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1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08: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

《模具制造技术》期末试卷(A)

考试班级:240710、240720、240730、240740(闭卷)题号 得分 系部: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格为1分,共20分)

1、按照加工阶段,模具零件表面可分为:__外形表__、__成形表面_、_结构表面___。 2、成形砂轮磨削法的难点和关键是砂轮的修整,常用的方法有 砂轮修整器修整 、 样板刀挤压 、 数控机床修整 、 电镀法 四种。

3、由于电火花加工的极性效应,当采用短脉冲加工时,工件应接 正极 , 这种加工一般用于对零件的 精加工 。

4、光整加工就是指以降低零件 表面粗糙度 ,提高零件 表面形状精度 和增加零件 表面光泽 为主要目的的研磨和抛光加工。

5、一般来讲,研具材料的硬度比被加工材料的硬度要 低 。

6、超声波抛光机主要有 超声发生器 、 换能器 、 机械振动系统 组成。 7、模具的装配精度主要包括相关零件的 位置精度 、 运动精度 、

配合精度 和 接触精度 四方面的内容。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不同的生产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 C 。

A、相同的; B、相似的; C、不同的。

2、按照基准先行的原则安排工艺顺序时,下列工件加工选择正确的是 A 。

A、轴类零件先车端面再钻顶尖孔; B、带轮先车外园; C、冷冲模凹模先加工型孔; D、塑料模先加工型腔。

3、对有色金属零件的外圆表面加工,当精度要求为IT6,Ra=0.4μm时,它的终了 加工方法应该采用 A 。

A、精车; B、精磨; C、粗磨; D、研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万能夹具只能磨削同一轴线的凸、凹模圆弧面; B、正弦分中夹具可以磨削不同轴线的凸、凹模圆弧面; C、正弦磁力台和成形砂轮配合只能磨削平面; D、正弦分中夹具和成形砂轮配合可以磨削凹圆弧。 5、以下适合线切割加工的对象是 C 。

A、阶梯孔、阶梯轴; B、型腔; C、成型刀、样板; D、非导电材料。 6、冲裁模试冲时,冲件的毛刺较大,产生的原因有: C 。

第 1 页 共 4 页

A、刃口太锋利; B、淬火硬度太高; C、凸、凹模的配合间隙过大;

7、电火花加工凹模型孔是利用 C 之间脉冲放电产生电腐蚀现象的原理而进行的。 A.工作液与工件;B.工作液与工具电极;C.工件与工具电极。 8、用坐标镗加工孔系,其表面粗糙度可达 A 。 A.Ra= 0.8μm; B.Ra=0.4μm; C.Ra=1.6μm。

9、冲裁模的凸、凹模之间,其间隙在装配时,必须将刃口处 B 的间隙调整均匀,方能保证装配质量。

A.三分之二圆周长; B.整个圆周长上; C.半个圆周长上 10、采用压入式模座装配时,其配合应为 B 方适合。 A.导柱、导套与模座的配合,导柱与导套之间的配合均采用H7/h6; B.导柱、导套与模座的配合均采用H7/r6,而导柱与导套之间采用H7/h6; C.导柱,导套与模座的配合及导柱、导套间的配合均采用H7/r8。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打√,错误打×)

1、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就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 ( √ ) 2、表面粗糙、精度低的毛坯粗基准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糙基准只能使用二次―――――――――――――――――― ( × ) 3、电火花加工时,脉冲宽度和脉冲能力愈大,则放电间隙愈大。―――― ( √ ) 4、导柱和导套之间的配合一般采用H7/n6比较合适。――――――――― ( × ) 5、为了加工出型腔的全部形状,铣刀端部的圆弧半径必须大于被加工表面凹入部分的最小圆弧半径。――――――――――――――――― ( × ) 6、一个工人在同一台车床上连续完成某一零件某一表面粗车、精车加工,应算为两道工序。―――――――――――――――――――――― ( × ) 7、采用正弦精密平口钳或正弦磁力台夹具只能磨削平面或斜面――――― ( √ ) 8、模具属于单件、小批量生产,所以,模具的装配工艺通常采用修配法和调整法。――――――――――――――――――――――――――- ( √ ) 9、光整加工是最后决定零件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加工工艺方法。――――― ( × ) 10、冲裁间隙较大的模具装配时,上下模间隙控制和调整的工艺方法最常用的是透光法。―――――――――――――――――――――― ( ×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制定模具工艺规程的基本步骤

答:①对模具总图和零件图研究和工艺性分析; ( 1分 )

②确定生产类型; ( 0.5分 ) ③确定毛坯的种类和尺寸; ( 0.5分 ) ④选择定位基准和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拟定零件的加工路线; ( 1分 ) ⑤确定工序尺寸、公差和技术条件; ( 0.5分 )

第 2 页 共 4 页

⑥确定机床、工艺装备、切削用量和劳动定额; ( 1分 ) ⑦填写工艺文件。 ( 0.5分 )

2、简述研磨和抛光的工作原理

答:研磨是使用研具、游离磨料对被加工表面进行微量加工的精密加工方法( 1分 )。在被加工表面和研具之间置以游离磨料和润滑剂,使加工表面和研具产生相对运动,并施加一定的压力,通过磨料来去除零件表面的突起处,从而提高表面精度、降低表面粗糙度( 2分 )。抛光是一种比研磨切削更微小的加工( 1分 ),抛光使用比研磨更软的研具,其作用是进一步降低粗糙度,获得光滑的表面,抛光不能改变零件的形状和位置精度。( 1分 )

3、冲裁模凸、凹模间隙控制和调整的方法有哪些? 答:控制和调整冲裁模凸、凹模间隙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垫片法;( 1分 )透光法;( 1分 )电镀法;( 0.5分 )镀层法;( 0.5分 ) 腐蚀法;( 0.5分 )工艺尺寸法;( 0.5分 )工艺定位器法等( 1分 )

4、选择精基准的原则有哪些?

答:1、基准重合原则( 1分 ):尽量使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重合( 0.25分 )。 2、基准统一原则( 1分 ):尽量在多工序加工中采用同一组定位基准( 0.25分 )。 3、自为基准原则( 1分 ):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尽量原表面为基准( 0.25分 )。 4、定位基准的选择还要便于工件的安装和加工(1分),并使夹具结构简单(0.25分)。

五、综合题:(20分)

图5为凹模零件,厚度为20mm,材料Cr12,热处理硬度HRC58-62,表面光滑无毛刺, 孔全部为通孔。。编制其加工工艺规程,将有关内容填入表中。

第 3 页 共 4 页

图5 凹模

凹模加工工艺 零件名称:凹模 材料:Cr12 热处理:58~62HRC 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1 备料 锻件168×108×22mm(退火状态) 2 粗铣 铣六面尺寸为160.5×100.5×21mm,注意两大平面与两相邻侧面基本垂直 3 平磨 磨光两大平面,厚20.3mm,并磨两相邻侧面,使四面垂直 ①划线 螺纹孔中心线、销钉孔中心线、凹模洞孔中心线 4 钳工 ②钻孔 钻螺纹底孔、销钉孔底孔、凹模洞孔的穿丝孔 ③攻丝 攻螺纹达要求 ④铰孔 铰销孔达要求 5 热处理 淬火 硬度58~62HRC 6 平磨 磨光两大平面,厚度20mm 7 线切割 割凹模轮廓,单边留研磨余量0.01~0.02mm 8 ①研磨凹模内壁侧面达要求 钳工 ②钳修,进入总装 第 4 页 共 4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82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