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MR检查方法及各序列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3-31 04: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头颅MR检查方法及各序列的应用

一、基本序列

1. 2D SE T1WI FSE T2WI 基本扫描序列,常规采集。

2. GRE T1WI,评价血管与神经病变与血管的关系,用于评价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病人。 3. GRE T2WI,评价微小出血的病变,如弥散性轴索损伤,脑梗死后出血、海绵状血管瘤等病变。

4. FLAIR,抑制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CSF,主要评价脑膜病变,如脑膜炎、脑膜癌病,脑白质病变,如脱髓鞘、脑白质病等。

5. MRA及MRV,评价颅内动脉系统及经脉系统,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静脉闭塞、发育性静脉畸形等。

6.SWI,评价发育性静脉畸形、出血等。 二、DWI和ADC信号异常的病变

表 1-1 DWI和ADC信号异常的病变

DWI高信号 ADC低信号 DWI、ADC高信号 急性/亚急性梗死

ADEM

DWI等、ADC高信号 慢性梗死 肿瘤坏死 颅咽管瘤 蛛网膜囊肿 血管性水肿

脓肿、MS、表皮样囊肿 静脉性梗死 CJD、病毒性脑炎

星形细胞瘤

CPM/EPM、弥散性轴索损伤 淋巴瘤、脑膜瘤

三、DTI在CNS的应用

脑梗死;发育和老化;AD;MS;脑肿瘤与邻近纤维束的关系。 四、MRP

1. 脑缺血,脑梗死。

2. MTT延长,CBF下降,CBV正常,缺血前期改变。

3. CBV下降区与DWI高信号的差别,即缺血半暗带,为治疗最有效的区域。

4. 区分肿瘤组织的良恶性。 5. 区分肿瘤的大小和范围。 6. 鉴别放射性坏死和肿瘤复发。 7. 指导穿刺活检。 五、MRS

1. NAA:波峰2.0ppm神经元的标志。 2. Cho:波峰3.2ppm,细胞膜增生代谢有关。

3. Lac:波峰1.3ppm、双尖波、短TE(135ms)为倒置双峰,长TE(270ms)正向双峰,提

示无氧代谢、坏死。

4. Cr:波峰3.0ppm,位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代谢稳定,常用来作参考值。 5. Glx:(谷氨酸和谷氨酰胺复合物):波峰为2.2-2.4ppm,Glx升高提示非肿瘤性病变。 6. mI:(肌醇),波峰为3.5ppm,升高提示非肿瘤性病变。 7. Lip:波峰1.4ppm,短TE时间明显,Lip峰尖提示组织坏死。 8. Ala(丙氨酸):1.47ppm,Ala升高提示脑膜瘤。

9. AAs(亮氨酸):Ace(乙酸),Succ(丁二酸盐)在脓肿中出现。 10. 鉴别肿瘤良恶性:Cho/NAA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11. 区分轴内外肿瘤,轴外肿瘤无NAA和Cr峰,可见Ala峰。 12. 肿瘤与非肿瘤性质疾病的鉴别,Cho升高,提示肿瘤性病变。 13. 脓肿内出现AAs,Ace,Succ。

14. 肿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前者Cho明显升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x4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