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3份集锦》拉萨市2020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20 22:1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以石墨为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

通电

Cl2+H2↑+2OH—

B.CuC12溶液中加入氨水:Cu2++2OH- Cu(OH)2↓

C

.KI溶液中滴入稀硫酸,空气中振荡:4H++4I-+O2 2I2+2H2O

D.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NH

4

++OH-NH

3↑+H2O

2.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2SO4、NaCl、(NH4)2SO4、NH4Cl四种溶液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

A.AgNO3B.NaOHC.BaCl2D.Ba(OH)2

3.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4.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4H m 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1 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时,最多消耗6 mol O2

B.当m=6时,该有机物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

C.当m=8时,该有机物不一定能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

D.当m=10时,该有机物不一定是丁醇

5.从薄荷中提取的薄荷醇可制成医药,薄荷醇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薄荷醇分子式为C10H20O,它是环己醇的同系物

B.薄荷醇的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薄荷醇在Cu或Ag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能被O2氧化为醛

D.在一定条件下,薄荷醇能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和聚合反应

6.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度加大的是()

A.加热

B.不能稀硫酸而用浓硫酸

C.往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

D.不能铁片而用铁粉

7.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螺环烃X,

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图中的连线表示化学键)。下列关于X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B.生成lmolC5H12至少需要4molH2

C.X与乙烯含有相同的官能团,可发生氧化反应

D.充分燃烧等物质的量的X和甲烷,X消耗氧气较多

8.在实验室中进行分液操作,下列仪器中一定需要的是

A.锥形瓶B.分液漏斗C.玻璃棒D.温度计

9.在强酸性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Mg2+、SO42-、Cl-B.Na+、Cu2+、SO42-、NO3-

C.Na+、K+、OH-、Cl-D.Ba2+、HCO3-、NO3-、K+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油和鸡蛋清水解都能生成氨基酸

B.乙酸乙酯与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

C.丙烯分子中最多有8个原子共平面

D.用碳酸钠溶液可以区分乙醇、乙酸、苯和硝基苯四种有机物

1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H3)2C=CH2的名称为2-甲基-1-丁烯

B.丙烷的二氯代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

C.苯分子的碳碳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CH3-CH=CH-C C-CH3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12.表中对于相关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选项纯净物混合物碱性氧化物非电解质

A 液氯漂白粉Al2O3CO

B 醋酸浓硫酸Na2O2乙醇

C 碱石灰盐酸K2O Cl2

D 胆矾水玻璃CaO SO2

A.A B.B C.C D.D

13.已知当NH4Cl溶液的浓度小于0.1mol/L时,其pH>5.1。现用0.1mol/L的盐酸滴定l0mL0.05mol/L

的氨水,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量应是()

A.10mL B.5mL C.大于5mL D.小于5mL

1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Ca2+1s22s22p63s23p6B.O2-1s22s23p4

C.Cl-1s22s22p63s23p6D.Ar 1s22s22p63s23p6

15.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

如下图所示。

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H2O中H—O键O2中O=O 键H2中H—H键H2O2中O—O键H2O2中O—键能kJ/mol 463 496 436 138 463

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2 mol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总反应为2H2O2H2↑+O2↑

B.过程I吸收了926 kJ能量

C.过程II放出了574 kJ能量

D.过程Ⅲ属于放热反应

16.满足分子式为C3H6ClBr的有机物共有( )种

A.3种B.4种C.5种D.6种

17.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有()组

X Y Z

①NaOH溶液Al(OH)3稀硫酸

②KOH溶液Na2CO3稀盐酸

③CO2Na2O2H2O

④AgNO3溶液Cu 稀硫酸

A.1B.2C.3D.4

18.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

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

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19.(6分)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HOCH2CH(OH)CH3]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A.加成→消去→取代B.取代→消去→加成

C.消去→加成→水解D.消去→加成→消去

20.(6分)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

①温度②压强③催化剂④浓度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A.①②③④⑤B.⑤C.①④D.①②③④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2:3:2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如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min

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

乙醇-117.0 78.0 0.79

乙酸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83.6 77.5 0.90

浓硫酸(98%)――338.0 1.8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溶液时,加入这三种物质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吸收部分乙醇

B 中和乙酸

C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析出

D 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4)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

(5)步骤③中B试管内的上层物质是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6)步骤④中分离操作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可选用的干燥剂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 生石灰

B NaOH固体

C 碱石灰

D 无水Na2SO4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下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1)在①~⑩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⑨元素有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3)⑩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

(4)⑤的氢化物与⑦的氢化物比较稳定的是_____,沸点较高的是_____(填化学式)。

(5)上述所有元素中的基态原子中4p轨道半充满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4s轨道半充满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23.(8分)(1)31G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种与OH-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

①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

②肼能与硫酸反应生成N2H6SO4。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的晶体内不存在

__________(填标号)

a. 离子键

b. 共价键

c. 配位键

d. 范德华力

③图1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4个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见图2),分子内存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键予以识别。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CF4

b. NH4+

c.CH4

d. H2O

(3)最近发现,只含C、Mg和Ni三种元素的某种晶体具有超导性。该晶体的一个晶胞如图3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4.(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kJ/moL、497kJ/mol

。N2 (g)+ O2 (g)=2NO(g)

?H=+180.0kJ/moL。则相同条件下破坏1molNO中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_____kJ.

(2)25℃时,pH=5的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c(H+)=_____mol/L。

若加入少量NaOH固体,则溶液中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25℃下,向某Na 2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其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分数(ψ)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

①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3-、CO32-____(填“能”或“不能”)大量共存。

②pH=12时,Na2CO3溶液中物料守恒关系为______。当pH=7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主要为_________。

③反应的CO32-+H2O HCO3-+OH-的平衡常数Kh=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A、缺少Mg2+和OH-反应,Mg2++2OH-=Mg(OH)2↓,故A错误;B、NH3·H2O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写,应是Cu2++2NH3·H2O=Cu(OH)2↓+2NH4+,故B错误;C、I-容易被氧气氧化成I2,反应方程式为4I-+O2+4H+=2I2+2H2O,故C正确;D、缺少HCO3-+OH-=H2O+CO32-,故D错误。2.D

【解析】试题分析:A.AgNO3与四种物质均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鉴别,A错误;B.NaOH只能与硫酸铵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不能鉴别,B错误;C.BaCl2与硫酸钠和硫酸铵均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C错误;D.Ba(OH)2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氯化钠不反应,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氨气,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实验现象各不相同,可以鉴别,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鉴别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图示可以分析,该有机物的结构中存在3个碳碳双键、1个羰基、1个醇羟基、1个羧基。A选项正确。答案选A。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1mol C4H10O完全燃烧即m=10时,耗氧量最大,最多消耗O26mol,选项A正确;

B.当m=6时,分子式为C4H6O,也不可能为酚,该有机物遇到FeCl3溶液不显紫色,选项B不正确;

C.当m=8时,分子式为C4H8O,该有机物可以为烯醇、环烷醇或酮等而不是醛时,不能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选项C正确;

D.当m=10时,分子式为C4H10O,该有机物可以为醚,不一定是丁醇,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5.A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薄荷醇分子式为C10H20O,它是环己醇的同系物,A正确;B. 薄荷醇的分子中不存在苯环和碳碳双键,不可能有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B错误;C. 薄荷醇在Cu或Ag做催化

剂、加热条件下能被O2氧化为酮,得不到醛,C错误;D. 分子中只有羟基,薄荷醇不能发生聚合反应,D 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

6.B

【解析】

【详解】

A.加热时,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选;

B.不用稀硫酸,改用浓硫酸,与Fe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氢气,故B选;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选;

D.铁片改用铁粉,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D不选;

故选B。

7.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难度较小。

详解:A.X分子中中心的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不可能是平面结构,故错误;B.该物质分子式为C5H4,所以与氢气加成生成lmolC5H12,至少需要4mol氢气,故正确;C.根据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分析,该分子中除了中心的碳原子外,其余的碳原子都要形成一个碳碳双键,与乙烯含有相同的官能团,能发生氧化反应,故正确;D.充分燃烧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和甲烷,因为其碳原子个数多,所以消耗氧气较多,故正确。故选A。

点睛:烃类物质燃烧时,烃种碳氢原子数越大,燃烧等物质的量物质时耗氧量越大。燃烧等质量的烃时,含氢量越高,耗氧量越大。

8.B

【解析】

【分析】

进行分液操作需要的仪器有锥形瓶、分液漏斗、铁架台等。

【详解】

在实验室进行分液操作时需要的仪器有锥形瓶、分液漏斗、铁架台等,其中的锥形瓶是接收仪器,可用其他的仪器来代替锥形瓶,则分液操作一定需要的是分液漏斗,故选B。

答案选B。

9.A

【解析】分析:在溶液中如果离子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结合离子的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以及发生的反应分析判断。

详解:A. K+、Mg2+、SO42-、Cl-在酸性溶液中不反应,且均是无色的,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

B. Cu2+在溶液中显蓝色,不是无色,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 OH-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 HC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答案选A。

10.D

【解析】A.食用油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而鸡蛋清是蛋白质,水解能生成氨基酸,故A错误;B.乙酸乙酯只能发生水解反应,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乙烯为平面结构,故丙烯分子中至少有6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由于单键可以旋转,故甲基上的1个氢原子也可能在这个平面内,故丙烯分子中最多有7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故C错误;D.苯和硝基苯均不溶于水或水溶液,其中苯的密度比水小,而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乙醇能与水混溶不分层,碳酸钠溶液可以和乙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体,故D正确;答案为D。

11.B

【解析】

【分析】

A、烯烃命名时应选择含有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做主链;

B、丙烷的一氯代物有2种,二氯代物有4种;

C、苯分子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D、乙炔为直线型结构,乙烯为平面型结构,-C≡C-和决定了6个C原子共面。

【详解】

A项、(CH3)2C=CH2的主链有3个碳原子,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甲基,名称为2-甲基-1-丙烯,故A错误;B项、丙烷分子有2类氢原子,一氯代物有1—氯丙烷和2—氯丙烷2种,二氯丙烷有1,1—二氯丙烷、1,2—二氯丙烷、1,3—二氯丙烷和2,2—二氯丙烷4种,故B正确;

C项、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故C错误;

D项、CH3-CH=CH-C C-CH3分子中碳链空间结构为平面型,如图所示或

,乙炔为直线型结构,-C≡C-决定了3、4、5、6号4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乙烯

为平面型结构,决定1、2、3、4号4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而3、4、5、6号4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3、4号两个C原子已经在平面上,因此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上,则6个C原子共面,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有机物命名的原则、同分异构体的推断和有机物共面的判断方法是解答关键。

12.D

【解析】

【详解】

A. 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A错误;

B. Na2O2属于过氧化物,B错误;

C. 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

D. 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D。

【点睛】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13.C

【解析】

【详解】

当盐酸与NH3·H2O恰好完全反应,n(HCl)=n(NH3·H2O),解得消耗盐酸的体积为5mL,此时溶液中

c(NH4Cl)=<0.1mol·L-1,溶液的pH>5.1,而甲基橙变色范围是3.1~4.4,因此溶液不能变色,

还需继续加入盐酸降低pH,因此最终消耗盐酸的量大于5mL,故C正确;

答案选C。

14.B

【解析】

分析:主族元素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时,核外电子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改变;主族元素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时,核外电子数和最外层电子数改变,但电子层数不变。

详解:A、钙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成钙离子,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所以钙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A正确;

B、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氧原子得2个电子变成氧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由6个变成8个,所以氧离子核外有10电子,B错误;

C、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氯原子得一个电子变成氯离子,最外层由7个电子变成8个电子,所以氯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C正确;

D、氩是18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D正确。

答案选B。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sl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