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与黑》有感

更新时间:2024-03-17 00: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红与黑》有感

最初读司汤达的《红与黑》仅仅因为它是一本小说,而我很喜欢小说,喜欢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的也许只是一个人的爱情,也许只是一段友谊,也许只是亲情间的一点小小的矛盾......但它所折射的也许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也许是作者对一个时代的呐喊,也许是人类思想的一次觉醒,也许......

司汤达的《红与黑》通过描述爱情展现了主人公于连内心的自卑、敏感、自负。于连不过是个木匠的儿子。不管于连爬的多高,终究逃不了这个起点。别人知道,自己更清楚。极度的自卑导致了极度的自尊。于连不好色,不贪财,也不迷恋权势。从他对德瓦诺那里的上层人的态度就可看出。而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自身自尊的满足。这,便是他奋斗的目标。可是,在这个等级分明的社会中,他一个木匠的儿子要想得到尊重又谈何容易!他向往拿破仑的年代,说自己生不逢时,也许是乱世出英雄,而于连所向往的也正是那个“乱”字:因为乱,没有了等级,没有了贵族,他这样的身份才有可能出头。而拿破仑,就是那个例子。而他所处在的社会,就像不受震荡的物体分子一般,有着天然的秩序。每个人都被紧紧绑在自己原来的位子上,如果哪个分子胆敢有些移动,那就不可饶恕。他对拿破仑的迷恋,更是对那个自由时代的迷恋。

“在你们眼里,我不过是一个出身卑微而敢于起来抗争的乡下人”。一语道破的不只是身边那些贵族的想法,也是他自己内心最深的痛。于连整个人生的追求,爱情,死亡,都离不了他原始的自卑。

回头看看司汤达写作《红与黑》的社会背景。当时拿破仑领导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已经失败,他想用自己的笔去完成拿破仑未竟的事业。他要通过《红与黑》再现拿破仑的伟大,鞭挞复辟王朝的黑暗。为此作者以“红与黑”象征其作

品的创作背景:“红”是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而“黑”则意指僧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

在动荡的时代,司汤达通过他的《红与黑》在向世界呐喊,他希望通过文学,通过思想的解放,唤醒人们内心对自由,对民主,对平等,对所有和谐的渴望。生活在当代的我们,生活在法制社会的我们,生活在民主时代的我们,生活在和谐社会的我们,生活在由共产党执政的当下,我们要心怀感恩,感谢我党为我们创造的美好时代,让我们对明天充满希望!

二零一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3i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