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章末综合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8:34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9届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含解析

章末综合检测(四)[学生用书P272(单独成册)]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常温下把铝粉加入下列物质中,能产生氢气的是( ) A.硫酸钠溶液 C.浓硫酸

B.稀硝酸 D.氯化铵溶液

解析:选D。硫酸钠溶液呈中性,与Al不反应,A项不能产生H2;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B项不能产生H2;常温下铝粉在浓硫酸中钝化,C项不能产生H2;D项中NH4水解,溶液呈酸性,加入铝粉时,Al与H反应产生H2。

2.下列有关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溶液无明显颜色变化 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

C.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H)4],则AlCl3与过量NH3·H2O反应也生成 [Al(OH)4]

D.常温下,将1 mol Cu投入含4 mol HNO3的浓硝酸中,金属可完全溶解

解析:选D。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二者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A选项错误;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3O4和H2,B选项错误;氨水是弱碱,AlCl3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Al(OH)3,C选项错误;常温下,铜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浓HNO3变为稀HNO3,可继续与Cu反应,由题给条件可以判断金属铜完全溶解,D选项正确。

3.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A.SiO2中含Al2O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NaOH溶液然后过滤除去 B.CO2中含有CO杂质,可以通入盛有CuO的玻璃管且加热 C.CO2中含有HCl杂质,可以通过盛有Na2CO3溶液的洗气瓶 D.Na2CO3溶液中含有Na2SiO3杂质,可以通入足量的CO2,然后过滤

解析:选B。A项,SiO2、Al2O3均与NaOH溶液反应;C项,应通过盛有饱和NaHCO3

溶液的洗气瓶;D项,引入了新杂质NaHCO3。

4.下列各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时,能得到不同的产物,且主要是由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引起的是( )

①Fe和H2SO4 ③NaOH和CO2 A.①② C.②③④

②Cu和HNO3 ④Al和NaOH B.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加热条件下,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

1

2019届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含解析

二氧化硫和水,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①正确;铜与浓硝酸反应时生成的还原产物是NO2,但与稀硝酸反应时生成的还原产物是NO,②正确;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得到不同的产物是由CO2的用量不同引起的,当CO2不足量时得到的是碳酸钠,当CO2过量时得到的是碳酸氢钠,③错误;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与反应物浓度的大小无关,④错误。

5.下列各组物质依次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图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C.③④

a Si Al Cu Na b SiO2 AlCl3 CuO NaOH c H2SiO3 Na[Al(OH)4] Cu(OH)2 Na2CO3 d Na2SiO3 Al(OH)3 CuSO4 NaHCO3 B.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根据图中物质转化关系判断。硅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但是二氧化硅不能直接与水反应生成硅酸,只能通过硅酸盐与强酸反应生成硅酸,同时硅酸钠也不能直接转化成二氧化硅,①错误;铝与盐酸或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四羟基合铝酸钠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铝(四羟基合铝酸钠),②正确;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能直接转变成氢氧化铜,③错误;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少量(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或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得到碳酸钠,碳酸氢钠与足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④正确。

6.在含CuCl2、FeCl2、AlCl3、NaCl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固体,在空气中充分搅拌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的是( )

A.Na C.Cu2

B.Al3

D.Fe2

解析:选D。A项,Na2O+H2O===2Na+2OH,故Na数目增多;B、C两项,Al――→[Al(OH)4]――→Al、Cu――→Cu(OH)2――→Cu2,故Al3、Cu2数目无变化;D项,Fe2

3+OH

H

3+

2+OH

H

――→Fe(OH)2――→Fe(OH)3――→Fe3,故Fe2数目减少。

OH

O2H

7.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2

2019届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含解析

选项 A B 操作和现象 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 向0.1 mol·L1 Na2CO3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结论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溶液呈浅红色,微热,红色加深 向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静C 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 氧化性:Cu2>Fe3 ++D 将两极铁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两根铁丝上均有固体附着 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解析:选B。常温下,铝遇浓硝酸会发生钝化,A项错误;Na2CO3为强碱弱酸盐,加热会促进其水解,溶液碱性增强,B项正确;由反应2Fe3+Cu===2Fe2+Cu2知,氧化性:

Fe3>Cu2,C项错误;将两根铁丝分别伸入硫酸铜和硝酸银溶液中,两根铁丝上均有固体

附着,只能证明金属的活动性Fe>Cu,Fe>Ag,D项错误。

8.(2018·最新调研)将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入200 mL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5 mol/L 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

B.最初20 mL 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 C.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 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解析:选D。由图像知,n[Mg(OH)2]=0.15 mol,n[Al(OH)3]=0.35 mol-0.15 mol=0.2 mol,则m(Mg)=0.15 mol×24 g/mol=3.6 g,m(Al)=0.2 mol×27 g/mol=5.4 g,所以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由图像知,最初20 mL 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则有n(Na)=2n(SO24),即n(NaOH)=

5 mol/L×0.2 L

2n(H2SO4),所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0.15 mol的Mg生

2×0.2 L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 L,0.2 mol的Al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L,所以镁和铝混合物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0.08 L,故选D项。

9.(2018·贵阳一模)玻璃制造行业需要消耗大量硼酸(H3BO3)。工业上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2MgO·B2O3·H2O和Fe3O4,还含有少量Fe2O3、FeO、CaCO3、Al2O3和SiO2等)为原

3

2019届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含解析

料生产硼酸的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1)H3BO3的溶解度在20 ℃、40 ℃、60 ℃、100 ℃时分别为5.0 g、8.7 g、14.8 g、40.2 g;

(2)Fe3O4是一种铁氧体磁性物质,不溶于水和酸;

(3)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5.2、

9.7和12.4;

(4)母液呈酸性。

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浸出渣中只含SiO2

B.热过滤的目的是防止温度降低时H3BO3从溶液中析出

C.除杂时需向浸出液中依次加入H2O2和MgO,以除去Fe2、Fe3、Al3等杂质离子

D.回收母液可以制得硫酸镁晶体

解析:选A。结合题给信息可知Fe3O4也不与硫酸反应,故浸出渣中还含有Fe3O4,A项错误;由资料(1)可知,为防止温度降低时H3BO3从溶液中析出,应采取热过滤,B项正确;为使铁元素以氢氧化铁形式沉淀,加入H2O2氧化Fe2,为防止引入其他离子,加入

MgO调节溶液pH,C项正确;降温结晶得到硼酸晶体,母液中的溶质主要是硫酸镁,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

10.(10分)某厂的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3、Cu2、Au3等离子。有人设计

了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常用的酸、碱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屑,从废水中回收金,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化铜。

填写下面空白:

(1)图中标号处需加入的相应物质分别是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2)写出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③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红的化学式为________;分别写出铁红和氧化铜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铁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9届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含解析

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实验的目的是用废铁屑、常用的酸和碱,从废水中回收金,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化铜。因废水中含有Fe3、Cu2、Au3,所以首先加入废铁屑将Cu和Au都置

换出来。Cu和Au的分离可以利用Cu与稀硝酸能反应而Au不能将其分离,Cu2和Fe2分

别加入碱使其转化为沉淀,灼烧分别生成它们的氧化物。

(2)由于废水显酸性,又含有Cu2、Au3、Fe3,因此加入铁屑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Fe+2H===H2↑+Fe2、Fe+Cu2===Cu+Fe2、3Fe+2Au3===2Au+3Fe2、2Fe3+

Fe===3Fe2。

(3)铁红的化学式为Fe2O3,铁红常用作红色颜料,氧化铜常用作制铜盐的原料。 答案:(1)①废铁屑 ②稀硫酸(或稀盐酸) ③稀硝酸 ④氢氧化钠 ⑤氢氧化钠

(2)Fe+2H===Fe2+H2↑,2Fe3+Fe===3Fe2,

Cu2+Fe===Cu+Fe2,2Au3+3Fe===2Au+3Fe2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Fe2O3 用作红色颜料 用作制铜盐的原料

11.(15分)(2017·高考全国卷Ⅲ)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Cr2O3+Na2CO3+NaNO3――→Na2CrO4+Fe2O3+CO2+NaNO2

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________。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及含硅杂质。

(3)步骤④调滤液2的pH使之变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高温

5

2019届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含解析

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冷却到________(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

a.80 ℃ b.60 ℃ c.40 ℃ d.10 ℃ 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5)某工厂用m1 kg 铬铁矿粉(含Cr2O3 40%)制备K2Cr2O7,最终得到产品m2 kg,产率为____________。

解析:(1) 1 mol FeO·Cr2O3参与反应共失去7 mol电子,而1 mol NaNO3参与反应得到2 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二者的系数比为2∶7。由于高温下碳酸钠能与陶瓷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反应,所以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2)步骤①中生成的氧化铁因不溶于水而进入滤渣1,所以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结合流程图可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及含硅杂质。(3)滤液2中存在平衡:2CrO24+2H

Cr2O27+H2O,氢离子浓

度越大(pH越小),越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步骤④应调节滤液2的pH使之变小。(4)根据题图,可知温度越低,K2Cr2O7的溶解度越小,析出的重铬酸钾固体越多,故d项正确。步骤⑤中发生的反应为Na2Cr2O7+2KCl===K2Cr2O7↓+2NaCl,其属于复分解反应。(5)该m1×103 g×40%铬铁矿粉中Cr2O3的物质的量为,根据Cr元素守恒可求得K2Cr2O7的理论-

152 g·mol1m1×103 g×407m1m2---

质量m0=mol1×103 kg·g1= kg,所以产品的产率为×-1×294 g·190m0152 g·mol190m2100%=×100%。

147m1

答案:(1)2∶7 陶瓷在高温下会与Na2CO3反应 (2)Fe Al(OH)3 (3)小 2CrO24+2H

Cr2O27+H2O

(4)d 复分解反应 190m2(5)×100% 147m1

12.(14分)一些常见的单质、化合物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有些反应的条件和部分物质未全部列出)。已知在常温常压下,F为红棕色气体;L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它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K为红褐色难溶物,A、H为生活中常见的两种金属;D为非金属气态单质。

6

2019届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含解析

(1)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D的名称:________。

(2)写出J+H→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G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与G的浓溶液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M放置在空气中颜色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H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与A发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7)写出检验I溶液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L均是含有同一元素的化合物,用离子方程式写出以B为主要原料制备L的可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常温常压下,F为红棕色气体,则F为NO2,非金属气态单质D与氧气反应得到E、E与氧气反应得到NO2,可推知D为N2,E为NO,F与水反应生成的G为HNO3,金属H与硝酸反应生成J,J与H反应生成I,而I又能与硝酸反应生成J,则H为变价金属,故H为Fe,J为Fe(NO3)3,I为Fe(NO3)2,M为Fe(OH)2。L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它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L为两性物质,含有Al元素,由转化关系可知金属A为Al,B为AlCl3,C为Na[Al(OH)4],Na[Al(OH)4]与Fe(NO3)3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得到L与K,故L为Al(OH)3,K为Fe(OH)3。(2)Fe(NO3)3与F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Fe===3Fe2。(3)F→G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该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均为

NO2,HNO3为氧化产物,NO为还原产物,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4)铜与浓硝酸发生反应:Cu+4H+2NO3===Cu2+2NO2↑+2H2O,随着反应进行,浓硝酸

逐渐变成稀硝酸,此时发生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5)Fe(OH)2

白色沉淀暴露在空气中会迅速被O2氧化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的Fe(OH)3,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6)H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氧化铁,可与Al发生置换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Fe2O3+2Al=====2Fe+Al2O3。(7)可通过向AlCl3溶液中滴加NH3·H2O来制备Al(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

高温

3NH4。

7

2019届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含解析

答案:(1)AlCl3 氮气 (2)2Fe3+Fe===3Fe2

(3)1∶2 3NO2+H2O===2HNO3+NO

(4)Cu+4H+2NO3===Cu2+2NO2↑+2H2O、3Cu+8H+2NO3===3Cu2+2NO↑+

4H2O

(5)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6)Fe2O3+2Al=====2Fe+Al2O3

(7)取少量I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铁氰化钾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证明有Fe2(或

高温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先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证明有Fe2) Al3+3NH3·H2O===Al(OH)3↓+3NH4

13.(16分)(2016·高考浙江卷)Ⅰ.化合物

Mg5Al3(OH)19(H2O)4可作环保型阻燃材料,受热时按如下化学方程式分解: 2Mg5Al3(OH)19(H2O)4=====27H2O↑+10MgO+3Al2O3。

(1)写出该化合物作阻燃剂的两条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除去固体产物中Al2O3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MgO可溶于NH4Cl的水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磁性材料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

请回答:

(1)A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溶液C可溶解铜片,列举该反应的一个实际应用: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化合物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不溶物和一种气体(标况下的密度为1.518 g·L

1

),该气体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溶液G中的主要微粒(不考虑H2O、H、K、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1)Mg5Al3(OH)19(H2O)4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生成了大量的水蒸气和固体氧化物。吸热能降低环境的温度,固体氧化物能有效隔绝空气,而生成的水蒸气则能稀释空气,降低氧气的浓度,从而阻止燃烧的继续。(2)Al2O3为两性氧化物,而MgO能与酸

8

2019届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含解析

反应,故应用碱溶液除去Al2O3,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3H2O===2[Al(OH)4]。(3)NH4Cl水解使溶液呈酸性,能有效溶解MgO,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2NH4Cl+H2O===MgCl2+2NH3·H2O或NH4Cl+H2O+H2O。

Ⅱ.(1)由C中加入KSCN溶液后呈红色,可推出B为Fe2O3,C为FeCl3;由F能将I2

还原为I-可知,E应该是一种具有强还原性的气体,可初步推断E为SO2,则F为H2SO3。由以上分析可得A中含有Fe与S两种元素,其中含有的铁元素的质量为1.680 g,物质的量为0.030 mol;含有的硫元素的质量为1.280 g,物质的量为0.040 mol;A的化学式为Fe3S4。(2)FeCl3溶解铜可用于制印刷电路板。(3)Fe3S4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的摩尔质mol,故该气体为H2S,其相应的电子式为量为34 g·

-1

--

NH3·H2O+HCl,MgO+2HCl===MgCl2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3S4+6H+===3H2S↑+3Fe2++S。(4)F→G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3+I2+H2O===H2SO4+

2--

2HI;G中需要检验的微粒有SO24、H2SO3,具体实验方案为加入足量BaCl2检验SO4的存2-

在并除去SO4,分离沉淀得到清液后,再向清液中加入氧化剂(如H2O2),若又有白色沉淀

产生,说明存在H2SO3。

答案:Ⅰ.(1)反应吸热降低温度,固体氧化物隔绝空气,水蒸气稀释空气(任写两条即可)

(2)Al2O3+2OH+3H2O===2[Al(OH)4]

(3)MgO+2NH4Cl+H2O===MgCl2+2NH3·H2O(或NH4Cl+H2OMgO+2HCl===MgCl2+H2O)

Ⅱ.(1)S、Fe Fe3S4 (2)制印刷电路板 (3)

2++

Fe3S4+6H===3H2S↑+3Fe+S

NH3·H2O+HCl,

(4)H2SO3+I2+H2O===H2SO4+2HI 取溶液G,加入过量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SO24;过滤后取滤液,滴加H2O2溶液,若再产生白色沉淀,则有H2SO3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4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