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3份集锦》河北省秦皇岛市2020高考化学调研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25 15: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室温下,用0.100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均为20.00mL0.100mol·L?1的HCl溶液和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20.00mL

C.V(NaOH)=20.00mL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

D.V(NaOH)=10.00mL时,醋酸中

c(Na+)>c(CH3COO-)>c(H+)>c(OH-)

2.有一种线性高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高分子由4 种单体(聚合成高分子的简单小分子

)缩聚而成

B.构成该分子的几种羧酸单体互为同系物

C.上述单体中的乙二醇,可被O2催化氧化生成单体之一的草酸

D.该高分子有固定熔、沸点,1mol上述链节完全水解需要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5mol

3.以下是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示意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气体是NH3,B气体是CO2

B.把纯碱及第Ⅲ步所得晶体与某些固体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混合可制泡腾片

C.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75%乙醇可消杀病毒、细菌

D.Na2S具有还原性,可作废水中Cu2+和Hg2+的沉淀剂

5.Garnet型固态电解质被认为是锂电池最佳性能固态电解质。LiLaZrTaO材料是目前能达到最高电导率的Garnet型电解质。某Garnet型可充电锂电池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反应方程式为:Li x C6+Li1-

x LaZrTaO LiLaZrTaO+6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a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LiLaZrTaO固态电解质起到传导Li+的作用

C.充电时,b极反应为:LiLaZrTaO -xe-=xLi++Li1-x LaZrTaO

D.充电时,每转移xmol电子,a极增重7 g

6.常温时,改变弱酸RCOOH溶液的pH,溶液中RCOOH分子的物质的量分数δ(RCOOH)随之改变,0.1mol/L 甲酸(HCOOH)与丙酸(CH3CH2COOH)溶液中δ(RCOOH)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δ(RCOOH)=

-

c(RCOOH)

c(RCOOH)+c(RCOO)

A.等浓度的HCOONa和CH3CH2COONa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较:前者>后者

B.将等浓度的HCOOH溶液与H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OH)+2c(H+)>c(OH-)+c(HCOO-) C.图中M、N两点对应溶液中的K w比较:前者>后者

D.1mol/L丙酸的电离常数K﹤10-4.88

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性质实际应用

A SO2具有漂白性SO2可用于食品增白

B SiO2熔点高SiO2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

C Al(OH)3具有弱碱性Al(OH)3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D Fe3+具有氧化性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A.A B

.B C.C D.D

8.在抗击“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大量防护和消毒用品投入使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氯泡腾片和酒精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的消毒原理相同

B.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为生产防护服的主要原料,二者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真丝织品和棉纺织品可代替无纺布生产防护口罩,二者均可防止病毒渗透

D.保持空气湿度和适当降温可减少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二者均可防止病毒滋生

9.室温下,向20.00 mL 0.1000 mol·L?1盐酸中滴加0.1000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已知lg3=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选择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可减小实验误差

B.用移液管量取20.00 mL 0.1000 mol·L?1盐酸时,移液管水洗后需用待取液润洗

C.NaOH标准溶液浓度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因此需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标定时采用甲基橙为指示剂

D.V(NaOH)=10.00 mL 时,pH约为1.5

10.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的是

A.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B.A1(OH)3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C.浓H2SO4中加入过量Cu片,加热D.Ca(C1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11.下图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过滤、萃取、蒸发B.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12.将a mol钠和a mol铝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1,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82a/(46a+m)% B.8200a/(46a+2m) % C.8200a/(46a+m)% D.8200a/(69a+m) %

13.联合制碱法中的副产品有着多种用途,下列不属于其用途的是

A.做电解液B.制焊药C.合成橡胶D.做化肥

14.某可充电钠离子电池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势较低的电极反应式为:Fe[Fe(CN)6]+2Na++2e-=Na2Fe[(CN)6]

B.外电路中通过0.2 mol电子的电量时,负极质量变化为2.4 g

C.充电时,Mo箔接电源的正极

D.放电时,Na+从右室移向左室

1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与大量排放硫、氮氧化物有关

B.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青铜器、铁器的保存

C.国产大飞机C919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乙烯加聚后得到超高分子量的产物可用于防弹衣材料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Ⅰ.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

(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处理母液的两种方法:

①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目的是使____循环利用。

②向母液中____并降温,可得到NH4Cl晶体。

Ⅱ.某化学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以NaCl、NH3、CO2和水等为原料以及如图所示装置制取NaHCO3,然后再将NaHCO3制成Na2CO3。

(3)装置丙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_;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______、洗涤、灼烧。

(4)若灼烧的时间较短,NaHCO3将分解不完全,该小组对一份加热了t1 min的NaHCO3 样品的组成进行了以下探究。

取加热了t1min的NaHCO3样品29.6g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曲线c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____

___mol。

(填离子符号);该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mol、

(M)是常用的消炎解热镇痛药。其合成路线如下:

17.对乙酰氨苯酚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进行反应①的实验时添加试剂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E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分子式为C6H6NO b.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遇到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d.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和盐酸反应

(4)已知与的性质相似,写出一定条件下M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满足下列条件的M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种。

①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②苯环上连有-NH2;③属于酯类物质。

(6)N-邻苯二甲酰甘氨酸()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工业上以邻二甲苯和甘氨酸(NH 2-CH 2-COOH)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制取该化合物,请参照上述流程的相关信息,写出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钴的化合物在工业生产、生命科技等行业有重要应用。

(1)Co 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Co 的第四电离能比Fe 的第四电离能要小得多,原因是___。

(2)Fe 、Co 均能与CO 形成配合物,如Fe (CO )5、Co 2(CO )8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图1中1molFe (CO )5含有__mol 配位键,图2中C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___,形成上述两种化合物的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填元素符号)。

(3)金属钴的堆积方式为六方最密堆积,其配位数是___,钴晶体晶胞结构如图3所示,该晶胞中原子个数为___;该晶胞的边长为anm ,高为cnm ,该晶胞的密度为___(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列出代数式)g

·cm -3。

19.(6分)(1)O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H 2O VSEPR 模型名称为_____,立体构型为___。O 3____极性分子(填“是”或“不是”)。

(2)利用热化学法来测定晶格能是由Born 与Haber 首先提出来的,其实质是利用Hess 定律,构成一个热化学循环。

已知:Na (s )+

12Cl 2(g )= NaCl (s ) ΔH=-410.9 kJ·mol -1 107.7kJ/mol 496kJ/mol +121.7kJ/mol -349kJ/mol -2Na(s)Na(g)Na (g)NaCl(s)1Cl (g)Cl(g)Cl (g)2?→→??→→??

可知,Na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_____kJ·

mol -1;Cl-Cl 键键能为______kJ·mol -1;NaCl 晶格能为_____kJ·mol -1。

(3)高压下NaCl 晶体和 Na 或 Cl 2 反应,可以形成不同组成、不同结构的晶体,如图是其中一种晶体的晶胞(大球为氯原子, 小球为钠原子),其化学式为________。

(4)金属Na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称为体心立方堆积,晶胞参数为a nm,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列出计算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详解】

A. 0.100mol·L-1的HCl溶液和醋酸溶液,醋酸属于弱酸,存在电离平衡,所以起点pH较小的Ⅰ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A项错误;

B. 当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形成醋酸钠溶液,醋酸钠水解使溶液pH>7,所以pH =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20.00mL,B项错误;

C. V(NaOH)= 20.00mL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因为CH3COO-水解而消耗,所以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C项正确;

D. V(NaOH)=10.00mL时,生成的醋酸钠与剩余醋酸浓度相等,由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钠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中c(CH3COO-)>c(Na+)>c(H+)>c(OH-),D项错误;

答案选C。

2.C

【解析】

【详解】

A.该高分子由乙二醇、乙二酸、1,2-丙二醇、对苯二甲酸、丙二酸5种单体缩聚而成,故A错误;

B.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酸、丙二酸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

C.乙二醇可被02催化氧化生成草酸,故C正确;

D.高分子化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故D错误;

答案选C。

3.D

【解析】

【详解】

A.氨气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依据侯德榜制碱的原理: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析出碳酸氢钠,加热反应制备纯碱,所以气体A为氨气,B为二氧化碳,故A正确;

B.第Ⅲ步操作是过滤操作,通过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把纯碱及碳酸氢钠与某些固体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混合可制得泡腾片,故B正确;

C.第Ⅲ步操作是过滤操作,通过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所以需要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C正确;

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碳酸氢钠直接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固体,故D错误;

故选D。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NH4HCO3中含有植物生长需要的N元素,可用作氮肥,与其受热易分解的性质无关,A项错误;B.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常用于制光导纤维,与SiO2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B项错误;C.75%乙醇能杀菌消毒,利用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C项正确;

D.硫化钠与Cu2+和Hg2+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发生复分解反应,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没有体现还原性,D项错误;

答案选C。

5.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由电池工作原理图分析可知,电池工作放电时,Li+向b极移动,则b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xLi++Li1-x LaZrTaO+xe-=LiLaZrTaO,a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详解】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电池工作放电时,a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选项正确;

B.由电池工作原理图可知,LiLaZrTaO固态电解质起到传导Li+的作用,B选项正确;

C.电池充电时,b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LaZrTaO -xe-=xLi++Li1-x LaZrTaO,C选项正确;

D.充电时,a极为阴极,发生的反应为6C+ xe-+xLi+=Li x C6:每转移xmol电子,增重7x g,D选项错误;答案选D。

6.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当pH相同时,酸分子含量越高,电离平衡常数越小,酸性越弱,根据图像,当pH相同时,丙酸含量较高,则酸性较甲酸弱,所以等浓度的HCOONa和CH3CH2COONa两种溶液的pH,前者<后者,则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后者,A选项错误;

B.将等浓度的HCOOH溶液与H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

c(Na+)=c(HCOOH)+c(HCOO-),电荷守恒:c(H+)+c(Na+)=c(OH-)+c(HCOO-),两式相加减有c(H+)+c(HCOOH)=c(OH-),又溶液中c(H+)> c(HCOO-),则有c(HCOOH)+2c(H+)>c(OH-)+c(HCOO-),B选项正确;

C.因为温度均为常温,所以M、N两点对应溶液中的K w相等,C选项错误;

D.pH=4.88时,溶液中c(H+)=10-4.88mol/L,丙酸分子的分布分数为50%,则c(CH3CH2COOH)=0.05mol/L,

所以

()()

()

+- 4.88

32 4.88

32

c H c CH CH COO100.05

K=10

c CH CH COOH0.05

-

-

?

==,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A、SO2有毒,对人体有伤害,不能用于食品加工,故说法错误;

B、SiO2是原子晶体,熔点高,因此可以作耐高温仪器,故说法正确;

C、胃酸的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表现弱碱性,可以中和胃酸,因此用于胃酸中和剂,故说法正确;

D、铜和Fe3+发生反应,即2Fe3++Cu=Cu2++2Fe2+,故说法正确。

8.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二氧化氯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病毒氧化变质而失去生理活性,因而具有杀菌消毒作用,而酒精则是由于其使蛋白质脱水发生变性而消毒,因此二者的消毒原理不相同,A错误;

B. 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都是高聚物,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正确;

C. 真丝织品和棉纺织品的空隙大,具有很好的渗透性,不能阻止病毒渗透,因此不能代替无纺布生产防护口罩,C错误;

D. 保持空气湿度和适当降温不能阻止病毒滋生,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9.C

【解析】

【详解】

A.根据突变范围选择合适的指示剂,要求指示剂的指示范围与突变范围有重叠,所以选择变色范围在pH 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可减小实验误差,A正确;

B. 移液管水洗后需用待取液润洗,这样不改变盐酸的浓度,可减小实验误差,B正确;

C. 甲基橙的指示范围是3.1~4.4,甲基红的指示范围是4.4~6.2,二者差不多,而甲基红的指示范围与突变范围重叠更大,更能降低误差,因此应该使用甲基红,C错误;

D. V(NaOH)=10.00 mL时,HCl过量,反应后相当于余下10mL的HCl,溶液为酸性,溶液中

c(H+)=0.1?mol/L10.00?mL

30.?00?mL

=

1

30

mol/L,所以溶液pH=-lgc(H+)=-lg1+lg30=1.5,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0.A

【解析】

【详解】

A. 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反应产生FeSO4,Fe是固体物质,不能进入溶液,故所得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A符合题意;

B. A1(OH)3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反应产生NaAlO2和H2O,反应所得溶液中含过量NaOH和产生的NaAlO2两种溶质,B不符合题意;

C. 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反应产生的CuSO4和过量的未反应的H2SO4,C不符合题意;

D. 反应后溶液中含有HClO和Ca(HCO3)2两种溶质,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11.A

【解析】

【分析】

蒸馏烧瓶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的分离或难挥发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普通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固体和液体;分液漏斗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或分离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混合物;蒸发皿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以此来解答。

【详解】

蒸馏烧瓶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的分离或难挥发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即蒸馏;

普通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固体和液体,即过滤;

分液漏斗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或用来分离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混合物,即分液或萃取;

蒸发皿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即蒸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kb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