立结合:日本

4)公立学前教育项目为主,公立、私立和第三部共同提供服务,机构设置便民:印度

公立幼教机构主要承担补偿功能,依托“儿童综合发展服务项目”及“托儿所项目”发展起来的儿童综合发展中心以及托儿所中心遍及印度的农村与城市 5)私立办学为主:印度尼西亚 (三)适应家长需求的不同来划分

幼儿在园时间长短不一,相应地幼教机构也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寄宿制、全日制、半日制、计时制的幼教机构在不同国家均有设立。

(四)根据适应儿童身心特点的不同来划分

除为一般幼儿开设的托幼机构外,各国出现了为“特殊”儿童开设的特教机构。如美国为超常儿童设立的“天才幼儿学校”,德国为弱智或聋哑幼儿开设的“特殊幼儿园”,加拿大的“残疾幼儿中心”等。 四、学前教育的师资

(一)师资的类别和任职资格

类别:教师(高级、普通、助理、临时教师)、专门教师、保育员 任职资格:普通证书、专门证书和临时证书 (二)师资培训的课程

普通课程,教育专业类课程,实践课程。

欧美国家重视教育实习,实践课程占到很大比重。如在德国三年制的初等学院,其理论与实践课的比例是

2:1;美国初级学院的比例是1:1,大学是3:1;日本原则上安排大学的最后两年都是教育实习。 (三)世界部分国家学前教育师资政策 1、幼儿教师的身份定位

1)日本和法国:纳入公务员或享受公务员同等地位和待遇。 2)英国和美国:公务员兼雇员身份; 3)印度:项目工作人员身份 2、幼儿教师资格制度

1)日本、法国、韩国:依据法律幼儿教师纳入国家统一教师资格制度;

2)没有纳入国家统一教师资格制度,不同类型幼儿园对教师的具体资质要求有差别 总 结:学前师资培训的整体趋势

培训机构由师范院校为主发展到目前以综合大学为主;教师和保育员的培训分别由教育部门的学院或科系、健康福利部门认可的机构进行;不断提高对师资的质量要求,要求达到大学文化程度;职前教育重视实践课程;重视师资的职前教育和在职进修;目前学前教育师资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最主要的表现是教师受教育程度仍然不足;工资待遇低,难以吸收和留住优秀人才 五、世界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1. 为促进幼儿教育的民主化而努力 ⑴ 为环境不利儿童提供早期补偿教育

美国,1965年联邦开始实施旨在为贫穷、环境不利和少数民族儿童提供补偿教育的“开端计划”。至2005年,共为2300多万名儿童提供包括早期教育在内的各种综合性服务,被誉为美国学前教育的“国家实验室”。

1982年,法国制定“优先教育区”政策。增加不利地区教育经费拨款幅度,给区域内工作的教师额外补贴,采取小班教学等方法改进教学质量,为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不利的儿童给予更多重视和帮助,缩小教育不平等。

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助下,积极开展贫穷落后地区幼教事业。 ⑵ 实施幼儿教育券政策,促进教育公平

英国1996年开始实行幼儿教育券计划,对所有4-5岁的幼儿每人每年补助一千英镑;意大利也一样,采取照顾低收入家庭为主的政策;日本为减轻私立幼儿园家庭的负担,为其提供相应补贴。 ⑶ 争取教育过程的公平

日本1998年12月颁布《幼儿园教育要领》,强调实行个性化教育,要求一定面向每个幼儿的实际需要,根据家庭以及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美国20世纪90年中后期开始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2. 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 ⑴ 全面发展目标得以进一步确认

20世纪60、70年代,出现一种把早期教育片面理解为早期智力开发的倾向。80年代,人们对这股早期智力开发热进行反思。1985年在日本召开国际幼教会议,呼吁早期教育从“智育中心”转向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⑵ 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基本学习”为基准

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观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始受到挑战,《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指出“教育的四大支柱” ,即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四种基本学习能力反映了教育内容从重知识的获得到重视态度、能力的形成这种变化,体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⑶ 教育策略方面,创设适宜的环境,引发、支持幼儿主动学习

1998年日本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以及美国的各学科国家课程标注都强调、体现促进儿童主动学习的观点。 ⑷ 幼儿教师要成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和学习者

如香港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明确规定幼儿教师的“角色”:了解幼儿的成长特征;与幼儿建立良好关系;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儿童树立榜样;以及促进幼儿园的整体工作,加强合作与相互支持;进修、提高专业知识等 3. 以“大教育观”来规划和思考幼儿教育

⑴ 从纵的方面看,加强把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放在一起整体规划、统筹安排

比如,瑞士、英国将学前教育的中高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置于同一环境,合为一个阶段进行统一考虑,从而保证课程、教师培训等各方面的连贯一致;日本则将幼儿园直至高中的教育目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表述;澳大利亚、法国将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一起培养,并可资格互换。 ⑵ 从横的方面看,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结合

美国的开端计划在关注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补偿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行“家庭早期开端计划”,由幼教工作者指导家长实施早期教育。

中国学前教育的突出问题

1、公办园所数量少且比例逐年降低,各地发展不平衡

全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民办园所超过半数,城市和县镇都达到65%;全国约48.9%的地区以民办园为主。 但地区差异很大,如重庆某地个人办园高达98.9%,河南某县公办园则高达90.9%。总体来讲,以公办园为主的地区占约42%

2、中央及省级政府缺乏统筹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不健全

各区(县)甚至乡可自行决定学前教育发展事宜,导致学前教育发展随意性大;50%的区(县)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25%的区(县)既无专设机构,也无专职管理人员;民办园的审批注册单位杂乱——仅教育部门内部就分别由普教、社会力量办学处、职称处等5-6个审批部门,此外,民政、街道、企业等部门也有审批权

3、投入总量微小且分配机构不合理

2003年OECD国家和欧洲19国学前教育投入平均占GDP比重的0.5%,我国仅0.05%。且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集中投向约占幼儿园总数1/3的公办幼儿园,由此推算约40%幼儿无法享受国家的学前教育福利。农村地区更始出现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缺失 4、幼儿园收费无科学合理的标准,差异幅度大

出现两极化:高端化;极度低端化,无法保证基本安全和保教质量。公办园、民办园采用不同收费制度和收费方式。公民园规定最高收费标准,按级别标准进行收费。民办园收费完全放开,实行备案制 5、大量农村幼儿向县镇聚集,学前教育机构需调整

县镇幼儿激增,但县镇幼儿园数量增长缓慢,导致县镇幼儿入托难、未注册幼儿园增加 6、师资队伍稳定性差,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持有教师资格证和拥有正式编制的幼师分辨只占43.9%和49.1%。2007年我国民办幼师占到约54.2%,京津两地民办教师调查,三险全无的教师占到62.8% 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思路

思路一:以公办园为主体,推进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即公办园应占到60%以上,逐步增加面向大众和弱势群体的园所比例;大力发展公办性质的乡镇中心园;在义务教育普及后,参照义务教育的发展思路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免费。 思路二:以民办园为主体,加强政府主导,实现规范化管理

对正式注册且年检合格的民办园实行一定财政与政策上的支持;大力扶植、鼓励集体与社会团体举办公益性幼儿园,改变目前民办园中公民个人办学比例过高(79%)的状况;制定合理的准入、价格监督与监控机制,以保证合理收费及幼儿在园安全;将民办园纳入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保证民办园办园质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0e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