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答案完整版

更新时间:2024-04-19 15: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世界三人种不包括()。

A、尼格罗人种B、欧罗巴人种C、蒙古利亚人种D、非洲人种 2区分民不同民族的标准是()。 A、语言B、文化C、地域D、心理 3关于文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思想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大类别B、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

C、民族语言是民族存亡之根D、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死攸关的问题 4人类最早发现的头骨是肯尼亚1470号头骨。()我的答案:√ 5距今约八万年左右时,古人类开始分化成三大人种。()我的答案:× 1关于顾炎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原名绛B、字忠清C、生于清末D、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2“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亡种”出自()之口。 A、许嘉璐B、顾炎武C、严复D、胡适 3以下哪国的文化是原生文明?() A、日本B、中国C、朝鲜D、韩国

4民族文化消失,民族最终会走向消亡。()我的答案:√ 1“月亮是美国的圆”出自()之口。 A、胡适B、严复C、朱自清D、梁启超 2《国史大纲》的作者是()。

A、高尔基B、顾炎武C、钱穆D、胡适 3世界上古典哲学最发达的国家是()。 A、美国B、德国C、日本D、印度

4胡适把今人之过错推卸到两千年前的古人身上。()我的答案:√ 5科学技术和民族精神都可以从西方引进。()我的答案:×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哪所学校的校训。() A、南京大学B、南开大学C、北京大学D、清华大学 2中国考古学之父是()。

A、苏秉琦B、梁思永C、李济D、王巍 3世称“安定先生”的是()。 A、胡瑗B、胡修C、胡适D、胡讷

4钱伟长是中国近代应用数学奠基人之一。()我的答案:√ 5华罗庚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我的答案:× 1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为己任。()

A、天下B、个人发展C、自我价值观D、家庭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之口。 A、范仲淹B、陆游C、杜甫D、王之涣 3《正气歌》出自()之口。

A、李白B、文天祥C、杜牧D、王安石 4西方文化冲击下传统价值观被颠覆。()我的答案:√ 5《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作品。()正确答案:√ 1湘西的典型建筑是()。

A、吊脚楼B、白墙绿瓦C、四合院D、园林

2()是立国之本,中国传统文化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的血液。

A、精神B、历史C、文化D、礼俗 3《文化领土论》中“在未来的世纪里,传统意义上的国界在实际上将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按照()划分的领土”。()

A、文化影响B、经济发展C、价值观D、个人信念

4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文化自信、民族自尊、文化自主。()我的答案:√ 5东西方文化之争表明中国无法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我的答案:× 1关于王国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字静安B、号观堂C、国学大师D、杭州人

2“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出自()之口。() A、《史记》B、《礼记·表记》C、《诗经》D、《国学》 3现今存在有很多被确认的夏朝遗址。()我的答案:× 4商朝第23位国王,庙号高宗的是()。 A、后稷B、武丁C、康丁D、大禹

5殷墟王陵区每一个墓里面都埋着一个周王。()我的答案:× 1以下出自《周易·观卦》的是()。

A、观乎人文,化成天下B、关乎天文,以察时变C、观国之光D、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2关于周公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又称周文公B、西周初期神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C、周公旦为周文王第四子D、周朝历史上第一代周公 3()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底蕴。

A、周公制礼乐B、大学C、中庸D、四书五经 4以下哪国的民本主义思想最浓?() A、德国B、日本C、中国D、朝鲜

5炮烙,亦作炮格,相传是殷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我的答案:√ 6我国西周时期已经意识到了人的重要性,而且已经意识到社会的兴亡与道德有关。()

我的答案:√

1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的是()。

A、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B、礼,政之舆也C、礼,王之大经也D、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

2物质生活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引发社会动乱。()正确答案:√ 3叔向是我国春秋时期晋国政治家。()正确答案:√ 1被后人尊为“述圣”的是()。 A、子路B、冉求C、子思D、颜回 2“礼学时代”指的是()。

A、商朝B、周公制礼作乐C、子思学派D、周朝 3新亚书院由谁创办?()

A、胡适B、钱穆C、严复D、唐君毅

4()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A、仁B、义C、勤D、礼

5“通过音乐解决心的问题”是道家的思想。()我的答案:× 6人的身与心要和谐一定要通过礼乐。()我的答案:√ 1()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A、义B、信C、礼D、仁

2“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出自()。 A、《春秋》B、《论语》C、《汉书》D、《礼记》 3考古学家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 A、使用工具B、直立行走C、语言D、思考 4人的脑容量小于大猩猩的脑容量。()我的答案:× 5孔子作《春秋》的目的是使后人可以见微知著。()我的答案:√

1“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出自() A、《朱子家礼》B、《春秋》C、《原道》D、《逍遥游》 2从无知的本体成为有境界的圣贤,需要()。 A、学习、修为B、贵人相助C、机遇D、挫折 3“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出自()。 A、《左传·成公十三年》B、《周易·贲卦》C、《孟子·告子上》D、《毛诗故训传》

4韩愈著有《原道》。()我的答案:√ 5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核心不能丢()。我的答案:√ 1()是中国人立身的一个根本。 A、信B、诚C、义D、仁

2“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出自()。 A、《原道》B、《逍遥游》C、《中庸》D、《春秋》 3“巧言令色,鲜矣仁”出自()。 A、《论语》B、《诗经》C、《礼记》D、《逍遥游》

4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我的答案:√

5人应该经常审视自己是否还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我的答案:√ 1宇宙的规律是()。 A、义B、仁C、孝D、诚 2汉高祖指的是()。

A、项羽B、刘邦C、刘备D、曹操 3关于张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西汉人B、思想家C、曾任丞相D、历算学家

4中国古人将宇宙之道哲理化用以指导人类的人生和社会()。我的答案:√ 5诚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我的答案:√ 1以下哪项不是《礼记》中的内容?() A、《中庸》B、《缁衣》C、《坊记》D、《史记》

2“君子与人之交,必须验行,不得以其言辞之善,则谓行之尽善”出自()。 A、孔颖达B、孔子C、孟子D、郑玄 3《礼记》的第一篇内容是()。

A、利主于敬B、毋不敬C、行五礼,皆须敬也D、君子不以辞尽人 4“不以辞尽人”的意思是不在人的面前说坏话()。我的答案:× 5孔颖达,字冲远,是宋代经学家()。我的答案:× 1“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出自()。 A、老子B、孟子C、孔子D、荀子

2表达敬意的原则不包括()。 A、尊老B、敬长C、尊师D、尊幼 3跟平辈相处时表达敬意的原则是()。 A、自谦B、谦卑C、自傲D、自信

4君子有九思,其中“九思”不包括视、色、疑。()我的答案:×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我的答案:√

1“太史公牛马走再拜言”出自()。 A、《坊记》B、《中庸》C、《史记》D、《论语》 2“令尊”指的是()。

A、对方的父亲B、自己的父亲C、对方的母亲D、自己的母亲 3礼仪之始,在于()。

A、自谦B、正品德C、端言行D、正衣冠 4子路生来就格外注重个人着装的整洁()。我的答案:× 5进退亦步亦趋是表达敬意的方式之一()。我的答案:√ 1“长者先,幼者后”出自()。 A、《三字经》B、《论语》C、《弟子规》D、《礼记》 2“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出自()。 A、韩婴B、韩愈C、孟子D、孔子

3“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出自()。 A、《朱子家礼》B、《楹联丛话》C、《缁衣》D、《坊记》 4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是清初军事家。()。我的答案:× 5彭林老师主张大家高调做事。()我的答案:× 1音乐里面最基本的是()。

A、曲调B、歌词C、十二律D、音符 2十二律是模仿谁的声音而发明的()。 A、鹦鹉B、鸬鹚C、鸳鸯D、凤凰 3尧典是《尚书》的第几篇?()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 4“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出自()。 A、《坊记》B、《列子·汤问》C、《诗经》D、《礼记》 5十二律分为八律和四吕。()我的答案:×

6“八音”指的是金、石、丝、竹、土、革、匏、木。()我的答案:√ 1陕西人喜欢唱的是()。

A、越剧B、秦腔C、昆曲D、淮剧

2“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身”出自()。 A、《列子·汤问》B、《孟子·告子上》C、《礼记·乐记》D、《毛诗序》 3《吕氏春秋》不涉及音乐方面的内容。()我的答案:× 4音乐跟人的情感无关。()我的答案:× 1《大章》是哪个盛世的代表歌曲?() A、禹B、顺C、汤D、尧 2夏禹时的圣乐是()、 A、《咸池》B、《承云》C、《夏迭》D、《唐歌》

3“宋之衰也,作为千钟。齐之衰也,作为大吕”出自()。 A、《吕氏春秋·侈乐》B、《毛诗序》C、《孟子·告子上》D、《列子·汤问》 4“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出自()。 A、《孝经》B、《孟子·告子上》C、《论语·卫灵公》D、《论语·阳货》 5《诗经》的十五个国风是采风采来的。()我的答案:√ 6李德伦是意大利著名指挥家。()我的答案:×

1“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溺而不止”出自()。 A、《论语·阳货》B、《礼记·乐礼》C、《列子·汤问》D、《孟子·告子上》 2陶冶心性最好的就是()。

A、作画B、音乐C、静坐D、睡觉 3乡饮酒礼中有乐教。()我的答案:√ 1关于郑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字康成B、东汉人C、著名经学家D、法学家者 2“俗谓土地所生习也”出自()。 A、孟子B、孔子C、郑玄D、秦穆公

3“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体现的是()。 A、统一性B、多样性C、习惯性D、同化性 4俗是一定要遵守的规范。()我的答案:× 5风俗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出现。()我的答案:√ 1中华文明的源头是()。

A、唐朝B、宋朝C、虞夏商周D、三国时期 2虞夏崇尚的是()。 A、质B、文C、理D、士

3“贤贤易色”中第一个“贤”的词性是()。 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副词

4秦穆公,名任好,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我的答案:√ 5“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讲的是不忠不义。()我的答案:× 1“吾日三省吾身”出自()。

A、子路B、曾子C、孔子D、孟子 2“巧言令色足恭”出自()。 A、《列子·汤问》B、《论语·公冶长》C、《左传·昭公五年》D、《孟子·告子上》

3“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出自《左传·昭公五年》。() 我的答案:√

1奥运礼仪小姐的训练是()。

A、文明的象征B、一种社会的进步C、精神的充足D、求形似不求神似 2“千手观音”的导演是()。

A、杨丽萍B、邰丽华C、张继刚D、张艺谋

3经调查,大概有多少女性对自己的长相不自信?() A、0.2B、0.35C、0.54D、0.7

1以下哪个国家非常重视仪式?() A、朝鲜B、日本C、意大利D、美国

2影片《铁人》讲述的是什么地方的事?() A、哈尔滨B、北京C、秦皇岛D、大庆

3任何一个文明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礼仪。()我的答案:√ 4仪式强化了历史记忆。()我的答案:√ 1《仪礼》有十七篇,第一篇是()。 A、士相见B、特牲C、士冠礼D、少牢

2氏族社会时期,未成年人到达成人年龄后,氏族用各种方式测验其生存技能,以确定其能否成为氏族正式成员的仪式是()。 A、成丁礼B、冠礼C、笄礼D、少牢

3澳洲发展缓慢的一些地区,还存有成人仪式,成年礼的科目有负重跑、攀岩、忍受毒虫叮咬等。()我的答案:√

4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上已经不存在成丁礼。()我的答案:× 1据《礼记·内则》,几岁要学会礼让?() A、六岁B、七岁C、八岁D、九岁 2以下哪项是地支?() A、辛B、壬C、戊D、申

3以下哪项不属于六艺的内容?() A、御B、数C、书D、骑

4“曲礼”中的“曲”是“大”的意思。()我的答案:× 5“男子二十冠而学”出自《礼记·曲礼上》。()我的答案:√ 1“缁布冠”是指什么颜色的帽子?() A、白色B、红色C、黑色D、灰色 2礼仪之始在于()。

A、正衣冠B、梳容颜C、顺言辞D、端行为 3士冠礼共有几次?()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 4第一次加冠的人站得最低。()我的答案:× 5第一次加冠和第二次加冠的帽子是一致的。()我的答案:× 1以下哪个代表老三?() A、伯B、仲C、季D、叔 2孔丘的字是()。

A、子夏B、子贡C、仲尼D、子渊 3古人不仅有名还有字。()我的答案:√

4“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纳之以成子之文,事君必济”出自《国语》。()我的答案:√

1《说苑·修文》的作者是()。 A、刘向B、孔子C、老子D、孟子

2从南北朝至什么时候,冠礼一度废而不行?() A、清末B、宋朝C、隋唐D、明初 3《礼记·杂记》中说,“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我的答案:√ 4儒家文化反对笄礼。()我的答案:× 1“男女之大防”出自()。 A、《中庸》B、《坊记》C、《论语》D、《缁衣》 2《周易》讲的是阴阳,阴阳指()。 A、夏冬B、雨水C、男女D、白天黑夜 3()是万事之始。

A、婚礼B、成人礼C、冠礼D、习俗

4什么关系是人类社会所有伦理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 A、父子B、兄弟C、君臣D、夫妇 5动物界种族繁衍的基础是两性结合。()我的答案:√

6古人认为,婚配对社会很重要,且婚配中的男方更为重要。()我的答案:× 1“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出自()。 A、《史记》B、《礼记》C、《坊记》D、《论语》 2贵族里面最低的等级是()。 A、诸侯B、大夫C、卿D、士

3朱熹将结婚简化为三礼,其中不包括()。 A、纳彩B、纳弊C、问名D、亲迎 4“提亲”即是()。

A、纳征B、纳彩C、纳吉D、请期 5儒家一直很看不起妇女。()我的答案:×

6朱熹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我的答案:× 1提亲一般要带疏雁,经专家考证,疏雁就是()。 A、野鸭子B、大雁C、鸡腿D、牛肉

2以下哪个礼指的是“问女方的血缘”?() A、纳彩B、纳吉C、问名D、亲迎

3古代,弟兄间婚姻之事没有先后顺序。()我的答案:× 4鲁昭公是鲁国之二十四代君主。()我的答案:√ 1除哪个外,其他三项是同一个意思?() A、纳征B、纳成C、纳币D、纳采 2六礼中第四礼是()。

A、女方向男方送聘礼B、男方向女方送聘礼C、男女方互送聘礼D、女方宴请客人

3“必以昏者,取其阴来阳往之义”出自()。 A、《礼记》B、《左传》C、《诗经》D、《史记》 4“旦”指太阳从地平线上降落。()我的答案:× 5古代亲迎时没有叩拜礼。()我的答案:× 1“缡”指的是()。

A、古代女子出嫁时所系的佩巾B、古代女子出嫁时所穿的衣服 C、古代男子娶亲时所戴的帽子D、古代男子娶亲时所系的佩巾 2“共牢而食”后用什么来漱口?() A、水B、酒C、汤D、茶 3古代亲迎是指()

A、男方亲自到女方家迎娶女方B、女方一个人到男方家

C、女方的舅舅送之到男方家D、男方派使者到女方家迎接女方 我的答案:A

4“馈特豚”是婚嫁礼仪。()我的答案:√

5“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出自唐代的朱庆馀。()我的答案:√ 1如果父母已经不在人世,那么婚礼将采用怎样的仪式来拜祭?() A、却扇B、弄眉C、佩巾D、奠菜 2关于郑玄的描述,不正确

A、承先启后的伟大经学家B、卓越的古籍整理学家 C、清代重要的思想家D、著名教育家 3古代婚礼不用乐。()我的答案:√

4赦甚指的是婚礼当天可以使用一些原本本身份的人不会使用的东西。() 我的答案:√

1古人过生日的传统习俗是()。

A、吃面B、唱英文生日歌C、吃蛋糕D、喝酒 2中国人结婚的传统色彩是()。

A、黑色B、纯白色C、大红色D、桃粉色

3现今梅毒感染率已经是90年代的多少倍?() A、2B、10C、25D、50

4美国和中国都正在回归禁欲。()我的答案:× 5英媒体称,中国性观念大步跳跃。()我的答案:√

1我国至迟在春秋时代,民间流行一种称为乡射礼的射箭比赛,它的比赛仪则,完整地记录在哪里() A、《尚书》B、《周易》C、《春秋》D、《仪礼》 2“侯”的意思是()。

A、军事首领B、箭C、大刀D、枪 3古代一个国家分为好多乡。()我的答案:√ 4“诸侯”的“侯”与射箭无关。()我的答案:× 1以下哪项不属于六经的内容?() A、诗经B、尚书C、周易D、史记

2古代选拔德行优异的人才,一般几年进行一次,即()一大比。 A、一年B、两年C、三年D、四年

3乡射礼结束后,大家喝酒,一般宾先行,主动离开。()我的答案:√ 1陈垣担任过以下哪所大学的校长?()

A、辅仁大学B、东京大学C、清华大学D、香港大学 2以下哪个不是古希腊比赛所强调() A、力量B、轻便C、高度D、技巧

3赛跑、跳跃、投掷等都是宗教性体育。()我的答案:× 1记录了8个国家的历史,被称为“八国春秋”的是()。 A、《中庸》B、《史记》C、《春秋》D、《国语》 2把射箭改为一个礼,通过射箭礼来推行的是()。 A、仁爱思想B、艺术C、法律意识D、道家思想 3“乡射之礼,所以仁乡党也”出自()。 A、《孟子·公孙丑上》B、《论语·冶长》C、《礼记·射义》D、《左传·昭公五年》

4把大家聚集起来开会,被称为“教化”。()我的答案:×

5阮元,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校勘等方面有着非常高的造诣。()我的答案:√

1关于孔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字仲尼B、春秋时期鲁国人,家里排行老大C、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D、儒家学派创始人

2《论语》中“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是对谁的描述?()

A、孔子B、子路C、颜回D、冉求 3孔子发明的一种职业是()。 A、印刷B、售书C、代学D、讲学

4将孔子的学术思想归纳为“修己、治人”的是()。 A、胡适B、梁启超C、严复D、康有为 5孔子讲学提倡讲教有类。()我的答案:× 6子路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我的答案:√ 1政论源于以下哪部经典著作?() A、《尚书》B、《礼记》C、《诗经》D、《周易》 2西汉开国皇帝,史称太祖高皇帝的是()。 A、项羽B、朱元璋C、刘邦D、鲁国公

3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的“太牢”不包括()。 A、猪B、牛C、羊D、鱼

4子贡,孔子得意门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为恩师孔子守墓六年。() 我的答案:√

5从古至今祭孔都采用一套正规、统一的仪式。()我的答案:× 1“素王”指的是()。

A、孟子B、孔子C、老子D、荀子

2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是最好学的弟子是()。 A、子路B、子思C、颜回D、冉求 3被后世儒家尊为“宗圣”的是()。 A、曾参B、子游C、子思D、季路

4孔子从四科来评价自己的学生,其中颜回在哪一方面表现最突出?() A、德行B、言语C、政事D、文学 5子思曾著述《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我的答案:× 6“复圣”指的是孔伋。()我的答案:× 1中国第一位创立私学的伟大的学者是()。 A、墨子B、老子C、韩非D、孔子 2文庙祭奠的是()。

A、孔子B、关公C、老子D、孟子

3成均馆是古代朝鲜的国立高等教育机构,相当于中国的()。 A、衙门B、国子监C、辟雍D、太学 4对关于朱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南宋人B、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C、后被人尊称为有子D、闽学派的代表人物 5供奉孔子的殿都叫大成殿。()我的答案:√ 6成杰思汗是辽国开国皇帝,史称辽太祖。()我的答案:× 1明伦堂匾额是哪位中国使节所书?() A、朱之蕃B、张骞C、苏武D、晏子 2东北最大的孔庙是()。

A、内蒙古孔庙B、哈尔滨孔庙C、沈阳孔庙D、大连孔庙 3哪朝人发明了三跪九叩?()

A、唐朝人B、宋朝人C、清朝人D、南北朝人 4再拜礼一般需要拜四次。()我的答案:×

5三献官指初献官、亚献官、终献官。()我的答案:√ 1《谏逐客书》作者是()。

A、廉颇B、司马相如C、司马迁D、李斯 2古代书信一般格式中放在最后的是()。 A、祝愿语B、提称语C、思慕语D、署名 3以下哪项是对对方儿子的尊称?() A、令尊B、令郎C、令嫒D、尊驾 4封泥,又叫“泥封”,包在缄的打结处的泥。()我的答案:√ 5自谦敬人是书信基本原则。()我的答案:√ 1以下哪项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A、家父B、令尊C、家严D、家尊 2一般称自己的作品是()。

A、华章B、台端C、拙作D、台甫

3以下哪项是书信中对长辈的提称语?() A、如面B、如握C、青览D、道鉴

4以下哪项是书信中对同学的提称语?() A、砚右B、函仗C、坛席D、尊鉴 5提称语不可以将多个词语叠加使用。()我的答案:× 6“恭请福安”是用于父母祝愿语。()我的答案:√ 1《小学》的作者是()。

A、孟子B、朱熹C、李毓秀D、老子 2《训蒙文》经贾有仁修订,改名为()。 A、《礼记》B、《大学》C、《弟子规》D、《三字经》 3《三字经》是“开蒙养正之最上乘”。()我的答案:× 4《小学》在内容上有完善的体系。()我的答案:×

1《弟子规》中认为,如果父母有过错,儿子的做法是()。 A、假装没有看到B、不理会C、劝诫D、责备之 2《弟子规》认为,父母最讨厌的东西要摒弃。()我的答案:√ 3舜是一个大孝子。()我的答案:√

1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献研究家和语言学家是()。 A、启功B、王国维C、陈寅恪D、李斯 2以下哪项不符合《弟子规》中的要求()。

A、不对长辈直呼其名B、下马问路C、倒着退下D、坐着问问题 3《弟子规》认为,晚辈跟长辈关系很亲近时,可以直呼其名。() 我的答案:×

4启功是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我的答案:√ 1《弟子规》中“置冠服有定位”的意思是()。

A、穿着要讲究品位B、帽子衣服的放置有固定的地方C、帽子肯定要放在衣服的上面D、要购买较贵的衣服和帽子

2《弟子规》认为人到一个地方一定要踩门槛。()我的答案:× 3《弟子规》认为拿着一个空罐子要像拿着盛满东西的罐子一样。() 我的答案:√

1《弟子规》认为人的声誉从哪里来?() A、容貌B、行为C、价值观D、理念

2《弟子规》中“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中“劝”的意思是()。 A、互相宣扬B、互相诽谤C、互相吹捧D、互相鼓励 3《弟子规》认为无谓的是非不要参与。()我的答案:√ 4吕思勉,字诚之,史学家,代表作《白话本国史》、《史籍与史学》。() 我的答案:√

1《弟子规》中“读书法有三到”中的“三到”不包括()。 A、心B、眼C、耳D、口

2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 A、仲富兰B、顾颉刚C、周作人D、刘半农 3田中角荣是第64、65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我的答案:√ 4戴高乐曾经是一位教德语的教授。()我的答案:× 1孔子“怀忠信”的目的是()。

A、获得举荐B、自我完善C、学习D、得到重用 2《礼记·儒行篇》认为人要保持高傲。()我的答案:×

1《礼记·儒行篇》中“儒有委之以货财”中“委”的意思是()。 A、委托B、积C、借D、送

2《礼记·儒行篇》中“其居处不淫”中“淫”的意思是()。 A、放荡B、脏乱C、过头D、淫乱 3毛泽东的老师是徐特立。()我的答案:√ 4“门户开放”的意思是门和窗户一起开放。()我的答案:× 1《礼记·儒行篇》中“适弗逢世”中“适”的意思是()。 A、恰好B、不C、相反D、谨记

2孔子认为一个人一生要把什么当成最高境界?() A、做官B、真理C、心境D、讲学

3孔子认为不要跟多行不义的人有过多的交往。()我的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42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