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加大创新整合力度,做好文旅融合文章

更新时间:2024-04-16 18: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调研报告:加大创新整合力度,做好文旅融合文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前,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十二五”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提出发展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如何更深刻地把握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抢抓机遇,推动XX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融合,把我县建成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实现由文化大县到旅游强县的转变,是近年来着力探讨的重点课题之一。

一、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意义

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在《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要求;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县是煤炭大县,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不强,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足已有的文旅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文旅产业,才能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有所作为。

1. 文旅融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煤炭的资源优势形成了“一煤独大”的局面,近年来提出了“一产突出抓蚕桑、二产突出抓陶瓷、三产突出抓旅游”的转型思路,但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做精“一产”、做强“二产”,更要进一步做大“三产”,而调整产业结构,需要立足XX厚重的文旅资源禀赋,加速推进文旅融

合发展,建成文化旅游精品县,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2. 文旅融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均衡全面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对于旅游业来说,人们已从最初单纯的游山玩水拓展为饱含文化意蕴的探索寻访,没有文化的旅游将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将不具有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样,没有旅游产业的支撑,地方文化可能面临衰退甚至失传的命运。因此,文化与旅游必须走向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 文旅融合是打造全域旅游的内生动力。我县是文化大县,如何实现由景点游向乡村游辐射、由区域游向全域游转变、由单一观光游向多元复合游拓展、由旅游产业向三次产业融合延伸,就要进一步选准突破口、找好结合点,而文旅融合正好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最佳路径,加之XX具有厚重的文化资源禀赋,做好文旅结合这篇大文章可以说是天时地利、水到渠成,必将产生文化旅游业的蝶变效应、雁阵效应。深入挖掘传统的商汤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蚕桑文化等优势资源,并与旅游产业高度渗透,必将为全域旅游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我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岳、中条、太行三山交汇之处,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我县古称获泽,自古就留下了“舜耕于历山,渔于获泽”、商汤“桑林祷雨”、周穆王“休于获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的古老传说,为尧舜夏冀州之域,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全国民居古堡第一县”,以皇城相府、郭峪古城、砥

洎城、天官王府为代表的古堡民居资源总量达到1040处,是全国县域均值的11倍、全省县域均值的4.5倍。全县植被覆盖率高,被称为“天然氧吧”,境内南部、西南部山区有以猕猴、亚热带植被著称并被誉为“动植物资源宝库”的蟒河风景区;有以亚高山草甸草原风貌、喀斯特封闭式岩溶洼地景观为代表的析城山景区,山水生态资源禀赋极佳。另外,县内以商汤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太行太岳革命历史为依托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华北蚕桑第一县”著称的蚕桑文化资源及晋东南地域特色农耕与民俗文化资源交相辉映,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并举的高禀赋旅游资源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先天条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始终把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战略资源来对待,以旅游开发为引领,全力加快三产活县步伐;以文化助推旅游开发为方向,引领服务业上档升级、繁荣城乡,全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把我县打造成为国家级旅游目的地。目前,在皇城相府景区的示范带动效应下,析城山、天官王府、蟒河三大景区陆续完成提档升级,并在全省率先展开了景区建设与美丽乡村连片区建设相融合的先行实践,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一心一园一廊四区”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其中一心为田园城市;一园为中国农业公园;一廊为磨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四区为县城周边郊野休闲区,沁河、芦苇河明清古堡区,蟒河生态休闲区,横河析城山山地景观区,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在县境内全面铺开。

从产品形态上,我县主要形成了以皇城相府、海会寺、郭峪古城、天官王府、砥洎城等为代表的古堡古村落观光游;以蟒河、九女仙湖、析城山、横河等山水休闲游;以横河镇山里人家、郭峪半亩园、东冶磨滩村、三利珍生态园为代表的农家乐旅游;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61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