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会展旅游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更新时间:2024-05-23 00: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云南会展旅游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摘要:受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会展旅游业发展飞速,云南的会展旅游业也跟随着国家发展的趋势在不断进步。近年来云南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及云南本身优良的旅游资源不断深入发展会展旅游业。这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而我们从这些成绩和问题中也可看出云南会展旅游的一些发展趋势。

一、 发展状况

(一)成绩

1.会展旅游做的越来越大已初具规模。云南会展旅游不管是次数还是规模从上世纪90年代后,都不断增大,云南会展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昆明为龙头,向周围辐射的形式。1999年昆明世博会后,云南跃升为我国发展会展旅游经济的热点地区,进入2000年以后,云南的会展形势越来越好,各种节庆会展活动不断,形成了云南会展的高峰期,并且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近几年每年在昆明地区举行的100人以上的中型会议近千个,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节、会、展每年都有10个以上,直接产生经济效益10多个亿,拉动包括旅游业在内的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占云南省GDP的百分比越来越大。除昆明这云南龙头老大外,云南其他州市地区的会展旅游业发展也很迅速,如腾冲、普洱、西双版纳、大理、丽江都以当地的民族节日和特产等丰富旅游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会展旅游。

2、办展设施越来越好,越来越多。以昆明为首的云南各大主要城市在能源、交通、通讯、城建等方面取的了飞速发展,宾馆、酒店、餐饮等设施也逐步完善。专用会展会馆数目规模都在增大,酒店可利用的会展中心也越来越多。大型的会展中心有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世博会场馆、云南省科学技术馆等。其中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更为云南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直接保障,因为其隶属于云南省人民政府。会馆占地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余平方米,展场面积达7万平方米,可搭建3000个国际标准展位。拥有当今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单位大空间展厅以及可容纳2000人宴会、3000人会议的大型多功能厅;可容50-3000人的各类国际国内会议;拥有多功能厅、写字楼、商务酒店、健身中心以及1000余个泊车位。而中小型展会更是众多,如:茶博会、物流博览会、能源展、电力展、冶金展、保健品展、教育展、婚庆展、工业用品展、花卉展、酒店用品展等等。

3.办展人才积淀到一定人数,办展经验越来越丰富,云南会展旅游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云南举办过许多大型会展,截止2011年末,已先后举办的7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全国药品交易会、5届昆明石博会、6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第三届泛珠论坛、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29届国际民间艺术节暨第6届亚洲民间艺术节、99世博会、19届昆交会、5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6届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首届中国舞蹈节、首届马铃薯大会、.世界烟草展、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展、东亚城市市长论坛等数百个国际性.全国性活动,极大地锤炼和提高了云南举办大型展会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举(承)办各级各类大型展会的专门人才,也更增添了举办展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特别是2005年7月举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六国首脑及亚行行长聚首昆明,这是云南历史上最高规模的一

次盛会,云南省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充分展示了云南办展办会的高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1.会展旅游中心地形象不明晰,对会展旅游尚缺乏认识。对于国际国内市场而言,云南的旅游产品仅只是自然山水景观和民族风情,并没有树立起知名会展旅游中心的形象。多数人把会展活动视为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活动、文化交流,认为旅游活动仅仅是个副产品,因而常常只重视会议或展览活动本身,而没有将其与旅游活动相联系。

2.会展市场运作机制、统一管理体制等组织管理方面存有缺陷。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会展旅游在运作上有一套成熟的市场化机制,而在我国,这种机制还远未建立起来,在云南则仅仅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手段,使云南在发展会展旅游时更多依靠政府介入,这与旅游经济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的现实不相符。尽管自2000年以来,云南越来越多地依靠市场运作举行会展活动,但离成熟的旅游市场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3.会展旅游专业人才缺乏。云南本省会展从业人员大多数总体业务水平不高,会展教育跟不上,特别是专业研究会展的理论研究人才更缺乏。国外会展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要开发会展旅游市场,关键是要有一批整体素质高的会展旅游人才。就云南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会展组织者、管理者还是从业人员或是为会展提供其他服务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云南还没有专业的会展服务队伍,很

难满足会展组织和接待的特殊需求。

4.全世界知名度大的品牌会展不多。在云南除世博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较高外,能长期发挥效应,其他的会展都还不具有品牌优势,品牌会展的数量少,多数会展的档次低,吸引力有限。品牌的缺乏,加上一直存在的市场不规范、低水平重复办展等不良现象,必然会制约云南会展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云南会展旅游的竞争态势。

5.会展场馆存在很大问题。

(1)数量过多,规模小。云南较大的会馆就只有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世博会场馆、云南省科学技术馆。其他的会馆其规模都不大,基本上都处于一个展馆的规模,且部分展会以会养会的目标很难实现,云南省中小型展会存在的问题在于规模小、档次底、投入少、招展难、招商力度不够(参观观众少)等等。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很难提高云南省展会的档次, 另外礼品、家具、珠宝,还有玉器、服装等好多种不相干的东西往往会同时出现在同一展览会上,把展览会变成了大杂烩,降低了展览会的专业性。现在连本应是书画展示的艺博会,也挂上个什么工艺品、珠宝的头衔。珠宝展上卖皮包、小百货、服装等等让专业参展商忍无可忍。

(2)布局不合理,展馆使用率低。自云南会展业兴起起,有许多投资商盲目投资,大家一哄而上兴建展馆,致使展馆建成后造成后闲置浪费。出现大型展馆少,而小型的会馆却很多的现象,致使大型会馆不够用,小型会馆使用率低的局势。

(3)配套设施不足,服务水平低。云南省目前的会展场馆从硬件上来看,展会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先进完善。一个会展中心不仅需要与展会规模相适应的展厅,还应具有一定容量的停车场、会议中心及餐饮服务场所。而目前云南省的大部分展馆都没有停车场,大量的车辆都停在展馆附近,影响道路畅通。展馆内的设施智能化水平还比较低,使用的电子登陆系统的场馆很少。从软件上看,云南省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经营经验都与广上海及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

6.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近年来全国各地相出台了针对会展经济发展的专门法规、意见。但由于缺少国家级别的统一法律,地方立法正逐步暴露了它的局限性——地方政府“各自为营”。

全国范围内的市场缺泛统一的标准规制,会展经济正面临着“无法可依”和“有发不依”。的双重困境。云南会展旅游业也一样不能列外。

(1)会展市场的运作无法可依

1) 云南省地方的立法环节遭遇瓶颈,数据表明,在缺乏全国性会展法律的情形

下,地方立法在2005年达到高峰后, 颁布的数量明显减少

2) 市场运行缺乏有效规制。云南的会展业起步晚,发展快,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市场在高速膨胀,而有效的运行机制没有及时配套。主要体现在:会展缺乏对主办方资格、参展标准、会展展馆资质认证等方面的明确的规定。 3) 市场主体法律责权不明。现今的会展有许多都政府的影子,办展主体有着不

对等的权责,甚至不明确的权责关系,往往随意解释权责关系。 (2)会展经济的管理有法不依。

1) 市场监管“严进宽出”,展会内容良莠不齐。云南会展出现多而杂、重复办

展、办展过热扥的现象,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落后。

2) 知识产权保护“有法无律”侵权行为屡见不鲜

3) 会展合同“一纸空文”,法律纠纷难以解决。会展合同没有引起重视,订立

水平还不够高,考虑的问题还不够细致,很多问题没有事先做好约定,以致会展纠纷难以解决。

二、 趋势

(一)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云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和对外经济的重要枢纽,处在中国西南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和南亚经济圈三大圈区域交汇的中心处。近年来云南省积极参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中印缅孟区域”和“泛珠三角区域”等区域合作,主动参与昆(明)河(内)、昆(明)曼(谷)、昆(明)仰(光)3条经济走廊建设,是区域性的国际城市,有较强的向外辐射的能力。

近年来在云南举办了一系列中国一东盟之间的国际会议与论坛,以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节和国际旅游交易会等为平台的国际商务活动在云南举行,为国际和区域商务活动搭建了平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云南会展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加上云南政府的引导,如:昆明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不断提升会展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超区域性国际会展城市迈进。所以说云南会展旅游的国际化趋势会越来越强。

(二)云南将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借鉴国际国内经验,建立较完善的会

展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制度。云南省乃至全国会展业都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重复办展、多头审批,展会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没统一的、权威性的会展管理机构,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使会展业形成了行政色彩浓厚、多头审批等特色。这制约了云南省的会展旅游的发展也制约了我国的会展旅游的发展。所以云南将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借鉴国际国内经验,建立较完善的会展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制度。

(三)会有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参与进来。目前会展旅游的主办方一般是政府和会展策划公司,而旅行社只是会展的一个供应商,旅游活动仅仅是个副产品,为会展后提共旅游服务,因而常常只重视会议或展览活动本身,而没有将其与旅游活动相联系。会展这是一块大蛋糕必定会吸引更多的旅游企业参与进来,今后旅游企业将会成为会展的主要主办方,而政府将会转变职能向服务和管理转变,退居二线。这也将是旅行社业发展的一个新的潜力点,所以会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参与进来。

(四)会展会馆建设将呈现大型化、智能化。随着云南举办越来越多的大型的全国性国际性的会展,会展展馆的建设也将会大型化、智能化。

(五)办展将更加专业化。专业化不仅指会展项目更专业化,办展操作人员也更具有专业化水平。在国际上,专业性的会展已成为会展业发展的主流,代表着会展经济的发展趋势。云南也将会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因为与一般会展旅游相比,专业会展旅游将更具有针对你性、参观的观众质量更高、效果更好,对会展旅游业的发展也更有利。在人员上,云南也将会培养、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

(六)会展旅游将品牌化。参加会展的人员作为会展旅游的潜在旅游者。具有不同于一般旅游者的特点,他们的商业意识强,强调舒适性,文化素质高,消费力度大,且时间观念强。他们参加旅游活动,通常有很强的独立性,旅游也只是发生在参展之后,放松身心的一张方式,休闲成为他们的一种重要的辅助目的。会展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把握住这个特点,将休闲与会展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互补性发展。

云南独特气候优势,造就了休闲的的生活气息,多元的文化,发达的旅游业,众多的娱乐场所和设施,为云南城市休闲与会展的结合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云南在会展业和休闲业都相对发达,可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开发会展旅游产品。包括康体休闲会展旅游产品,放松娱乐休闲会展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休闲会展旅游

产品,度假休闲会展旅游产品。

云南省会展旅游品牌的建设,可依据云南的丰富资源开发相应的会展旅游品牌,比如,凭借云南的“植物王国”、“药物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的美誉,推出绿色经济会展旅游品牌;充分利用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会展旅游品牌,开发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和民族节庆等的会展旅游活动。

(七)会展公司将并购、联盟、重组趋向集团化。当前,购并、联盟已席卷了全球经济的各个领域,会展业业不列外。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会展企业将很难生存,而大型会展旅游公司也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而进行收购重组小型会展公司。所以会展旅游公司集团化趋势将日益加强。

结束语:

云南会展旅游业初具规模,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场馆规模也在扩大,会展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在进一步得到重视,加之云南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内部因素都为云南会展旅游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外部因素中有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扶持,还有国内外会展旅游城市的竞争威胁,这些机遇和挑战对云南会展旅游的发展起到外部的助推作用。云南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前途一片大好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宏伟.中国会展经济报告. [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

【2】崔益红.会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

【3】游海斌. 2011年昆明展会发展概况浅析——以第十九届昆交会为例.[D].2009 【4】王干湘.云南会展经济发展及评价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

【5】王华、韩斌.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研究_以昆明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0.3

产品,度假休闲会展旅游产品。

云南省会展旅游品牌的建设,可依据云南的丰富资源开发相应的会展旅游品牌,比如,凭借云南的“植物王国”、“药物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的美誉,推出绿色经济会展旅游品牌;充分利用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会展旅游品牌,开发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和民族节庆等的会展旅游活动。

(七)会展公司将并购、联盟、重组趋向集团化。当前,购并、联盟已席卷了全球经济的各个领域,会展业业不列外。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会展企业将很难生存,而大型会展旅游公司也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而进行收购重组小型会展公司。所以会展旅游公司集团化趋势将日益加强。

结束语:

云南会展旅游业初具规模,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场馆规模也在扩大,会展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在进一步得到重视,加之云南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内部因素都为云南会展旅游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外部因素中有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扶持,还有国内外会展旅游城市的竞争威胁,这些机遇和挑战对云南会展旅游的发展起到外部的助推作用。云南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前途一片大好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宏伟.中国会展经济报告. [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

【2】崔益红.会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

【3】游海斌. 2011年昆明展会发展概况浅析——以第十九届昆交会为例.[D].2009 【4】王干湘.云南会展经济发展及评价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

【5】王华、韩斌.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研究_以昆明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0.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bt7.html

Top