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论文

更新时间:2023-09-30 08: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

国家推行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以来,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此受益,从而顺利的完成了学业,但是很多助学贷款的学生出现了不诚信的违约现象。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制度,有助于继续开展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同时对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公众态度诚信

关于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状况调查报告

前言

上海杨浦区法院的统计数据反映,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案大幅度上升。近日,该院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统计数据,上面载明,2008年,该院共受理拖欠助学贷款案201件;2009年受理此类案件828件,同比上升312%;今年1月至11月受理此类案件1055件,同比又上升57%。

拖欠助学贷款案均是银行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的,涉案的被告大学生由于毕业后欠贷不还被告上法庭,案件涉及很多高等院校,仅杨浦区辖区内就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等。

一大学生助学贷款种类

常用的大学生助学贷款一般有两类: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学生缴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的大学生助学贷款重要组成部分

二 案例

讲述人:陈宇(化名) 毕业院校:华南农业大学

现状:收入万元的公司总经理助理,要替家里还债,自己租住在城中村农民房。

第一份工作只是打杂,失业时甚至曾流浪街头,然而环境虽苦,却磨炼了陈宇的意志,更重要的学到了工厂最基层的管理和操作模式,学会了尊重别人。渐渐的,收入高了但要接济家里。

他表示:“我从没有想过拖欠银行的贷款,可是我真的是没有钱还。”但陈宇对银行的做法却十分理解。“他们(银行)应该这么做,放了款出去就应该收回来,学生也不能特殊,这是公民的诚信。我要是有了钱,当然也会第一时间还款。”

三 现如今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案大幅上升

由于助学贷款金额较小,每笔贷款最高不超过2万元,因此拖欠助学贷款都是小额官司,平均每案涉讼金额在5000元左右,但所有案件加起来,欠付银行助学贷款的总额超过千万元。因申请助学贷款的绝大部分是外地来沪就读的大学生,所以在上述拖欠助学贷款案中,98%的被告是外地来沪就读的大学生,只有2%的被告是上海本地学生。

在拖欠助学贷款案件中,恶意欠贷的情况较少,大多是因为被告毕业后就业没有着落,一时发生经济困难造成欠贷不还。

案件反映,部分学生在申请助学贷款时心态不良,有的还放言“不贷白不贷,还了也白还”。由于放贷银行未严格审核借款人诚信状况,使有不良企图者轻易获得了助学贷款,导致收贷时遇到困难。

四 学校说法

按照不同还款日期,违约率一般在10%,高的时候甚至达20%。如向农行借款的学生有330人,其中60~70人没有主动和银行联系,“相对而言,联系不上的学生就较麻烦,银行为难,学校只能人道进行督促。”

2003年,国家助学贷款刚开始不久,各方面机制尚不完善,银行和学校都缺乏经验,很多学生反映他们并非不想还,而是把存折丢了,有些学生要还,无奈银行业务员流动大,无法联系。”目前,采

取媒体曝光方式已经相当严厉,虽然这个条文似乎是偏向银行,但目前除此之外已经没有更好方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也取得一定效果。

五、学生欠贷三大原因

1、是信用意识薄弱。

为尽快拿钱,许多学生签协议时不看条款,误以为助学贷款就是助学金,是国家给的补贴不用还。根据国家规定,本科毕业后6年内还清贷款,然而部分欠贷研究生以为只要没毕业就可以不用还贷,事实上已进入还款期。 2、是毕业生流动性大。

“来借款的学生很多连手机都没有,协议上留下的都是宿舍电话。”助贷协议上的联系方式往往不是有效联系方式,许多学生毕业后就失去联系,而银行不可能一个一个地上门催款,只能通过学校或寄函的方法催款。“许多学生并不是恶意欠款的,只要联系上了,一般都还是还”。

3、是毕业后收入不高,一时无力偿还。

六、拖欠后果

助学贷款的借款学生如未按照与经办银行签订的还款协议约定的期限、数额偿还贷款,其违约行为将被载入金融机构征信系统(如果连续逾期三个月就会在银行个人征信系统里被记为不良记录),房贷

将无法获批。

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

1、诚信问题。部分大学生确实存在恶意赖债的行为,大学毕业后就玩人间蒸发,不仅学校找不到,连放贷的银行也找不着。按照规定,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享受助学贷款的必须同银行取得联系,这些大学生既不及时还债也不跟银行做出任何说明,显然就是诚信缺乏的缘故。有人说部分大学生可能是因为还不上才音讯全无的,但是这也不能算是他们同银行断绝联系的理由。

2、银行自己也不厚道。助学贷款是银行发放,银行有权予以收回,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是百草止水仔细审视银行进行曝光的做法,发现其中不少地方很值得商榷。对不诚信的客户予以曝光是银行的权利,但是银行在对拖欠助学贷款的大学生进行曝光过程中,连那些未到期的也予以曝光,不仅不厚道,还有违法和侵权嫌疑。

3、大学学费高昂造就了大学毕生的沉重债务负担。大学生刚毕业没有任何经济基础,一个月一两千元的工资,一年光还贷就接近万元,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达28.4%并不离奇。

许多学校的助学贷款还有一个非常恶劣的规定,那就是助学贷款未还清的学生将无法得到毕业证。拿不到毕业证的大学生通常得不到企业给予的正式工作合同,这样工资就会少一半还多,本来就不高的收入再刨去一半,那些毕业生的还贷能力还不大打折扣?

4、大学生就业难和收入低是制约大学生还贷能力的最重要根源。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拖延还贷的大学生,大都是因为收入贫寒的缘故,他们实在拿不出钱,因而不敢也无脸去跟银行联系。他们其实也想还贷,试问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谁又肯背着不诚信的招牌立足于世?

结束语

看似简单的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现象,其实包含着极深的社会复杂因素,简单地批评大学生缺乏诚信是不负责任的。的确,某些拖欠助学贷款的大学生确实不诚信,但多数拖欠贷款者却是因为无法或无力还贷。一方面由于大学学费高昂而背负债务过高,另一方面也因为收入普遍低下而还贷能力微弱。显然,这不是大学生的错,国家和社会应当承担起必要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年报 2经营管理者 3法学与社会学 4曝光背后

结束语

看似简单的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现象,其实包含着极深的社会复杂因素,简单地批评大学生缺乏诚信是不负责任的。的确,某些拖欠助学贷款的大学生确实不诚信,但多数拖欠贷款者却是因为无法或无力还贷。一方面由于大学学费高昂而背负债务过高,另一方面也因为收入普遍低下而还贷能力微弱。显然,这不是大学生的错,国家和社会应当承担起必要的责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9f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