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更新时间:2024-04-22 15: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安徽省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姓名:王欲圣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指导教师:张洪波

20091128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安徽省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文摘要

集中式供水单位是生活饮用水的生产者和供应者,是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的责任主体,其健全的卫生管理和完备的硬件设备是关系供水水质能否达标的决定性因素。2007年7月1日实施的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其水质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至106项,一些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指标的限值要求更严。新标准的实施对供水单位的制水设施、检验设备等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我国大多数水厂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制水设施相对陈旧、落后,检验仪器配备严重不足,实施新标准对各类供水单位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目的

调查了解安徽省各类供水单位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管理等基本情况,掌握其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为政府监管部门及供水单位进一步贯彻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提供对策,确保安徽省各类供水单位在2012年7月1日之前全面达到新标准的实施要求。

方法

以安徽省内全部市级市政水厂、县级市政水厂、市级企业自建水厂及乡镇水厂(以下分别简称为“市级水厂”、“县级水厂”、“自建水厂”和“乡镇水厂”)为调查对象。依据《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设计统一调查表,统一培训调查人员。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调查各类供水单位的水源基本情况、卫生管理情况、水质处理工艺、水质检测情况。

数据录入采用卫生部统一下发的《饮用水卫生专项监督检查信息采集系统》,严格进行数据核对、逻辑检查以及异常值的判断与处理。调查数据采用SPSS 13.0

1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各类水厂590家,其中,市级水厂、县级水厂、自建水厂、乡镇水厂分别占6.10%、18.14%、9.32%、66.44%。 2. 水源基本情况

市级水厂、县级水厂和乡镇水厂水源均以地表水为主,比例均在75%以上,自建水厂的水源地表水和地下水比例接近。依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市级水厂、县级水厂、自建水厂和乡镇水厂水源水质达到Ⅲ类水质要求的比例分别为80.55%、74.77%、70.91%和71.69%。 3. 卫生管理情况

在卫生许可证持证率、新改扩供水项目审查验收率、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持证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配备比例、水污染事件防范措施、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持有情况等方面,由高至低依次为:市级水厂>自建水厂>县级水厂>乡镇水厂。 4.水质处理工艺

有水净化设施且正常运转的比例,市级水厂为86.11%,县级水厂为83.2%,乡镇水厂为62.24%,自建水厂比例最低。采取完全水质处理工艺的,市级水厂比例最高,为80.63%,乡镇水厂和自建水厂比例较低;采取深度处理工艺的,市级水厂比例最高,达30.55%;对水质仅进行消毒处理的,自建水厂比例最高,为27.27%;对出厂水质不进行消毒处理的,县级水厂比例最高,为7.47%;有水消毒设施且正常运转的,市级水厂比例最高,为97.22%,其次分别为县级水厂、自建水厂和乡

2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镇水厂。 5. 水质检测情况

有水质检验室且能正常运转的,市级水厂比例最高为91.67%,乡镇水厂最低为13.26%;在检验设备能否满足水质检测需要方面,市级水厂最高为77.77%,其次为县级水厂、自建水厂和乡镇水厂,分别为42.99%、38.18%和13.77%;在检验设备计量检定率方面,市级水厂比例最高,其次分别为自建水厂、县级水厂和乡镇水厂。

119家能够开展水质自检的市政水厂,106项水质指标自检能力主要集中于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毒理学指标、消毒剂指标、放射性指标和非常规项目检测可开展率均较低。42项常规指标的实际月检测率为12.87%,对64项非常规指标的实际半年检测率为0.69%。

结论

安徽省各类水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卫生管理不到位、水质处理工艺不完善、水质自检能力不强等问题,但供水规模较小的自建水厂、乡镇水厂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制水工艺单一、简单,水质检测能力不强,是各类供水单位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卫生调查

3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sanitary status of waterworks

for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in Anhui province

Abstract

Background The waterworks for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are the providers of drinking water and are responsible of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The hygienic management and water quality test equipment are the key factors to qualify for requirement of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GB 5749-2006), in which the water quality indexes increased to 106 from 35 items. Some indexes of the standards related public health have been identified seriously. The new standards implementing need for better 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as well as capacity and equipments of water quality self-test.

Objective To know the sanitary status and hygienic management of waterworks for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at city, county, enterprise and town level in Anhui province as well as to determine the problems these waterworks face with implementing the new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GB 5749-2006).

Methods The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in waterworks for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at city, county, enterprises and town level in Anhui province during April to November in 2008. The investigator who was trained well carried on the survey. The content of the investigation included the type of water sources, hygienic management,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as well as capacity and equipment water quality self-test. The data collected in the investigation were input into Special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Hygienic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ystem issued by Ministry of Health. SPSS 13.0 software was used to data analysis. Statistical analysis used the χ2 test or Fisher exact probability.

4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Results

1. Characteristic of waterworks for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in Anhui province

A total of 590 waterworks for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urvey. Of them, the waterworks at city, county, enterprise and town level were accounted for 6.10%, 18.14%, 9.32% and 66.44%, respectively. 2. The types of water resources of waterworks

As for resource of water, more than 75% of these waterworks for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at city, county and town level used surface water as water sources. Among the water source of the waterworks of enterprise, the percentages of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were round 50%. Of these four types of waterworks, the proportion of water quality gett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Grade Ⅲ were 80.55%, 74.77%, 70.91% and 71.69% respectively assessed by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urface water (GB 3838-2002) and 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 (GB/T 14848-93).

3. Hygienic management

In the hygienic management and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the waterworks at city level are better than other three levels. From good to worse, the first is waterworks at city level, the second is those of enterprise, the third is those at county level and the last is those at town level. 4. The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Waterworks of using equipment to purify water accounted for 86.11% at city level, 83.2% at county level, 62.24% at town level and 60.00% in waterworks of enterprise. The rate of waterworks with complete water treatment was 80.63% at city level and higher than rate of those at other levels.

With taking advanced treatment process, the highest proportion, which was 27.27%, of waterworks was those at city level, up to 30.55%. The proportion was the highest in waterworks enterprise in doing disinfection treatment only in the water

5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treatment process. There were 7.47% of waterworks at county level without disinfection treatment of water. Of the waterworks at city level, 97.22% have water disinfection facilities in operation generally, the proportion followed by waterworks at county level.

5. Water quality self-test

Aspect of water quality self-test, 91.67% of waterworks at city level established water quality testing laboratory and carried on water quality self-test, but 13.26% at town level. The percentage of waterworks was 77.77% with testing equipment to fit the requirement of water quality testing at city level, followed by those of waterworks at county level 42.99%, then 38.18% waterworks of enterprise and the lowest is13.77% of those at town level. The rate of waterworks with metrological verification for testing equipment, those at city level was highest, followed those of enterprise and then those at county level and at town level.

For water quality test, the 119 waterworks at city level only focused on aesthetic, general 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indexes. The performance rates of toxicological indicators, disinfectants indicators, radioactive indicators 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17.65%, 26.68%, 15.97% and 3.49%,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Lack of equipment of water treatment and water quality self-test, inadequate capacity of hygienic management were common in the waterworks for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at variety levels in Anhui province. The strategies of building capacity for water quality self-test, improving hygienic management and strengthening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need to be take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Drinking water;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Hygienic survey

6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日 期: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安徽医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并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日期: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1.前言

饮水安全是影响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发展是与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分不开的。近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饮用水水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地区饮用水水质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水质型地方病不断发生,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006年12月29日,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该标准大幅增加了饮用水水质指标,加强了对微生物、农药、消毒剂、消毒副产物等方面的要求,实现了与国际的接轨,统一了城乡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水源、制水、消毒、输水、二次供水等多个环节均提出了相应的卫生要求。新标准的实施,必将对规范供水单位的卫生管理制度、改进制水工艺、提高供水水质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由于新标准的实施对供水单位的制水设施、检验设备等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我省供水单位而言实施新标准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由于化学物质对水体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原因,使我省部分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直接影响水源的可利用性和生活饮用水水源的选择,同时增加了水处理难度;其次,我省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技术绝大多数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工艺上,这些工艺受其净化功能的限制, 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较低,这就大大增加了供水单位针对水源水水质和自身情况,进行工艺改进,提高出水水质的压力。第三,新国标中的水质指标比原国标增加71项,很多指标需要大型分析仪器完成。根据之前有关有关日常性监督检查结果表明,目前我省大多数供水单位的水质检测能力都不高,大部分县城以下供水企业尚未配备基本的水质监测设备, 甚至不能对常规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因此水质标准提高后,

7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检测能力跟不上,也就无法判断水质是否达标,执行新标准便成为空话。第四,由于我省城乡发展不均衡,乡村地区受经济条件等限制, 大多数乡镇水厂设施简陋、制水工艺落后, 管网常有破损, 一些乡镇水厂的达标程度基本上取决于水源水的状况,实行城乡统一的饮用水水质标准难度很大,虽然新标准对此作了过渡性规定,但仅是权宜之计。因此,在目前条件下,不论是城市市政水厂还是农村乡镇水厂,要想在短期内完全达到新标准的要求是十分困难的。

为了解我省目前各类供水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管理等方面距离实施新标准的差距,全面掌握其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政府监管部门及供水单位进一步贯彻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提供对策,。因此,于2008年4-11月,对安徽省各类水厂的水源基本情况、卫生管理情况、水质处理工艺、水质检测情况进行了现况调查与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与建议,确保我省在2012年7月1日之前各类水厂全面达到实施新标准的要求,切实保障广大百姓的饮水卫生安全。

8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2.材料与方法

2.1 对象

用普查的方法,以安徽省各地市级市政水厂、县级市政水厂、市级企业自建水厂及乡镇水厂(以下分别简称为“市级水厂”、“县级水厂”、“自建水厂”和“乡镇水厂”)为调查对象。 2.2 调查内容和方法 2.2.1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水源基本情况(水源类型、水源水质情况)、卫生管理情况(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培训证持证率、建设项目审查验收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配备、水污染事件及水源污染防范措施、使用的涉水产品批件持有情况等)、水质处理工艺(水净化/消毒设施配置及运转情况、水质处理方式、化学处理剂和消毒剂投加方式等)、水质检测情况(检验室设置及运转情况、检验设备计量检定率和满足需要率、检验人员职称构成、检测记录、市政水厂106项水质指标检测能力及按规定指标与频次检测开展情况等) 2.2.2调查方法

2008年4-11月,依据 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和《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2001)[2]设计统一调查表,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各市、县(区)卫生监督所,由其对辖区内各类水厂进行调查。 2.3 检测方法

于2008年4-8月(丰水期),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3]进行各类水厂水源水样的采集、保存和检验。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检测指标分别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5]中规定的基本项目。 2.4 评价标准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规定的基本项目对水源水质进行分级评价,任意一项达不到Ⅲ类要

9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求则该水源被评为超Ⅲ类水质,任意一项达不到Ⅱ类要求则该水源被评为Ⅲ类水质,任意一项达不到Ⅰ类要求则该水源被评为Ⅱ类水质,全部达到Ⅰ类要求方可评为Ⅰ类水。 2.5 质量控制

为保证调查的质量和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方案设计、人员培训、现场调查以及资料整理、录入、统计分析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调查人员经统一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要求所填表格加盖公章上报,数据真实可靠;资料回收后,经过严格检查核对,对填写模糊的表格,电话询问并派员到现场核对修正。数据录入采用卫生部统一下发的《饮用水卫生专项监督检查信息采集系统》,严格进行数据核对、逻辑检查以及异常值的判断与处理。 2.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0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3.结 果

3.1 水源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各类水厂590家,其中,市级水厂36家、县级水厂107家、自建水厂55家、乡镇水厂392家。水源类型主要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市级水厂、县级水厂和乡镇水厂水源均以地表水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83.33%、77.57%和82.91%,自建水厂的水源地表水和地下水比例接近(见表1)。

表1 安徽省不同类别水厂水源类型的构成分布(%)

类别 n

湖泊

水源类型

江河

水库

浅层地下水

深层地下水 山泉水0 0 19.63 0 41.82 0 10.46 13.01

8.33 16.67 36.452.80 3.64 3.64 13.276.63

市级水厂 36 5.56 69.44

县级水厂 107 3.74 37.38

*

自建水厂 55 1.81 49.09乡镇水厂 392 5.87 50.76注:与市级水厂比较,P<0.05。

*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本次调查的水厂中,市级水厂、县级水厂、自建水厂和乡镇水厂水源水质达到Ⅲ类水质要求的比例分别为80.55%、74.77%、70.91%和71.69%,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安徽省各类水厂水源水质分级的构成分布(%) 类别 n

Ⅰ类

水源水质分级 Ⅱ类

Ⅲ类

Ⅲ类以下

市级水厂 36 13.89 22.22 44.44 19.45 县级水厂 107 10.28 50.47 14.02 25.23 自建水厂 55 18.18 21.82 30.91 20.09 乡镇水厂 392 17.86 44.39 9.44 28.31

3.2 卫生管理情况

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方面,在卫生许可证持证率、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持证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配备比例、水污染事件防范措施、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持有情况等方面,市级水厂高于自建水厂,自建水厂高于县级水厂,县级水厂高于乡镇水厂(见表3)。

11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表3 卫生管理情况在各类水厂中的分布状况(%)

项目

市级水厂(n=36)

县级水厂 (n=107)

自建水厂 (n=55)

乡镇水厂(n=392)

*

卫生许可证持证率 94.44 85.05 92.73 70.92 新改扩供水项目审查验收率 79.59 76.92 100.00 76.92

**

健康证持证率 100.00 94.66 99.78 82.86

**

培训证持证率 100.00 95.35 99.53 82.71

**

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比值 231 112 223 99

*

有水污染事件防范措施 94.44 79.44 81.82 47.19 有水源防护措施 88.89 85.05 96.36 73.98

***

水源周围有污染源 25.00 9.35 5.45 9.18 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持有情况

***

输配水设备 99.12 86.53 87.68 77.60

***

防护材料 100.00 74.24 78.85 77.69

*

水处理器 100.00 88.54 61.11 95.35 水处理材料 88.24 80.48 100.0 91.89

*

化学水处理剂 100.00 98.59 100.0 89.22

*

消毒产品 92.86 77.78 90.00 88.49

注:与市级水厂比较,P<0.05。

*

3.3 水质处理工艺

在水质处理工艺方面,有水净化设施且正常运转的比例,市级水厂为86.11%,县级水厂为83.2%,乡镇水厂为62.24%,自建水厂比例最低,为60.00%。采取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完全水质处理工艺的,市级水厂比例最高,为80.63%,其次为县级水厂,乡镇水厂和自建水厂比例较低,分别为60.46%和58.12%;在水处理过程中采取预氧化、活性炭、膜处理等深度处理工艺的,市级水厂比例最高,达30.55%;对水质仅进行单一消毒处理的,自建水厂比例最高,为27.27%;对出厂水质不进行消毒处理的,县级水厂、自建水厂和乡镇水厂的比例分别达7.47%、3.64%和5.36%。有水消毒设施且正常运转的,市级水厂比例最高,为97.22%,其次分别为县级水厂、自建水厂和乡镇水厂;化学处理剂和消毒剂采取机械投加方式的,市级水厂比例最高,分别为83.33%和86.11%,其次分别为县级水厂、自建水厂和乡镇水厂(见表4)。

12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表4 各种水质处理工艺在各类水厂中所占比例(%)

项目

市级水厂 (n=36)

县级水厂 (n=107)

自建水厂 (n=55)

*

乡镇水厂 (n=392)

有水净化设施且正常运转 86.11 83.17 60.00 62.24

***

有水消毒设施且正常运转 97.22 82.24 80.00 66.58 水质处理工艺 完全处理 80.63 73.78 58.12 60.46 深度处理 30.55 5.61 5.45 7.65 特殊处理 2.78 1.87 5.45 0.76 单一消毒 11.11 14.02 27.27 6.12 不消毒 0 7.47 3.64 5.36

***

机械投加化学处理剂 83.33 67.29 41.82 19.89

***

机械投加消毒剂 86.11 72.89 58.18 33.16 注:与市级水厂比较,P<0.05。

*

3.4 水质检测情况

在水质自检方面,有水质检验室且能正常运转者,市级水厂比例为91.67%,其次分别为县级水厂、自建水厂,比例分别为67.29%、52.73%,乡镇水厂最低为13.26%;在检验设备能否满足水质检测需要方面,市级水厂最高,为77.77%,其次为县级水厂、自建水厂和乡镇水厂,分别为42.99%、38.18%和13.77%;在检验设备计量检定率方面,市级水厂比例最高,其次分别为自建水厂、县级水厂和乡镇水厂;在水质检验人员资质方面,水质检验人员无职称的比例,乡镇水厂比例最高,为74.68%;在是否有水质检测记录和是否向卫生部门报送水质检测资料方面,均为市级水厂比例最高,其次分别为县级水厂、自建水厂和乡镇水厂(见表5)。

表5 水质自检情况在各类水厂中的分布(%)

项目

市级水厂

(n=36)

县级水厂(n=107)

*

自建水厂 (n=55)

*

乡镇水厂 (n=392)

*

有水质检验室且正常运转 91.67 67.29 52.73 13.26

***

检测设备能满足水质检测需要率 77.77 42.99 38.18 13.77

**

检验设备计量检定率 95.25 85.05 96.33 85.12 水质检验人员职称构成 高级 2.27 1.79 35.94 2.53 中级 32.58 36.32 17.97 6.33 初级 39.39 37.22 19.53 16.46 无职称 25.76 24.67 26.56 74.68

***

有水质检测记录 97.66 69.15 56.36 16.33

***

按时报送水质检测资料 97.22 59.81 23.64 15.05 注:与市级水厂比较,P<0.05。

13

*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经对36家市级水厂和107家县级水厂中的进行自身检验的119家市政水厂106项水质指标自检能力调查,结果表明:检测能力主要集中在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等方面。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指标、消毒剂指标、放射性指标及非常规指标的项目实际可检测率分别为94.33%、43.43%、17.65%、52.94%、26.68%、15.97%和3.49%;依据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2005)关于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检验项目和频率的要求,119家市政水厂对出厂水的浑浊度、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化学耗氧量、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的实际日检测率分别为95.80%、85.71%、93.28%、91.60%、31.09%、63.03%、61.34%、59.66%、31.09%、10.08%;119家市政水厂对42项常规指标的实际月检测率为12.87%,对64项非常规指标的实际半年检测率为0.69%(见表6)。

表6 119家市政水厂106项水质指标检测能力及日常检测开展情况

检测能力

指标

应检测项次数

有能力检测项次数

实际日检

实际月检测率(%)

实际半年检测率(%)

可检测率(%)测率(%)

感官指标(4项) 476 449 94.33 91.59 1.05 0.84 一般化学指标(13项)

1547 672 43.44 19.26 19.72 0.71

0.42 0.63 0.84

毒理学指标(15项) 1785 315 17.65 1.17 13.50 0.89 微生物指标(4项) 476 252 52.94 40.55 11.13 消毒剂指标(4项) 476 127 26.68 21.01 3.15 放射性指标(2项) 238 38

15.97

0

10.08

非常规指标(64项) 7616 266 3.49 0.53 1.44 0.69

14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4.讨论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源、制水、消毒、输水、二次供水等多个环节进行了规定,大幅增加了饮用水水质指标,加强了对微生物、农药、消毒剂、消毒副产物等方面的要求,实现了与国际的接轨,同时统一了城乡饮用水卫生标准,达到了人人享有卫生安全饮水的目的[6][7]。由于新标准的实施,对供水单位的卫生管理、制水设施、检验设备等软硬件建设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虽然近几年安徽省各地一些大型市政水厂从管理机制和筹资渠道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地方各级政府也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在积极的推进,一些水厂的软、硬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对安徽省各类供水单位而言实施新标准仍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本次调查是新版标准实施后,安徽省首次就新标准实施中各类供水单位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对全省范围内各类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的一次全面摸底调查。虽然以前也进行了类似的调查,但主要集中于某一区域或某一类供水单位的局部调查。本此调查对全面了解安徽省各类供水单位的水源状况、卫生管理现状、制水工艺及水质检验情况,掌握各类供水单位距离实施新标准要求存在的差距,为政府及监管部门制定政策、为供水单位如何应对新标准的实施要求提供了对策和参考依据。但同时本次调查也因资金短缺等客观原因,没有对各类供水单位的出厂水进行检测,如能对各类供水单位的出厂水进行106项水质指标的全分析,将会为摸清各类供水单位在现有的水源状况、制水设施的基础上,水质能否达到新标准的要求,哪些指标在现有的处理工艺处理后尚难以达到新标准的要求,对下一步各类供水单位如何改造制水设施、改进制水工艺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这是本次调查的一大遗憾之处。 4.1 问题分析与探讨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安徽省各类水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卫生管理不到位、水质处理工艺不完善、水质自检能力不强等问题,供水规模较小的自建水厂、乡镇水厂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去卫生管理不到位的主观因

15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归结于资金的短缺 。

4.1.1 水源污染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供水单位近30%的饮用水水源达不到Ⅲ类水质要求,其可能的原因是化学物质对水体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使水源的可利用性及生活饮用水水源的选择受到限制,同时也给水处理增加了难度。

4.1.2卫生管理不到位。首先是水污染事件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县级水厂和乡镇水厂有完善的水污染事件防范措施的比例仅为79.44%和47.19%,制度上的不完善、不健全,一是难以严密防范水污染事件的发生,二是一旦发生水污染事件时就会导致应急状态下供水出现困难,造成社会不安;其次是水源保护措施不严、水源周围尚存在一些污染源,市级市政水厂、县级市政水厂和乡镇水厂水源保护措施均不足90%,市级市政水厂水源周围有污染源的比例竟高达25.00%,说明了这些水厂对加强水源保护的意识不强;最后是各类水厂对购进和使用的有关涉水产品进货把关和索证意识不强,导致一些无批件涉水产品使用到水质处理过程中,留下了卫生安全隐患。

4.1.3 水质处理工艺简单、落后。先进而完善的制水工艺是决定供水水质能否达标的决定性因素。我省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技术绝大多数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工艺上,这些工艺受其净化功能的限制, 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较低,这就大大增加了供水单位针对源水水水质和自身情况,进行工艺改进,提高出水水质的压力。从此次调查结果看安徽省各类水厂在水质处理工艺上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有水净化设施且正常运转的比例,乡镇水厂和自建水厂的比例仅为62.24%和60.00%;四类水厂对水质进行完全处理的比例分别为80.63%、73.78%、60.46%和58.12%;县级水厂、企业自建水厂和乡镇水厂对水质不进行消毒处理的比例,分别为7.47%、3.64%和5.36%。对于水质处理工艺不完善的问题,既有各类供水单位水质处理设施简陋、落后的客观原因,也有供水单位对供水安全意识不强、节约成本的主观上的原因,对于安徽北方部分供水单位明有消毒设施,但就是不对出厂水质进行消毒,就是出于节约成本方面的考虑。水质工艺上的不完善、不彻底,在水源日益受到污染的情况下,就更难以

16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达到对水质要求更高的新国标的要求。

4.1.4 水质检测能力滞后。新国标中的水质指标比原国标增加71项,很多指标需要大型分析仪器完成。目前我省大多数供水单位的水质检测能力都不高,大部分县城以下供水企业尚未配备基本的水质监测设备, 甚至不能对常规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县级水厂、企业自建水厂和乡镇水厂三类水厂检测能力不强表现尤为突出。119家市政水厂关于毒理学指标、放射性指标、消毒剂指标及非常规指标的检测能力均很差,检测项目和检测频次远达不到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的要求。水质标准提高后,检测能力跟不上,也就无法判断水质是否达标,执行新标准便成为空话。因此, 提高水质检测能力与改造供水设施同样重要, 也是施行新标准必须同步完成的重要任务。

4.1.5城乡水厂差距大,实施统一标准难度大。由于我省地域辽阔,城乡发展不均衡,乡村地区受经济条件等限制, 大多数乡镇水厂设施简陋、制水功能老化, 管网常有破损, 一些乡镇水厂的达标程度基本上取决于水源水的状况。从本次调查结果看,不论是卫生管理,还是制水工艺、水质检验能力方面,乡镇水厂都远差于其它类别水厂,因此实行城乡统一的饮用水水质标准难度很大,虽然新标准对此作了过渡性规定,但仅是权宜之计。 4.2 对策与建议

4.2.1城乡饮水卫生安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水厂投资建设发展方面,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可通过政策引导、扶持等措施,鼓励个人、民间组织、单位以承包、出资入股、独资等方式多渠道增加对中小型水厂的投入,解决中小型水厂设施改造和硬件投入的资金短缺问题。对于目前各地正在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仅要考虑乡镇水厂覆盖面的问题,还要考虑其建设质量,应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使其建设之初就应尽可能达到实施标准的要求。

4.2.2各类水厂需要通过“挖潜、扩能”的方式来提升安全供水能力。“挖潜”,首先就是要加强自身卫生管理,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增强防范和应对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其次就是在现有的条件基础上,根据自身设施现状和水源状况,完善水处理工艺,包括对现有常规处理设备的完善和改造,必要时增加合理优化的

17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深度处理,来提升水质处理能力[9]。“扩能”就是加大水质处理、检验设备的投入力度,提高水质检测能力与改造供水设施同样重要,也是施行新标准必须同步完成的重要任务。对于检测设备可根据经济状况添置一些仪器设备,对需要昂贵的、精密的、使用频率不高的仪器的检测项目,可以委托同行业的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中心站或地方CDC检验[10]。有关水厂主管部门也可以规模较大的水厂为依托,分区域设立水质检测中心,对小型水厂提供水质检验服务,保证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

4.2.3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宣传、培训和指导。针对不同类型供水单位存在的问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各类供水单位的宣传、培训和指导,使其知晓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在卫生管理、供水水质和水质检测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强化其作为饮用水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督促、指导使其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完善和改进水质处理工艺,加强水质实时检测,增强其防范和应对水污染事件的能力,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

4.2.4 监管重心下移,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的逐步规范中小规模尤其是乡镇水厂的的软硬件建设。由于自建水厂、乡镇水厂等中小规模水厂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许多供水工程在先天不足和后天管理不善的双重困难下,导致日常管理不规范、硬件投入不足,使供水水质难以达到新国标的要求。因此,各级卫生执法机构应重点加大自建水厂和乡镇水厂实施新国标的监管,通过对其水源的选择与防护、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制水工艺的升级改造、水质监测及输配水等整个取水、制水、输配水过程的全程监管,找出其问题和薄弱环节,责令其限期整改,通过渐进式的监督指导,逐步要求其达到实施新国标的要求。

18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5. 结 论

本调查通过普查的办法,以安徽省内市级市政水厂、县级市政水厂、市级企业自建水厂及乡镇水厂(以下分别简称为“市级水厂”、“县级水厂”、“自建水厂”和“乡镇水厂“)为调查对象,对各类供水单位的水源基本情况、卫生管理情况、水质处理工艺、水质检测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5.1 在贯彻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方面,安徽省各类水厂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是水源污染带来的制水达标问题,而是自身卫生管理不到位、制水工艺落后及水质检验能力不足等达不到实施新标准的要求。

5.2 各级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扶持等措施,多渠道增加对各类水厂的投入,重点解决中小型水厂硬件建设资金短缺问题,确保目前正在广泛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高在建设之初就尽可能达到实施新标准的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各类水厂实施新标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治本之法。

5.3 各类供水单位完善自身卫生管理措施、合理优化改造制水工艺、加强水质检验能力建设是适应《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的前提。 5.4实施城乡统一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乡镇水厂比其它各类水厂存在的困难和压力都大,是安徽省贯彻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面临的主要困难和薄弱环节。

5.5各级卫生行政执法部门需要切实履行职责,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重点加强对自建水厂、乡镇水厂的监管,逐步督促、规范其软硬件建设,确保其达到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保证安徽省在2012年7月1日之前全面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9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S].

[3] 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4]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5] GB/T 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S].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6] 鄂学礼,陈昌杰,张岚.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7,19(3):168-170.

[7] 张岚,陈昌杰,陈亚妍.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281-1282.

[8] 童英.合肥市城乡集中式供水卫生现况与管理对策[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14(5):380-381.

[9] 刘韦宏.饮用水新国标对我国城市供水的影响[J].福建质量信息,2007,12(12):62-63.

[10] 王群.铁路水厂对新水质标准的施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8,35(5):256-258.

20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个 人 简 历

1988年9月-1990年9月,肥东县长乐初级中学上学; 1990年9月-1993年9月,合肥市肥东县撮镇中学上学;

1993年9月-1998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系预防医学专业学习; 1998年8月-1999年9月,安徽省卫生防疫站防疫科工作; 1999年9月-2002年11月,安徽省卫生防疫站环境卫生科工作;

2002年11月-2003年3月,借调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卫生厅窗口从事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工作;

2003年3月-2003年8月,借调安徽省卫生厅SARS防治办公室从事SARS防治工作;

2003年8月-2003年12月,安徽省卫生防疫站环境卫生科工作;

2003年12月-2004年2月,安徽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环境卫生与学校卫生监督处副科长;

2004年2月-2005年4月,借调安徽省卫生厅计划财务处从事“中央转移支付中西部地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项目”管理工作;

2005年4月-至今,安徽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环境卫生与学校卫生监督处副科长,其中2008年5月20日至2008年7月2日,随“安徽省赴四川茂县地震灾区卫生监督工作队”赴四川茂县执行灾后卫生防病工作。

21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致 谢

本课题及学位论文的顺利完成,得到了安徽医科大学张洪波教授和安徽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杨志平所长的大力支持。张洪波教授从课题的设计、实施到学位论文的写作、发表都给予了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对两位导师、领导付出的辛勤劳动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

在课题的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安徽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环境卫生与学校卫生监督处何欣荣、马小燕、石磊、吴立斌、杨璐、姚定红等全体同志及全省各市、县(区)卫生监督所(局)领导和同仁的大力协助和配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对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各位领导、老师,在理论课学习、课题实施过程、论文答辩中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2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其对供水企业的影响

公共卫生硕士:王欲圣 指导老师:张洪波

摘要:本文从回顾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发展历程入手,重点介绍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主要修订内容、特点。针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各项要求,阐述了安徽省各类集中式供水单位在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过程中面临的水源污染、制水达标、输配水管理及水质检验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并从转变管理模式解决改造资金筹措渠道、加强水源污染防范、完善自身卫生管理、合理改造制水工艺、提高水质检验能力及建立管网水质保障体系等方面,对各类供水企业如何更好的适应《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实施要求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生活应用水卫生标准 饮用水安全 集中式供水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nd its effects on water

supply enterprises

MPH candidate: Wang, Yu-sheng, Mentor: Zhang, Hong-bo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22, P. R.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water quality\quality\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units in Anhui Provinc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B5749-2006), including source of water pollution, manufacturing water reach to the standards, management of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water and water quality testing, etc. Reforming management patter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fund-raising channels for system upgrading, enhance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improve health self-management, rational water manufacturing process, develop water quality testing capabilities and establish water quality security system of pipe network.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how to adapta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water supply enterprises.

Key words: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Drinking water safety,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23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锈蚀, 管网连接处密封性能不够好等都有可能导致饮用水管网输水过程污染。一些城市的局部自来水管网陈旧,维护管理不力,管网渗漏高达20%以上,甚至40%,造成二次污染。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对全国35个城市调查结果表明,出厂水经管网输送到用户自来水龙头,自来水不合格率增加20%左右。因此,为保证管网末梢水的达标,各类供水单位还将面临管网改造的巨大投资问题。 4.4 水质检验问题

供水企业检测能力偏低已成为新标准实施的重要障碍之一,大部分供水企业的检测能力远远不能适应新《标准》的要求。据初步统计,一个水样检测全部106项的检测费用大约为1.5万元。如何降低检测成本,尽可能充分利用现有检测设备,是供水企业现阶段面临的问题[21]。新国标中的水质指标比原国标增加71项,而且很多指标需要大型分析仪器完成。水质标准提高后,检测能力跟不上,也就无法判断水质是否达标,执行新标准便成为空话。事实上,供水企业指导生产需要检测数据,政府部门监管需要监测数据,广大消费者也期望了解水质状况。因此,提高水质检测能力与改造供水设施同样重要,也是施行新水质标准必须同步完成的重要任务。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供水企业的水质检测能力都不高,大部分县城以下供水企业尚未配备基本的水质监测设备, 甚至不能对常规水质指标进行监测。据我省调查结果显示,供水企业有水质检验室且能正常运转的,市级水厂为91.67%,县级水厂为67.29%、自建水厂为52.73%、乡镇水厂仅为13.26%;另对143家市政水厂检测能力的调查,有水质自检能力的有119家,这119家市政水厂对106项水质指标的检测能力主要集中在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等方面,对毒理学指标、消毒剂指标、放射性指标及非常规指标的可检测率分别为17.65%、26.68%、15.97%和3.49%。因此,供水企业的水质检测能力的欠缺已成为实施新标准的一个重要瓶颈。

5.供水企业应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策略

5.1 供水企业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制水设施的改造及检验仪器配备的资金短缺问题,这是制约供水企业实施新标准的

29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最大障碍。因此,供水企业应该创新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可通过经营主体的转变,如招商引资的办法,引进新的投资和管理主体,或通过联营、股份制、整体出租等经营模式的转变,多渠道筹措资金,使水厂的建设、发展、经营步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同时,城乡饮水卫生安全是事关百姓健康的一项民生工程,供水企业应积极地向地方政府反映实施新标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争取政府在水厂投资建设发展方面起主导作用,说服政府在资金的投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予以倾斜。

5.2 合理选择和保护供水水源水质是保障出厂水达标的有效手段[22]。供水系统的始端是供水水源,终端是用户的用水点。而自来水水质的好坏,水源水质是根本。因此,合理选择和保护供水水源水质至关重要,供水企业一定要紧密依靠地方政府,加强水源的保护区域安全管理,划地定一、二级保护区,取水口应进入地方市政的水源保护地,发现污染源要立刻向地方职能部门反馈,依靠法律和政府的支持为水质的达标提供帮助。同时,供水企业应充分做好水源防护区的巡查和监测工作,结合当地水源情况编制尽可能完善的应急预案, 建立应急处理技术体系。 5.3 完善和改进现有水处理设施,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观念、新设备、新工艺。供水企业要摸清自身供水设施的现状和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状况, 以此为依据制定合理的技术改造方案。立足挖潜,对现有不完全达标的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包括对常规处理增加预处理流程,强化常规处理效果,必要时增加合理优化的深度处理等措施,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来提升水质处理能力,以符合新国标的要求

[20]

5.4 水质标准提高必然对水质的检测方法、药剂、仪器等提出新的要求, 也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供水企业应该创造条件检测。要根据地区经济状况适当添置一些仪器设备, 对需要昂贵的、精密的、使用频率不高的仪器的检测项目,可以选择委托检验,委托对象可以选择同行业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中心站及国家级监测站或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

5.5 新标准规定的水质合格率是以管网水水质合格率计算的, 所以供水企业一方面要重视对管网的维护、更新和改造, 要有步骤、分阶段逐步改造和完善现有配

30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水管网,淘汰灰口铸铁、黑铁、镀锌钢管占主导地位的管网体系,以确保合格的出厂水不被污染,保障用户的水质达标;二是应建立管网水质保障体系, 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管材,优化调度,利用在线水质仪表实现管网动态管理, 做好管网运行维护, 确保管网水质。三是加强转供水的管理,新开工项目考虑采用全封闭管网直接加压的设备,减少中间停留和二次污染的机会,已有的二次供水系统完善中间消毒管理,避免人为出现的管理真空,加强贮水设备的定期清洗和维护。

31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饮用水清洁标准[S].1928 [2] 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自来水水质标准[S].195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自来水水质暂行标准[S].195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建设委员会.饮用水水质标准(草案)[S].195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建筑工程部.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S].195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建设委员会.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选择及水质评价暂行规定[S].195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建设委员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试行) [S].1976,TJ20-760.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GB5749-85,1985.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S].2001.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S]. CJ/T 206-2005,2005.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GB5749-2006,2006.

[12] 张岚,陈昌杰,陈亚妍.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281-1282.

[13] 孙雷,李晓燕.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科技,2007,10(173):351-353.

[14] 鄂学礼,陈昌杰,张岚.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7,19(3):168-170.

[15] 全国爱卫会和卫生部.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S].1991. [1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 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S].3rd ed.Geneva ,2004.

[17] 国家环保总局.2008中国环境状况公报[S],2008.

32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论文

[18] 国务院. 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S],2007.

[19] 曹佳.我国的饮用水安全形势[J]. 癌变?畸变?突变,2007,19(3):165-167. [20] 刘韦宏.饮用水新国标对我国城市供水的影响[J].福建质量信息,2007,12(12):62-63.

[21] 张媛媛,杨祝红,文高飞等.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研究进展及新增项目检测[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3):275-276.

[22] 王群.铁路水厂对新水质标准的施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8,35(5):256-258.

33

安徽省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

王欲圣

安徽医科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刘光辉 早产儿常见脑损伤的相关因素研究[学位论文]2009

2. 黄长江 巢湖市部分农村居民血糖、血脂、血压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学位论文]20093. 胡冰 安徽省某市结核病人中HIV感染状况分析[学位论文]20094. 樊晓明 农村外来妇女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学位论文]2009

5. 马志鑫 《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的实施对安徽省传染病监督工作影响分析[学位论文]20096. 齐秀芳 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管理现状调查分析[学位论文]2011

7. 郭延波 复配式粗杂粮对脂代谢紊乱大鼠胆汁酸代谢的调节及中老年人群CYP7A1基因-204C多态性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学位论文]2010

8. 曹美龄 武汉市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调查[学位论文]2006

9. 吴蒙 缪丽尔·斯帕克的“两面性”世界——论《布罗迪小姐的青春》[学位论文]200910. 陈书国 湖南新机制政策执行的体制障碍及其对策研究[学位论文]200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D128980.aspx

安徽省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

王欲圣

安徽医科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刘光辉 早产儿常见脑损伤的相关因素研究[学位论文]2009

2. 黄长江 巢湖市部分农村居民血糖、血脂、血压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学位论文]20093. 胡冰 安徽省某市结核病人中HIV感染状况分析[学位论文]20094. 樊晓明 农村外来妇女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学位论文]2009

5. 马志鑫 《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的实施对安徽省传染病监督工作影响分析[学位论文]20096. 齐秀芳 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管理现状调查分析[学位论文]2011

7. 郭延波 复配式粗杂粮对脂代谢紊乱大鼠胆汁酸代谢的调节及中老年人群CYP7A1基因-204C多态性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学位论文]2010

8. 曹美龄 武汉市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调查[学位论文]2006

9. 吴蒙 缪丽尔·斯帕克的“两面性”世界——论《布罗迪小姐的青春》[学位论文]200910. 陈书国 湖南新机制政策执行的体制障碍及其对策研究[学位论文]200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D128980.aspx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yb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