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企业所得税法作业题

更新时间:2023-10-16 02: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讲 企业所得税法作业题(第10周)

一、 单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哪些经营者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 A.合伙企业 B.独资企业 C.个体工商户 D.股份制企业

2.根据我国税法的规定,如按照税法规定所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与企业依照财务会计制度计算的利润总量不一致时,应当按如下的哪些做法处理?

A.应当依照财务会计制度计算所得额 B.报税务机关核定所得额 C.应当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所得额 D.企业可以自由选择如何认定所得额

3.某企业支出如下工资和福利费用,其中哪些应当允许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A.企业向职工实际支付的工资总量 B.允许扣除的计税工资

C.向医务室、理发室、幼儿园的人员支付的工资 D.为职工支付的社会保障性缴款

4.某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者甲将1999年从该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33.5万元,再投资于该企业(经营企业不少于5年),则甲可向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多少税款? A.6.6万元 B.13.4万元 C.4.422万元 D.16.5万元

5.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固定资产项目中,哪些不可以当期计提折旧?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 B.未使用的厂房

C.季节性停用的机器设备 D.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6.某公司经营期限届满而解散。经过清算,该企业的剩余财产共160万,盘盈资产16万,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30万元,偿还债务25万元,支出清算费用6万元,企业注册资本50万元,则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

A.21.45万元 B.20.33万元 C.16.5万元 D.34.65万元

7.某企业1996年亏损100万元,经过企业改制,1997年起逐渐实现盈利。1997年企业盈利25万元,1998年盈利20万元,1999年盈利16万元,2000年盈利8万元,2001年盈利24万元,2002年盈利50万元,则该企业2002年应缴纳多少所得税? A.14.19万元 B.16.5万元 C.9万元 D.13.5万元

8.某中国企业向国外转让专利权,取得收入10万元,在乙国已缴纳所得税4万元,其本年度的国内总应税所得为50万元,则该企业应缴纳多少所得税? A.19.8万元 B.18.48万元 C.18.711万元 D.16.5万元

9.某羊绒生产厂2001年全年销售收入为240万元,支付成本80万元,支付各种费用60万元,向希望小学捐赠5万元,支付住房公积金6万元,则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 A.100万元 B.95万元 C.97万元 D.91万元

10.外商投资企业所支出的项目中,哪些应当准予列支? A.企业向关联企业支付的管理费

B.企业发生的于生产经营有关的交际应酬费

C.为其在中国境内工作的职工所缴付的境外社会保险费 D.企业直接向受益人的捐赠

二、 多项选择题

1.下列收入哪些应当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A.购买国库券的利息所得 B.出租包装物所收取的租金

C.企业所取包装物的押金,逾期仍未返还给买方 D.企业取得的国家财政补贴

2.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些企业可以享受税收减免优惠? A.已投产3年的高新技术企业 B.某民办学校设立的校办工厂

C.民政部门举办的残疾人福利生产企业

D.安置待业人员达到规定比例的新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3.下列哪些企业应承担无限纳税义务? A.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B. 某国有企业在巴西与当地企业合资建立的合资企业在我国境内取得特许权使用收入 C.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D.某外国企业在我国设立的常设机构

4.某外国企业在中国未设有常设机构。1999年该企业在中国取得如下收入:购买股票,取得股息收入5万元;出租在中国境内的房产获得租金10万元;转让商标专用权,取得收入50万元。则下列关于该企业的纳税义务的说法有哪些是正确的?

A.该外国企业并非中国居民,又未设立常设机构,在中国不承担纳税义务 B.该企业虽未设立常设机构,但由于有来自中国的收入,仍应在中国纳税 C.该企业应缴纳所得税21.45万元 D.该企业应缴纳所得税13万元

5.2000年,某中外合作经营企业除取得销售收入外,还发生以下经济活动,其中哪些应计入收入?

A.企业接受货币捐赠50万元 B.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分配利润 C.企业溢价发行股票取得的溢价款

D.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筹办期内取得的非生产性经营收入

三、简答题

1.简要说明各国关于确定法人居民纳税人的标准,并加以简要的评价。 2.结合我国外资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说明外资企业应税所得额计算原则上。 四、计算题

1.某企业2002年取得国内销售收入400万元,扣除各种费用和成本支出后的利润总额为250万元,经检查,涉及利润表的有关业务事项有:

(1)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设备一台,租赁期为3年,一次性支付租金30万元,已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2)企业将本单位的产品用于投资,评估价格为58.5万元(含增值税),该商品的帐面价值为35万元。

(3)全年共发生业务招待费共25万元,广告费用10万元,已全部计入营业费用。 (4)无形资产支出160万元,按8年进行了摊销。

(5)为其他企业的贷款进行担保而支出5万元,已进行了扣除。

(6)其在A国设立的分支机构取得经营收入为50万元,按40%的税率缴纳了所得税;在B国的分支机构取得生产经营所得为80万元,按30%的税率缴纳了所得税。 试计算该企业本年度应缴纳的所得税税额。 第十讲 企业所得税法作业题答案(第10周) 一、 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A 5.A 6.A 7.B 8.C 9.C 10.B

二、 多项选择题 1.BCD 2.CD 3.ACD 4.BD 5.ABD

三、简答题 |

1.对于法人,各国确定居民身份的标准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注册地标准。这个标准比较确定和较易识别,但较难反映一个法人的真实活动所在地。注册地标准侧重法律意义上的税收管辖权,突出法治思想。

(2)总机构标准。总机构所在地标准接近控制和管理中心标准,但是同时考虑到一般注册公司所在地与总机构所在地的一致。

(3)控制和管理中心标准。控制和管理中心标准侧重经济活动中心,重视收入获得的决定性经济来源,为许多国家所采用,但是由于实际适用中标准较多,就难免产生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产生不确定的弊病。

(4)主要经营活动地标准。

(5)控股权标准,这是以一个公司拥有控制表决权的股份的股东的居民身份为依据。 2.根据我国对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外资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体现以下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2)独立纳税实体原则。 (3)法定原则。 四、计算题

1.(1)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设备一台,租赁期为2年,一次性支付租金30万元,应分两年计入费用,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

(2)企业将本单位的产品用于投资,应视同销售,财产转让所得=58.5÷(1+17%)-30=2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广告费用扣除有误。按税法规定,当年税前扣除的广告费用不能超过销售收入的2%。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400×2%=2万元

业务招待费用扣除有误。按税法规定,经营收入不超过1500万的部分,扣除额不得超过收入的5%,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5-400×5%=5万元

(4)无形资产的摊销不符合规定,应按不短于10年进行摊销,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60÷8-160÷10=4万元

(5)为其他企业的贷款进行担保而支出的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万元。 (6)该企业为我国的居民纳税人,其境外所得仍应在中国纳税。 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250+10+20+2+5+4+5+50+80=426万元 该年度应纳所得税额=426×33%=140.58万元 在A国应缴纳所得税=50×40%=20万元 在B国应缴纳所得税=80×30%=24万元 在A国的扣除限额=50×33%=16.5万元 B国的扣除限额=80×33%=26.4万元

汇算清缴所得税税额=140.58-16.5-24=100.08万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ed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