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历史唯一Stanford材料博士,一个拼命三郎的PhD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更新时间:2023-09-14 11:19:01 阅读量: 初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交大历史唯一Stanford材料博士,一个拼命三郎的PhD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个人背景

推荐信: 交大科研老板、交大上课老师(也是我的小导师)、哈佛暑研老板、JHU上课老师

文章:一篇1作JMCA(影响因子8.9),三篇4-5作,一次美国会议报告 材料专业课成绩:89.6;所有课:86;JHU交换成绩:3.95/4 TOEFL:108(口语26);GRE:160+170+4.5

上海交大材料学院国际化试点班(全英文授课),致远工科荣誉计划

世毕盟留学:www.gguconsulti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申请结果

斯坦福材料PhD(上海交大材料学院历史首例);哈佛材料PhD;康奈尔大学材料PhD;芝加哥大学分子工程PhD;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PhD

前言

GRE单词书《再要你命三千》的作者琦叔说“生无所息,对于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意味着的是生命中永远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如果你想要更多体验,如果你想要多实现,那就必须永不停息地去奋斗。每当我累了,倦了,厌了,心情不好了,羡慕同学舌尖上的中国了,嫉妒别人出去玩耍了,我会暗暗对自己说’生无所息’。如果想在未来获得更美好的体验,当下的你只能选择默默奋斗。“我觉得这段话放在各行各业都是对的。

一、目标清晰,大一决定读博

我的导师常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明确未来的目标比一味忙碌做事更重要。” 我和许多热爱化学的同学一样,中学期间就开始自行购买仪器和试剂在家中尝试做实验。实验带来的乐趣让我爱上了科研。进入大学前的暑假听闻材料学院的传奇学姐本科发表三篇一作文章、夺得全国挑战杯特等奖并前往美国读博的故事,对实验室更充满了憧憬,于是在大一上学期就进入材料学院的实验室学习。我渐渐发现,在实验中探索发现的过程比课堂上单向接受理论知识的过程更有趣,聆听大牛的讲座比重复课本上的习题收获更多。我大一时就以许多材料领域的国际知名教授为自己的偶像,凡有他们出席的会议、讲座一

世毕盟留学:www.gguconsulti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定去参加。这其中就有我日后的交大导师,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科研精神和谦逊为人的态度让我觉得未来当一个教授是很酷的事情。于是我坚定了从事科研的决心,希望追随导师的人生轨迹,争取去美国读博。

二、申请概览

申请PhD需要准备的东西不外乎以下四点,他们的重要性排序是“推荐信>科研>=成绩>>GRE/TOEFL”,我很感激在和世毕盟以及学长学姐的交流中很早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在大二就开始物色推荐人。 科研和成绩孰轻孰重不好说,但如果申请PhD的话不能有一项瘸腿。想要科研方面不瘸腿,就至少要有一篇文章发表,哪怕是挂名的或是中文期刊也行;成绩方面就是学积分高于85。但是海外经历+推荐信可以逆天改命、弥补科研和成绩方面的劣势。

比如国际大牛老板在推荐信中极高的评价+科研细节描述相当于一篇顶刊/顶会一作,再比如海外学校几乎满绩的交换成绩+任课老师的高评价推荐信,可以成为申请中很大的亮点,让我们在大陆本科申请者中stand out. 想要申到最好的学校,科研和成绩没有瘸腿之余必须至少有几项亮点,比如之前说的强推荐信,或是国际一流期刊/会议的一作文章,以及学积分90+/年级前几名。

前几年在清北学长的留学讲座中听过“成绩排年级第几就能申到美国大概第几名的学校”,可是我的国内成绩未达前20%,却依旧有不错的结果,这是因为时代变了。我的导师在分享他二十年前申请到哈佛博士的经验时说,那个时候大家什么都没有,只要比成绩就好了。但是近五年兴起了海外暑期科研,近

世毕盟留学:www.gguconsulti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两年又兴起了海外学期交换,这两者被美国学校的认可度都大于单纯的“国内成绩优等生”。之前说在PhD申请中科研的重要性略微大于成绩 ,科研方面也主要指在英文主流期刊发表文章,因为这是对全世界普适的标准,而对于中国教育体系尚不很熟悉的美国招生官,不敢冒险录取一个仅有国内优异成绩单的学生。

英语成绩虽然是申请中最不重要的一项,但在申请材料中体现自己的英语能力是很重要的。包括我的暑研老板在内的很多教授根本不知道GT总分是多少;GT的作用可能主要在于小秘第一轮筛掉明显不合格的申请者。但是英语能力不是一个简单的GT成绩可以证明的,这点我的暑研博士师兄和我强调过,考了很高的GRE并不会为申请加分,相比之下证明语言能力的托福稍微重要一点点,最重要的肯定是教授在推荐信中对你英语能力的认可。我的暑研老板曾在闲聊时夸我口语沟通毫无障碍,我猜他也把这点写进了推荐信;他还特别嘱咐我提醒交大给我写推荐信的老师,一定要说明我的材料专业课都是全英文授课的,这样对申请有帮助。除了推荐信,自己的文书材料也不能给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丢脸,强烈建议用Grammarly软件查一遍拼写语法错误,也让GGU和周围学长学姐/同学帮忙多改几次。我还把在JHU上写作课的习作上传到网申系统的writing sample部分,来证明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如何做好科研

科研是我申请中比较有优势的一点,勤奋做实验+频繁向导师汇报是做科研最重要的两点,另外社交能力、运气和选好导师、方向也很重要。好好把握寒暑

世毕盟留学:www.gguconsulti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假整块时间留校做实验,这样容易出成果。如果想出国读PhD的话,发一作文章就是本科科研的目的。

在实验上我是个“拼命三郎”,每天上完课就去实验室做实验到深夜,不到睡觉时间几乎不在寝室出现。我最喜欢在周末做实验,因为那时候可以“独享”实验仪器。我始终记得曾获全国“挑战杯”特等奖的材料学院传奇学姐的话,“当你选择了一项事业,总要放弃一些东西”。每个寒暑假我都留校做实验,保持和研究生一样10天左右的假期长度,因为家在南京离上海很近,春节往往是最后几个回家,最早几个来实验室的。学期中杂事太多,没法全神贯注地做科研,而寒暑假恰恰是冲刺好数据和文章、奠定你在老板心中地位的好时机。所以很遗憾,大学四年我竟然一次都没有旅游过。通过长时间积累,大三下学期我终于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影响因子8.867)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并获得上海市“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在暑研时一个博后师姐曾惊叹为什么我学一门新手艺这么快,实验出好结果的概率都比她高了。其实背后的真相是我每天做10+小时实验,周末也不休息,加起来的工作时间估计是她的两倍,当然更有机会出好结果呀。

频繁向导师汇报可以督促自己勤做实验,并及时解决问题,不让课题停滞或跑偏。我的小导师曾让我帮着师兄多把控把控课题走向,说他经常在一个不重要的小胡同里钻很久。其实不完全是我对科学问题的直觉强,而是我擅于明确并执行导师的意图。把每周组会上导师的质疑和建议全做一遍实验,来证明导师

世毕盟留学:www.gguconsulti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if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