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英国的新闻传播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07: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节 英国的新闻传播史

一、英国的历史传统对新闻业发展的影响 二、英国早期的现代新闻刊物

三、从英国大革命到“光荣革命”时期的报纸和新闻理论 四、“光荣革命”后新闻政策的演变与新闻自由的逐步确立 五、英国政党报刊时期的形成和逐渐消失

六、1688-1855年:新闻传播业稳步、全面的发展

七、1855年至20世纪上半叶:报纸大众化的趋势与通讯社的诞生

一、英国的历史传统对新闻业发展的影响

? 《自由大宪章》

? 英国三种政治势力——王权、贵族、市民长期鼎立的局面 ? 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要经过反复的斗争,但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斗争的结果表现为“量”的变化 二、英国早期的现代新闻刊物

?

? ?

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成立:1557年成立,该公司是出版商的企业联合,经国王特许的印刷厂老板都是公司会员。规定在王国以内,除公司会员和女王特许者外,印刷一律禁止。

皇家出版法庭: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员的司法委员会独立为皇家出版法庭。

1586年,女王颁布“出版法庭命令”,即“星法院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该法令一直维持到1640年,是英国出版自由最大的桎梏。

? 1605,英国最早的印刷新闻书《约克郡谋杀案》 ? 1621,定期的新闻刊物《新闻周刊》

三、从英国大革命到“光荣革命”时期的报纸和新闻理论

? 17世纪40年代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人类由封建时代进

入资产阶级时代,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1640-1660)为革

命时期,后一个阶段(1660-1688)为复辟时期,以革命势力与封建势力妥协而告终

? 英国的新闻事业在这个时期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一)革命爆发初期(1640—1649)

? 1641年,“星法院”条令被取消,报业获得出版自由,各种报刊涌现。 ? 1643年6月13日,国会恢复特许制度,并成立出版检查委员会及皇

家特许出版公司。

? 国报刊与保皇派报刊的对立:1641年11月汤姆斯的《国会活动纪要》,第一家专门报道国会新闻的周刊,打破长期不许报道国内新闻的禁令。

(二)克伦威尔独裁时期(1649-1660)

刊《政治信使》《公众情报员》

? 对出版印刷采取严厉管制,报刊种数急剧下降,只剩忠于他的两份报

(三)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

? 封建王朝重新控制新闻出版。保皇派报刊得势,1662年颁布“特许制法

令”,严厉管制报纸

? 《牛津公报》Oxford Gazette ——第一张“新闻纸” 1665年11月16日创刊,单张散页,头版有报头,每版分为两栏,周一、周四出版,第二十四期起迁回伦敦,改名《伦敦公报》(London Gazette),后又改为每周四次出版,延续至今。

(四)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及其著述

2、弥尔顿及其出版自由思想

?

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 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的政论家和宣传家

信仰人文主义,前往欧洲游历

他的政论小册子,重要的有《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偶像破坏者》、《为英国人民声辩》、《再为英国人民声辩》,最有代表性的是《论出版自由》——认为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人的理性可以分辨良莠,真理会在自由的交锋中战胜谬误

《论出版自由》的内容

?

只有通过自由讨论,各抒己见,人类才能不断获取真理

?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即使出于好心,也不能因为要禁坏书而误禁好书 时间和理性可以分辨善恶真伪,因此任何人都可以、而且应该有足够的机会广泛地接受知识、接触真理、培养个人的理性和良知。

?

“虽然各种学说和流派可以随便在大地上传播,然而真理却已经亲自上

阵,我们如果怀疑他的力量而实行许可制和查禁制,那就是伤害了她。让她和虚伪交手吧。谁又见过真理在放胆地交手时吃过败仗呢?她的驳斥就是最好的和最可靠的压制。”《论出版自由》

《论出版自由》的意义

?

他的观点自然有时代局限,但仍属人类思想史及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成果,是新闻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石

现代报刊理论的“社会责任论”主张仍以人的理性、良知为依据,以出版自由为基础的。

施拉姆评价《论出版自由》:“这篇文章虽然没有全面论述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原则,但是在当时提出了反对集权主义控制的强有力的论点”;“从弥尔顿这种思想出发,形成了现代关于?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修正过程?的概念。”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是全面系统地阐述宪政民主基本思想的第一位作家,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开国元勋及法国启蒙运动中的许多主要哲学家。著作《政府论》、《人类理智论》、《论宗教宽容》等

一是提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口号,成为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的理论依据

二是提出社会契约论,被孟德斯鸠发展为三权分立学说

三是提出思想言论自由,认为自由是所有权利的基础,人有自由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各种观点保持平和,对所有人有益

?

?

?

约翰·洛克的主要思想

?

?

?

四、“光荣革命”后新闻政策的演变与新闻自由的逐步确立 ? (一)知识税制度的建立与废除 1、征收“知识税”

1712年5月16日英国国会通过印花税法案。印花税、广告税和纸

张税被统称为“知识税”

2、知识税的废除

? ? ? ? ?

19世纪初,英国工业加速发展,工人力量不断壮大,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组织均要求取消“知识税”,自由出版报纸。

1848年,议会中掀起新一轮的反对“知识税”的游说活动。支持者包括各种政治信仰的政客和各种团体 。

他们联合起来,相信由壮大的资本主义报业引导社会共识,可以营造一个更为安全可靠的社会秩序。“以市场为基础的新报业会成为一股稳定的社会控制工具”。 1853年取消广告税,1855年取消印花税,1861年取消纸张税。

结果:使资金有限的人更难以进入大众出版行业,造成经济上的不平等。资本成为举足轻重力量 。

? (二)禁止报道和评论政治新闻的惯例被打破

? 1771年,国会对报刊报道和评论政治采取默认的态度 ? 1803年,允许记者旁听 ? 1831年,设记者席,“第四等级”

? 1907年,设新闻处,负责国会新闻发布事务

? (三)使用煽动诽谤罪压制新闻媒介的传统削弱 ? 18世纪初,凡是批评政府的言论,均视为煽动诽谤罪 ? 1769年以后,“批评国王无罪”的原则确立

? 1792年,给予陪审团以判决权,使得诽谤罪开始有法可依

六、1688-1855年:新闻传播业稳步、全面的发展 (一)报纸

? 1、《每日新闻》The Daily Courant 1702年马利特在伦敦创办,是英国第一家日报。马利特是英国第一个提出客观报道的人。停刊一段时间后,由巴克利复刊,将单面印刷改为双面印刷,并大量使用表格、地图、数据使报道内容更加明确易懂

1735年,同《自由英国人》、《伦敦新闻》合并,易名《每日公报》,成为保守党的报纸,因此又是世界上第一家政党日报。

2、《泰晤士报》的创办

? 《泰晤士报》大概的发展过程:

沃尔特第一创办

沃尔特第二以后独立(第一次巅峰)

沃尔特第四以后,20世纪转入英国报业大王北岩爵士(第二次巅峰) 1967年又被加拿大报业巨子汤姆森爵士所拥有 1981年落入世界报头默多克手中(第三次巅峰) 2004年改为小报出版

沃尔特第一的阶段(非独立时期)

1785年元旦创刊,创办者为伦敦的煤炭大王约翰·沃尔特,初名《每日寰球纪录报》,后改为《每日寰球纪录报或泰晤士报》,1788年3月定名为《泰晤士报》,由于它详尽而迅速的报道国内外新闻、整版刊登国会辩论实况而受人注目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泰晤士报》及时报道了大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开始形成良好的声望

?

沃尔特以后的阶段(独立时期)——第一次巅峰 《泰晤士报》成为独立报纸并确立权威地位是在沃尔特二世时期,在1803年主持报纸,对《泰晤士报》进行全面改革: 1、经营上依靠广告和发行收入

2、在报道方面,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重视独家新闻 3、在言论方面,坚持独立原则

4、重视新技术,率先采用蒸汽印刷机、轮转印刷机 这些改革使《泰晤士报》发展成当时英国第一大报

?

两大主编: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德莱恩

?

托马斯·巴恩斯(1785-1841):1810年来到《泰晤士报》,1817年当主笔,力求真实全面地反映社会舆论,在同政党、政府保持距离的同时,注重倾听大众呼声,大量刊登读者来信,它在民众中的影响超过了政府,注重评论

他的主要业绩是把《泰晤士报》办成英国首屈一指的权威报纸。

?

约翰·德莱恩(1817-1879):1841年接替巴恩斯做主笔期间,使《泰晤士报》的声望达到顶峰

他经常活跃于达官贵人和社会名流之间,以便刺探消息,获悉政府的动向,主张报纸是对全体国民负责

在他在任期间,最著名的是报道“克里米亚”战争,抨击政府在战争中的失误,导致内阁垮台,远东总司令被撤职

第一个占地记者W·H·拉塞尔

?

拉塞尔(William H.Russell)《泰晤士报》早期著名记者,1820年出生于都柏林,第一位战地记者

作为驻外记者,报道1854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崭露头角

1861年,被派往美国报道南北战争,受到林肯总统欢迎

他的工作显示了一个记者应有的独立性,也反映了报纸的所具有的独立性

?

南丁格尔(Nightingale 1820~1910)受拉塞尔影响,组建一支有38名妇女参加的志愿护士队,奔赴克里米亚战场,探索创立了“现代护理法 ”

《泰晤士报》独立的事实性报道实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报导: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倾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一缕缕的浓烟密雾,不久这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的烟,后来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建筑,被视为帝国神圣庄严之物,其收藏着的历代富有皇家风味的精美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二)杂志

?

笛福的《评论》(1704年)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英国第一位职业记者,被成为“英国报业之父”,1704年创办《评论》周刊。笛福一生参与编辑和撰稿的报刊大约有25家,并多次因污蔑宫廷罪和诽谤罪受罚

1719年笛福的长篇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在《每日邮报》上连载

?

艾迪生、斯切特主办的《旁观者》(1711年) 《绅士杂志》(1731年),英国第一份综合性杂志

?

七、1855年至20世纪上半叶:报纸大众化的趋势与通讯社的诞生

? ?

?

《每日电讯报》:1855年6月29日由由斯蕾上校创立。

利维接手,1855年9月17日改为便士报,一便士出售,但没有降低报格:这是一张社会各阶层都买得起的高尚报纸,国家的巩固主要依靠启迪民智,而不是依靠武装力量。质高价廉、注重社论、反映民声,迅速打开局面。

利维之子劳森接手编务后,采用美国报纸的编辑方法,大胆使用多行标题,聘请高水平的记者和作家参与报纸工作,扩大版面,根据读者特点采写新闻。至 1888 年,《每日电讯报》发行量30万份,超过《泰晤士报》成为当时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二)北岩和《每日邮报》

北岩勋爵(Lord Northclife 1865-1922),即诺思克利夫勋爵,本名艾尔费雷德·查理士·威廉·哈姆斯沃斯(Alfred Charles William

Harmsworth),是英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创始人。1888年6月2日创办了《回答读者投书》杂志 。1896创办《每日邮报》(Daily Mail)这份“售半便士的便士报”。1908年从第四代沃尔特手里买到《泰晤士报》。北岩报团还包括《每日镜报》(1903)、《观察家报》 (1905)。(坚信,“反常的事物就是新闻”,“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个人嗜好,他终生痴迷于酷刑和死亡。他因为对员工的折磨而声名狼藉。通过事无巨细的指示,对最喜欢的报纸加以最严密的控制。)

《回答》杂志举办的“猜宝竞赛

? 内容是猜测英格兰银行所存的金银数字(以1889年11月4日为准)。

规则规定,猜得数字相近者,每周可获一英镑奖金,直到死亡。 ? 这项活动一开始就受到社会上一般人的普遍关注,很有吸引力。《回答》杂志的销路也就一下子从35万份激增到70万份,不久以后又达到100万份,这一年北岩的《回答》杂志获纯利润5万英镑。

《每日邮报》的特点

“这是忙人的报纸,这是穷人的报纸!” “售半便士的便士报”

1、全面报道社会生活,增加了娱乐和社会新闻,服务于中产阶级、广大劳工和妇女;《每日邮报》每天出8个版,其中有一版《每日杂志》,刊登介绍新闻背景及妇女感兴趣的文章,开英国报纸副刊的先河。

2、明确新闻报道的原则:解释、简洁、清晰。根据读者需求不断改进报纸的内容和版面。

3、坚持独立原则和报业集团化经营管理。

这些特点是《每日邮报》成功的原因,也标志英国报业现代化的完成。

1903年11月2日,《每日镜报》,售价一便士,妇女性的报纸

? 一开始,报纸的销路很不理想,每周倒贴1500英镑。

? 总编辑萨特很快明查暗访摸清了市场不畅的原因。原来读者

们一致认为《每日镜报》的价格与内容相比,略显得高了些。于是萨特向北岩建议,将《每日镜报》改为妇女们喜欢的画报,同时把价格降为半便士。

《泰晤士报》的第二次巅峰(1908年北岩接手)

? 19世纪后期,英国产生大量新兴报纸,而《泰晤士报》墨守陈规导致发行量下降,直到1908年被北岩报团买下。

? 北岩任命道森为主编,全力革新,使《泰晤士报》起死回生,发行量由3万份上升到31万份,开始《泰晤士报》的第二次巅峰时期。

(四)路透社的发展

?

1851年,路透在伦敦创办路透社,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通讯社之一

主要业务以提供金融信息产品为主新闻信息为辅,它先是商业资讯社,其次才是新闻通讯社

1858年之前说服《广告人晨报》的总编,使其成为他的订户,之后《每日电讯报》、《标准报》、《先驱晨报》等另外六家报纸都成为他的订户,最后,《泰晤士报》也成为他的订户,开始获得长足的发展 报道原则:“迅速、准确、客观、公正”

二战以后,英国路透社股东除了英国报联社和报业主联合会两家集体股东外,又吸收了澳大利亚新闻联合社和新西兰报联社入股,成了一家跨国公司 从政治上看,路透社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英国政府的影响,在英国进行殖民扩张时充当了舆论先驱,配合着英国的全球政策和外交政策

?

?

?

?

?

?

当前路透社的主要业务仍是金融信息,但媒体业务也是其四大业务板块之一,占8%,每年增长9%,是近年发展最快的部门

在互联网时代,路透社的媒体业务更注重如何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在技术上重视文字、图片和电视相结合的多媒体报道形式

?

(五)高级报纸与大众报纸自然划分的形成

? 在20世纪初,形成在便士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大众报纸”、沿袭传统的严肃风格的所谓“高级报纸”。

八、密尔新闻观

19世纪的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自由思想的集大成者 ? 他是19世纪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思想家 他从功利主义的立场出发,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他的《论自由》一书被认 为是世界新闻史上为自由 主义辩护并进行充分论证 的经典作品

?

?

(1)每个人在意识形态领域里,都应享有良心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发表意见的自由

(2)对于思想、意见是否正确的判断,密尔认为我们永远不能确信我们力图窒息的意见是谬误;即使我们确信,要窒息它也是一个罪恶

(3)对于不同意见,必须兼顾双方、无所偏重,仔细辨别冲突双方的理由,才能获得真理

(4)意见只要是正确的,它能够抵御试图压制它一切的努力。

?

? ?

九、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报团的形成与发展

? 早期报团:

? (一)北岩报团:1908年成立,拥有《每日邮报》、《每日镜报》、

《观察家报》、《泰晤士报》以及多种地方性报刊。

? (二)比维布鲁克报团:《每日快报》、《星期日快报》等,追求黄色刺激。

? (三)罗瑟米尔报团:1922年,罗瑟米尔的“报业联合公司”取得北岩大部分报纸的所有权。

? 主要报团近况

新闻集团:基思?¤鲁伯特?¤默多克,在英国控制的媒介有

《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今日报》、《太阳报》、《世界新闻》等全国性及地方性报纸三十余家,占英国报业总发行量的三分之一,还有英国天空广播公司40%的股份和路透社的部分股权。

鲁伯特·默多克

?

?

由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担任新闻集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The News Corporation Limited)官 1931 年3 月11 日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 。控股电视、电影、书籍、杂志、网络以及报纸等多种产业,一共拥有175种报纸、5家杂志和23家电台,电视网横跨南北美洲、大洋洲、欧洲和亚洲。(净资产超过400亿美元。默多克的个人财产已超过110亿美元)

家庭:默多克三次结婚,共有子女6个,现任妻子为华裔女子邓文迪。

新闻集团

? 新闻集团已经覆盖了所有的媒体领域

? 在英国,40%的报纸都由他控股,6张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其

中包括《泰晤士报》、《每日电讯》、《镜报》、《卫报》等日总发行量达到2500万份; ? 在澳大利亚,控制2/3的报纸。

? 在美国,它拥有21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福克斯网络和35家电视台,占全美电视台总数的40%;

新闻集团的发展历程:

? 新闻集团的前身是澳大利亚新闻有限公司

? 1954年,默多克接管阿德雷德市出版的《新闻报》,并于

1964年出版了澳大利亚第一份全国性日报—《澳大利亚人报》,开始了新闻集团最早的报纸业务。

海外扩张

? 60年代后期,新闻有限公司开始向海外市场发展,首先收购

了英国的《世界新闻》,然后又买下了英国的《太阳报》。 ? 70年代新闻有限公司开始进入美国新闻业,先后买下了《圣安东尼奥新闻和快报》,《纽约邮报》,《波士顿先驱报》等多家报纸。

投资电视产业

? 70年代末,为扩大业务范围,首先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墨尔

本两地投资电视产业。公司业务逐渐遍及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为更好的管理和协调公司日益扩大的业务,默多克于1979年成立了新闻集团。

80年代:新闻集团全球业务拓展的重要奠基阶段

? 在英国收购了著名的《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以及世界上最大的英文图书出版公司之一的哈珀·柯林斯出版社。

? 接着进入美国电影电视市场:1985年,默多克买下了美国的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看重的是福克斯电视台 ),于1987 年组建了全美第四大电视网— 福克斯电视网,由此开始了电视市场的大规模投资。

? 90年代新闻集团的业务已地跨澳大利亚、欧洲、美洲、非洲,在卫星

电视领域形成了霸主地位;

? 2005年7月,宣布斥资5.8亿美元收购MYSpace(2003年成立),它是一家比较有名的社交网络。(该网站在去年6月被转卖给网络广告公司

Specific Media时,其价值仅为3,500万美元。)

? 2007年5月1日,默多克打算以每股60美元共计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道琼斯集团,当年8月1日双方达成协议,完成了这一收购。

进入亚洲市场

? 90年代中后期,新闻集团的战略性投资逐渐聚焦于最有潜力

的媒体市场—亚洲。

? 星空传媒(Star Group Limited)是默多克新闻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亚洲首要的多平台媒体内容和服务供货商。公司于1991年成功把卫星电视引进亚洲。

? 目前,星空传媒在亚洲已有超过40个电视频道,以7种语言

向亚洲53个国家和地区共3亿人口播出娱乐、体育、电影、

音乐、新闻、纪录片等节目,每周有1.73亿人收看。

? 星空传媒的主要品牌包括:Star Movies;Star World(卫视合家欢);亚洲音乐电视品牌…… ? 是凤凰卫视第三大股东(17.64%)

? 评价:西方主流媒体对默多克评价毁誉参半,主要集中在两

个问题上:首先是默多克对商业利益无止境的追求。另一个原因是他淡化意识形态,积极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努力在华拓展业务。

? 观看视频:窃听风暴 默多克成“全民公敌”

? ? ? ? ? ? ? ? ?

(二)镜报报业公司

(三)快报报业公司:《每日快报》等 (四)联合报业公司 (五)汤姆森集团公司 (六)皮尔逊·朗曼公司:《金融时报》、《金融周报》、《金融新闻》和四十多家地方报纸以及大批出版物等 (七)合众报业公司 (八)电讯报业公司

(九)卫报和曼切斯特新闻晚报公司

(十)报业出版公司:《独立报》、《星期日独立报》

十一、英国广播电视业的诞生与发展

? (一)独家垄断时期

BBC的产生与发展:权威的形成

1922年马可尼公司联合西方电器公司等五家无线电企业组建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有赢利目标的企业。后来政府组建收听委员会,决定采用公共企业的形式经营,既独立于政府,又不以赢利为目的。1927年,正式改组为公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享有皇家特许经营权。

1、BBC管理方式

? BBC虽然是接受英国政府财政资助的公营媒体,但其管理却是

由一个独立于政府以外的12人理事会负责,并且通过皇家宪章保障其独立性。理事会以公众利益的信托人的身份管理BBC,他们都是社会上有名望的人士,包括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和英格兰的首长,由政府提名,国王任命任委。 2、收入来源

? 第一,执照费收入,40%左右 。

? 第二,BBC商业控股公司,50%以上。

? 第三,来自于BBC全球服务,其中主要是政府拨款(大约2.01亿) 。

(二)“双头垄断”时期

? 1954年6月,议会通过《电视法案》,允许经营商业电视台。因新组建的独立电视局管理,BBC独占经营电视业的局面被打破。独立广播公司伦敦电视台于1955年成立,1973年又成立了私营的伦敦广播公司。

? 这种格局被称为 BBC和IBA(独立广播局)的“双头垄断”。

(三)竞争时代

独立广播剧与电缆电局被独立电视委员会(ITC)与无线广播局(RA)取代。

负责颁发许可证、制定相关的行政法规和监督其执行。

十二、英国新闻传播业目前的格局

? (一)媒介集团 ? (1)英国天空广播公司 ? (2)NTL公司

? (3)英国独立电视公司(ITV)

(二)报纸

? 目前,英国共有10份全国性日报、10份全国性星期天报和1300多份地区性报纸。每周在英国销售的报纸多达1.6多亿份,分摊到5800万英国人手上,平均每人每周购买报纸近2.8份。

? 竞争激烈:扩版增版,越办越厚;营销力度不断加大;价格战烟硝弥漫

? ? ?

《泰晤士报》(1785):老牌大报,“历史记录报”,是全球最负声望的大报之一

《每日电讯报》(1855):“英国最畅销的质报”,英国历史上唯一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的大报。该报是一份典型的综合性大报,版面众多,内容丰富。

《金融时报》(1884):著名的全球化财经报纸,以权威的政经新闻和深刻的分析评论见长,44万份的发行量中,3/4在英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该报近年来在网络方面投下巨资,为客户提供网络咨询服务。2002年5月网站开始收费,当年第4季度首次盈利。2003年9月在香港创办亚洲版,并推出中文网站,重点瞄准中国市场。

? 《太阳报》(1969):走通俗路线,以娱乐、体育、色情、揭丑取

胜,编辑方针大胆泼辣,炒作手法花样百出,发行量居英国日报之首。(夜总会里揭名人丑态;体育采编60人,占1/5;隐形调查深挖内幕;“三版女郎”成招牌菜)

? 《地铁报》(1999):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免费报纸,将自己定位于“20分钟”报纸,意为让读者在20分钟内读完。(编辑质量、发行网络、广告营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gv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