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 第一课 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j

更新时间:2024-05-11 04: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课 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P20—40

[△(1)本课共有5个考点,1A4B,其1、2、3、5考点较为重要 (2)教材变动不大] 考点有:

△1、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 △2、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B]

△3、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国民经济的信息化[B] 4、经济增长的统计指标:GDP[A] △5、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B]

一、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 P21—23 消费资料

1、财富的范围 生产资料 此外,大自然中的土地?? △2、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或社会生产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

(1)社会生产始终是一国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 (2)社会的存在要以社会生产为基础 ..(理解吗?) (3)社会的发展也要以社会生产为基础 ..(怎样理解?)

[注:A、科技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B、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C、今天的农村土地等方面改革]

二、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B] P24—31 1、社会生产需要哪些基本要素呢? ①劳动者的劳动

②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③资本 ④经营管理 ⑤科学技术

2、这些基本要素各自的地位、作用、特征等

1 劳动者的劳动

a劳动者的劳动始终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

(小问题: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主要借助于手工工具进行生产的时代,社会财富的获取主要依靠什么?而在社会生产力逐渐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以后,什么劳动及劳动者什么能力和素质越来越重要? )

b无论在什么时代和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始终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性要素。 ...... c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与质量 D、充:关注人才

2 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a土地——广义的概念 (包括土地、水源、森林、矿藏等在内的自然资源) b土地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为什么?)。 .... c土地要素具有不可再生性特征 D、充:18亿亩耕地红线 3 资本 P30

a在现代社会生产中,资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b资本“三态”——货币形态、实物形态和商品形态。 (用于生产的货币)

4 经营管理 P30—31

A、经营管理的含义 (又称“企业家才能”) 对其他要素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要素

B、为什么说“经营管理也是现代社会生产的一个基本要素”? P30

a、对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b、影响社会生产的总体水平和质量 C、 充:管理出效益,管理也是生产力 △ 5 科学技术 P31

①科技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 P31

②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表现在:

第一、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应用,并使产品的质量更高,性能更优。

第三、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清洁生产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地进行。

科技进步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突出,充分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充:邓、江讲话及17大报告精神。

△三、新兴工业化道路和国民经济信息化[B] △三、新兴工业化道路和国民经济信息化[B] 1、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一般是指它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这样一个过程。

问题:1、中国的工业化任务是否已经完成? 2、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怎么走? 2、中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

3、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走的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国民经济信息化。 (1)传统的工业化的特征及突出问题

(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特征、标志等

传统工业化 以大量人力或资本的投入为特征。

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破坏为突出问题。 含义: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

化道路。 [注:A、不能颠倒“带动”“促进”相关表述 B、回答含义务必讲出特征 C、17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

新型工业化

特征:A、科技含量高 P35 (相关语言记忆并理解) B、经济效益好 P35(相关表述记忆并理解)

C、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 P35 (记忆并理解) D、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P35(记忆并理解) 在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国民经济信息化与工业化交融在一起。 ..A、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其本身也成为新型工业化的一个标志。 ......B、 什么是信息化 ?

[≠ 仅仅是工业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 C、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2带动 ○

信息化 工业化

1物质基础 ○

(促进)

密不可分、 缺一不可

D、总之,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 ,以工业化促进 ,才能真正加

快 的进程。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联动和互相促进,是中国最终 的必然选择。

四、经济增长的统计指标:GDP[A] 1、GDP、GNP的英文全称及中文名称。

2、一个国家的GDP,称为 ;一个地区的GDP称为 。 3、GDP的含义及其理解

(1)含义: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各个地区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 ..........(2)理解:

A、国土法≠国籍法

B、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物质生产部门 C、最终产品≠全部产品 D、≠仅仅是有形产品。

E、 GDP统计采用“不变价值”。 4、GDP指标的价值、作用。

(1)一国(或地区)GDP的总量,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2)人均GDP则反映一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

(3)此外,通过统计国民经济各部门创造的价值在GDP中所占比例的变化,还能反映出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5、GDP这一统计指标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你能列举两条以上GDP指标的不足吗?) 充:

6、绿色GDP的含义、绿色GDP指标的意义 参P9 《距离》 (1)含义

——是指用以衡量 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即在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称之为绿色GDP。

(2)运用绿色GDP指标的意义(略) 7、GDP ≠ GNP

△五、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B ] △1、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特别提醒:或经济增长的根本意义 或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或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 任何社会 ) ....2、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怎样才能真正实现? ..

△首先,要使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 (理解)

(问题:如何让成千上万的主体行为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 △其次,要让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1 政府的重要角色 P42 一方面 ○

另一方面

○2政府决策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性

A B

最后,要通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A、 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较大“落差”。

B、 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很好改变,不仅影响…….,也不利于…….. C、 因此……..目的……. 充:

六、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离不开社会积累 [B] 1、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2、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开了积累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1)积累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2)积累基金、积累率的含义

3、社会积累基金主要来源于三条渠道: 第一,政府的财政渠道。

第二,企业的利润留成。 存款 第三,居民的一部分消费基金的转化: 股票 ...4、积累基金的主要用途 债券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ig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